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16-04-12 20:11罗杨子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研究生政治思想

罗杨子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罗杨子

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对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完善学生道德,提高学生品格,升华学生理想,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努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2004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理论教育的意见》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完善高等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完成改革和创新,就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指导,以此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最早提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理论,其具体内容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在其一生中,他始终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其理论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内容:

1.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就意味着人的发展是综合了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在统一了这两者后的社会实践之中人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即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这二者的充分协调发展能够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知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其次,人的全面发展也指人的才能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包括思维能力。”②恩格斯同样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各种能力的配合,包括适应能力、工作方法、领导才能、学习能力等。另外,人的发展还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程度上。由于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所以社会关系的发展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人的社会性的发展是指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与社会关系的紧密性。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只有以上要素和谐发展才能使个体在开展社会交往活动中跨越局限,借鉴他人的物质精神文明财富丰富自身。

2.人的自由发展

人的自由发展首先指的是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即发展个人的主体性,使个人特有的生理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充分自由发展以及人与自身、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马克思提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身的才能”,“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还指出:“人始终是主体。”他将人当作主体对待,反对蔑视人,只把人看作某种手段。因此,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追求。

研究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而研究生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最高阶段,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是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保证。③自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出台以来,高等教育进入快速扩招阶段。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急剧增加,研究生教育迈向高速发展时期。研究生思想活跃、自主能力强、生活节奏不定等特点,导致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复杂的环境,也亟需解决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1.队伍建设不健全加深教育实施难度

高校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管理缺乏科学依据,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培养方案无法统一,这些都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深入基层、落到实处,这种流于形式的粗放式管理极其不利于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客观上,在一些高校中存在“轻德育重智育”的现象。研究生的“三观”已基本成型,但面对上述必要性,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尤为重要。教育的实施要靠队伍的保障,因此在建设队伍时,我们就要将教育者的目的与受教育者的需求相结合。

2.扩招加大了研究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研究生扩招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资金投入缩减、师资队伍不齐、教学设施落后、师生比居高不下、生源质量下降等都使得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虑,甚至对学校产生不满情绪,这些都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3.社会性缺失加剧学生就业难度

自2007年起,国家面临巨大的应届生就业压力,研究生总体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在此大环境下,研究生就业问题随之而来,并且为学生和学校造成不小的困扰。研究生虽然如本科生一样,在面临就业时会考虑实际问题,但他们在薪酬、个人职业发展道路、工作环境及单位前景等方面要求更高。面对如此不容乐观的形式,国家和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忽略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缺乏对自我的要求和对未来的追求,造成了学生空有一身技能,却缺乏对主体的客观认识。当他们面临择业时,就往往将薪酬和待遇放在首位,而不考虑自我价值是要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才能实现的。总之,学校应结合研究生专业优势和自身特点,提升研究生竞争力,使研究生培养工作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对象是人,因此思政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从学生出发,充分将其成长和发展作为教育的归宿。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意味着教育者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因此,我们亟需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了解学生需求、将以人为本付诸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中,研究生辅导员是主力军。导师是研究生学术上的引导者,在教育过程中直接面对学生,是引导研究生思想方向的重要支柱,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群团组织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肩负着组织保证重任,能够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政治上和在组织上的优势。研究生的思维特点需要我们对群团工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进行探索,建立一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构架合理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优势突出的干部队伍。

2.完善学生道德,提高学生品格,升华学生理想,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和谐的校园文化需要健康积极的校风引导营造,而校风的形成基于一座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的积淀。校风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校风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对全校师生起着教育、陶冶、激励、规范等重要作用。

校风的营造必须以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支撑,在教导学生、启发学生和凝聚学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生追求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应以学术性和高层次为准则,在思想、文化、学术、科技等领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参与热情,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主动融入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氛围,最终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

3.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努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在开展思政教育时,教育者一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一方面注重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至关重要。只有正确开展,才能使学生主动发挥才能。因此,教育者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利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双向互动的网络思政教育理念,形成积极民主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教育部在2000年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需要认真总结计算机网络在研究生学习生活方式、思维价值取向、道德法律观念及其心理健康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同时要充分研究这些影响所带来的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新问题和新机遇。需要强化对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和指导,扩大指导力度和深度。

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上多元化信息资源和丰富的传播形式,开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多渠道扩展教育手段,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发挥网络思想教育优势,主要依靠一支忠诚可靠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高校应着重培养一批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网络技术水平较高、积极奋进、反应能力迅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

学生管理者应抓住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机遇,积极投身师生互动共进的网络平台,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不断深化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召能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其开展教育与自我教育;二是培养研究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

4.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有效的教学形式,更是高校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经过实践,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个人能力进行转化,增强自身能力、提升自身认识,进一步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研究生只有在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之后,才能全面深刻了解社会,才能对社会众生相进行理智分析和判断。

所以,学校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将全面提升研究生素质为作为目标,结合学生专业优势、性格特点、发展方向,充分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思路,夯实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和指导,一方面使他们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增强研究生的才干。为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9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③《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0]3号)。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部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研究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