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中六祖初期见性偈语新诠释

2016-04-13 12:11陈景增
韶关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六祖坛经菩提树

陈景增

(韶关学院 学报编辑部, 广东 韶关 512005)

《坛经》中六祖初期见性偈语新诠释

陈景增

(韶关学院 学报编辑部, 广东 韶关 51200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为展示自己初期见性程度而所作的第一首偈语。长久以来,人们对这首偈语及相关的神秀偈语作过许多注解,其中都有可以商榷的方面。通过对这两首偈语的深入推敲发现,两首偈语的含义应该有新的解读。特别是六祖的偈语,展示给人们的就是“物非物”的清净自性状态,就是“无念、无住、无相”的见性意境,这需要人们重新去认识和认可。人们学习六祖明性所作第一首偈语,就是要明确其中的见性意境,并以此意境作为自己修心养性、参经礼佛应追求的目标。

六祖;偈语;菩提;明镜;自性;无物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8这是《坛经》中最重要的一首偈语,是标志六祖初期见性到佛地边的一首偈语,也是民间流传极广的、最为民众所熟悉的、脍炙人口的一首偈语。正确诠释这首偈语的涵义,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去觉悟清净自性的境界。

想要更好地诠释六祖第一首偈语的涵义,需要结合神秀的偈语去解读。神秀当时所作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1]5一千多年来,不少国内、国际上的佛门大师及儒门学者都对这两首偈语进行过注解,但其中都有可以商榷的方面。

有人把神秀的偈语理解为:“身是菩提树,此譬喻之辞也;心如明镜台,起信谕、众生心者犹如于镜;时时勤拂拭,谓除其尘埃也;勿使惹尘埃,须依师言教,尘尽明现。”把六祖的偈语理解为:“菩提本无树,无树作非树;明镜亦非台,此言心镜亦无可磨形;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卓立无依,灵灵不昧,如鸟飞空而不住空,似鱼游水而不滞水。”[2]其中可以商榷的有:对神秀的偈语未作更好的解释;对六祖的偈语所作解释也不够准确。

也有人把六祖的偈语理解为:“菩提是个觉悟,又有什么树呢;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来?根本就无所住了。”[3]对神秀的偈语没有作解释。其中可以商榷的有:六祖偈语中的菩提和明镜是指实物。

还有人把神秀的偈语理解为:“四句偈颂皆是比喻之词。‘身是菩提树’,秀师以此来比喻身。‘心如明镜台’,这是将镜比喻作心。这两句是比喻理体,下两句是比喻修行功夫。‘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比喻镜上若有尘土,必须时时勤加拂拭保持清洁,不使惹尘埃。”把六祖的偈语理解为:“六祖只是将神秀的偈子改正过来而已,替神秀指出一条出路,为末后开示‘法门对示’一章的章本;也是六祖一生应机开导众生,无所说、说无说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章本。六祖偈中‘本来无一物’一句,也就成了而后开东山法门接上上根人的顿教宗旨;这一句的确是大乘了义圆顿教的总纲领。”[4]其中可以商榷的有:对神秀偈语所作的解释未达原意,偈语中神秀是以己喻物,不是以物喻己;六祖的偈语是表达自己的见性程度,并非为神秀指出路;“本来无一物”,只是应对句,并无太高的意境。

有人认为应该把神秀的偈语理解为:“我们的身体就像菩提树一样,以后能够成佛,有根。心就像明镜台,这个明镜有时会黑暗,有时会不干净,所以我们要常常擦拭,不要让它惹尘埃,不要让它惹上污染。”应该把六祖的偈语理解为:“菩提就是我们清净的本性,本来就没有所谓‘树’的这种相,本性是遍一切处的。明镜,我们清净的本性,也没有所谓台。本来就无一物的东西,你要在什么地方惹尘埃?烦恼本来就是无的东西,只因你自己无明产生。尘埃就是烦恼,本来没有的东西,何处惹尘埃?”[5]其中可以商榷的有:神秀的偈语是自己的表达形式,并非说别人的身体就像菩提树(能到达这一高度的修为人并不多),明镜也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六祖偈语中的菩提和明镜也是指实物。

