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文学界男性特质①研究探析

2016-04-12 23:50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研究范式

付 优

(复旦大学,上海 200082)



近年来中文学界男性特质①研究探析

付优

(复旦大学,上海200082)

摘要: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学界逐渐将男性研究基本分析范畴和分析框架应用于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文化分析之中。然而,目前中文学界关于男性特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4个方面:努力构建适应广泛、有助于中国男性特质理论化的范式;对西方男性研究理论框架和基本话语的综述和介绍;用男性特质解读外国文学作品、华裔作家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探索男性特质研究范畴与大众传媒和身体复杂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男性特质;研究范式;性别权力关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女权主义运动和社会性别研究的蓬勃发展,逐渐出现了一批主张将“男人”当作“具有社会性别的人”,避免将男人看作无差别的整体,力图从社会性别权力关系的视角来分析探讨“男人”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成果。这个新的、充满争议和活力、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场域,被称为“男性研究”(Masculinity Studies)。

一般认为,“男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深刻地挖掘什么具体历史过程使得男人成为男人,使得某些男人比其他男人更具有‘男子气’,这样的社会性别制度到底在维持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而这些关系反过来又怎样在支撑某种社会性别制度”[1](P7)。在理论上,男性研究继承了女权主义学界对于社会性别与种族、国家、阶级和性存在的交叉研究;在实践上,男性研究更加强调对学术和政治变革关系的关注。例如,在对霸权男性特质(Hegemonic Masculinity)的著名研究中,康瑞文(或译“康奈尔”)和詹姆士·梅瑟斯密特试探性地提出:“也许有一种可能:一种更加人道的、较少压迫性的男人存在方式成为霸权性的:这会是走向最终废除社会性别等级的过程的一部分”[1](P41)。

目前,国际学界对“男性特质”“男人身份”的研究在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各个领域已经活跃地展开,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和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海外中国研究成果开始被陆续译介到国内,包括费侠莉的《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在内的一批涉及中国男性特质研究的优秀成果开始为国内研究者所了解。

然而,总体上看,和国际学界男性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相比,尤其是中文学术共同体内关于男性特质的研究,仍然是不够充足和深入的。因此,在谈到近期中文学界特别是中国的性别与性研究时,有学者批评道,“由于对男性特质缺乏关注,性别研究已成了女性研究的代名词”[2](P2)。曼素恩也在《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兄弟义气》一文中充满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将中国男性作为‘男性’的研究如此之少?这个问题特别令人困惑,因为众所周知,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是精英还是贫民,男人之间的纽带在中国历史上从来都是成功和生存的关键。”②

笔者发现,目前中文学术圈内关于男性特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努力构建适应广泛、有助于中国男性特质理论化的范式。2012年,澳大利亚著名华裔学者雷金庆教授的研究专著《男性特质论——中国的社会与性别》一书首次被译介到大陆。在书中,雷教授力图将“文”“武”作为一种用来分析中国男性特质的理想建构,对许多传统与当代文本进行重读与诠释,打破了以前西方对中国乃至亚洲男性特质从阴阳二元对立出发的逼仄理解。本书的特色在于,通过对从《三国演义》《西厢记》到成龙、周润发主演的电影的一大批涵盖经典文学、民间话本和电影作品的分析,明确指出,“文”“武”本身不是封闭僵化、势均力敌的话语,阶级差异为“文”“武”两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态张力。作者指出:“作为文学艺术最普遍的主题,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表现出‘文’与女性的亲密关系。而‘武’的英雄则以抵抗女性魅力的诱惑来展现他的力量和男性特质”[2](P27)。究其原因,作者认为,作为“文本权力的持有人”③,作家们“通过否认‘武’的英雄身上存在任何性或浪漫的欲望”,“成功地把身体力量更加强大的男人塑造成没有同情心或其他人类情感的对象”[2](P37)。这无疑为我们从社会性别权力关系层面理解“三国”故事文本中关羽、刘备和曹操的三角关系,理解“西厢”故事中张生的形象内核,以及理解“水浒”故事中武松杀嫂情节的精神实质提供了新的角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武松杀嫂的情节时,雷金庆教授谈道:“为了显示他对嫂嫂毫无兴趣,武松对潘金莲的身体进行了一番嗜虐的野蛮表演……武松在性压抑下所表现出来的暴虐,在传统小说塑造的有着大量的‘武’,却几乎没有‘文’的特质的劳动阶级英雄人物身上是很典型的。”[2](P116)无独有偶,在分析20世纪初的美国黑人拳击手杰克·约翰逊时,盖儿·比德曼同样强调:“他在身体上和精神上虐待他的妻子和情妇;这是更为隐蔽地行使男人统治女人的权力的一种方式……通过卖弄地显示男性身体、男性身份和男性权力,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真正的男人。”[1](P324)这也就提醒我们,包括男性特质建构在内的社会性别权力关系与阶级、种族(民族)是深刻纠缠在一起的,任何有力度的理论分析范畴都不能回避权力关系的细微互动。

