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莉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哥特文学元素解析
崔晓莉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自出版以来深受全世界广大读者喜爱,这部充满青春浪漫的爱情小说中隐藏着众多传统哥特文学元素。美国哥特小说兴起于18世纪末期,经过不断发展,哥特元素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众多美国文学作品之中,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美学来源之一。《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从场景描写、情节设置以及主题和人物塑造方面都融合了哥特元素,展现了传统哥特文学与现代小说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暮光之城》;哥特文学;吸血鬼
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Stephenie Meyer)创作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第一部《暮色》(Twilight)发表于2005年。之后的2006至2008年,梅尔陆续发表了《新月》(New Moon)、《月食》(Eclipse)和《破晓》(Breaking Dawn)。小说讲述了17岁女孩贝拉(Bella)因为家庭变故搬到父亲居住的小镇福克斯,结识了来自吸血鬼卡伦家族的爱德华和狼族的雅各布。虽然贝拉和爱德华互相爱恋,但他们属于不同族群,两人的爱情之路充满荆棘。贝拉身上的特殊香气时时引诱爱德华的嗜血本能,但为了爱情,他压抑着自己的欲望;而贝拉想要和爱德华永远在一起,就必须跨越人类与吸血鬼之间的藩篱;此外他们要面临吸血鬼与狼人的种族宿仇,与雅各布的三角恋情,以及与其他吸血鬼家族的斗争。该系列小说情节紧张、扣人心弦,一出版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仅在美国销量就已超过5 000万册,全球销量突破8 500百万册。诚然,《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的成功离不开青春靓丽的男女主角、缠绵悱恻的三角恋情、用现代时尚元素包装的吸血鬼传说和狼人故事以及引人入胜的恐怖悬念。但是细细品味之后,不难看出小说中神秘诡异的场景、恐怖惊险的情节、人类与吸血鬼和狼族之间的情感纠缠,以及正义与邪恶斗争的主题等,都具有明显的哥特小说特征。
根据西方学者的观点,“哥特”一词的真正历史始于18世纪,有野蛮、神秘、中世纪和超自然等多种意义。
1764年,英国作家霍勒斯·瓦尔普(Horace Walpole,1717—1797)出版了小说《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并把副标题命名为“一部哥特小说”,这是一部有着暴力、凶杀、恐怖的作品,由此开创了西方哥特小说的先河。此后,“哥特”一词成为一种小说题材的名称,即哥特文学(Gothic Literature)。
自《奥特朗托城堡》面世后大约六十年间,有大量哥特小说面世。其中比较重要的作家及作品有:威廉·贝克福德的《瓦塞克》(1786)、安·拉德克利夫的《尤道弗的秘密》《意大利人》(1794)、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1796)、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818)等。
在美国,早期具有开创意义的哥特小说则有查尔斯·布朗(1771—1810)的《威兰》(1798)等作品。随后,美国作家中深受英国哥特小说影响的还有萨莉·伍德、伊萨克·米契尔、纳撒尼尔·霍桑和爱伦·坡等,其中爱伦·坡的成就最为显著[1],他的小说在哥特文学发展中有着继往开来的地位,代表作有《厄舍古屋的倒塌》《陷阱与钟摆》《泄密的心》《黑猫》《红死魔的面具》等。
尽管哥特小说受到读者喜爱,但从诞生伊始,“就比美国文学中的任何其他文学形式都引来了更多的评论,或褒扬赞颂、或贬抑谩骂,它所吸引的评论界目光是史无前例的”[2]。古典主义者认为哥特小说内容粗俗而野蛮。如,美国著名学者瓦特认为英国哥特小说“没有多少内在价值”;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哥特小说都是平庸之作,可以将其从文学史上一笔勾销”[3]。
然而,浪漫主义学派却大力推崇哥特小说,认为它充满想象力,是古朴、自然的代表。哥特小说描写对象跳出了一成不变的生活,着重讲述非凡的人和事,这些超越现实的素材、丰富的想象力、超现实与现实相结合的手法以及对异国情调的描绘,都对浪漫主义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哥特小说也被划归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称为“黑色浪漫主义”。
