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从家校合作开始

2016-04-12 18:13:32陈中梅
教育家 2016年47期
关键词:督学家校亲子

文│陈中梅

关爱学生,从家校合作开始

文│陈中梅

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全新的关系理念。要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素质与能力,促进学生品德和学业等各方面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从小学一年级抓起,实现了家校深度合作,推动了学校整体发展。

抓起点:形成家校共育常态

一年级是开启小学阶段家校合作模式的最佳时期。新课程理念及标准也明确提出,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小学一年级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要落实这一重点必须遵循“一致性”原则,即各种教育途径、教育力量必须协调一致,包括学校内部要一致,家庭内部要一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从2010年5月成立以来,在快乐教育理念统领下,建构了家校合作文化系统。学校以“家校零距离,携手话教育”为家校合作理念,以“为每一个孩子服务,为每一个家庭分忧”为目标,以“家长、教师、学生和学校共成长”为宗旨,通过家访、亲子活动、家长督学、家长学校、家长社团、家庭节日课程、家庭文化、家长节、微信等多项家校合作平台,建立了彼此信任、尊重、平等、公平、公开、换位思考、相互鼓励的和谐家校关系,形成了“矛盾一起化解,困难一起帮助,问题一起解决,学习一起研究,过程一起监督,活动一起参与,评价一起制定,发展一起思考”的强有力的家校合力氛围,形成了“与孩子习惯同形,与孩子能力同升,与孩子发展同步”的良好共育新常态。

倾真情:促进家校相互信任

信任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相互理解、包容、支持和合作。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家校关系,作为懂教育的学校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主动出击,倾真情,想高招,从细节入手,以心换心,以情动人。近年来,学校的一系列举措让一年级家长收获一次次感动。

第一次感动:家长参与全员培训。入学前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当日,每一位新生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及爷爷奶奶都参与这次培训。此举旨在让家长认识校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了解怎样做好幼小衔接与在小学六年时间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动之以情、授人以渔的培训使家长们获益匪浅,深受感动。

第二次感动:电话家访全体家长。每年暑假,学校一年级老师都做到了提前一周返校,在报到前一天电话家访班级每一个学生,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提早搭建起家校连心桥,家长们深受感动。

第三次感动:报到注册规范有序。开学第一天,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队伍往往非常庞大。为使校园井然有序,全校教师齐心准备。一是布置好校园环境,将分班的名单用展板按班级顺序摆放在操场四周。二是让每一个家长进校门口就知道报到的流程。在学校操场上,家长按前几天老师电话告知的班级找到孩子的报名点,由副班主任负责登记,戴上校徽,再由高年级同学一排一排整齐地将新同学带进教室交给班主任。虽然操场人很多,但并不混乱,而是井然有序,这样的举措同样令家长叹服和感动,增强了对学校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第四次感动:家长义工全程服务。开学第一天,家长牵挂的事情仍然很多,于是,学校号召并组织高年级家长义工来校辅助。一部分义工分班级全程跟踪拍摄班级学习、午餐及课间活动的情况,制作成PPT,放学前在大门口处张贴或者在LED大屏上播放,让一年级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生活情况。一部分义工全程配合一年级班主任,带孩子上厕所,陪伴挑食的孩子吃饭,带领孩子排路队……家长义工的辛勤付出又一次感动了新生家长。

第五次感动:入学典礼神圣精彩。入学典礼是学校重点校本课程之一,每一个孩子的父母必须参加。学校的入学典礼包括五大篇章:入场有序篇、欢迎篇、教师风采篇、家校交接篇、祝福篇。通过五大篇章,让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从而有效促进家校共育。

第六次感动:爱心作业温情感人。开学第一周,各学科教师统一进行习惯训练,统一由班主任布置爱心与感恩作业。如回家汇报午餐情况,汇报老师关心自己的情况,对父母说我爱你……与其说是作业,不如说是家校之间爱心的交融。

自此,家长的担心变成了放心,感动变成了信任,家校之间建起了一座坚固的连心桥。

搭平台:实现家校有效沟通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越强,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这种教育合力关键取决于学校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作为一年级家长,他们对子女和学校的期望值最高,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也最多,为此,学校做了如下努力。

搭建多元沟通平台。学校搭建了六个平台让家长及时反映问题:微信平台、校长信箱、家委会QQ群、意见建议公开电话、班级微信群、家长意见建议日。

建立意见建议台账。每一个平台落实专人负责。每周五家委会上交收集的意见建议跟踪单,参与督学的家长当天上交意见单,每天有专人整理微信留言。

及时处理意见建议。各平台负责人按“提出—分解—解决—回复”的流程,在收到建议或意见的当天进行处理,将建议意见落实到具体团队,团队负责人马上落实专人负责,并在建议意见跟踪单上做好记载,负责人在限定期限内做好建议意见解决工作,不能解决的要在限期内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最后,由各阶段负责人做好签字确认备查。

多角度:强化家校深度合作

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过去,学校家校合作方式不够丰富,常用的是开家长会、让家长签字、家访和个别交流等。这些活动以了解通报情况为主,至于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缺少有计划、有深度的共育层面上的合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多角度引导家长参与深度共育,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家长开放日促进家长深度体验。家长开放日活动是一个传统活动,只有认真组织才能收到实效。学校设计了“五个一”活动,向家长开放教育教学空间。一是观摩一节才艺微型课,二是同上一节语文数学课,三是参加一次家长交流,四是聆听一次班主任工作汇报,五是共享一次感恩午餐。

趣味运动会促进亲子深度和谐。亲子运动会的目的主要是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运动会上,家长方阵和孩子方阵齐PK。游戏环节中,学校设计了能够促进家长与学生互相了解的游戏项目,通过游戏体验,让家长们深刻反思如何关照孩子,如何做到亲子同心,从而建立相互融洽与和谐的亲子关系。

亲子同上书法课,促进共同成长。学校利用晚间开设亲子书法班,免费培训家长,一直到期末结束时。一年级全体家长与孩子一起同上一节亲子书写课,从握笔姿势到书写姿势各方面一起学习,一起书写,一起评价,实现亲子共同成长。

家长督学驻校,提升家长管理能力。学校专门设立“家长督学”办公室,坚持每天邀请两名家长进校全天候参与督促教学和管理工作,并与孩子共同学习,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家长们按照学生的学号顺序轮流到校担任督学,每学期每个家长都能走进学校。家长督学工作主要包括“四进”:一是进教室,既查课堂常规,又查教师授课;二是进办公室,实地查看教师办公情况;三是进校园,督查校内卫生安全,实地查看是否有隐患;四是进食堂,陪孩子进餐,抽检饮食卫生,对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作出评价。家长督学进驻校园成了学校一大特色,在参与管理监督学校事务的过程中,家长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校、老师的不易和孩子的学习情况,多了理解、信任和支持,真正实现了家校一体,家校同心。

在新课程背景下,家校合作意义深远。只有家校双方凝心聚力,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

猜你喜欢
督学家校亲子
责任督学思与行
成才(2023年14期)2023-11-16 03:25:54
家校距离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教育家(2022年17期)2022-04-23 10:59:26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如何处理好督学与校长之间的关系
教书育人(2017年20期)2017-02-18 20:31:31
行走在教育督导之路上——对做好责任督学的思考
成才(2015年7期)2015-02-27 07:05:27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中国火炬(2010年4期)2010-07-25 07:42:47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