然而,尽管本书非常具有独创性和启发性,它在性别、种族(民族)与“文”“武”建构的互动方面的分析仍然略显单薄和笼统。同时,不能忽略的是,本书的研究对象“不是以‘生活经历’的形态展现出来的中国男性特质的代表与行为,而更多侧重于作为‘经历’结果的概念、象征和符号”[2](P5)。也因此,当我们试图用“文”“武”这样的文化建构和分析范畴解读具体历史和文化情境下的社会性别形构、社会性别身份认同、社会性别与性存在的关系时,难免困惑于其有效性和普遍性。

二是对西方男性研究理论框架和基本话语的综述和介绍。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方刚副教授长期从事相关研究,发表或与他人合作发表了《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男性研究视角回应》《Sexualities研究介入男性研究的意义与展望》《当代西方男性气质理论概述》《男性气概实践的多样性分析》④等研究论文,出版了《男性气质与男性运动》⑤等研究专著,比较详尽地介绍了国际学界关于男性特质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分析框架。与此同时,方刚的《男性气质多元化与“拯救男孩”》《反家暴立法应有男性气质视角》⑥等论文将男性特质理论与我国当下的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体现出了研究者浓厚的人文关怀。

除此之外,国内学界在此领域的相关论文还有刘霓的《技术与男性气质:应予瓦解的等式——女性主义技术研究述评》、李强的《美国男性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黄河的《男性研究对性别平等教育的意义》、姜吉林的《历史中的人性、性别与话语权力——“男性气质”神话试探》、宋岩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社会性别分析》、黄邦福的《男性气质理论与经典重释》、姜吉林的《性别气质与性别霸权——对康奈尔男性气概相关理论的再思考》、蒋旭玲和吕厚超的《男性气质:理论基础、研究取向和相关研究领域》、王美的《阳刚与权力:对我国男孩“阳刚教育”的省思——基于康奈尔男性气质理论》⑦等,分别从不同侧面对社会性别权力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

然而,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在对西方男性特质研究话语体系的介绍中,国内学界存在概念的混淆和误用。例如,方刚将masculinity先后分别对应为“男性气概”和“男性气质”。尽管我们可以说,翻译本身也是知识生产和文化建构的过程,不存在完全对等的翻译已经成为研究界的共识,然而,若不能清晰地界定研究话语的内涵和外延,厘清所译介的国际学界相关领域研究范畴,容易对研究的方向、信度和效度产生影响。目前,在术语的译介方面,学界对男性特质研究的误用和忽视是广泛存在的。例如,在陈雁的研究论文《从矛盾的翻译到矛盾的立场:女权主义术语在近代中国的翻译与流转》中仅有一处提到“男性特质”[3],而且并未展开论述。

三是将男性特质作为分析工具来解读外国文学作品、华裔作家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研究方面,仅以2015年全年CNKI数据库所收录的中文期刊论文为例,借助R.W.康奈尔的霸权男性特质理论,刘晓娟还原了美国作家安妮·普鲁短篇小说《脚下泥巴》中主人公戴蒙德身上牛仔神话主导下的支配性男性气质象征性的“加冕/脱冕”[4]过程;汪涟解释了美国南方女性作家尤多拉·韦尔蒂的代表作《金苹果》中的神秘人物金·麦克莱恩为何能主导摩根纳镇的性别权力关系[5];杨升华尝试总结了叶芝抒情诗歌中建构支配性男性气质的两种方式[6];张五英则依次从支配性、边缘性、从属性男性气质和黑人男性文化身份认同等方面出发,解读了美国著名非裔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的代表作《篱笆》中主要男性人物男性气质的建构[7];孙刚考察了新世纪美国戏剧领域的非裔领军人物苏珊·洛里·帕克斯的普利策戏剧奖获奖作品《强者/弱者》所建构出的两位主人公的多元混杂的男性气质[8];耿潇试图在文本细读中对英国19世纪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的作品《如今世道》进行新的解读,探究特罗洛普建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男性气质的表现策略,以及作者对19世纪中期英国中产阶级男性气质主流意识形态的反省[9];刘学云、王丹、张慧分别分析了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成年篇第一篇《一朵小云》(或译为“《一朵浮云》”)之中,爱尔兰男性气质危机的主要由来,以及加拉赫与小钱德勒所代表的不同男性气质与正在对爱尔兰进行殖民统治的大英帝国和处于欺压下的苦难的爱尔兰民族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10][11][12];陈玲则分析了《都柏林人》中《死者》一篇的男女性别二元对立所带来的男性气质焦虑[13]。

