李曙豪
(肇庆学院 学报编辑部, 广东 肇庆 526061)
曹洞宗鼎湖僧释在犙和尚之生平、禅风与成就
李曙豪
(肇庆学院 学报编辑部, 广东 肇庆 526061)
在犙和尚是明清之际曹洞宗鼎湖高僧,也是鼎湖庆云寺开山祖师。其让座于道丘栖壑法师,为庆云寺第二代方丈。禀栖老和尚遗规,博学多闻,为岭南一代高僧。
鼎湖僧;在犙和尚;贡献
粤西是牟子、六祖慧能和石头希迁的故乡,曾经一度是全国佛教思想创造力最活跃的地方,这得益于禅学从海上丝绸之路最早传入粤地①佛教从海上丝绸之路最早传入岭南,比玄藏从陆上丝绸之路取经早一百多年。当佛教传入以后,粤西人把它与本土宗教等同视之,加以融合。生于东汉苍梧(今广东封开)的牟子的《理惑论》一书是中国最早的佛学著作,在书中牟子对佛的描述大概类似于中国道家的神仙。生于粤西的六祖创立的南禅宗并不是纯粹的禅法义理,他是融进了中国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从而创立了自己的心性哲学的。同样,生于粤西的曹洞宗祖师希迁和尚,他的禅风也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成份。如他的《参同契》中,就运用了《易经》的理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方僧人求那跋陀罗、真谛、佛驮跋陀是最早从海上丝绸之路来到广东的僧人,他们在广州光孝寺一带的译经活动盛极一时,与由陆上丝绸之路到达中原译经的鸠摩罗什形成译经和传经的南北共进之势。在岭南,佛教传播的主要路线有二条:向北和向西。向北经梅关古道、西京古道向中原传播,向西经西江向西南传播。古代的西江是一条十分繁忙的水路交通要道,在羚羊峡古栈道的山岩上,至今还有纤绳勒在上面的深约5厘米的勒痕,说明古代过往西江的船只很多。早期佛教正是从这条水路,传播到了粤西广阔的腹地。
明清之际,广东再度出现了禅宗的繁荣局面。曹洞宗正宗三十二世祖②也有说35祖,详细考证见马海燕的《明末清初“鼓山禅”的几个基本问题》,《东南学术》2011第2期。博山元来无异座下弟子道独和道邱③也有人将道邱归入元贤一脉,如覃召文的《岭南禅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第33页。道邱曾学于元贤,但在宗嗣关系上,仍属于元来一脉。,于明末清初之际在岭南传法, 影响很大。道独门下之函昰、函可及“海云十今”等,是岭南著名高僧与诗僧。以冼玉清先生的《岭南佛道著述考》记述最为详尽。近年来粤之学者对“海云派”的研究方兴未艾,奠定了其在岭南文化史上的地位。而同样在岭南地区成就斐然,影响深远的道邱鼎湖僧系一派,学者们对其研究却不多。道独创华首台系,道邱开鼎湖僧门。据说当时“粤人成僧者,非鼎湖即海云焉”[1],说明“鼎湖派”与“海云派”在当时同样繁盛一时。因此对“鼎湖派”的研究正当其时。笔者结合粤西之民俗风化,试论曹洞宗鼎湖僧系庆云寺二代住持弘赞在犙的生平、禅风与成就,以期抛砖引玉。
与道独禅师华首系按自定“道函今古传心法”字辈传法之不同,道丘庆云一系谨遵乃师元来无异所定法统,即“元道弘传一,忞光照普通。祖师隆法眼,永传寿昌宗”的字辈传法,实属曹洞宗博山法系的岭南正脉。栖壑所定的严格清修制度亦在庆云寺中代代不移,故该寺历代住持中高僧迭出。如二代祖弘赞和尚,少习儒,稍长在本郡法云寺剃度脱俗,又往庐山参道独和尚。后主庆云寺二十六年,一禀栖老和尚遗规,博学多闻,精研三藏,以文字三昧回向般若,至老不倦,著作甚丰,成为岭南最具名望的律学大师,在佛界、民间颇具威信,时“岭海之间,以得鼎湖戒为重”[2]。
