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创新研究
——以徽州民歌为例

2016-04-13 08:10史一丰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口头徽州民歌

史一丰

(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245000)

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创新研究
——以徽州民歌为例

史一丰

(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245000)

数字化保护是当下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种模式创新。数字化保护既可以保持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又能弥补博物馆式保护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显现出的不足,并且,利用互联网和交互式平台展示更有利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目前,徽州民歌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在方式、手段上的滞后性、陈旧化迫切需要有先进的理念和手段来介入。实践证明,数字化保护是徽州民歌传承创新的有效的途径。

口头非遗;数字化;传承;创新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因为受人类社会结构和环境改变的影响,以及其本身存在形态的限制,必然带来它的存在基础日渐狭窄的发展趋向,所以它的生存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有不少甚至已经消失或面临消失的危险。[1]特别是作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传承人数量的减少是直接影响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关键性因素。其它方面,比如:保护理念的落后,保护手段的陈旧,保护措施落实不深入,政府不重视等因素也直接关系到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在保护手段方面,一直以来,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采用将文本、图片、音像资料保存起来,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博物馆式的保护手段作为主要保护的途径。虽然这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纸介质和磁介质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受潮、霉变、消磁等现象随时都在发生,WEB技术、大数据、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和媒介的出现,在理念上、方式上催化了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革新。

一、数字化保护手段的积极意义

数字化技术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即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可以进入计算机的二进制代码的技术。[2]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要采用数字化的模式加以转化成数字格式予以保存,这其中既有客观的因素,即外界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有自身的原因。社会发展到今天,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导的社会多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不仅打破了全球发展向着同质化方向发展局面,造成各个领域都在不断的经历着解构——建构——再解构这样的循环,也同样对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这里包括社会发展对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人们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进步而改变的生活方式。例如:社会的发展需要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加快,许多祖辈以耕地为生的农民一夜间成了无土地的城市居民,他们因出让土地而获得了报酬,但是被迫放弃世代坚守的生活方式。成为城市居民的那一天起,失地农民从意识和行动上会自觉的去适应城市人的生活,接触的城市的主流文化,相反,他们在农村生活时所怀有的技艺也在慢慢退化,比如:江南一带的传统纺织技艺、皖南一带的箍桶手艺、湘西的打银器手艺等等。同时,伴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当年的农村现在已是城市的一隅,许多农村世代传下来的民间风俗也逐渐地消亡,这里包括了许许多多的口头表演形式、口头表演传统。比如:庙会、灯会、赛龙舟等。从非遗保护层面来讲,也就是城镇化进程打破了文化空间的存在。

随着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文化多样性成为城市与居民不可回避的现状。原本土生土长的地方口头表演形式,例如:民歌、民谣等很难被当前的人们所接受。从传承人的角度来看,要想让这些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下去,必然要改变这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审美元素加以革新。比如,皖南的徽州民歌,皖南徽州各地方言各有特色,互相间难以听懂,因而,当前的徽州各地的民歌仍然很少流传。据推断,部分地区的语言仍停留于1000多年前的水平(徽州坊间的推断,是否具有科学性还有待考证)。也就是说,徽州民间的语言从语音、语义演变和发展来说还停留在1000余年前。同样一首徽州民歌《月亮起山一盏灯》,用歙县临溪一带的方言演唱和一山之隔的绩溪县三昆镇一带的方言演唱就不是一个味道。外人听起来总觉得旋律相当,只是歌词就是大不一样。这中间方言相异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由此看,徽州民歌要被大众认可,必须要对它进行各种形式的改编。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当下社会被认知、被认可,且加以不间断的保护、传承和传播,重在保护和传承方式是否具有科学性。早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行“世界记忆”(Memory of the World)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其重点在于以数字技术为日渐变质的文献收藏提供先进的保存方式和手段。[3]美国于1995年启动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发的“美国记忆”项目,集中反映了美国建国200年来的历史遗产和文化。[4]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数字化保护项目起到较晚,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分别对故宫、敦煌和编钟艺术进行了数字化的保护,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数字化技术的实质就是将声音、文本、图像通过二进制转换成数字格式,保护者可以根据传承人的需要或者欣赏者的审美需求,用专门的软件加以改编和处理。也可以以原貌的形式存储于大容量的设备中,如果作品数量多,种类丰富,还可以建立某种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比如:徽州民歌数据库。利用WEB技术将该数据库创建在网络上,并可以不断的补充。同时,创建交互式平台,实现人机的互动,人只要随时点击系统,便可轻松的搜索、调取相关作品进行欣赏和研究。总的来说,数字化技术就是将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地域文化形式存储于虚拟空间中,使得它既不会因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在质上受到影响,或者绝迹,又可以依据现代人的审美旨趣进行改编,以方便传承和传播,不受到传承人是否健在的影响。数字化保护可以称得上是传承方式上的一种创新。

