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美育使命,张扬艺术精神

2016-04-13 05:01贺丹生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美育精神艺术

贺丹生

明确美育使命,张扬艺术精神

贺丹生

“美学”是弥补人类知识体系中感性认识的缺陷而产生的,而美育是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弥补现代教育缺陷的重要一环。美育要完成社会人性变革,美育要释放人的创造能力。从艺术创造的视角分析其精神特质有:真实的感受和真诚的表达,真心的热爱和痴迷的追寻,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美学美育创造能力艺术精神

“美学”(Aesthetik)是弥补人类知识体系里感性认识的缺陷,由鲍姆嘉通以“感觉学”提出并与理性认识的逻辑学相对。而美育是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弥补现代教育缺陷的重要一环。我国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 [2015]71号,2015年9月,以下简称“意见”),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作了大量研究探索,从重视艺术教育到试图把美育看作“一门独立的学科”以至于配套教材的编写,成果显著。然而问题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能涵盖美育的整个抱负和追求。

其一,美育要完成社会人性变革。席勒认为近代社会发展使人性分裂,产生“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前者(人的欲求)受自然必然性限制,后者受道德必然性限制,人成为双重奴隶。而审美活动是非功利的,既不受理性法则强迫,也不受自然力量和物质需求强迫,所以审美艺术活动可以使人形成完美的人格,获得自由。[1]可见,席勒赋予审美活动的是一种全面的社会人性变革使命。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审美理想,这种理想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的目标。[2]艺术已不再是少数职业艺术家的专利品,而变成每个人在实现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人都是劳动者,人人也都是艺术家。这里艺术审美是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的。

其二,美育要释放人的创造能力。按照席勒的观点,美是人的第二创造者。当人受到某种感性或者理性法则的强迫,就意味着进入被规定的状态而失去自由,审美是一种绝对自由的状态,是把人性中所失去的自由还给人。真理是思维力自主创造出来的,而这种自主性在“双重奴隶”的人那里找不到,只有进入审美境界的人,他的判断力、创造力才会普遍有效。在人本心理学美学那里,把审美活动看成是健康人自我实现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一种超越性需要。审美时的高峰体验,使人觉得遮掩知性的帷幕突然拉开,真理的闪光出现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被揭示出来了。他们认为审美活动是对精神的充满创造力的自我的观照。[3]

现代文明的发展并不能保证人们幸福感的增加,如何获得内心的和谐,满足基本需要后向超越性需要飞升,就需要通过美育摆脱物欲,不做金钱的奴隶和挥霍的虫豸,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命体验,走向生机勃勃的人生审美境界。美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学校的一门课程。同时学校教育要以美立人,以美为核心——首先要和谐完美地成长,其次才是知识、技能的发展。现实中很多悲剧都是教育畸形发展的结果。“一门独立的学科”可学可不学,而美育的立人作用却是不可或缺的。同时美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探讨实施方式,如果处理不好,会给学生已经难以挣脱的束缚里再加上一道锁链。比如艺术教育本来是为了提升素质全面发展,改变唯“分”是从的局面,结果却考级成风,孩子被逼着训练苦不堪言,家长只管要证书不论虚实,准备着为将来考试加分,其结果完全违背了艺术教育的初衷。蒋冰海认为,美育不是一般的教育,而是一种关系人的内在本质的教养,能给人在心灵上以本质的定性。[4]易健提出自由性、交流性、体验性、整体性、深远性的现代美育的操作原则。[5]所以美育的实施要用审美的吸引力,向自觉自愿的方向发展而非相反。

钱学森曾经追问过没有科学大家的原因,他开出的药方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并不等同于美育,但艺术确实是美育最核心的内容。那么,美育——艺术,贯通一体的究竟是什么?

艺术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状态,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诗意地栖居”。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的诗意不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人生,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活状态。清代袁枚说:“所谓诗人者,非必能吟诗也。果能胸境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6]可见,他们倡导的正是艺术给予人们的一种精神状态,而不是艺术的具体技巧。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也正是这个意思。显然,我们没有必要人人去做艺术家,而是要通过艺术教育获得一种精神状态,贯通美育——艺术的正是这样一种艺术的审美精神,也是钱学森之问及其答案的实质。那么艺术精神何以能对科学创造发生影响?我们从艺术创造的视角试作如下分析。

一、真实的感受和真诚的表达。赤子之心,真切感受,这是真正的艺术的魂。按说,卢昂教堂只有一个具体的存在,但莫奈的《卢昂大教堂》却连画十二幅,各不相同。他摒弃了长期以来画家们沿袭的褐色调子的老套,依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忽略头脑中轮廓的定势,用光线和色彩表现不同时刻日光投射在教堂壁面的真实效果,将瞬息即逝的色彩变化凝聚在画面上,成为千古名画。贝多芬运用交响乐表现他的人生思考,达到了哲学抽象的高度,尽管托尔斯泰说他胁迫了音乐,但人们从中感受到了奋争的力量和坚强的灵魂,从而振奋并由衷的崇拜他。贾平凹的小说,琐碎、土俗,甚至迟滞得有些拖不动,但它那顶真的语言,深切的感受和真诚的表达,是别人所无法替代的。