传统哥特小说通常有较为固定的模式和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故事发生的地点通常是阴森恐怖的城堡、古老神秘的修道院、漆黑寒冷的地下室或玄机暗藏的密室。这些地方一般都遥远偏僻,平时人迹罕至,甚至有闹鬼的传说。此外,哥特小说还会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渲染来营造小说阴森诡异的神秘气氛,如乌云密布、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等。自然环境和天气的恶劣,对于渲染小说神秘恐怖的气氛起到了巨大作用。而且故事往往放在中世纪或者其他国家,通过对不同文化和大自然的描写,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异国情调及对大自然美景的描述。2.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悬念丛生。哥特小说追求惊悚刺激的效果,作品充满了狂热奇特的想象力,凶杀、复仇、阴谋等是小说不可或缺的内容,经常运用梦和预言的描写,增加小说神秘诡异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哥特小说常常笼罩神秘怪诞、超现实气氛,在小说中经常出现神秘的鬼怪,具有魔力或者巫术,通过在读者面前展开现实与超现实的对照,以此来增加小说玄妙诡异的感觉。4.哥特小说产生于对理性至上的新古典主义的反驳,努力使文学基调转向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世界[4]。在主题上常常表现正邪斗争、善恶冲突,以及对人类道德的探索和追问。
对照哥特小说的模式和特征,《暮光之城》系列作品中有着鲜明的哥特式特征:从常年阴霾的天气到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从有着超能力的吸血鬼和狼人到推动小说发展的梦境。此外,该系列小说没有离开“善恶冲突”的主题,这些都表现出它继承了哥特小说的传统。
(一)小说发生的独特地点、利用自然环境对小说进行渲染以及对恐怖场景的描写
《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大部分故事发生在一个叫福克斯的小镇,“那里几乎常年笼罩着乌云。这个微不足道的小镇上雨水比美利坚的任何地方都要多”[5]。这样的天气烘托出了整部小说神秘惊悚的气氛。
由于吸血鬼在太阳光的照耀下,皮肤会像钻石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所以,以卡伦为首的吸血鬼一家只能在没有太阳直射的天气里外出。当贝拉和爱德华在一起的时候,天气总是“雾蒙蒙的,超乎寻常,空气中几乎到处是烟雾”[5]149。爱德华出现在学校时,“雾差不多已经散了,但天色依然阴沉,低低地飘着让人感到压抑的乌云”[5]153。
卡伦一家的住所远离小镇,周围没有别的住户,房子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掩映在朦胧阴暗的森林中[5]244。贝拉在爱德华离开几个月后,来到卡伦一家的住所以解相思,她看到的景象是“高高的蕨类蔓延到了屋子周围的草坪上,簇拥在雪松树干的周围,他们甚至爬上了宽敞的门廊,草坪好像被像羽毛一样的绿色波浪淹没了一样……它们有齐腰深。……空虚穿透了黯然失色的窗户,这令人感到恐怖。……它看起来就是适合吸血鬼居住的鬼穴”[6]。
恐怖是哥特小说的显著特征,小说通过凸显痛苦、受难和死亡过程给读者以强烈冲击,营造出强烈的恐怖感受。《暮色》中,吸血鬼詹姆斯把贝拉诱骗到僻静的舞蹈教室,在吸食鲜血之前还要折磨贝拉,作者对于此过程的描写笔触细腻,场景真实,令读者印象深刻。“他立刻扑在了我的身上,一只脚正使劲照我的脚踩下去。我听见了令人作呕的咔嚓一声。……疼得我忍不住尖叫起来了。他的脚趾在我断裂的腿上蹭来蹭去,我听见了一声惨叫。我惊奇地意识到,这声惨叫是我自己发出来的”[5]336。
贝拉和爱德华结婚后怀孕,在生下女儿以后即将死亡,爱德华为了挽救贝拉,把吸血鬼的毒液注入贝拉的心脏,希望能帮助贝拉转变成吸血鬼。在从人到吸血鬼转变的过程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贝拉生不如死的痛苦感觉,使读者感同身受。贝拉觉得身体里“灼烧的感觉在增强……,直到超过了我曾经感受过的一切。”[7]“我感到火焰背后的脉搏此刻在我的胸腔内狂热地跳动,……火焰越烧越旺,我想尖叫,乞求现在有人来杀死我,……火焰此刻从我的心脏开始不停地向外啃噬,将不可想象的痛苦传遍我的肩膀和胃部,向上蔓延烫伤我的喉咙,吞噬我的脸庞。……在一个永无止境的空间里,……只有凶猛的折磨,我无声地尖叫,恳求死神来临。……这一刻的痛苦无边无际”[7]305。
(二)小说风格神秘离奇、悬念丛生,故事曲折跌宕,引人入胜
梅尔对于情节和结局的安排做了精心设计。小说中种种悬念和巧合使得这个故事像所有的哥特小说一样,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在《暮色》中,贝拉在学校遇到了爱德华,被他俊美的外表吸引,但是却发现爱德华行为古怪:上课的时候他尽量拉开和贝拉之间的距离;他的瞳孔有时是褐色的,有时却是蓝黑色;为了救贝拉,他能单臂阻挡一辆冲撞过来的汽车;他的手指冰冷,仿佛没有体温……。这些都成为贝拉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随着谜底的揭开,贝拉知道原来爱德华是一个吸血鬼。