二、数字化保护技术的实现与平台搭建的具体内容

数字化保护技术的采用并非只是采录声像资料、拍摄图片插入文本这么简单。关键技术在于数字化平台的搭建和虚拟空间的构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相比具有可见性、固态性的特点。很少涉及在保护过程中人的因素,即不存在传承人保护和传承的影响。基于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指导实践,再依据数字化保护技术的要求去摄录、图片转换、建设网络数据库,搭建虚拟空间,即建设网上虚拟博物馆,并利用交互式端口提供人与机的互相交流即可,从程序上讲比较单一。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为不可见的、以某种介质形式展现,具有多变性的特点。比如,民间歌谣,多为以文本形式呈现,或者以传承人口述的形式存在;民歌也一样。这些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采录过程中,相比物质文化遗产,在理论指导上涉及的学科知识较多,学科跨度较大。在实践上还会涉及环境、人的因素的影响。比如,构建徽州民歌的网络数据库,首要的是对徽州民间健在的民歌手进行田野调查,现场采集原生态的民歌。而民歌手的找寻目前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并且现今健在的民歌手多以高龄,记忆、演绎对这些民间歌手来说已经是相当费劲的事情。在田野调查过程,我们经常会遇到联系到民歌手后没等调查者赶去便已离世。因而,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田野调查是不可或缺的工作,但对于现存的民歌资料的数字化保护,尤其对文本转换成声像资料,且以数字形式存在于虚拟空间,并通过整合,构建网络资料库(数据库)也是主要的措施。这样做具有延续传承人传承生命力的作用,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是有利于保护和传播。在完成这一阶段的工作后,再通过上传交互式平台并上线,方便大众了解和欣赏。