艺术最为珍贵的是心灵的感触和真诚,这和人云亦云、随俗就套,观望市场投其所好没有关系。创作如此,欣赏也是一样,艺术层次的偏好,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爱因斯坦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才能具有同样的思维过程。眼界要高,心性要深,引起心灵震颤的作品要注意了,这份感动特别珍贵,可能就是自己的味儿,相信它,需要诚实,成就真实性情,这和娱乐至死没有关系。

二、真心的热爱和痴迷的追求。艺术的真谛就是铁了心的爱好,因为人可以被迫去做事,却不可以被迫去爱。旧时代艺人为人所鄙视,甚至倡优之家不能入第,但好之者依然趋之若鹜,吃饭扭秧歌打了碗的,草屋着火了还要等角儿唱完的,成为笑谈。国外一戏剧发烧友,一辈子没上过舞台,遂立一遗嘱,希望死后把他脑壳做成戏剧面具,实现他演戏的遗愿。[7]一个人嗅到了自己的味儿,就悟出了艺术之道,一旦找到了最爱,是会上瘾的,于是,执著劲儿就来了。

艺术上的大家,都是偏执狂。梵高经历了一系列的不幸,精神病不断发作,甚至恍惚中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但唯一坚持的是不断作画,不管别人理不理睬。一个从小呆笨的匈牙利木材商的儿子,外号“木头”,却暗藏着一个梦想,多年后被希特勒关进了集中营,凭着梦想活了下来,后来得了国际大奖,人们问他的感受,他说:“没有什么感受!我只知道,当你说你就喜欢做这件事、多大困难你都不在乎时,上帝就会抽出身来帮助你。”他叫伊姆雷,2002年文学诺奖得主。《黄河大合唱》的作者冼星海,曾被讥讽没有交响乐的国度不会出交响乐指挥而发奋创作,他的痴迷,即使在莫斯科医院的病床上也不停止,直至思维断续中完成的《中国狂想曲》不可猝读,你能说没有意义么?这正是人类执著精神凝结的标本,难怪他的作品总是那么有力而坚强。知人论世,作者作品不可分,艺术修养其实也是了解人性读懂心灵并获得激励的过程,因为我们崇拜一部作品时,往往是和作者的人品、经历纠结在一起的。

三、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艺术家往往是单轨心思,活在自己的艺术王国里,心灵坦荡,性情随意。《庄子·外篇·田方子》载:“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驘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8]一帮人对国君唯唯诺诺,诚惶诚恐,这个画史却迟到,随情至性,不为权势和利禄所动,故乃“真画者也”。试想,一个惯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人,他的行为能有多少真意,他的言语能有多少真诚,真不好说。我们说,精神的自由才有人格的独立,人格独立才会坚持自己的追求,它和行为乖张、故作猎奇的作派不是一回事。贝多芬穷困、孤独、耳聋,坎坷人生充满隐忍的怆痛,《命运交响曲》表现在命运漩涡中挣扎拼搏的灵魂,既有时代精神,也是他极富个性的人格和风骨的写照。雨果坚持人道主义,因政治斗争流亡国外几十年,《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坎坷和奋斗,《巴黎圣母院》中畸形敲钟人和乞丐群像,正是对现实变形、夸张的批判。鲁迅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格称著,他的《狂人日记》和战斗性杂文,正是他硬骨头精神的写照。通过艺术修炼,体味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理想追求,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独立,正是成就任何事业所必需的个性素质。

不管我们从事何种职业,作为人,我们都会不时的在内心追问自身的意义,不管走得多远,都会有故园的眷恋,艺术正如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性流淌的地方,亲近艺术,可以使我们的劳作有诗意的烘托,精神有所皈依,音乐的敏感,绘画的感性,文学的人性,各各有益,因为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失去了乐趣,那么他探索和创造的动力也将戛然而止。对此,达尔文曾经根据自己的经历谈到,“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力的衰退……假如我能够再活一次,我一定要给自己规定这样一个原则:一星期之内一定要抽出一定时间去读诗和听音乐。只有这样,我那业已退化的那一部分才能在持续不断的使用中保持下来。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感情部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9]可以说,这正是我们需要艺术并张扬艺术精神的出发点。

可见,艺术的这种真诚、痴迷和独立正是科学创造所需要的品质,更为重要的,艺术审美境界使人获得精神的自由与和谐,恢复“人性完整”而不至于退化成机器,失去人生乐趣。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在美育日益获得重视的今天,我们既要小处着手,精心设计学校美育的具体实施,又要大处着眼,明确美育使命,张扬艺术精神。只是艺术并非声色犬马、寻欢作乐,也不是哗众取宠、装潢门面,真正的艺术是非常严肃的事情,追求艺术精神,需要才智,更需要一颗宗教般虔诚而又恬淡的心。

[1]杨辛、甘霖、刘荣凯:《审美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第333页。

[2]徐碧辉:《席勒美学的现代性意义重读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33-41页。

[3]杨辛、甘霖、刘荣凯:《审美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第250页。

[4]蒋冰海:《美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5]易健:《现代美育研究》,南方出版社,2000。

[6]傅道彬、于茀:《文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7]高楠:《艺术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

[8]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126页。

[9]郁文武、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10页。

作者单位: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陕西商洛

猜你喜欢
美育精神艺术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