作者在揭开雅各布真实身份的时候也同样设计了悬念。雅各布比同龄人高大许多,贝拉每一次见到他都觉得他又长高了;他的体温很高,在很冷的天气里都不穿或只穿很薄的上衣。贝拉后来才知道,原来雅各布的真实身份是狼族,而且已经到了能够变身的年纪。
在小说里有很多谋杀、复仇等内容,血腥屠杀、深仇大恨以及由此引起的密谋、复仇和战争贯穿了小说的始终。可以看出,《暮光之城》系列小说采用的是哥特小说最典型的内容和情节设置。
贝拉在参加卡伦一家棒球活动的时候遇到了路过的三个吸血鬼詹姆斯、维多利亚和劳伦特,他们和可以依靠动物鲜血为生的卡伦一家不同,他们需要吸食人类血液。詹姆斯被贝拉“甜美”的味道吸引,爱德华对贝拉的保护更引起了他猎杀贝拉的兴趣。在他快要得逞之时,卡伦一家人及时赶到,杀死了詹姆斯。
传统哥特小说经常利用对梦和预言的描写,来增加作品神秘诡异的气氛,为故事的发展进行铺垫。贝拉的噩梦推动了小说发展,小说中无数次描写了贝拉梦境的内容,而梦的内容恰恰和情节发展相契合,对读者理解小说和预测小说内容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暮色》中,贝拉到达福克斯镇,重遇儿时的伙伴雅各布,并且在学校刚刚结识爱德华,她就常常梦见在黑暗的森林里,雅各布和爱德华都在呼唤她,雅各布痛苦地倒在地上,变成一只棕色的狼,爱德华却露出尖锐锋利的牙齿。这向读者传递了雅各布是狼族,而爱德华是吸血鬼的信息,并且暗示了狼族和吸血鬼的宿仇以及两人对贝拉都有爱慕之情。《新月》一开始就是贝拉的噩梦,她梦见很多年以后,自己“皮肤柔软而松弛,形成一道道弯弯曲曲的小的细纹,轻轻地依附在骨骼上;……像一棵干瘪的杏树,……头上还顶着一团蓬松浓密的白发……”[6]2而爱德华却永远保持17岁的模样。这个梦反映了贝拉想和吸血鬼爱人长相厮守,对衰老十分恐惧,让读者理解了贝拉这样一个普通女孩,为了爱情甘愿遭受巨大的痛苦从人类转变成吸血鬼。《破晓》中,贝拉和爱德华结婚不久,就梦见吸血鬼孩子,暗示了贝拉将受孕,有自己和爱德华的爱情结晶。
小说中的预言也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卡伦家的吸血鬼爱丽丝有着非凡的能力,可以预见即将发生的事情。爱丽丝用自己的超能力从詹姆斯手下救出了贝拉;在意大利救回了爱德华;预见了新生吸血鬼军队和沃尔图里家族的进犯,从而让卡伦一家和狼族能够提前做好准备。
《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很好地把现实和超现实相结合。小说的女主人公贝拉,是一个普通的高中女生,相貌不十分出众,不喜欢热闹,不擅长体育运动。这样一个身无长处的女生,结识的吸血鬼朋友却个个身怀绝技。贝拉和爱德华的女儿更是个奇迹,这个非人类也非吸血鬼的孩子容貌美丽,长得飞快,学习能力超强,也有自己的特异功能,即可以不用说话,仅凭交换思想和别人交流。虽然作者把吸血鬼和狼人描写得近乎完美,但并不会让读者感到荒谬。西方关于吸血鬼和狼人的传说由来已久,吸血鬼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虽然梅尔笔下的吸血鬼形象不同于传统吸血鬼的形象,但是读者仍然认为吸血鬼俊美的外表、超人的速度和力量是非常可信的。
(三)使读者也看到了传统哥特小说一贯表现出的善恶冲突和道德探索
小说中善恶对立描写十分明显。吸血鬼卡伦一家与人们心目中恐怖、阴暗、专门以吸食人类血液为生的吸血鬼大不相同。他们不愿意成为猎杀、残害人类性命的恶魔,通过压抑、控制自己对人类鲜血的欲望,成为了吸血鬼中的“素食者”,即依靠捕食动物,就可以满足自己嗜血的欲望。家长卡莱尔甚至“领悟到了他的使命,也是他苦修赎罪的出路,那便是……便是拯救人类的生命”[5]257,他成为了一名医生,救死扶伤。而以雅各布为首的狼族,则以保护人类生命免受吸血鬼的危害为己任,他们团结勇敢、正直无私,当面对强敌时毫不退缩,通力合作。毫无疑问,卡伦一家和狼族代表了正义的一方。而吸血鬼詹姆斯、维多利亚和沃尔图里吸血鬼家族则是邪恶的代表,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对人类任意杀戮,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正邪交锋的结果自然是邪不压正,在战斗中体现出的爱情、亲情、友情、勇敢、忠诚、信任等美德在人类社会中也是被重视和提倡的。
小说中,作者还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探索。贝拉和其他吸血鬼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是自己选择成为吸血鬼的。为了和心爱的爱德华在一起,她在过完18岁生日以后就请求爱德华“转变”她,但是爱德华却一直拖延,因为他深知吸血鬼虽似“永生”,实际上却已死亡,没有心跳、呼吸和血液,没有睡眠、食欲和体温,从某种程度上说,似行尸走肉,没有灵魂,在无尽的岁月中煎熬。而贝拉自己也有犹豫,她担心无法向深爱自己的父母交待,而且她也害怕“转变”后,失去自己最好的朋友雅各布。卡伦家的罗莎莉也强烈反对贝拉被“转变”,在一次深夜畅谈中,她告诫贝拉“你已经拥有了一切。你还有整个人生就在你的眼前,我所想要的一切,而你却打算把它抛弃。难道你不明白我宁愿用我所拥有的一切来换取你现在所拥有的吗?你有我没有的选择,而你却要做出错误的选择”[8]。