书载弘赞和尚为新会人。也有说出生于阳江,为阳江人[3]。据释成鹫《鼎湖山志》卷三霍宗瑝《第二代在犙和尚传》、《鼎湖山第二代住持在犙禅师塔志铭》、《鼎湖外集卷五》之《朱碧衢先生影赞》记载,大致是这样的:弘赞在犙和尚,俗名朱子仁,祖籍广东新会,明万历三十九年辛亥六月初一日(1611年7月10日)出生。其父朱碧衢是一个商人,经常来往于新会和阳江之间做生意。朱碧衢很有才品,与阳江的士大夫交游甚多,后应阳江士大夫李天培等人之请,留居阳江。至于弘赞在犙和尚是其父在新会时所生还是留居阳江时所生?据文献推断可以略知一二。弘赞《观音慈林集记》云:“赞甫年二九,而二亲邻亡。每诵《蓼莪》,空惭乌鸟。闻说持斋能资冥福,遂断荤膻。”弘赞在犙和尚18岁时,其父母双亡,说明其父母生其时年岁偏老。他在家中上有长兄,位居第二。也说明父母生其时年岁偏晚。所以不大可能是其父母早年时在新会所生。而据现存肇庆鼎湖山康熙三十年(1691)所刻《二代祖师铭》记载:“处士(朱碧衢)有才品,尝游阳江,为士大夫所留,因卜居而师生。”也可证明其在阳江所生。此铭为当时南海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梁佩兰所撰,清代诗人陈恭尹所书。现存于庆云寺后山二代祖碑亭内,为珍贵文物,有一定的可信度。
关于弘赞在犙和尚出家的原因。书载因阅读《六祖坛经》“本来无一物”语,慨然出家①弘赞《观音慈林集记》云:“未三载,阅《坛经》,便会宿怀。知人能作佛,即舍家趋于非家,冀立身行道,以益先灵。虽晨夕代为礼恳,及逢盂兰必荐,而中情耿耿,愧诚力之未湔。”。我认为这与粤西的佛教风俗有关,粤西南一度是全国佛教思想最活跃的地区。早期佛教正是从西江这条水路,传播到了粤西广阔的腹地,佛教对粤西人影响至深。有一例可佐证之:南朝梁重臣陈法念,是泷州(今罗定一带)人,其子名陈佛智。陈佛智之子,叫陈龙树。陈龙树之子,名陈普光。祖孙四代的名字都与佛教有关。后来出现六祖、石头希迁等高僧后,民间的佛教氛围就更浓了。在这样浓郁的佛教氛围中,耳濡目染,出家也就是非常平常的事了。所以曹洞宗在宋元朝几近衰微,而到明清之季,粤地涌现大量高僧,重新复兴了禅宗。
关于“少习儒”之说。传云师从桐城余集生学儒典。《佛学大词典》据《鼎湖山志》,《鼎湖山志》却未有此记载。弘赞和尚“少习儒”,这与粤西之儒学风化大有关系。粤西一带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过陈钦、陈元这样的大经学家。陈钦(约公元前34—公元15年),西汉经学家,字子佚,世居交州苍梧郡广信县,汉代广信县是苍梧郡郡治所在地,其境即今广西梧州市及广东封开县内。陈钦是岭南地区最早的经学家,被清代大学问家屈大均称为“粤人文之大宗”,《左氏春秋》重要传人,一生研究《春秋》、《左传》,王莽的老师。封开县文物普查队2009年在县内普查时发现毛笔手抄本《陈氏春秋将军博士谱图》,谱中将汉代的陈钦、陈元列为他们的祖先。古代粤西儒学是很发达的,鼎湖系高僧同样大多由儒入佛。鼎湖山庆云寺二世祖弘赞,早年从人学儒典,博雅能文,后入佛门,参博山元来无异下鼎湖道丘栖壑而得印可。六代祖圆捷一机,别号逢场,番禺人,生于崇祯三年(1630年),李氏子,先世多以儒显。七代祖成鹫,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这些鼎湖系高僧在粤西长大,幼年同时受到儒家和佛家思想的共同影响。所以其禅风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入世意识。
关于禅风,张中行认为:多人的禅悦表现于外,互相影响,甚至推波助澜,成为风气,我们称为禅风。禅风由禅悦体现,因而同是一事,缩小了说是禅悦,放大了说是禅风[4]。据此理解,所谓禅风就是禅宗宗门中人共同喜欢的修禅方式。由于鼎湖开山禅师道邱同时师承禅宗和律宗②道丘 (1586-1658),字离际,晚号栖壑,俗姓柯,广东顺德人。天资聪颖,幼年随母陈氏食素。17岁在广州永庆庵礼碧崖禅师出家。翌年至宝林寺(今南华寺)侍憨山大师,博览典籍,得憨山器重。21岁赴南京,闻教于雪浪、一雨。25岁至杭州,参云栖莲池,得莲池授净土法门并付衣钵。天启三年(1623)腊月于法性寺受具足戒。天启七年(1612)春,礼博山能仁寺元来无异参禅。崇祯三年(1630)命为教授。崇祯四年(1631),南归广州,驻锡白云山蒲涧寺。弘赞和尚即在此时礼道丘。,遵重律法而轻言禅道,并未留下佛学著作,只有年谱、自序、行状、诗文留世。鼎湖山庆云寺二世祖弘赞受其影响,宗风特重实践笃履,“虽精于禅,而痛心于丛林浮夸不实。绝口不言禅道,仅弘律仪,宣导戒行,以为职事。”[5]中国佛教协会所编《中国佛教》一书,在《中国佛教史略·清代佛教》和《中国佛教仪轨制度·传戒》两节中,均有介绍道丘栖壑、弘赞在犙在厘定戒律方面做出的贡献。