有人认为应该把神秀的偈语理解为:“身好象菩提树一样,心宛如一面镜子;要时时刻刻持戒清净的意思。身持戒清净,以戒法、善法来长养菩提树,将来就会开菩提花、结菩提果。这念心好象镜子一样,镜子有了灰尘,一方面要将它擦掉,二方面保持镜子不沾灰尘。擦了以后,始终保持光明,绝对不让它再沾上一点灰尘,意谓我们要经常检讨、反省、观照,使这念心不打妄想,不起贪、瞋、痴,不患得患失、不贪名贪利、不说他人是非;否则,镜子就会沾满灰尘。”也应该把六祖的偈语理解为:“菩提就是我们的觉心,本来就没有树,菩提是空性、觉性,一切都了不可得。‘菩提本无树’,是指我们这念心;‘明镜亦非台’,这念心当中没有任何事物,这念心是空性、是真空,当中一法不立,没有任何一个境界;‘本来无一物’,这念心一法不立,这念心是空性;‘何处惹尘埃’,因为心不可得、性不可得,既然一切都不可得,从哪里去沾染尘埃?所以烦恼不可得,菩提也不可得,这就是真空。”[6]其中可以商榷的有:对神秀的偈语也未作更好的解释;六祖偈语中的菩提和明镜仍是指实物。

有人认为还应该把神秀的偈语理解为:“身体是菩提树,心灵如明镜台,时时勤加拂拭,勿使惹著尘埃。”[7]17还应该把六祖的偈语理解为:“菩提本来没有树,明镜本亦不是台,自性原无一物相,何处惹著尘埃来?”“惠能的偈与神秀的偈,恰恰相反。神秀偈既未见性,惠能偈又何以见性呢?故五祖说的亦未见性,是实话。”[7]23其中可以商榷的有:“本来无一物”不应理解为“自性原无一物相”;对另外几句偈语如同无解释;六祖偈语表示其已经见性。

更有人把这两首偈语理解为:“神秀大师的偈语是渐悟的偈子,虽然‘不见自性’,但是‘依此偈修,免坠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近人喜好论辩,认为后一个偈语,才是真正的开悟偈语。其实,这两个偈语平等平等,没有高下。”[8]其中可以商榷的有:神秀的偈语并未表示出渐修之意;两首偈语水平有高低。

有人把神秀的偈语理解为:“人的身体如同菩提树,人的心灵如同明镜,要时时刻刻注意擦拭,不要沾染上世俗的灰尘。”把六祖的偈语理解为:“人的觉悟本性并不像一棵菩提树,先天纯洁清净的心也并不如同镜子,原本就没有一种有形体的东西,又能在哪里沾染上尘埃?”[9]其中可以商榷的有:神秀偈语中的“身”、“心”是指神秀自己的;六祖偈语中的菩提和明镜还是指实物。

纵观上列解释可以发现:第一,《坛经》经文通俗易读但不易懂,容易让人们直解字面含义,以字义套经义,难明真经意。第二,《坛经》中的菩提,有的指菩提树,有的指觉悟过程,有的直指佛性,人们容易搞混。第三,前人的某些偏见,有的可能成为误导后者探究的因素。第四,未对整部《坛经》作全面研读,就容易出现偏见。第五,没有弄明白见性的状态,肯定会给人们学习《坛经》带来局限。因此,想要正确解读这两首偈语,只有从多方面入手,全面深入地推敲经文,才能收获好的成果。

神秀和六祖当时作这两首偈语的背景,就是为了应对五祖的见性检查,为了对自身的见性程度作一次展现,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别的方面。他们当时并没有作渐、顿之争,六祖还说过“法无顿渐”。参佛者别枉言渐、顿之分,要成佛就得渐、顿兼顾,修行为顿悟打基础,顿悟为修行作提升。正如笔者在另文说的:修炼不顿悟,到头白辛苦;顿悟不修行,参佛定难成!很多人在讲解这两首偈语时,对神秀禅师作了太多的批评,对渐修作了太多的否定,都值得商榷。

