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社会保障的经济制度研究

2016-04-12 22:31刘盈辉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老龄化养老金

刘盈辉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1)



【法律与社会】

中国老年社会保障的经济制度研究

刘盈辉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如何在保障老年社会福利的同时平稳实现养老保险经济制度改革已成为政府的迫切任务。本文针对老年社会保障的历史与现状,对老年社会保障的经济制度加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老年社会保障经济制度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保障制度;养老金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自进入21世纪来,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老龄化趋势日益加深。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以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0%界定老龄化,我国早在1999年超过此比例,当年老年人口达到1.16亿。此后,由于建国后50年代的人口出生高峰,至2014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占总人口15.5%,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10.1%,首次突破10%。

老年人的数量与总人口占比的增加既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诸多问题。由于老年人数量的增加,老年赡养比例增大,国家需要保障与照顾更多老年人,与此同时,劳动力人口的占比不断下降。体现在宏观经济上,则会导致国民支出不断上升的同时,国民收入逐渐减少。由此,将导致投资与消费的减少,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经济增长减速,同时对养老金与税收的管理上将提出更大的挑战。由于80年代后普遍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庭结构的倒金字塔化,后一代消费负担加重,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而老年人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无疑会间接加重财政负担。另外,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空巢家庭”数量增加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如何应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为社会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探究中国社会保障、尤其是老年社会保障问题以及服务体系的价值就格外凸显。

二、老年人社会保障的理论溯源

老龄化与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在人类历史上自古以来得到了历代思想家的重视与探究,中外对于社会福利与保障政策的研究也有着悠久的传统。

西方思想家对于社会保障的研究从关注贫困作为社会问题的研究开始。一个传统的观点认为,人口过量将导致贫困,因此西方早期思想家主张通过控制人口的手段来消极的控制贫困。其中,作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探讨了关于优生学、节育等问题,主张通过实行“适度人口”的政策,将城邦的人口数量保持在适度范围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家庭生育过多的子女将导致贫困,从而引发社会问题,因此,国家应通过规定适婚年龄与生育数量来干预人口增长。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指出了快速的人口增长与速度有限的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矛盾,并认为需通过抑制人口增长的方式减少贫困。直至19世纪末,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仍持有类似观点,认为贫穷是社会发展缓慢与动荡的直接原因,并应通过控制人口来消除贫困,促使社会稳定与发展。

威廉·配第首先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提出了劳动力的保障问题。配第认为需从社会生产中拿出必要的部分发展慈善事业、维持失业者基本生活,从而降低犯罪率,保持社会稳定。亚当·斯密继承了这一观点,并在《国富论》中主张国家应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状况以促使经济发展。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福利的社会改良理论,通过加强劳动保障与财富的再分配实现国民财富的增加。

我国自数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社会福利与保障思想,道家、墨家等都主张社会对老年人提供赡养。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在《礼记.礼运》中的“大同社会”理想中明确阐述了关于对老幼病残者提供社会供养的思想,《孟子.滕文公上》中也阐发了著名的社会保障思想。管仲则作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福利政策的先驱,提出了一系列扶持与保障老弱的政策。

历史上的思想家在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均对与解决贫困问题、提供老年人社会保障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与措施,虽然观点各有不同,但是其中的思想可为今人借鉴,为当代的老年社会保障提供思路。

三、老年社会保障的经济制度分析

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险基金,其制度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筹集模式的不同,通常认为养老金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分别为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与部分积累制。

(一)现收现付制

从近一段时期的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角度着眼,确定向企业或个人征收的费率,以筹集社会保险基金。这种制度下,老年人养老金来源为即收即付的同时期在职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在这种制度下,养老金实际为代际转移支付,即“下一代人缴费供养上一代人”的模式。现收现付制由Bismarck于19世纪提出,在德国首先得到采用,目前欧洲仍有一部分国家采用征税的途径筹集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险所需资金。由于现收现付制不存在养老金的长期管理问题,可以有效避免因通货膨胀导致的基金贬值风险。另外,由于采用了二次分配的给付方式,对于低收入人群可以更好提供社会保障,可以更好体现社会公平原则。但是,该种筹集模式首先要求人口增长速度保持稳定,同时退休人员的增长速度不能超过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否则难以在劳动力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支付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险资金。

(二)基金积累制

或称完全积累制,其资金来源通常为养老金缴纳者本人的累积供款与累积收益的总和。这种筹资制度积累社会保险费用,并对其进行安全增值管理,从而在未来支付社会保险金。基金制需综合评估人口健康程度、生活水平、收入状况等社会经济指标,从而计算出保障期内所需支付的保险金总量,然后在投保期内分摊需缴纳费用的标准。由于此种制度较现收现付制运行更加简便,另外对保险费用缴纳者具有更强的激励机制,同时也可增加社会储蓄。另外,由于基金积累制的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国家与企业在老龄化现状下需承担的负担较小,同时可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因此日益为更多国家接受。但是基金积累制需面临因通货膨胀导致的基金贬值风险,同时以缴费数额作为基准,不具备再分配的社会调控功能,对于低收入人群难以实现福利保障。在世界各国以基金制为目标的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下,将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部分积累制