弘赞在犙禅师早在崇祯十六年(1643)返回广东以后,就致力于挽救律学,写成《四分戒本如释》十二卷,《四分律名义标释》四十卷。《中国佛教仪轨制度·传戒》提到:“清初广东弘赞,著有《比丘受戒录》和《比丘尼受戒录》……俱行于世,为各地传戒时所依用。”[6]弘赞禅师以禅师的身份专研经律,是深得修行之根本妙谛。弘赞禅师一生致力于弘扬律法,前后有著述百余卷,冼玉清《广东释道著述考》中有著录,《鼎湖山志》中也有提及。
弘赞一生著述颇多,但极少谈禅论道。这种禅风为后世所继承,如鼎湖六代祖一机和尚曾作《出家诗》凡20首,在《出家假》一诗中,对“三三两两日群居,动辄逢人夸大话”的佛门弟子进行了批评,他主张的是“逢人羞道口头禅”[7]。
弘赞在犙和尚虽然为庆云寺二世祖。但是却有首创庆云寺之功①弘赞禅师与庆云寺的渊缘,应该从崇祯六年(1633)算起,庆云寺的传说中有这样一个小传说:负出世之志的禅师四处寻访得道高僧,路经端州,当时端州上迪村有位长者梁少川,他选中鼎湖山莲花洞作为其父母的安息之地。夜间安睡,忽然梦见一神人,呵斥道:“这是朱家的地,不属于你家。”于是梁长者遍访梦中所言朱氏,遇到禅师则欣然将宝地施予。这与当年六祖欲扩充曹溪宝林旧寺,乡人陈亚仙慷慨赠地有异曲同工之妙。禅师筚路蓝缕,缚柴为龛,结茅为莲花庵,在梁少川等人募资帮助之下,草建佛殿一座三间。其间禅师于崇祯七年(1634)访道广州白云山蒲涧寺,礼高僧栖壑为师,薙染受具。半年后重返鼎湖,时佛殿已草成,因其地名为庆云岩之故,改莲花庵为庆云庵,并于崇祯九年(1636)率僧众迎栖壑师入鼎湖住持庆云庵,栖壑禅师正式在鼎湖开山主法,改庆云庵为庆云寺,是为庆云寺第一代住持。。弘赞禅师的行为,虽不能与当年在广州法性寺为六祖剃度,后来反而拜六祖为师的印宗大师相提并论,但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都有一颗包容的,谦逊的,礼敬贤者的心,也是真正参透佛法无边之人。弘赞在犙和尚门下弟子无数,“传法弟子,慧弓为上首,1676年卒于南海宝象林,年仅43岁。依次为:雯衣,曾住持南海宝象林寺;空石(1652-1707),增城伍氏子,曾住持南海宝象林寺,后任庆云寺住持(第五代)五年(1703-1707);觉天,曾继席南海宝象林寺住持,后任庆云寺住持(第十代)六年(1726-1732);文麟,曾任南海宝象林寺第四代住持。”[3]可谓名师出高徒。弘赞在犙和尚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在南海宝象林寺圆寂,建全身塔于肇庆庆云寺后山。庆云寺原有“嘉客堂”,有一块清代楷书匾额,所刻“嘉客堂”三字为弘赞在犙和尚手迹。祖师殿旁法堂上的“法堂”二字亦为弘赞在犙和尚手迹。庆云寺大殿天井右廊,有一块康熙癸亥(1683)《在犙和尚禁伐树木碑》,保存完好。碑为在犙手书,其书清秀浚发,可与海云书派比美。
弘赞在犙和尚著述甚多,《冼玉清文集》著录有24种凡百余卷。最著名的有《般若波罗蜜心经添足》、《四分律名仪标释》、《比丘尼受戒录》、《礼佛仪式》、《解惑编》、《木人剩稿》、《沙弥律义要略》、《梵纲经略疏》、《沙门日用礼》、《六道集》、《兜率龟镜集》、《观音慈林集》等。大部分是讲律仪的。诗文较少,仅在《木人剩稿》中有少许。
而在这些著作中,《六道集》、《兜率龟镜集》、《观音慈林集》三书最有文学价值。《六道集》共五卷,卷一为天道;卷二为人道、阿修罗道;卷三为鬼神道;卷四为畜生道;卷五为地狱道。每卷首列诸相关经文,次列天竺、西域及中国汉晋至清康熙间的故事。其中天道20则,人道45则,阿修罗道3则,鬼神道52则,畜生道17则,地狱道68则。《兜率龟镜集》收集种种弥勒佛弘化之事迹,为的是弘扬净宗信仰,和方便信众修持。此书分三卷,上卷又称初集,收应化垂迹故事25则。卷中称中集,收上生内院故事22则。卷下称中集之余,收上生内院故事24则。另外,后集收经咒愿文11篇。《观音慈林集》收集观音感应故事。分上、下二篇。上篇列藏经中11篇有关观音菩萨的经典,下卷收集印度及中国自秦晋至清代顺治间的感应故事154则。三书的内容有共同特征,是一些如同《搜神记》一样的神怪小说。生活感很强,语言通俗易懂,在当时流传很广。其中有一些故事充满了想像力,对地方民俗风化的记述和描写十分丰富,对研究当时的地方文化很有价值。
