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力子
(邵阳学院 外语系, 湖南 邵阳 422000)
刘宓庆与奈达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曾力子
(邵阳学院 外语系, 湖南 邵阳 422000)
刘宓庆与奈达为中西翻译理论界代表人物。他们著书立作,投身翻译实践与研究几十年,对翻译真实体会颇深,在一次次不断尝试并修正自我思想的同时,将翻译的面纱层层支开,对世人影响深远。文章从两人翻译思想形成的阶段性与流变性等方面展开异同之比较,并得出结论: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展开的理论研究终将引入语言表达的异化,只有求同存异,方能实现翻译的调和。
刘宓庆; 奈达; 翻译思想
对比研究翻译理论家翻译思想既是继承,也是发展,寻找适合本国和自我文化所需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更是国际化发展趋势。刘宓庆与奈达均为多产翻译理论家,他们除了著书立作,各自翻译言论对翻译领域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在译界的可接受程度体现了其翻译思想的成熟性,对各国文化输出意义深刻。在几十年的翻译研究和探索过程中,两位大家都倾心竭力,淡泊名利,为翻译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奈达已经永远离开了,但他对翻译研究的贡献永远都不会消失或消减。两者在翻译思想形成阶段,翻译思想的变化,翻译方法论等都存在异同。
刘宓庆与奈达翻译在不断走向成熟完善的过程中,其翻译思想历经了些许变化。这些变化既有相似性,也有其本质区别。东西方两位重量级翻译理论家都历经了翻译实践,其思想的形成与各阶段的经历、翻译的人文环境息息相关。
(一)刘宓庆翻译思想的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之前,刘宓庆特别关注中国传统译论,并将传统美学思想植根于自我翻译思想视域,重思维,重“用”的墨家思想对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他开始出现了一本真正属于中国本土的翻译美学理念,即《翻译美学导论》的正式出版,在这本专著中明确提出了翻译美学主客体和翻译美学概念,为美学融入翻译实践提出了蓝本约束。
20世纪80到90年代期间,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刘宓庆着眼于结构主义整体观,对汉英翻译及对文本功能理解渗透,文体和翻译的密切关系都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释。尽管他借用了西方结构主义的理论,但刘宓庆充分认识到语言的异质性。方法论上他也开始吸收维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这一点在根本上预示其后来的功能主义倾向翻译思想。
20世纪90年代之后,刘宓庆的视域更加广阔,对翻译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文本或者美学效果,他将翻译理论分成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跨学科理论,其细化的分支里面包括文本、意义、文化,美学效果等。翻译实践上特别提及“功能代偿”,取代“结构对等”。他于翻译孜孜不倦之态度对其中国特色翻译学之观影响颇为深远。
显然,以国学为本的翻译思想萌芽到语言本质的探讨,刘宓庆不曾停滞自己研学的步伐,在吸收借鉴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汉英语言的本质区别,翻译理论本体回归对多元翻译模式的构建启示明显。
(二)奈达翻译思想的三个阶段
根据谭载喜编著《新编奈达论翻译》所述,奈达翻译思想亦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40到50年代,奈达从事《圣经》的翻译实践和组织工作,其研究重点是语言的句法现象和词法现象[1](Pxv),《论词法:词的描写性剖析》(Morphology:TheDescriptiveAnalysisofWords)之作用语言学手段对语言显示中的词语进行有趣描写。之后《描写句法梗概》(AnOutlineofDescriptiveSyntax),《论圣经翻译的原则与程序》(BibleTranslating:anAnalysisofPrinciplesandProcedures)等专著及相关论文出版,博士论文《英语句法概要》(ASynopsisofEnglishSyntax)的流传和发行都透视着奈达翻译思想的语言学基础。
20世纪60年代,奈达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翻译理论。多年《圣经》翻译工作的身体力行与组织工作对其理论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个时期的专著开始于《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PrinciplesofTranslationasExemplifiedbyBibleTranslating)到《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及与塔伯(Taber)合写的《翻译理论与实践》(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等,他开始将翻译与语言现实紧密结合,提出动态对等翻译理念,对翻译过程注入了较多思考,理论上奠定了翻译的语言交际功能。
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奈达将重心转移到语义研究上,他从语义学的角度探讨跨文化交际,逐步将社会语言学符号学引入翻译,其专著《符号、意义和翻译》(Signs,SenseandTranslation),《译意》(TranslatingMeaning)等较好地说明了奈达翻译思想的与时俱进。