此外,基于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芈岚展现了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罗伯特·海因莱因在《星舰战将》(或译为“《星船伞兵》”)对男人身份和男性特质的主体性建构[14]。以分析心理学派创始人荣格的阿尼玛(“女性气质”)与阿尼姆斯(“男性气质”)理论为基础,王欣欣分析了多丽丝·莱辛的作品《金色笔记》中的女主人公在男性社会中从彷徨、恐惧到融合自己身上的“男性气质”进行创作的过程[15]。关注多丽丝·莱辛的刘璐则从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野草在歌唱》出发,分析了以迪克为代表的白人男性理想、男性特质的丧失及其背后隐含的作者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批判意图[16]。整体上看,运用男性特质作为理论工具来展开外国文学批评在国内学界的男性特质研究领域所占的比重最大。

二战以后,美国华裔作家的创作逐渐成为了一种成熟的文学现象。在从1950年代在美写作的张爱玲、黎锦扬、刘裔昌、黄玉雪、包柏漪,到1970年代后成名的赵健秀、汤亭亭和再之后的谭恩美、任碧莲、黄哲伦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华裔文学创作越来越走向繁荣。在对华裔作家作品的关注和研究中,国内学界注意到,为对抗美国主流社会长期以来对华裔男性“被阉割”的、“女性化”的“他者”形象的建构,赵健秀、李健孙等激进的华裔男性作家试图通过对“刚柔并济的关羽形象”的再创作等方式来“克服内心的自卑感”,塑造一种“英雄主义的”或者“被人承认的恶棍”[17][18][19]的美国华裔男性气质。研究者认为,“前者是西方对华裔男性‘东方主义’的幻想,后者则被批评为将中国文化简单化,以‘牺牲华裔女性利益’为代价”[20]。在力图挖掘美国华裔男性特质形塑过程中的女性视角的努力之下,研究者开始重视以汤亭亭、谭恩美、任碧莲为代表的华裔女作家对社会性别权力关系建构的独特理解。

例如,刘熠展现了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如何有意识地解构了以男性为中心的书写传统,显现出力图颠覆“菲勒斯”中心文化的理想光辉[21]。云玲、郭棲庆以伍慧明的小说《骨》和《望岩》为例,借用弗吉尼亚·伍尔夫“雌雄同体”的思想,分析作品中对美国华裔男性气质的重构,揭示了理想的华裔男性气质是建构在霍米·巴巴“第三空间”上,具有“雌雄同体”双性的特点[20]。孙刚以任碧莲的处女作《典型的美国佬》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了作品中任碧莲所建构的主人公拉尔夫多元混杂的男性气质[22]。潘梦妮、张宏斌运用雷金庆教授的“文”“武”理论来阐释汤亭亭的《金山勇士》一书中所体现的中国男性气质,试图说明这样的男性气质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义、信”等观念,却又不缺乏勇气,达到了“文”“武”之间的平衡[23]。

此外,研究者也已经开始关注美国以外地区的华裔文学中男性特质的建构与批评。例如,尹锐就从加拿大华裔崔维新的首部长篇小说《玉牡丹》出发,通过刻画以王叔和忠心为代表的华裔男性重构了加拿大华裔的男性气质,展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男性气质的动态建构过程[24]。何启智、林春美也探讨了在以阴柔风格见称的马来西亚华裔当代男性小说家潘雨桐与李天葆笔下,男性特质是如何被建构和消弭的[25]。