庆云寺作为岭南曹洞宗的传法基地,其影响一直到现代。其嗣法子孙不仅是广州、南海、番禺、顺德、高明多个寺院的住持,而且西到南宁,东到港澳,至今仍有多个寺院的祖师堂,供奉着庆云寺某代住持及其弟子。如庆云寺第七十四代住持印载筏可,是香港宝莲寺第三代住持;庆云寺第七十代住持印洁质良的传法弟子慧因曾住持澳门普济禅院等。子孙庙有肇庆附近的峡山寺、白云寺、跃龙庵、梅庵、天宁寺、慧日寺、观音堂、石头庵、华严庵、兴元寺,新会玉台寺,宝安广慧寺,并在罗隐新建憩庵。因僧众大多为粤人,在长期的佛教修持念诵中,形成了南腔(粤语)诵佛的传统,在岭南佛门中最具地方特色。二代祖弘赞和尚,住持庆云寺二十六年,一禀栖老和尚遗规,博学多闻,精研三藏,以文字三昧回向般若,至老不倦,著作甚丰,成为岭南最具名望的律学大师,以致在佛界、民间颇具威信,对曹洞宗鼎湖一系影响深远。
[1]杨权.清初岭南禅史研究与佛教文献整理[J].深圳大学学报,2014(1):142-145.
[2]释成鹫.鼎湖山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74.
[3]邓格伟.明代阳江高僧释在犙生平考究[J].六祖禅,2016(2):33-34.
[4]张中行.禅外说禅:禅悦与禅风[M].北京:中华书局,2012:177.
[5]弘赞和尚选集[M].萧卓,点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5:2.
[6]张红.弘赞在犙禅师小传[EB/OL].(2016-05-04).www.ebaifo.com/325735.html.
[7]岭外洞宗高僧三种[M].肖晓梅,李福标,李君明,点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5:412.
Study on the Style and Achievement of Zen in the Life Experience of Caodong Sectarian Dinghu Monks
LI Shu-hao
(Editorial Office of Zhaoqing University Journal, Zhaoqing University, Zhaoqing 526061, Guangdong, China)
Zaican monk is the famous monk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he lives in Qingyun Temple of south China. He Give up her seat to Daoqiu monk. He is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the abbot of QingYun Temple. Terrestrial habitats traces of the old monk, erudition, monk to south China. Compiled Zaican monk's life story and writings, and discusses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Southern Zen.
Dinnghu monk; Zaican monk; achievement
B949
A
1007-5348(2016)11-0005-04
(责任编辑:王焰安)
2016-10-18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明清之际曹洞宗鼎湖僧研究”(GD16DL19)
李曙豪(1970-),男,湖南洞口人,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学、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