两位翻译理论家在其主要翻译思想形成阶段都发生了一定的重心转移,翻译思想的常态是他们的专著或者论文。潜心学术研究的学者之态不曾因为年龄或成就发生改变。
着眼于中西翻译思想的发展动态,笔者看来,刘宓庆对翻译乃至翻译学学科地位建立的最大功绩在于其内外系统的分类,这一框架给多元论提供了整体回归线索。奈达的翻译贡献则因其功能对等与读者反应而深入人心。两者翻译思想的实质内涵有相似性,也有耐人寻味的独特性。
(一)刘宓庆翻译思想整合
刘宓庆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中,整合翻译学框架,分为翻译的内部与外部系统,强调本位观的普遍性,内部系统由翻译史与翻译理论构成,翻译理论的内部系统分为基本理论,应用理论和跨学科理论三部分。基本理论重意义、文本、文化和审美,应用理论主要有表现论,价值论和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则包括有语言哲学、文化心理、美学等。外部系统涉及了“哲学思维,社会文化和语言符号三个领域”[2](P20)。蕴含着五个学科范畴,含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和效果论。梳理内外翻译系统我们不难发现,刘氏的翻译学系统整合性内外交织,有重叠但重本位,汉语与中国传统译论的本体地位始终贯穿,他力求建立的翻译学是博采中西、涵括多元、注重美学的哲学思辨之旅。
1.从语言功能走向语言哲学
纵观刘宓庆的学术人生,六七十年代他关注的重点是词义及英汉对比,八十年代开始将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运用于翻译,著书《文体与翻译》,从文本功能探讨英汉互译,属理论教程。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始,刘从关注美学到真正将美学运用于翻译研究,提出中国翻译理论基本模式构建范式,《现代翻译理论》(江西教育出版社)是刘宓庆翻译理论建树的成品。九十年代,他不断拓展自我视野,引入维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反思翻译理论构建中的哲学理念,将翻译思维提升到哲学范畴,完成《翻译与语言哲学》一书。在其后的学术人生中,他不断完善英汉语与翻译实践,尤其是翻译教学的指引导向关系。
文体、文化、意义与贯穿始终的翻译教学、翻译美学思想等多角度的翻译研究无不透视着其注重语言本体功能倾向。文体涉及文本,文化是不同语言转换的核心问题,意义也是文本和文化意义,翻译教学必须针对双语,美学亦是翻译文本的考量,语言基础是翻译的缘起。在翻译学的学科定位上,第二版的《新编当代翻译理论》中明确为:“翻译学属于经验科学。在语言学家看来,翻译属于应用语言学。”[3](P52)翻译的功能主义不仅体现在影响刘氏深远的墨家重“用”思想,在理论构建过程中对汉语的偏喜更凸显了他对中国文字与文化的译介推崇。正如刘宓庆所说,从历史发展沿革、理论支持的依据和实物表现的特征与规模来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宣布中国功能主义翻译流派的诞生及其积极作用。[4](P75)
语言哲学始于传统译论与汉语本位,启发于维根斯坦之后的翻译思想呈现哲学思辨,即哲学不应该片面强调普遍性而忽视个别性。这一点对刘宓庆的启发很大,他的意义观、功能观、描写观、特色观以及强调经验都是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一脉相承的。[5](P236)正是他对翻译的哲学考量,对其后翻译学术研究的某些用词做出了及时更新。
2.一如既往的美学导向
美学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A.G.Baumgarten,1714—1762)首次提出,研究人与世界审美的关系。中国正式引入美学始于王国维,之后不断得以传播、发展、创新。中国翻译标准之美可追溯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提倡的“忠实、通顺、美”,而傅雷的“神似”说将其推向美学高潮。张今先生译《美学原理》标志着美学在中国的创新极致,一直惠泽美学爱好者。此后,奚永吉的《翻译美学比较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式,重审美效果,将翻译与美学进行首度结合。刘宓庆笔下的翻译美学已然成为专门指引翻译实践与教学的概念范畴,他在多篇论文提及审美、主体与客体等,《翻译美学导论》(2005第二版)到《翻译美学理论》(2011)为其多年翻译美学研习结晶,系统论述了如何从美学角度全面开展翻译研究。
刘宓庆对美学的热爱从学术之初便伴而随之,从关注美学到拓展美学,从哲学到翻译学,从传统译论到现代特色,他始终将美学置于翻译左右。汉语的主体性、直觉性、意念性都给了中国美学文字支撑。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和命题基本上来源于我国古典哲学——美学,特别是古典文艺学。[6](P178)与西方美学思想殊异,中国美学家的美学追问和召唤始终没有离开老庄的自然为美和维根斯坦(Wittgenstein)所说的“生活的形式”(“form of life”),总之是“对美的生命过程的消解”[7](Pvii)。多年来,他对美学的青睐可谓是情有独钟,“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是一个‘鼎立结构’,即由翻译语言学、翻译美学和翻译文化学三大支柱形成的结构体”[6](P106)。甚至在翻译学的定位上,刘宓庆做出回应“我们必须摆脱因袭之见,正视翻译学的学科定位:它不属于语言学,也不属于应用语言学,而是属于美学”[3](P10)。
(二)奈达翻译思想流变
纵观奈达翻译思想,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不同主要发展阶段:(1)描写语言学阶段;(2)交际理论阶段;(3)社会符号学阶段。[1](Pxv)学界普遍认同这一分类,并就其阶段性的主要理论成果列出奈达翻译思想的三个关键词:翻译即交际,动态对等,读者反应。
1.翻译的语言交际功能