贝拉虽然外表柔弱,却能对爱情执著追求。在发现自己怀孕之后,她非常勇敢,不顾他人劝阻要生下孩子。在孕期,她遭受了巨大的痛苦,非人类也非吸血鬼的胎儿令她肋骨骨折,这些都丝毫没有影响她对孩子的憧憬和爱。
贝拉在生产后,变成了吸血鬼,除了身体上的不适和对鲜血的渴望,她的容貌更漂亮,声音更甜美,拥有了惊人的速度和力量,在卡伦一家的帮助下,她很快适应了新的身份和生活,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和欲望,并且和自己的爱人和女儿在一起。贝拉的执著、坚强和勇敢为自己争取到了幸福的生活。
《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的风格和哥特文学并不完全相同,与主人公具有怪异性格和行为,气氛神秘离奇、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的传统哥特小说相比,该系列小说总的基调温馨浪漫,语言生动活泼,读者可以感受到“朋友间的真正友谊,亲人间的相互扶持,爱人间的互相依托”[9]。但是,从小说中部分场景描写、情节设置以及主题和人物塑造,可以看出它与传统哥特小说有着紧密联系。可以说,哥特色彩成为《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的隐形力量,使该系列小说广受好评,大获成功。
[1]朱振武,王子红.爱伦·坡哥特小说源流及其审美契合[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92-96.
[2]王晓姝,付景川.从《宠物墓园》看史蒂芬·金的后现代哥特世界[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2):132-139.
[3]侯维瑞.美国文学通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31.
[4]邢楠.《哈里·波特》与英国哥特小说传统[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5]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暮色[M].覃学岚,孙郁根,李寅,译.南宁:接力出版社,2008:2.
[6]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新月[M].龚萍,张雅琳,李俐,译.南宁:接力出版社,2008:124.
[7]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破晓[M].张雅琳,龚萍,译.南宁:接力出版社,2009:303.
[8]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月食[M].龚萍,译.南宁:接力出版社,2008:127.
[9]秦娇娇.浅析美国小说《暮色》的浪漫主义特征[J].外国文学,2004(1):56-58.
An Interpretation of Gothic Literary Elements in Twilight Saga
Cui Xiaoli
(College of Software,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819)
Twilight Saga,which is written by Stephenie Meyer,is very popular among readers all around the world.When reading the youth romantic love story,many traditional Gothic literature elements will be found in it. American Gothic literature appeared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Gothic elements are deep-rooted in many works of American literature,and become one of the aesthetic sources for contemporary writers. Twilight combines the Gothic elements in scene description,plot design,theme and characterization.It shows the unique charm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Gothic literature and modern fictions.
Twilight;Gothic literature;vampire
I106
A
1674-5450(2016)03-0103-04
2016-01-09
崔晓莉,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赵践责任校对: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