相比于前两个方面,对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男性特质建构的研究成果数量略少一点,但集中产生了一批学位论文。其中,有的研究者从整体上讨论不同时期社会规范对主导的男性气质的形塑,分析不同时期男性气质的文化符号表象及其背后一套规范、话语、权力运作;有的研究者着重关注女性视角下的男性形象演变,或选取新世纪女性小说为蓝本,或从中国现代小说出发,或以从五四到抗战阶段的中国女性小说为基础进行研究;还有研究者试图通过立足于张爱玲小说、阎连科小说、施蛰存小说等文本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窥见整体文化建构的变化。不难看出,此方向的研究整体上偏向于对“男性形象”的解读和诠释,在理论建构和话语互动方面显得比较单薄。

四是探索男性特质研究范畴与大众传媒和身体复杂的互动关系。雷金庆教授在《男性特质论》中,曾专章讨论过借助功夫电影在好莱坞电影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男性特质形象。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隐喻西方男性特质对“黄祸”的恐惧而创造的奸诈的“傅满洲”和总是自认有错的“陈查理”,到以反抗种族压迫为形象核心的李小龙,到放弃了绝对化的硬汉形象走向“功夫喜剧演员”的成龙,再到注重展现同性交往纽带的周润发,雷金庆教授论证了“武”的男性特质如何改组“文、武”二元体系,并走向国际舞台“切实地改变着西方人观念中的男性特质的历程”[2](P225),以及演员的“身体”元素是如何助推和论证这种过程的。

在国际学界学术成果的启发下,近期以来,国内关注男性特质与大众媒体和身体范畴的研究逐渐增多。一种研究路径是关注明星的男性气质的媒介建构。例如,洪文慧基于康奈尔的性别研究理论,认为《叶问》《武侠》等影片中的甄子丹形象表现之所以会由从属性向支配性男性气质转变,是为了迎合观众的性别心理需求,缓解他们的性别角色焦虑[26]。张晨光、刘晓敏以张涵予、孙红雷、黄渤三位影视明星为例,说明影视文本与大众媒体、自媒体共同构成了明星形象的“媒介间形象场域”,被建构的男性气质呈现多维特点,但缺乏政治维度,表现为去政治化的男性明星符号[27]。当然,男性特质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电影明星,其既可以向体育明星拓展,如曹晋选取姚明为研究对象,检视了《解放日报》对姚明作为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体坛明星、企业代言人、国家形象的体育修辞,指出媒介文化产业制造全球消费的体育明星形象,也是塑造后殖民国家实力的新闻议程的重要符号[28];又可以向大众媒介对于历史形象的再生产拓展,如丁宁采用文献与影像的跨文本交叉阅读分析了“农村娃的英雄传”如何成为一种叙事模式[29],又如王向贤从大型国企男性工人群体出发,分析了这个群体的男性特质与阶级、性别、单位制、代际关系等社会力量的互动[30]。

另一种研究路径是立足于媒介平台(电影、电视等)或传媒品牌(广告、电视剧、电视节目)研究男性特质的生产与消费。吕鹏认为,尽管如《士兵突击》等军旅题材电视剧一向被认为是霸权男性气质的生产场域,但电视生产会因解码者性属、性向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意义[31]。程泉森认为,消费社会背景下,由广告呈现的男性气质也表现出矛盾而又多元化的趋势[32]。董渺认为,广告折射出的性别特质会反作用于社会中性别角色的建构,并追溯了广告中男性特质的变迁及原因[33]。李敏则以欧莱雅男士护肤品广告为个案,分析认为,“无论广告主角代表的气质类型看起来有多么大的差异,其本质都是传统支配性气质在消费社会中的不同表现形式”[34]。冯秀彬结合康奈尔对男性气质的分类,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男性气质的呈现展开了研究⑧。需要注意的是,大众媒介对于男性特质的建构和传播并不一定起正面强化作用。一方面,大众媒介可以完成对霸权男性特质的想象性生产,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编码不断受到消费社会的消费逻辑的控制,媒介也起到了推动人们淡化男性特质、模糊性属界限的作用。

