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亮亮,彭 文
(运城学院体育系,山西 运城 044000)
运城市民俗体育发展路径研究
姜亮亮,彭 文
(运城学院体育系,山西 运城 04400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运城市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人或参与者为主要调查对象,对运城市民俗体育活动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运城市民俗体育活动面临着政府支持力度薄弱、民众参与度不高和中坚传承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的困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提高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民俗体育活动的认同感和自信心等解决路径。
民俗体育;发展;路径
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全国各地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2010年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进一步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体育文化是具有民族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体育活动体现的不仅仅是运动项目的推广,更重要的是民俗文化的交流、推广、继承、发展和弘扬。关公锣鼓、河东社火、垣曲高跷等影响深远的民俗体育活动成功申遗,为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1.1 运城市民俗体育的分布情况
运城市位于黄河金三角地区,古称河东,作为黄河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河东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着世界最古老、最灿烂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村落文化的摇篮之一。河东地区村落至今保留着较多且影响较大的民俗体育文化遗产。如永济背冰亮腰、绛县飞龙、绛州鼓乐、万荣县西村抬阁、稷山花鼓等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俗体育活动特色鲜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在黄河流域村落居民中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既是村落农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河东地区村落体育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运城市民俗体育活动主要以正月期间举办的“社火表演”为主要形式,经过查阅文献资料与访谈得知,运城市民俗体育活动普遍存在的有秧歌、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等,秧歌、旱船项目活跃特点是简单易学、表演方式多样化且容易组织,开展较为普遍。舞龙舞狮项目由于技术动作难以掌握且制作工艺复杂,高跷项目对基本技术动作和平衡力有很高的要求,普及程度不高,主要以稷山阳城村的走兽高跷和垣曲县胡村高跷(磕拐、碰拐、铁叉)发展最好。
1.2 运城市区县民俗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任何一项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都必须经历宣传、技能训练和组织表演。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也不例外,这不仅需要一定的经费支出,还需要社会各界投入到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活动中来。经过对运城区县走访调查得出(表1),运城市民俗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是赞助商,占总比的47.8%,主要以企事业单位等周年庆典的活动形式举办,活动经费由赞助商给予;其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是村委会,占总比的24.4%,主要以村落的风俗习惯及节庆日为主要举办形式,活动经费来源于村委会所拨的体育经费;由当地政府举办的民俗体育活动占总比的15.6%,主要活动形式是各节庆日中由当地政府策划组织的社火中进行表演,经费主要依赖政府补贴;还有参与者自己组织的民俗体育活动,占总比的12.2%,主要以个人的婚嫁庆典等喜事居多,经费主要来源于活动组织的个人。
表1 民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1.3 运城市区县民众的民俗体育活动参与情况
民众的参与动机是民众对民俗体育活动的喜爱程度、参与态度、价值理解、情感体验和学习意向的直接表现。经过对运城市区县的走访调查得知,民众对民俗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作为活动的组织者、46岁以上人群为主的社区活动、兴趣爱好及锻炼身体,30~60岁年龄之间的参与者较少。
2.1 民俗体育组织主体的动机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
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体育文化的发扬光大不仅需要资金投入的支持,更需要制订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规划,还需要专业的场地、训练人员甚至科研人员。通过实地访谈调查发现,目前运城市区县的民俗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主要有赞助商组织、村委会和政府,赞助商组织动机是民族体育所具有的场面广告效应,不能深入地参与到民族体育的宣传、训练及未来发展中来。村委会作为基层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组织参与者,但受困于长期资金的严重缺乏,没有固定的举办周期、活动形式、训练场地和训练计划。政府本应作为民俗体育文化活动中长期发展的主要宣传、规划组织者,但对民族体育的政策、资金等投入都很少,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中坚后备人才储备不足
当前运城市民俗体育活动主要参与人群的年龄区间为46~60岁(图1),整体呈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新一代年轻人思想受西方文化冲击,认为民俗体育是陈旧的、过时的活动,对新时代的体育项目充满兴趣,对民俗体育活动产生抵触心理,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淡薄,对民俗体育文化了解的热情和兴趣降低。此外,学校针对当地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大部分处于空白状态,这就使当代青少年了解民俗体育的机会大大减少。民俗体育的参与者大部分在农村,且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即老一辈人对年轻一代的教学,其传承者主要依靠的是民俗体育传承人的下一代,他们是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中流砥柱。当前社会村落结构发生变化,年轻人向往高品质的生活,外出上学、打工者居多,使得民俗体育活动只能靠老一辈人来维持和组织,传承环节出现中断,中坚传承后备人才储备比较薄弱。
图1 民俗体育参与者年龄分布情况
3.1 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任何活动能长期、有效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大力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是体育工作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3.1.1 政府应充分行使其职能,大力宣传本地民俗体育,针对运城市民俗体育活动的共性项目(秧歌、高跷、旱船、舞龙舞狮)进行开展,解决其活动经费、场地和设施不健全的问题;将民俗体育纳入全民健身计划中。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造民俗体育活动的训练场地,派专人策划、组织一系列的民俗体育活动,使训练和举办周期有计划的进行。
3.1.2 将民俗体育活动的经费以专款形式纳入相应体育活动经费中,加强活动的政府补贴力度,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其开拓创新。
3.1.3 在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和管理民俗体育活动的相关事宜,充分整合、调动和发挥该部门的功能,定期对传承人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紧跟时代发展特点,培养其创新意识。同时,建设村落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关人才的培养方案,这样可以有专业人士对民俗体育活动进行指导学习。
3.2 民俗体育活动选择性的融入学校体育教学
民俗体育要具有可持续性,就要形成一定的规模,加强普及力度。可以将民俗体育活动选择性的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任务中去,如绛州鼓乐、花鼓、腰鼓、高跷等,民俗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简单易学,容易掌握,易于组织和开展。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丰富的体育实践课促进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民俗体育文化知识,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民俗体育运动技能,还能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对其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为民俗体育的传承培养坚定的后备力量,有效防止传承出现中断,后继无人现象的发生,这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和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 1 ]桑全喜.我国民俗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对策[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3).
[ 2 ]涂传飞,陈志丹,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
[ 3 ]储亚娟.民俗体育发展现状与趋势:以江苏省为例[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1).
[ 4 ]黄玲.海洋民俗体育的内涵、流变及发展策略[ J ].中国体育科技,2009(3).
[ 5 ]翟亮.山西民俗体育游戏的开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1).
[ 6 ]史海燕.现代化进程中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J ].四川文理学院,2014(3).
G85
A
1674-151X(2016)12-14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4.078
投稿日期:2016-11-17
姜亮亮(1986—),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