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特殊群体(病、弱、残)体育内容与方法创新研究

2016-04-13 03:29
运动 2016年24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体育精神群体

张 玲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4109)

高等职业院校特殊群体(病、弱、残)体育内容与方法创新研究

张 玲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4109)

高等职业院校特殊群体的体育教学历来备受关注,从其特殊群体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开始,就体育内容安排与设置,就一直广为争议。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特殊群体体育内容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探索,并根据特殊群体的实际,从体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创新着手,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性探究。

高等职业院校;特殊群体;体育内容;教育创新

20世纪末,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对大学生入学体检标准也在放宽,这样就有一定数量的特殊群体(病、弱、残)进入了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这部分特殊群体面对“智育”尚能应对,但面对有必修课的体育项目时,就显得难以应付了,于是在我国高校大范围内,根据特殊群体的实际情况,设置以保健课、随班就读、体育免考的体育内容及考核形式。特殊群体因先天性因素制约,大部分学校多以“保健课”模式来应对,这样以“小众群体”的小类划分,使得大部分特殊群体学生脱离了正常学生群体,造成了他们体育心理障碍,或因学校不能组织到位,直接导致适得其反。基于学生的融合性、社会性及体育教育、体育心理学等角度,笔者认为应从体育心理学及体育精神为出发点,以随班就读的方式,让特殊群体参与到“正常学生大家庭”中,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分类进行教育,这样给予了特殊群体以正常的心理融合感,并可根据实际来践行体育精神的坚持不懈、韧性和忍耐,教育效果将大大提高。

1 相关性研究

1.1 高等职业院校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

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的解释与定义,特殊群体是指阶段性或长期性身体练习障碍(病、弱、残)的学生,即身心发展上与正常学生有差异。在正常体育指标考核中,本文注重与正常学生有明显指标异常,阶段性或长期性身体练习有障碍的学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后,特殊群体主要在体育项目指标的训练与考核中,与正常学生有明显差异,这部分差异基于病、弱、残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正常地进入体育训练场进行训练,不能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与锻炼。这部分特殊群体学生正是笔者所要探究的,如何在体育内容与模式的创新中,让他们在“跟班随读”中身心也得到锻练和发展,正是创新研究目的所在,这有待高等职业院校及专任体育教师首先要探索合适的体育内容与方法,并要逐步提高教师指导特殊需要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

1.2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特殊教育对象的分类

高等职业院校特殊群体主要是指具备病、弱、残等属性的学生群体,本文中主要是指因病、弱、残等客观因素制约不能正常参与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学生群体。1998年高校扩招时,依据中国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标准来进行特殊群体划分,这种划分多属于生理机能层面。但根据近十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观察,特殊群体体育教学可以同国际接轨,参考国际标准来进行病、弱、残的程度与属性划分,这样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育模式和体育内容。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 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自2001年中旬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其应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特殊群体的划分,多指学生在体育教学背景及环境下健康功能,正确的特殊群体体育教学互动与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变其不足,达到较好地教学效果。

ICF互动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应用,克服了以往对特殊群体给予医学或生物性的划分制约,从群体的校园性、社会性入手,营造一个“跟班随读”的参与性,把学生的健康与功能状态、健康与残疾以及健康与环境之间进行交互,打破了长期以来学校及正常学生群体对 “残疾”“障碍”标签,从体育教学的功能与内容入手,建立正常学生与特殊学生融合的包容性教学,具有一定的体育教育创新意义。

1.3 高职院校特殊群体“随班就读”的体育模式与内容

首先,要明确“随班就读”的概念,即高职院校特殊群体(病、弱、残)学生参与有“划分”、有“等级”的正常体育课,虽然参与了,但却是特殊课程,这样一方面融合进了正常学生中,另一方面特殊群体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其次,要明确高职院校特殊群体体育课的困境,特殊群体一样有思想,一样想得到体育训练,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但因他们生理体质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会适应与应变能力低及对体育教学环境的漠视,他们很难上正常班,如何把他们带进正常班,又得到区别“照顾”,根据他们自身情况得到训练,这就需要学校和体育教师针对体育模式和训练内容进行划分,在正常班教学中分类,探索适合特殊群体的体育运动项目。

2 高等职业院校特殊群体(病、弱、残)体育内容的改进与创新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特殊群体(病、弱、残)的现状和问题,笔者探究以 “随班就读”模式来进行细分,在正常班教学中,对特殊群体进行分类教学,可以提高特殊学生的积极性,也较好地融合进同学的交互中,更加促进身心健康,但针对这一模式的体育项目内容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划分,并根据个体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

2.1 体育项目或体育训练的分类

明确了“跟班随读”这一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要照顾到特殊学生身心疾病的影响,在正常体育训练中划分出适合他们的体育训练项目,按照ICF标准并根据学生自身条件,从教学环境的设置,学生适合项目的条件设置入手,为特殊学生安排正常之外的体育运动项目。这一体育内容编排,其原理即是在“全纳教育”的基础上扬优补缺,照顾到特殊群体的需要,同时激发他们的体育精神,并把正常和特殊进行交互,使得特殊群体得到正常的融合教育,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较好地帮助学生利用自身才能来改变其薄弱之处,使正常学生也得到了更好地锻炼,同时反过来刺激和帮助特殊学生。