同时,也有研究者正在关注中美大众媒介中男性气质的对比,试图通过对“他者”的描绘强化自我男性特质的建构。如程功就从中美当代都市电影的身体呈现、男性气质和明星产业等方面,审视了区域(都市、国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如何通过男性明星表现与重构的[35]。还有的研究者正在努力拓展男性特质理论在全媒体时代的应用范围。刘倡将摇滚乐作为一个社会性别化了的领域,以崔健的《一无所有》、新裤子乐队的《龙虎人丹》以及挂在盒子上乐队的Shanghai为例探讨了西方视角、男性特质、女性特质的相互影响[36]。朱慧丽则通过对以京东和淘宝为代表的综合性网络购物平台的空间设置的剖析,论述了消费文化下的男性气质在网购情境中的呈现与实践⑨。应该指出,男性特质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对于诠释媒介与社会性别、身体的互动是比较有力度和信度的。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影响下,此领域未来也必将产生越来越多的基于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的指导理论创新和实践认识的研究成果。

总体上看,新世纪以来,中文学界逐渐引入了对男性特质的关注和研究,并围绕上述4个基本研究方向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然而,当我们重新检视20世纪末以来汗牛充栋的社会性别研究著作时,却不能不遗憾地发现,目前,在此领域内,“社会性别研究”更多地被当作了“妇女/女性研究”的代名词,专注于识别曾经被历史所遮蔽的一方。学术界仍然缺少足够多的具有历史厚度和现实关照的男性特质研究。将“他”问题化,将“男性”当作“具有社会性别的人”展开追问,将“男性特质”作为分析工具仍然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也许未来的社会性别研究者需要更多地追问:难道在阶级、种族/民族、性存在相互关联交错施加影响力的历史语境和社会场景中,男性和女性不是同样承受着不平等吗?文学、文化和历史上,在一般只对男性开放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领域,难道就没有社会性别权力关系了吗?如果不努力超越僵化的“妇女”范畴,我们又如何能够真正认识到社会性别与性存在的机制是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环节运行,从而透彻地解构社会权力体系,找到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性别平等和性别流动的动力和渠道呢?

注释:

①“男性特质”作为女权主义学术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分析范畴,目前在中文学术界中存在外延和内涵上的争议。本文采取复旦—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编的《男性研究》一书的建议,用“男性特质”翻译masculinity这个概念,用“男人气质”翻译manliness这个概念,用“男人身份”翻译manhood这个概念。

②见曼素恩(Susan Mann)的《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兄弟义气》(TheMaleBondinChineseHistoryandCulture),载《美国历史评论》(The American History Review),第105卷第5期(2000年),第1601页。原文为:Why have historical studies of Chinese men“as men” been so few? The question is especially vexing because, as we shall see, bonds among men were key to success and survival for rich and poor, elite and commoner, in Chinese history。

③参见宋耕对元杂剧中张生形象的分析。见宋耕(Song Geng)的《银样蜡枪头:元曲中男性特质的构建》(WaxSpear-head:TheConstructionofMasculinityinYuanDrama),载《淡江评论(台湾)》(Tamkang Review),第30卷第1期(2000年),第220页。

④以上论文依次见《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中国性科学》2005年第12期;《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

⑤参见方刚著《男性气质与男性运动》,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版。

⑥此两篇论文见《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11期和《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6期。

⑦以上论文依次见《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中国性科学》2006年第3期;《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3期;《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年第8期;《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求索》2011年第9期;《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7期;《上海教育科研》2015年第11期。

⑧见冯秀彬的《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男性气质研究》,辽宁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⑨见朱慧丽的《男性气质在网购情境中的呈现与实践——以浙师大男大学生为例》,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王政,张颖.男性研究[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2][澳]雷金庆.男性特质论:中国的社会与性别[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3]陈雁.从矛盾的翻译到矛盾的立场:女权主义术语在近代中国的翻译与流转[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2.

[4]刘晓娟.男性气质的加冕/脱冕——解读安妮·普鲁短篇故事《脚下泥巴》[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5,(6):67-75.

[5]汪涟.《金苹果》的主导性男性气质策略[J].外国文学,2015,(6):131-137.

[6]杨升华.叶芝抒情诗歌中的支配性男性气质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7):77-79.

[7]张五英.《篱笆》戏剧中主要人物的男性气质建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7):39-40.

[8]孙刚.帕克斯戏剧《强者/弱者》中的男性气质建构[J].戏剧文学,2015,(4):122-128.

[9]耿潇.特罗洛普《如今世道》中的男性气质建构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2):128-132.