在应对检查的背景下,神秀在偈语中肯定是以己喻物,以便明示自己的状态,人们认为神秀是以树喻身、以镜喻心的说法不符合逻辑。神秀之所以要以己喻物,那是因为菩提树和明镜台在佛门中有很高的参照系数。菩提树,因释迦牟尼佛在这种树下证道而闻名。为了彰显本寺的佛道,很多寺庙都种有菩提树,这种树在僧侣的呵护下长得很好,并不断地沐浴着寺庙的佛光,正所谓:寺以树贵,树以寺荣。六祖后来也是在菩提树下剃度的。在人们眼中,特别是在僧人眼中,菩提树就是沾满佛光的、充满佛息的圣树。明镜台,在那时候是指放在镜框里的大镜子,这种大镜子本身光亮清洁无杂物,让人一看就觉得其有极好的清爽洁净的高贵品质,预示着佛门中人的清净自性如能达到如此光亮洁净的程度那就是极高的境界。一个佛门中人,能够修行到身体就像沾满佛光的菩提树、心灵如同透着光亮的明镜台,而且今后还会努力保持这种状态,这是极高的修为。五祖依据神秀偈语对神秀的评价是:“只到门外,未入门内”。五祖的这个评价,是个很高的评价。试问世间能有多少人修为修到佛门外?身体沾满佛光、心灵透着光亮的神秀禅师,值得僧侣尊敬,值得人们尊敬!另外,依此论证可知,神秀偈语中的菩提树和明镜台是指实物。所以,为了表达自己的见性程度,神秀所作偈语的意思应该是:本人(神秀自己)的身体就像沾满佛光的菩提树,本人的心灵如同透着光亮的明镜台,今后还会一直用心去修行,以求永保身上的佛光和心灵的光亮。这是神秀当时对自己见性程度的写照,是对自己见性状态的一种定格——神秀我现在的见性最好状态就是如此状态,神秀我现在的见性程度就是这么个程度!当然,就神秀偈语的内涵来看,仍属于有相的没见性的偈语。沾满佛光、充满佛息的菩提树是个物相,透着光亮的明镜也是个物相。各人资质所限,神秀的最高修为就是这么个程度,能向五祖汇报的也只有这么高的程度,五祖对神秀的评价是准确评价。有人认为神秀和六祖的这两首偈语见识平等,见性水平没有高下之分,这也有待商榷。下面通过对六祖偈语的解读,大家就知道两者水平如何。

在应对检查的背景下,六祖很自然地借用神秀先前所写偈语之意来作自己的偈语,菩提和明镜在六祖的偈语中仍是实指菩提树和明镜台两种实物。这样的说法,以往所有的人都会不同意,认为六祖都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现在却说两者都是实物难以服众。如是,很多人都认为六祖偈语中的菩提是指觉悟、明镜是指心境。笔者认为,要是有人问六祖“菩提是指觉悟、明镜是指心境吧”,六祖的回答肯定是“觉悟非菩提、心境非明镜”!要明白这一切,主要是要了解觉悟后的自性清净是怎样的状态。空无一物不完全是自性清净状态,“本来无一物”只是偈语中的应对句,并无太高的旨意。很多人喜欢谈禅,有的诗人把禅之空融入诗句中,但只着皮表,难得精髓。禅之空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可在《坛经》中找到:禅之空——空无一法,却含有万法,万法尽在空中;禅之空——空无一物,却含有万物,万物尽在空中!诗人如能在诗句中化入尽含万法、万物的禅之空意,那才是杰作。人觉悟后的清净自性状态,就是空无一法一物,却含有万法万物,人与物一体,人无物,物无人。对进入自性清净状态的觉悟者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面前的楼房非居所、穿衣非着装、大岭非山头、花草非植被、鸡鸭非家禽……其中的“非”,作“不再有”之解。不过,“非”或“不再有”都是觉者在见性状态中的物空感觉、物空体验,周边的一切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大自然中的“物质不灭”定律很准确。觉者的物空感觉,就是指面对周边实物而能把实物形状和实物概念排除在自己清净心境之外的见性体验,即身在物中而无物相的感觉——清净的心境不再有物的物相和物的概念。清净自性之空,不是别人说的实空,属于虚空,空无一切,一切又真实地存在于空中。六祖在《坛经》中的“不离世间觉”之论和心大虚空论,指的就是这样的空。这样的觉悟自性状态,不是神话传说,达者当自见。这样的觉悟自性状态,也不是气功功法,气功讲的是外静内不息,达人能体验。在“物非物”的见性形式下,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中的菩提和明镜,肯定是指实物。否则,就不会用“树”和“台”作收尾。所以,为了表达自己的见性程度,六祖对比神秀的相关偈语说出了自己的示性偈语,这也就是六祖当时对自己见性程度的写照,也就是六祖当时对自己见性状态的定格。偈语中所表示的见性状态,明确地说明六祖当时已经对清净自性有了觉悟,已经可以进入到见性状态中体验自性清净带来的安祥、舒适、神爽、气足等“无念、无住、无相”氛围。五祖看到六祖所作偈语时说的“仍未见性”,只是为了保护六祖不被别人所害而说的一句反话,六祖偈语中的见性写照很多人都能看得出。

