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视野下的地方院校专业转型发展研究

2016-04-13 08:05吕路军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机械类院校职业

吕路军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互联网思维视野下的地方院校专业转型发展研究

吕路军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吉林132101)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主动出击满足经济新常态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地方院校应有新状态、新突破,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精确市场定位、精准课程设置、精细学生服务,以加速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地方院校;专业;转型发展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03.018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力点,作为人才培养高地的高校应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主动出击,满足经济新常态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地方院校更应该瞄准市场,有的放矢,有取有舍,目标明确,特色突出。高校专业的定位与发展事关高校生存,事关学生发展,事关社会人才需求。地方院校应有新状态、新突破,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分析专业的转型发展问题。

按照百度的词条解释,互联网思维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其本质是“以人为本,立足于客户”,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核心,精益求精做好产品与服务。如果把学校比作企业,那么学生就是产品,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有竞争力是对企业的考验。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一直悬而未决,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难以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就业市场和产业用工需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满足当前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可喜的是这种矛盾正在逐渐化解,尤其是2014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三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从国家战略和国计民生的高度对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作出全面阐述,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吹响了新时期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劲号角。

一、精确市场定位,明确就业方向

作为地方院校开设的专业应扎根于地方,立足于产业需求,符合企业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就业服务等多方位的需求,这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具体体现。互联网思维的实质是群众思维,要善于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调研、分析,得出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较为清晰的专业定位、明确的就业方向。尤其是要打破长期形成的精英教育的思维方式、人才观念;突破“学而优则仕”的职业观念,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相对应。

以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为例,在59所高校中开设机械类专业的院校有36所,占吉林省高校的61%。其中“985”院校1所(吉林大学),“211”院校1所(延边大学),吉林省属重点大学4所,普通地方院校14所,高职院校16所。就地方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而言,其生存空间处于整个机械类专业高校的中游位置,上不及重点院校机械类专业,下强于高职类院校。通过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重点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科优势明显,产教融合深入,学生科研能力突出;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市场定位清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深受企业青睐;而地方本科院校的机械类专业设置之初市场定位与重点院校机械类专业无异,同质化倾向严重,定位不清,方向模糊,导致学生就业岗位选择左右为难,在人才市场上难以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人岗匹配难度大。通过对部分机械类企业的市场调研,我们认为,作为处于中游位置的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应精确定位为培养“机械类企业基层技术管理人员”。这应是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生存发展空间,符合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实际情况,符合企业对地方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使用的定位。这可以很好地让地方高校在整个机械类学生的人才培养中明确培养方向,与上下游的院校进行错位竞争,拥有广泛的市场竞争力。

二、精准课程设置,校企深度融合

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明确要求,“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在此背景下,围绕学生的就业方向与企业的用人要求,校企共同设置课程,合理设置课程结构,整合校内校外两个实验实训平台,突出实践育人的动手环节,与企业共同协商开展课程改革,突出应用型的主题特点。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应交替进行,实行 “工学交替、强化技能、双向驱动、目标就业”的方式,即缩短理论学习时间,增加企业实习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做到教学与实习紧密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动手交替进行、双向牵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实现学生的目标化就业。

要实现“工学交替、强化技能、双向驱动、目标就业”的人才培养方式,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一是教学实习时间需与企业需求时间高度契合,企业以效益为主,接收学生实习的前提是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而不是有损于企业利益。这就要求教学实习时间安排要有灵活性,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二是合作企业必须有一定规模,能够容纳一定量的学生的实习需要,并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实习的住宿、吃饭、交通等相关生活问题,尤其是合作企业的市场效益能否保持比较好的盈利水平是双方能够深入合作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为学生选择教学实习企业时必须多方考察,深入企业,相互比较,优中选优。三是转变师生的思维方式。对于教师而言,走出教室,走进企业,做双师型的专业教师显得很重要;对于学生而言,摈弃“高大上”的岗位想法,回归现实,脚踏实地,认同企业基础岗位。

三、精细学生服务,完善就业关怀

有了明确就业方向,有了校企深入结合的课程设置,就需要精细化的学生服务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从招生、教学、管理、后勤、就业等多方位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把学生的需求列出清单,逐一实现。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培养学生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幸福感为目标,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从学生学业指导到就业指导、生活关怀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需求服务,这需要管理者与服务者共同协作,携手进行。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责任、感恩、奉献”为基点,培育学生坚定的职业理想,让学生成为对社会、国家有贡献的人。按照不同年级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引领:在大一新生中进行“我的职业规划设计书”的撰写工作;大二学生开展“我的专业与我的未来”班级讨论;大三学生进行“我的目标与我的未来”职业规划讨论;在大四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指导。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职业规划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就业引导等多种教育形式,采取分层次、分年级、分人群协同教育方式,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就业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就业的信心,使学生逐步树立起坚定的职业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日常的对学生服务之外,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服务工作。不少企业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经验:有的企业在学生进厂实习时会为学生安排企业导师,主要工作是与学生制定实习计划、论文题目以及生活关怀。而学校的实习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的是实习指导、人文关怀,保持与企业的密切沟通,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生活状况,及时处理实习中的突发事件,温暖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 陈雪频.定义互联网思维[J].上海国资,2014(2):70-71.

[2] 梁丹,徐涵.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职教论坛,2015(1):38-41.

[3] 张象林.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4(4):171-177.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jo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Thinking

LÜ Lujun

(Jili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University,Jilin132101,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normal,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new normal and initiatively satisfy the demand of market for talents under the new normal. They should develop a new state and make a new breakthrough, cleverly using the Internet thinking to accurately position themselves in the market, to precisely design their curricular and to finely serve their student, so as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pace of their development.

[Key words]Internet thinking;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ajors;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5-12-22

[作者简介]吕路军(1981-),男,四川叙永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讲师;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4;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6)03-0072-02

猜你喜欢
机械类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