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时代中社会文化安全及其应对方法研究

2016-04-13 05:01樊敏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冲击传统建设

樊敏

网络大时代中社会文化安全及其应对方法研究

樊敏

网络大时代社会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网络文化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语言的冲击,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冲击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冲击;网络文化冲击了中国道德价值观念;网络文化冲击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文化挑战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理念。针对上述问题,应该采取明确社会主义文化安全的战略地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健全网络文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四种应对方法。

网络大时代社会文化安全应对方法

网络大时代社会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

1.网络文化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一,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产生了冲击。网络文化具有极强的自主创新性,网民可以利用这个相对自由的平台发挥自身的特长,一些简便、诙谐的语言更易传播,尤其受到了一些年轻人的追捧。第二,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产生了冲击。网络文化又被称为“快餐文化”,为了迎合不同阶层人群的注意力,网络文化内容种类繁多、浅显易懂,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奥单调,当人们都涌向网络文化时,传统文化便陷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第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造成了冲击。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以纸质媒体为载体,领略传统文化需要静下心来,细细阅读。而网络文化传播则是以网络为传播媒介,便捷、高效,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浏览信息的方式。

2.网络文化冲击了中国道德价值观念

第一,享乐主义替代了奉献精神。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司马光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都是强调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奉行的勤俭朴素、勇于奉献的品质。然而,在中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开始盛行,而网络文化成为了这些低俗价值观的“推手”。第二,个人主义替代了集体主义。网络大时代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鲜明的个性、特立独行的见解会使之迅速成为网络上的“头版头条”,也正是由于网络给了平常人一个可以彰显个性的平台,人们喜欢在网络上畅所欲言,每个人都无比重视自身的感受,却忽略他人的感受。第三,网络犯罪日趋严重。网络犯罪是利用网络的一种新型犯罪形式。近些年,利用网络犯罪的恶性案件屡见不鲜,网络犯罪形式也层出不穷,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3.网络文化冲击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一,网络文化冲击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处于主导地位,多年以来,不曾发生巨大的改变。而网络文化出现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网络文化为载体,迅速侵入我国,很多网民不能分辨出哪些意识形态是应该坚持的,而哪些却是要抵制的,不自觉地远离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丧失。第二,网络文化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攻击从未停止,网络文化的出现与盛行,给他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防御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三,网络文化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更自由、更宽泛的平台,人们可以从网络上了解各类文化思潮,在人们接触多类文化,开阔视野的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的权威性却被削弱。

4.网络文化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理念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出现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理念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虚拟的网络中,人们可以随意发表各类言论,传播媒体的社会舆论影响力也扩大,党和政府以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的优势已经消退,有些人甚至开始怀疑主流媒体的报道。如果此时仍然沿用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理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仅会止步不前,还有可能会功亏一篑。

网络大时代社会文化安全的应对方法

1.明确社会主义文化安全的战略地位

第一,认清网络文化对中国政治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出现虽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理念产生了冲击,但是,它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在网络大时代里,我们不能一味地只看到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还应该充分运用网络的优势,将网络文化当作人民群众心声的识别器,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第二,分析网络文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文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合理利用中国互联网产业,给经济的持续增长添加动力。合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利用网络文化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理清网络文化对中国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购买到商品,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也可以利用网络与其他人展开合作。

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第一,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正面引导。坚持运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网络文化建设,实时关注网络上出现的焦点事件,引导网民正确看待参与焦点事件的解决与关注中来。第二,处理好网络文化社会主义主导性与多样化旋律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倡“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观的前提是不能偏离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文化是网络文化构建的基础,也是网络文化的核心。网络文化中社会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与多样化旋律并不矛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三,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网络上一个不良文化内容的出现与一些人希望通过网络获得经济收益的目的有关。

3.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阵地建设

第一,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社会主义网络文化重点新闻网站包括新华网、人民网、中青网等,它们是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这些重点新闻网站应该承担着引导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走向,传播正确的经济、社会文化信息的重任。第二,促使商业网络也要发挥积极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大批影响力较大的国内知名商业网站,这些网络虽然以商业经营为主,但是它们也是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发挥这些商业网站的积极作用应该注重对这些网站建设进行合理引导,设定严格管理制度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第三,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政府网站的主要功能是政府公开、服务于企业与民众,以及搭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政府网站建设,利用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政府网站进行评估,引导和促进政府网站建设。督促各级政府要合理运用网络提供行政工作效率。

4.健全网络文化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一,应该明确法律的适用范围。社会文化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特别是在网络文化出现以后,文化安全威胁种类不断增加,要想堵住这些文化漏洞,保证网络文化安全,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具有针对性、可实施性,并且不能与其他法律法规相抵触、相矛盾,既要避免出现法律管理空白,也要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法律的制定对一些人在网络上散布虚假言论以及其他网络犯罪行为增加较强的约束力。第二,采取科学有效的法律策略。通过已经颁布的法律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监督,增强网络运营商的社会责任感,要求其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利用法律法规约束网民的行为,加强网络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推行“电子警察制度”对有违法行为的网民进行追查,提供网络举报与控诉平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将广大的人民群众纳入到网络监管体系中来。第三,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运用法律来净化网络环境并非是指运用法律来实现“一刀切”,而是应该做到依法有序,用法有据。不能过分依赖于强调法律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尽可能发挥道德约束的作用,以一种更易于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方式来引导与督促大家以正确的方式共同参与到网络文化建设中来。

结语

在网络大时代里,社会文化安全建设变得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警惕、不断进取、大胆创新,紧紧围绕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团结一致地做好文化建设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遗余力、奋斗到底。

[1]姚伟钧、彭桂芳:《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71-76页。

[2]陈联俊:《网络社会中的文化安全及其应对》,《学术论坛》2012年第12期,第67-72页。

[3]龚成、李成刚:《我国网络文化管理体制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新闻界》2012年第4期,第52-58页。

[4]徐仲伟:《论网络空间发展中的我国文化安全问题》,《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1-6页。

[5]解学芳:《网络文化产业公共治理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7期,第50-57页。

[6]郑云:《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10期,第82-83页。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冲击传统建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老传统当传承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奥迪Q5换挡冲击
奥迪A8L换挡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