在《坛经》中六祖说过,他是在五祖详细阐述《金刚经》经义中大彻大悟的,说明六祖作这首偈语时只是对清净自性刚有了觉悟,只是刚到佛地边,能体验佛性但还不是真佛,大彻大悟之时才为五祖最终认可。不过,已经进到佛地边的六祖,当时的佛性肯定要比神秀高得多。神秀在偈语中就物言物,虽然能以物表达自己极高的修为,但就是离不开物相;六祖的偈语就物而不觉物,已可以体验到无物相。见物即不见性,不见物即见性。虽是见与不见一线之分,但水平相差就大了。见性水平如何,要用“无念、无住、无相”这根标尺来衡量。在此标尺的衡量下,当知六祖偈语的水平达到了何种高度。

综上所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8这首偈语,是六祖针对神秀相关偈语并为展示自己见性程度而所作的第一首偈语。对比神秀相关偈语去深入推敲,可以发现六祖的示性偈语应该有新的解读,六祖所作示性偈语的意思应该是:在自己的已有见性状态中,菩提树不再是菩提树,明镜台不再是明镜台,外部的物相不再存在,没有了物相也就不再惹着尘埃了。六祖的这一偈语,展示给人们的就是“物非物”的清净自性状态,就是“无念、无住、无相”的见性意境,这需要人们重新去认识和认可。人们学习和研究六祖初期见性的第一首偈语,就是要明确其中的见性意境,并以此意境作为自己修心养性、参经礼佛应追求的最高目标。参佛者的努力,可能永远也达不到这种意境,但肯定会有收获。或养性、或强身、或消灾、或成佛,全在自己的修行和顿悟之中!正所谓:菩提身着相,明镜心存念;物留物凡人,念存念僧侣。树无树离相,镜失镜无影;物非物见性,念无念成佛。修行期顿悟,顿悟发修行;清净意境妙,收获全在人!

[1]慧能.六祖坛经[M].唐释法海本.韶关:南华寺,2008.

[2]丁福保.六祖坛经笺注[EB/OL].[2015-12-13].http://www.duozhiqin.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2339.

[3]释宣化.六祖法宝坛经浅释[EB/OL] .[2015-12-15].http://www.putixin.com/continue/liuzufbtjqs040621/tjqs-04.htm.

[4]净空.六祖坛经讲记:三[EB/OL].[2015-12-16].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ffc390100dk5y.html.

[5]慧律.六祖法宝坛经[EB/OL].[2015-12-17].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c4de6a0101dvbf.html7.

[6]惟觉.六祖坛经:行由品一[EB/OL].[2015-12-19].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3453.

[7]南华禅寺曹溪弘法团.六祖坛经注释[M].韶关:南华禅寺,2012.

[8]月悟.关于《坛经·行由品》中的三个偈语[EB/OL].[2015-12-21].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88363.

[9]魏道儒.白话坛经[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5.

A New Annotation of the Sexual Jiyu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Sixth Patriarch in Platform Sutra

CHEN Jing-zeng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 China)

“Bodhi grows actually no trees, mirror is not platform, which had nothing and where the dust is”. This is the sixth ancestor to show their degree of sex and made the first Jiyu, who is the ancestor of the Sixth Show Degree of the Jiyu. For a long time, people on the first Jiyu and related Shenxiu Jiyu made a lot of comments, which are open to discussion. Through the deep study of the two Jiyu found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two Jiyu should have a new interpretation. In particular, the Jiyu language of the Sixth Patriarchs shows that the state of pure nature of things is the nature of things, that is, “no mind, no live, no phase”. This requires people to re-recognize and recognize.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conception of sexuality, and to use this conception as a high goal to cultivate one’s own mind and to participate in the rites of worship.

Sixth Patriarch; Jiyu; Bodhi; mirror; self; nothing

B9

A

1007-5348(2016)11-0001-04

(责任编辑:王焰安)

2016-10-23

陈景增(1957-),男,广东英德人,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禅宗。

猜你喜欢
六祖坛经菩提树
广东四会市六祖庵遗址考古勘探简报
菩提树下
菩提树下
六祖禅宗文化视域下石材家具设计
明清大藏经版《坛经》源流略释
戴进与梁楷人物画之比较——以《达摩六祖图》与《释迦出山图》为例
《敦煌坛经读本》出版
菩提树下的静谧时光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Dust in His Dark Materials and Tanjing
菩提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