[10]刘学云.康奈尔男性气质理论视阈下的《都柏林人》[J].宿州学院学报,2015,(10):63-66.

[11]王丹.论《一朵小云》中的男性气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10):143-144.

[12]张慧.《一朵浮云》中小钱德勒的男性气质危机[J].绥化学院学报,2015,(9):71-73.

[13]陈玲.男性气质焦虑、挫折与顿悟——乔伊斯《死者》对男女性别二元对立的解构[J].焦作大学学报,2015,(3):28-30.

[14]芈岚.性别表演视域下的男性气质建构——海因莱因《星舰战将》中男性主体的身份解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38-146.

[15]王欣欣.女性作家与“男性气质”——《金色笔记》中女性作家的成长之路[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2):77-80.

[16]刘璐.《野草在歌唱》中白人男性气质的丧失[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70-72.

[17]魏兰.美国华裔文学创作中的男性主体意识——从赵健秀的“关羽情结”谈起[J].外国文学研究,2007,(4):122-128.

[18]王建会.“创伤”理论与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以亚裔男性研究为视角[J].当代外国文学,2010,(2):68-74.

[19]王小涛.暴力与认同:美国华裔文学中男性身份建构——以李健孙的《支那崽》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0,(4):11.

[20]云玲,郭棲庆.雌雄同体与美国华裔男性气质的重构——以伍慧明小说《骨》和《望岩》为例[J].外国语文,2013,(1):34.

[21]刘熠.《喜福会》:男性中心主义的颠覆与解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92-94.

[22]孙刚.任碧莲小说《典型的美国佬》中的男性气质建构[J].湖北社会科学,2013,(12):143-146.

[23]潘梦妮,张宏斌.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美国华裔男性气质重建的意义——以汤亭亭的《金山勇士》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4,(4):67-72.

[24]尹锐.论《玉牡丹》中的男性气质及其建构[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4):34-38.

[25]何启智,林春美.男性气质的建构与消弭:潘雨桐与李天葆小说的个案研究[J].华文文学,2015,(3):120-124.

[26]洪文慧.甄子丹武侠电影中的男性气质再现[J].电影文学,2013,(13):30-31.

[27]张晨光,刘晓敏.中国大陆影视明星男性气质的媒介建构——对张涵予、孙红雷、黄渤媒介形象的文化解析[J].新闻春秋,2013,(4):39-46.

[28]曹晋.体育明星的媒介话语生产:姚明、男性气质与国家形象[J].新闻大学,2007,(4):143-152.

[29]丁宁.银幕内外的“农村娃的英雄传”——建国初期的“兵”表演及男性气质研究[J].当代电影,2013,(10):71-74.

[30]王向贤.重构“共和国工业长子”的男性气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4,(1):44-49.

[31]吕鹏.论军旅题材电视剧、男性气质与解码[J].国际新闻界,2010,(8):67-73.

[32]程泉森.消费社会背景下广告对男性气质的表征研究[J].新闻世界,2014,(4):173-174.

[33]董渺.男性性别身份在广告中的演变[J].东南传播,2013,(11):99-101.

[34]李敏.男士护肤品广告中的男性气质建构——以欧莱雅男士护肤品广告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4):57-61.

[35]程功.身体·气质·类型——近年来都市电影中男性明星银幕身体与男性气质的中美比较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4):35-40.

[36]刘倡.西方视角及中国摇滚乐中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构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S1):110-123.

(责任编辑赵莉萍)

收稿日期:2016-06-12

作者简介:付优(1987—),女,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838(2016)05-0021-07

The Masculinity Studies in China over Recent Years

FU You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2,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eighties and ninetie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basic category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masculinity has been gradually used in the research of China’s history, reality and culture. However,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on the masculinity studies focus o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efforts to construct Chinese masculinity theorization paradigm;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the basic research of western male discourse; masculine reading of foreign literary works, works of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or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exploration of masculinity research category and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mass media and body.

Key words:masculinity; research paradigm; gender power relations

·性别平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范式
论大数据环境下公安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发展
理论与实践的范式:太极拳与生活互动研究
我国犯罪论体系之变革及刑法学研究范式之转型
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发展路径探微
论我国刑事错案防范的研究范式
行为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
从生态伦理观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梅因公式与清水江文书研究
转变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理念的新视角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反思及文化范式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