第一,对徽州民歌数字化保护来说,组建有学科背景的专业调查队伍,配备专业的调查仪器开展田野作业,丰富现有徽州民歌的曲目库是需要一直坚持开展的工作。这项工作虽艰苦,但利在千秋。比如,黄山市文化馆创作研究室的文化干部,一直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间断性的下乡采风,搜集民间音乐作品。第二,对现存徽州民歌文本及磁带、光碟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流传于市的徽州民歌影像资料很少,但是音像资料较多,一般多为磁带和光碟,也有少量的唱片,音质都不是很好,急需要重新梳理和制作。其次,基于上述工作,对徽州民歌的文本利用MIDI技术转化成音像资料,对现存的磁带和光盘资料通过对应的播放器录入电脑,并有Audit系列软件对声音进行过滤,清除杂质。第三,按照民歌的基本分类即号子、山歌、小调为依据,把已转换成数字形式的徽州民歌进行分类、重组,并以此建立徽州民歌数字曲目库,也可以理解为在线徽州民歌资料库。并在不停的田野调查中不断丰富该曲目库。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的MIDI工作室长期以来一直与黄山市徽州音乐创作研究所合作,针对田野工作搜集来的原始乐谱或者原声资料进行MIDI制作和专业处理存档,目前已有200余首徽州民歌的电子音乐作品。第四、建库保存是徽州民歌保护的基石,传承发展是徽州民歌的生命所在。在构建徽州民歌数字曲目库的基础之上,搭建交互式的平台,构筑人机交流的途径,以便于徽州民歌外在的传播和研究者、欣赏者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调阅。第五、徽州民歌从其内涵上来说,许多歌曲包含着反映徽州地域文化的民间习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民间口头文学的意蕴。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徽州民歌可以基于VR技术,构建三维动态图像,将这些徽州民间口头文学通过图像、动画等展示出来,并把此民歌作为背景音乐,生动地再现徽州民间丰富的文化。这项工作可以和黄山的旅游产业联系起来,通过旅游项目来扩大徽州民歌和徽州文化的影响力,同时也能促进黄山市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数字化保护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当前的实践证明,数字化保护在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运用效果是显著。它有效的解决了原本博物馆式保护的不足,也解决了传承人断代失传的问题。数字故宫、数字敦煌都是实证。尤其对徽州民歌来说,多年来抢救的民歌文本和音像资料通过数字化保护技术获得了新生,可以持续的为地方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以及旅游文化建设服务。但是,我们在开展数字化保护过程中,也不可回避的会遇到一些附属的问题。首先,知识产权的问题。以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歌为例,从民歌的定义来看,民歌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即兴创作的音乐作品,并通过口耳相传进行传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民歌可能是一人创作,也有可能是多人或集体创作;比如,徽州民歌《新安江上背纤帮》,这首船工号子是一吆一答式的体裁,很明显是集体创作而成的。第二,民歌的存在可能是公开化,或者是半公开化的。比如,徽州民歌《月亮起山一盏灯》,目前在绩溪、歙县都有同样的曲目,旋律相同,只是用不同的方言演唱,歌词变化不大。依照我国的著作权法(2001年修正)第二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第二节著作权归属中的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5]这里的作者包含了作品上署名的创作者和授意创作且承担责任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这一点,联系到我国的传统民歌,它的创作具有即兴性、随意性和口头传播的特点,创作者具有非唯一性、集体性和多变性。因而,民歌的著作权归属问题一直都有争议。所以,在数字化保护过程中,针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头表演形式的保护需要我们本着尊重原创,尊重艺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搞“一刀切”。树立好著作权保护的意识。第二,数据库建设中科学归档的问题。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公约》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6]很明显,对保护对象的立档工作早已经写入了法律。如何做好立档工作,科学的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归档,时数字化保护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比如,建设徽州民歌数据库,可以按照地域对徽州民歌进行归档建库,也可以以民歌的体裁来分类进行归档建库,还可以以民歌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来归档建库。不论以哪种方式归档,离不开遵循徽州民歌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规律。这项工作正确的实施需要职能部门有效的管理,并加强对归档人员的素质培训和工作考核。归档人员也要有责任心和明锐的判断力,在实践操作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用自己专业能力来做好每一项归档工作。

结语:实践证明,数字化保护技术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我认为,当前,徽州民歌的生存现状迫切需要数字化保护来维系徽州民间音乐的生存命脉。采录好徽州民歌的电子曲谱,建设分类科学的徽州民歌数据库,搭建完善的徽州民歌交互式人机共享平台,是徽州民歌传承方式得以创新的集中体现,更是徽州民歌保护的核心工作。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169-170.

[2]宋俊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5(2):1.

[3]田开芳.“世界之记忆”工程与文献资源遗产的保护[J].情报资料工作,1995(6):42.

[4]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8):226.

[5]张晓秦、杨帆.著作权法概论 [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296、298.

[6]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07.

编辑:董刚

Ora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novation research——Taking HuiZhou folk songs as example

SHI Yifeng
(Sohool of Art,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 Anhui 245000)

Digital protection is an ora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a pattern innovation.Digital protection can maintain ora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living condition,and can make up for the museum type protection is affected b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lack of showing and,using the Internet and interactive platform,more conducive to the spread of ora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heritance.At present,the protection,inheritance and spread of the Huizhou folk songs on the way and means of hysteresis,old urgently needs to have advanced ideas and means to intervene,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digital protec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Huizhou folk inheritance innovation.

Ora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Digital;Inheritance;Innovation

G203

:A

:2095-7327(2016)-09-0129-04

史一丰(1980-),男,浙江湖州人,黄山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

本文系2015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创新研究——以徽州民歌为例”研究成果,项目号:AHSKQ2015D79。

猜你喜欢
口头徽州民歌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如何写口头通知
徽州绿荫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