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的探索

2016-04-12 20:01:44龙玥马国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广东深圳518172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影响力

龙玥,马国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广东 深圳 518172)



增强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的探索

龙玥,马国栋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广东 深圳 518172)

摘 要:“互联网+”时代,微信建设工作日益受到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重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建设工作仍然存在着影响力不足、文章点击率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欠佳等诸多问题。本文在研究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工作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增强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使其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作阵地作用,成为实现共青团服务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目标的有效媒介。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信日益普及,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社交平台,同时也成为高校共青团新的传播媒介,改变了传统共青团工作单纯依靠海报、宣传栏、条幅、宣传单等媒介发布信息的工作局面。习总书记曾把共青团工作方向概括为实现“两个提高、一个扩大”,即提高团的吸引力、提高团的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以青年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高校共青团组织,更应该紧随时代步伐,重视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当代大学生新媒体使用规律,深入思考,锐意创新,做好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使新媒体成为提高共青团工作吸引力、凝聚力以及扩大共青团工作覆盖面的有效工作载体。而如何有效提高高校团委、学生组织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进而实现共青团工作目标,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明确定位,发挥共青团联系与服务青年职能

做好青年服务工作是共青团的重要使命,也是共青团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同样,作为共青团组织的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也应以服务为先,内容为先,优先满足用户也即在校生日常学习、生活需求,增强用户粘度,为提高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微信公众账号自身建设与信息发布上,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学校动态、通知,课程、考证信息,做到信息准确、更新及时。在关于《大学生微信使用习惯》的调研中,针对“希望通过校园公众账号了解哪些信息”这一问题,选择学校通知、新闻这一选项的同学达到参与调研同学的83%,而选择课程、考试信息的紧随其后,达到79%。调研数据显示,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了解校园学习、生活信息是在校生选择关注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的最主要原因。由此可见,能否从学生实际需求入手,定期、及时发布相关校园生活、学习信息,是提升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的根本。

此外,微信公众账号,完善微信公众账号菜单及微网站建设工作,增加订阅号菜单栏,链接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场馆预定系统等平台,方便学生使用。

第二、微信公众账号服务职能上,应不断扩充高校微信公众账号职能,定期发布勤工兼职岗位,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与社会实践机会,使更多普通学生能够通过微信公众账号受益,进而成为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的忠实用户;提供订餐、外卖服务、方便学生日常生活;利用微信双向传播信息反馈性强等优势,为在校生甚至毕业生提供交流、意见反馈平台,增加失物招领、校长信箱、就业专栏、二手置换等栏目,并建立相关工作机制,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第三、微信公众账号信息审核上,应完善信息监管机制,严格做好内容审核工作。做好学生服务工作不等于无条件满足学生一切要求,作为学校官方信息发布平台,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应该定位清晰,在校园维稳与学生管理等重大事件中立场明确,做好舆情监管、引导工作。

此外,在发布时间上,调研显示,39%同学集中在21:00-24:00浏览微信公众账号,31%同学选择18:30-21:00,微信公众账号也应配合用户习惯适当调整发布时间。

2 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相结合,提升学生组织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

提升高校共青团公众账号影响力,单纯依靠微信线上宣传是不够的,更应该注重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高校共青团的日常工作、线下活动是高校微信公众账号建设的基础。调研数据显示,日常学习、生活服务信息外,思政教育内容与校园活动是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在传统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模式中,思政教育与校园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共青团组织较多以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为教育载体,旨在将团员意识、核心竞争力等教育内容贯穿在各类学生活动中,“将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使参与学生在活动中增长才干,达到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互联网+”时代,共青团工作更是一个从线下活动到线上宣传再到线下实践的过程,学生从参与、组织线下活动,到线上传播,最终实现线下实践,也是一个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共青团工作想要做好线上宣传,扩大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做好新媒体建设工作,就必须重视线下活动。可以说,线下是基本,线上是提升,线下是打基础,线上是扩大影响。线下活动做得好,线上宣传、活动便是锦上添花,线下活动枯燥乏味,效果欠佳,没有生命力,线上活动便是水中望月。没有活动,空谈服务与思想引领,以此为基础打造的高校微信公众账号便谈不上影响力。

另一方面,线上、线下活动的有机结合,不仅是扩大线下活动覆盖面、参与率的重要途径,同样是提高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报道校园文化活动,在报道中灵活使用参赛项目人气投票、集赞赢取活动门票、关注、参与话题兑换小礼品等线上宣传手段,均可以促使更多学生主动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增加微信公众账号曝光率。如在“校园十大歌手”大赛中,可以针对某一比赛环节请观众投票确定选手演唱曲目,既可以增加观众对于活动的参与感,也可以促使直接参赛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主动转发、分享相关文章,并发动自己的同学、朋友转发。

3 建设网络宣传员队伍,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扩大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覆盖面

衡量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微信公众账号粉丝数量、文章发布量与频率、阅读量、转发量、评论数、点赞数等。其中,提高微信公众账号文章转发量是微信公众账号提高点击率与微信公众涨粉、提升影响力的关键。只有文章转发量提高了,才会有更多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微信公众账号,才有可能关注公众账号,阅读账号内容,进而认同、接受公众账号观点,实现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目标。