作为一种兼具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有点的混合制度,部分积累制在我国已进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运行阶段。这种制度将保障资金的一部分用以积累与安全增值以满足未来社会养老开支,同时将保障资金的一部分采用现收现付方式保证当前开支需要。作为老龄化现状下的变通方案,该制度兼具保持短期开支平衡与保证未来支付需要的优点,但是同时存在管理难度大、转型成本高的问题。针对我国现状需要,养老保障制度正在逐步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度转型。改革前,我国从当前在职劳动者的养老保险缴费中支付老年人的养老资金,采用现收现付的制服。改革以来,政府经过一段时间对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探索,199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的通知》规定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标志我国养老保险筹资制度转型的开始。在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再次明确规定内地城镇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基础养老金由社会资金统筹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个人账户储蓄余额的1/120按月支付或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内地企业年金实行完全积累制,采取个人账户方式运营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缴纳。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筹资制度改革以进入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实际运行阶段。

另外,上述三种筹款模式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给付制度。收益基准制的给付制度按照受益人实际的年龄、工作状况等需求核定标准,与其过去对养老基金的贡献不挂钩。此种制度多见于现收现付制筹款方式,包括福利国家、自保公助型、国家保障型等养老保险制度。另一种给付制度称为缴款基准制,按照受益人对养老基金的供款数量确定获得的养老金数额。通常设立个人账户,管理个人缴费,缴费较多的个人领取的养老金较高。

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制度在上述筹集模式和给付制度的基础上做出探索与创新,对不同的制度进行整合,以实现兼具社会公平与个人激励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老年社会保障经济制度的发展走向及建议

从上述内容可看出,现收现付制养老金计划可在保证社会全体福利不减少的同时,增加受益者的福利。根据保罗.萨缪尔森的研究,在开放的经济中,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可达到帕累托最优。阿隆在《社会保险悖论》中进一步指出,如果人口增长率加实际工资增长率大于市场利率,现收现付制能够在代际之间实现帕累托有效配置。大量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可灵活调整费率的现收现付制度不会因时间因素导致待机生命期效用降低与价值衰减,可在代际之间产生社会福利效用优化,具有典型的再分配功能。相比之下,一个完全积累的基金制养老金计划无论在代际内还是代际之间都不具备再分配功能。因此,在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型的过程中,转轨一代的福利由于需要额外缴纳费用以填补转轨巨大空缺,其福利也将随之恶化。根据经济学家沃尔斌的研究,在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环境中,如果把最优的融资方案定义为在给定的收益水平上缴费率最低或者在给定的缴费率下收益率最高,政府必须支付用于填补养老金需求的资金。这种情况下,政府实际上使用债务融资支付养老金,因此这里需要面临的实际是公共债务政策问题。如布利耶尔研究表明,转轨时不使至少一代人蒙受损失是不可能的,融资制度的选择必然产生代际间的分配冲突。在此形势下,如何通过科学调整有效弥补制度转型的代际成本为当下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面临这一形势,在推行向基金制转型以缓解因老龄化带来的代际过渡中养老金巨大缺口所带来压力的同时,需要采用辅助措施以确保对老年社会福利对象的保障与实质性提高。一方面,由于目前内地的老年社会福利公共支出水平还很低,由于社会福利支出水平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仍存在巨大上涨空间,同时,政府需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率的同时,推广老年社会救助及福利服务的覆盖率,以香港的福利模式现状作为参考,建立更加完善的老年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作为对目前老年福利服务的必要补充。

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应充分发挥多角色的不同作用,由政府在经费资助、服务监管等方面承担主要责任的同时,社会、企业与个人在服务实施与政策咨询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并在服务拓展及慈善捐助等方面发挥补充作用。另外,在社会福利主体方面,我国应综合借鉴社会民主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实施的经验,在保障无法自食其力的人事基本的生活与福利同时,坚持社会福利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在提供“免费午餐”的同时也避免沦为一部分福利国家的“养懒汉制度”,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与兼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前老龄化到来,养老金制度面临较大缺口的严峻形势下,我国目前的老年福利制度应在明确政府的责任前提下,逐步实现运营分散化、投资形式多样化、投资方法科学化的转型。对于有条件的老人,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延长退休年龄,在缓解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的同时为老年人自身也提供发挥余热的机会。另外,在政府之外,鼓励第三部门的成长,逐步向老年社会福利社会化过渡,分担政府的压力,缓解社会福利服务供需矛盾,同时由政府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防止社会福利过度商业化。最后,在现有管理框架下,政府可以进一步细化完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切实劳动者保障养老保险权益落地,杜绝养老金挪用,并降低其投资风险,在完善老年福利服务评估机制的基础下实现更有效的再分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

[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 30 年[M].人民出版社,2008.

[3]王石泉.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与服务体系的重建[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Research on Economic System of China’s Aged Society Guarantee

LIUYing-hui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710061,Xi’an,Shaanxi,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deepening of Chinese aging,how to steadily realize endowment insurance economic system’s reform while guarantee aging welfare has become urgent task of government.The essay explores the economic system of aging society’s guarante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promoted developmental proposals on China’s aging society guarantee’s economic system.

Key words:Aging;Social Security System;Pension

中图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885(2016)01-79-04

作者简介:刘盈辉(1988-)陕西户县,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保障体系学习和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20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制度老龄化养老金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共享经济的冷思考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分析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