2.2 特殊学生体育锻炼的客观环境设置与营造

高等职业院校特殊学生因病、残、弱等先天性因素,体育运动项目训练要根据他们的肢体残缺情况、健康状况和身体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并且要依据运动处方的制订原则和项群训练理论中运动项目的分类原则,以及国际残奥会运动员分级情况和运动项目级别分类情况,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体育项目分类,并且营造适合这些项目的客观环境,以及营造适合训练的设施,合理地安排适合他们的运动方式与强度,并且做好危机处置条件建设。

3 实证研究

3.1 笔者调查所在院系50名特殊群体(含病、弱、残),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最后通过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98%的特殊学生强烈想得到合适的训练项目、环境和条件;只有5%的特殊学生因心理不自信或精神忧郁等因素制约,不愿意得到合适的体育训练。在要不要上体育课和要不要“跟班随读”方面,90%的特殊学生都强烈要求上,但他们因长期不被重视,只有15%的特殊学生强烈要求参与“跟班随读”,因此这一情况亟待学校、体育专任教师及正常学生群体进行激励他们,并鼓励他们参与,同时,与他们进行交互。

3.2 对高职院校体育特殊群体学生“随班就读”模式及其体育内容的分类,主要侧重于特殊学生生理机能的恢复和提升,以及参与合适的体育训练可以有效地克服残障后遗症的危害,并促进精神自信,以体育精神和韧性来培养他们在学校及日后的自立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3.3 通过“跟班随读”及体育内容分类训练的创新,可以让高职院校特殊群体学生参与到正常的人际交往和体育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等,使得他们主动地去了解体育文化和体育知识,以及适合自身的体育训练,建立适合自己的长期体育训练模式。

3.4 再者从体育训练主导者角度来说,要划分好特殊群体学生“跟班随读”的体育训练内容,充分了解体育特殊群体学生运动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项目设计,从环境和条件的软件和硬件设计同时进行,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做好健身与康复的充分准备。与此同时,要做好危机处置条件及考评分析机制,通过与特殊群体学生进行互动、协作、对抗、监督和评价,促进与特殊群体学生做到相互认识、理解、信任,同时,号召正常学生帮扶特殊群体学生,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更好地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得到正常的体育文化熏陶,促进建成健康的完整人格,这也是98%特殊群体学生所期望的。

表1 特殊学生得到合适的训练项目、环境和条件调研结果 百分比/%

4 结论与建议

4.1 高职院校特殊群体体育内容教学设计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特殊群体学生的特殊性要求,笔者选择了以“跟班随读”模式进行,并针对其个性的特点,进行体育内容的分类划分,创设适合特殊群体学生训练的项目及客观环境。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把体育教学活动的课上与课下进行相互结合,除了体育知识的讲解外,在课余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训练。

在课前课后根据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质不同,依据肺活量、下肢力量、有氧耐力、柔韧性较差和肥胖的体质特征,采取柔韧性练习、耐力跑练习、下肢力量练习等不同的运动方式,加强分门别类的训练,增加特殊群体学生的适应性,并可让正常学生在完成自身训练外,带动帮扶特殊群体学生。同时,注重体育文化知识和体育精神的传输,健康知识讲座、体育精神传递,可以有效地帮助特殊群体学生进行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并通过案例式分析,促进他们增强体育信念,强化体育精神的催化剂功能。

4.2 强化特殊群体学生体育内容训练的评价与危机处置

首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在针对“跟班随读”的特殊群体学生,量身定制了体育项目进行训练,并要进行跟踪,进行周期阶段、月期阶段及学期阶段的检查与评价,考核他们的适应能力、不适应性及存在的隐患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置。其次,要针对每位特殊学生建立健康表,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训练,达到的效果,进行系统、客观的评价,及时反馈给特殊学生,积极地应对危机,并针对收益和好的效果,进行积极归纳,找出适合某一类群体的行之有效的体育内容,并积极地应用下去。

[ 1 ]吴燕丹,黄汉生.我国高校特殊需要学生体育教育三种模式的分析与审视——基于生命关怀的理念[ J ].中国特殊教育,2005(12):16-20.

[ 2 ]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479.

[ 3 ]王虹.对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实施体育教育的理性思考[ 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2):33-35.

[ 4 ]潘跃林,陈晓峰.高校特殊需求群体体育成绩考核模式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96-98.

[ 5 ]杨玉伟.大学生国家体制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 J ].沈阳大学学报,2009(3):93-95.

[ 6 ]张和平.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运动处方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

[ 7 ]赵子健.教学细节的理论考释及资源生成的策略[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7):91-94.

G807.4

A

1674-151X(2016)12-128-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4.071

投稿日期:2016-11-14

张玲,体育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体育精神群体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