在专项调研中,我们发现,愿意主动关注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的学生比率虽然远远高于主动关注学校官方网站的同学比率,但是仍然不理想。而比起时尚娱乐资讯,57%同学表示很少转发、分享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文章,16%同学表示从不转发类似信息,仅有5%同学愿意主动转发、分享。如果仅依靠同学自觉主动关注公众账号,点击、阅读、转发相关文章,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覆盖面非常有限,这也是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实际工作中,部分学校试图依靠硬性要求,强制学生关注相关账号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便是充分发挥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精神,建立以学生会等骨干学生干部为核心的网络宣传员队伍,通过“朋辈”教育改变学生微信使用习惯。

这就要求共青团干部在增强学生干部对于学生组织、共青团组织归属干的基础上,充分发动学生干部多转发多分享,将学生干部打造成为意见领袖,在重大事件中集体发声,在日常生活中集中宣传,使学生干部的朋友圈成为宣传阵地,利用“朋辈”教育自然性鸿沟小、防御性低、互动性高的特点,促使“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同龄人教育同龄人”,有效扩大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覆盖面,实现提高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的目的。

4 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增强文章可读性,提高微信公众账号文章点击率与转发量

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获取日益便捷、快速,渠道平台也日益多元化。而以在校大学生为目标对象的高校微信公众账号想要在数量繁多的自媒体中扩大影响,提高账号吸引力,除了在信息发布上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在工作手段上注重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在工作体系上注重发挥学生干部作用之外,还应该了解服务对象喜好、兴趣以及微信使用特点,在文章内容与形式上下功夫,增强文章可读性。

在微信内容上,针对日常报道、教育信息、学校重大事件应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日常信息报道中,改变简单推送学校官方通知的信息发布模式,多做深度报道,如针对应届毕业生人事代理集中办理问题,可以通过深度报道在告知何时何地如何办理的同时,深入阐述人事代理的意义、重要性,用实际案例解读档案失效可能带来的问题。比起直接照抄学校官网通知,深度报道可以在及时告知信息的同时,更好地解决学生关于“为什么要集中办理人事代理?”的困惑,以此增强用户粘度,促使学生信赖公众账号,使团组织切实成为广大青年学生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使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成为团组织联系和服务青年学生的有效平台。

在思政教育上,多注重贴近日常生活,以小见大,将教育信息融入日常事件,引起情感共鸣进而引发思考,而不是单纯地“说教”,如公众账号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团委推送的文章《对不起,我们只是学长学姐》,因为对文章内容感同身受,大量学生干部转发分享,文章阅读量超过10万人次。引起话题,提高微信影响力以外,也促使更多学生在认同文章内容的同时深入思考了学生干部的责任、使命以及如何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等问题。

在学校重大、热点事件发生时,快速反应,利用事件热度吸引关注,同时深度挖掘事件始末,从多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有效思考、正确评价,如针对在校学生银行卡被盗刷事件,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微信公众账号第一时间推送文章《传说中的怪盗基德在信息学院出现了,大家要小心噢》,既代表学校正面回应该事件,避免学生误听、误传相关信息,增强学生对于学校安保工作的信心,又站在学生角度及时跟进事件了解问题解决过程及结果。在普及相关知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也有效利用学生关注度高的热点事件提升了微信公众账号的影响力。

在微信形式上,一方面,减少单纯复制粘贴文字,多使用html5技术,多采用图片、文字、视频相结合的信息发布形式,使文章更活泼生动。另一方面,改变思政教育死板枯燥的工作方式,多使用学生常用的“网络语言”、表情、GIF,增加文章吸引力,真正融入学生群体。在微信标题上,适度制造噱头,吸引更多学生主动点击阅读相关文章。

青年服务与思想引领工作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长期工作,而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的提升更需要微信管理者日常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努力,只有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把握学生微信使用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信息发布以及微信公众账号运营工作,最终实现共青团工作目标,使共青团组织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服务和联系青年的堡垒。

参考文献:

[1] 张帆.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方法探析[J]. 大众文艺, 2015, 10: 244-245.

[2] 李贵忠. 新媒体与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J]. 新闻战线,2015, 4: 75-76.

[3] 招春袖, 陈颖, 容少英. 思政教育2.0模式移动虚拟平台建构[J]. 职业教育, 2015, 8:130-131.

【责任编辑:毛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32(2016)02-0103-04

【收稿日期】2016-01-12

【基金项目】2014-2015年度广东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 2014WT067);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 DJSZ1609); 受“2016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 pdjh2016b0712)

【作者简介】龙玥(1984-),女(汉),吉林长春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广告理论。E-mail:4cats1984@163.com

Research on how to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of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LONG Yue, MA Guodong
(Communist Youth League,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 P.R.China)

Abstract:WeChat construction work has been caus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CYL) organizations in the era of Internet +.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practice of official WeChat account construction of the CYL organizations, such as insufficient influence, articles with low CTR,ineff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tc.. Based on the study of influence of new media's on the CYL work,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the CYL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The aim i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YL and make it becoming an effective media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in serving youth and leading their ideological life.

Key words:university; Communist Youth League;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influence

猜你喜欢
高校共青团影响力
关于公布我刊2020年高影响力论文的通知
眼科新进展(2024年1期)2024-01-08 02:54:58
让激情更具影响力
天才影响力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40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49
基于新媒体背景的艺术类特色高校共青团育人新途径探究
文教资料(2016年24期)2017-02-21 19:50:55
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青年时代(2017年2期)2017-02-16 13:32:38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1:54:12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文理导航(2016年31期)2016-12-19 18:44:30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10:16
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与探索
世纪桥(2015年6期)2015-07-06 21: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