利用从事《圣经》翻译指导这一工作,奈达周游世界各地,考察不同语言,就语言的同质异样性展开描写,直接将语义与翻译结合。《圣经》翻译使奈达对翻译有更深层理解,对翻译定位从技巧、艺术过渡到科学;翻译过程的四步式:分析、转语、重组、检验;关注语法、所指、联想三种意义,提出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the meaning(翻译即译意);重翻译的信息传播和交际功能,演绎出翻译的交际学理论。根据奈达此阶段的翻译理论,虽不能看出他的思想主要源自语言学,但已有所辐射。
2.从功能对等到读者反应——效果论
语言描述阶段,奈达提倡的是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贴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1](Pxix)意即重意义,轻形式。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曾经给了许多中国学者解读翻译的标尺和坐标,其影响之深远是不言而喻了。当奈达将翻译从语言拓宽到语符层面时,他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使其含义更明晰,纠正了之前轻形式的做法。“功能对等”实质上是一种较客观的等效翻译论,它追求译文效果,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基本上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并把这一点作为评价译文好坏的标准。[8](P159)“读者反应”非奈达首创,但其作为对“功能对等”的解释有着连体之用。显然,研究借助的本体变化会对翻译思想家理论内涵产生影响,效果检验翻译一说也表明了奈达功能主义翻译思想本质。
在孜孜不倦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刘宓庆与奈达都切身投入翻译理论构建,其间涉及较多术语,不乏重叠之处。其内涵之意或同或异,取几个术语较而显之。
(一)意义之比较
刘宓庆强调“重意义,重描写,重功能”基本理论取向(2005),所谓“重意义”,指的是重整体上的语义内容和交流中的意义,建立功能主义的动态意义观。在吸收维根斯坦的哲学观语言游戏(Language game)后,提出翻译是语言游戏的命题,认为“意义寓于用法之中”(...meaning lies in its use)[9](P345)意义取决于使用(Meaning is use)[10](P25),此处“意义”所指为用途、用法。他说:意义(meaning)对翻译学具有特殊的意义(significance),这是由翻译的实质与社会功能决定的。[11](P341)总体上“意义”在刘宓庆的哲学维度都已经上升为“用”与“交流”,追求并呈现出动态意义观。比较而言,奈达研究的意义(meaning)更多的是强调“意思”,如《译意》(Translating Meaning),《跨文化的意义传递》(Meaning Across Cultures)。奈达笔下的“意义”另解为“感知”“感觉有用的东西”,如《符号、意义和翻译》(Signs,Sense and Translation)。此处刘宓庆重复的“意义观”与奈达“意义”,前者重功效与动态语境,后者重过程与文本理解。
(二)功能之比较
“重功能”指的是“重代偿功能”,即注重以功能来弥补、补足可译性上的缺失。[2](Pi)“功能代偿”(functional redress)注重以语言功能为依据的灵活性和参照性,注重对于动态转换机制及条件的描写,注重变通。[2](P29)所谓“代偿”,是用强势功能去代替、补偿、弥补弱势功能,[2](P185)此功能强调“一切可用的东西”。奈达的“功能对等”则是重“效果”,尤其是读者反应效果。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1](xxiii)
(三)翻译之比较
两位翻译家在解读翻译时也不尽相同。刘宓庆致力于建立中国特色翻译学,翻译学是一门经验科学(empirical science),建基于翻译经验(translation experience)[2](P15),翻译是一种信息传播行为,简称翻译行为[2](P64),翻译原理,即为语际转换的实现过程提出一个理论描写和科学解释[2](P65)。整体而言,刘宓庆区分了翻译学与翻译行为、翻译过程。奈达在1969年与Charles Taber合著的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中清楚地说道:“...translating is far more than a science. It is also a skill, and in the ultimate analysis fully satisfactory translation is always an art.”(翻译远远不止是科学。它还是技巧,而且归根结底,完美翻译始终是艺术。)[12](Pvii)奈达提出翻译的科学与艺术之分注重的是翻译行为,并未提升到翻译学层次。
笔者分别输入关键词“刘宓庆”与“奈达”,纵观2006—2016上半年知网收录文章,有关刘宓庆文章600篇,包括83篇硕博士论文,7篇会议论文,有关奈达文章为248篇,包括104篇硕士论文。对刘宓庆的引用主要源自其翻译美学思想、意义观、文化心理、本位观、风格论、翻译教学、口笔译等。奈达研究集中在“动态对等”与“功能对等”、等效、读者反应、研究综述、翻译思想之辩等。这一数字说明刘宓庆在中国的译介传播远远超过奈达,刘宓庆在本土收到更多反应为理所当然,不能说明翻译思想之优劣。刘宓庆的比较研究、本位观照、文化思维、语言游戏等囊括了诸多理论光环,受到推崇乃常态。
尽管如此,多年来中国学者在引用并使用两位理论家的翻译理论时提出了自我见解,20世纪末21世纪初对奈达的信任曾使国内出现“言必称奈达”现象,流传研究奈达的专著,如谭载喜的《新编奈达论翻译》,马会娟的《奈达翻译理论研究》。随着术语要求的严谨性与规范性加强,国人对翻译行为实践意识提高,奈达提出“功能对等”与“翻译中的信息论”也受到部分质疑,在接受与不接受(to be or not to be)的探讨争鸣中坚守其对翻译实务与文本解读的时效性。
译介对刘氏的理论以碎片化为主,取翻译思想的若干主要成分作为研讨出发点,或者是对其著作展开评价,整合全部思想研究除论文《刘宓庆翻译思想探析》,其他多集中为硕博士论文。刘宓庆至今著书11本,多产之余倾注湘楚才情和爱国情结,书中论断交结,横断切面相对不尽明晰。同时,在《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与《新编当代翻译理论》中对翻译思维特征、定义的描述不尽相同*《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所列的翻译思想的特征有五个:高层级性、能产性、模糊性、传承性、迁延性(刘宓庆,2005c:5-10)。在《新编当代翻译理论》中所列只有四个:高层级性、对实践的指引性(即能产性)、传承性、发展性(刘宓庆,2005a:60-61)。最后两个可归为一个,没有了“模糊性”和“迁延性”。翻译思想的定义。在《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的定义为:所谓“翻译思想”指翻译家对翻译之“道”旳经验的高度提升或高层级认知,这种认知又反过来指导他在更高层级上的实践,由此获得新的经验,从此周而复始(刘宓庆,2005a:2)。在《新编当代翻译理论》中的定义为:翻译思想是指对翻译这一人类跨语言文化的转换、传播、交流行为的基本认识、原则主张和具有指引性的应策之道,涵盖认知和实施方略(刘宓庆,2005a;59)。,在同一本书(《新编》)中对“功能代偿”这一术语的英文表述也有区别。思维的跳跃性及概念内涵的一致性或许可以解释这些称呼上的非一致性,相信刘老若发现存有异议定不会容忍之。
翻译思想对比旨在顺应翻译学独立学科呼吁和翻译“中国梦”之畅想,两位思想家的理论形成过程与重心变迁,翻译理论精华内涵,在中国的译介传播都有一定相似性。究其理论背后渊源,刘宓庆无论是哲学思辨,还是对比研究、汉语本位,都未曾脱离“用”之本质,几十年来任教于祖国高校翻译课程,如他所言,著书或为学生,或为自己[2]。可以这么说,他之所以称其为功能主义翻译观,与他几十年从事的翻译教学分不开,因此也导致了他与奈达“重交际”“等效”等功能主义倾向的核心区别。
[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2]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3]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12.
[4]刘宓庆.流派初探——迎接中国译坛流派纷呈的时代[J].中国外语, 2006,(6):75.
[5]张思永.刘宓庆翻译思想研究—学术考察与理论述评[D]. 天津:南开大学,2014.
[6]刘宓庆著,王建国编.翻译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7]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修订本)[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8]Nida Eugene A.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Leiden , 1964.
[9]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10]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11]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12]Nida, Eugene A, Charles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 J Brill Reprint,1969.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u Miqing’s Translation Thoughts and Nida’s
ZENG Lizi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422000, China)
As representatives in translation field, Liu Miqing and Nida have presented a rather profound insight into translation in their remarks and books with a few decades of practice and study. With constant attempts and revision, they unveiled the truth of translation which have a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the world. The paper intends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hases and variability of their translation theories so a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ory researches made in different language environment have to consider the dissimilation in language expressions and harmony in translation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seeking similarities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Liu Miqing; Nida; translation thoughts
2016-10-12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5C1254)
曾力子(1979—),女,湖南武冈人,邵阳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H059
A
1672—1012(2016)06—00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