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美学视阈中的自然美

2016-04-12 17:33黎启全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自然美

黎启全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生命美学视阈中的自然美

黎启全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自然美是自然物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人的生命活力具有某些内在一致性,并能肯定、丰富、发展、完善人的生命活力的自然生命力。自然生命力是指由无机自然物的形、声、色及其组合规律和运动的势能、动能,有机植物的勃勃生机和动物的生命辩证统一的综合的自然力。

关键词:生命美学;自然美;美丑两重性;形态范畴

一、美的本质规定着自然美的本质

在美学理论研究中,美学家怎样规定美的本质,也就怎样阐释自然美问题,中外皆然。在此,疏理其关联,探讨其内涵,于我们对自然美的理论思考,必有启发。

(一)黑格尔的自然生命美论

黑格尔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位从其哲学美学立场,全面、系统论述自然美的杰出美学家。他的自然美论极为丰富、深刻,他是这样论述自然美中的生命意蕴的。黑格尔指出:“有生命的自然物之所以美,即不是为它本身,也不是由它本身要显示美而创造出的。自然美只是为其它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2]黑格尔认为,自然美虽然客观地存在于自然事物身上,但它不是为自然物自身而美,也不是自然物为了要表现自己的美而创造出来的,而是为我们有审美意识的人类而存在的,离开人类的审美欣赏,自然物仅仅是其客观存在而已。这便喑示了自然美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自然生命美论

“美是生活”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具有划时意义的美学命题。车氏认为美的本质是生活。“生活”-词,在俄语中包含“生活”和“生命”两层涵义。首先,他直言:动物是因“生命”而美,他说:“马是最美的动物之-种,因为马有蓬勃的生命力”。[2]车氏认为,动物的美是有差异的,其美的差异程度是由生命力的强弱来决定的,生命力越强的动物便是越美的动物。马之所以是最美的动物,就在于它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其次,植物的美丑也是由其生命力的有无决定的,他说,“对于植物,我们喜欢色彩的新鲜、茂盛和形状的多样,因为那显示着力量横溢的蓬勃的生命。凋谢的植物是不好的,缺少生命液的植物也是不好的”。[3]10总之,植物美的程度是由植物的生命横溢、蓬勃的度和生命液的量来决定的。其三,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太阳之所以美是由于它给大地带来生机,他说:“太阳的光所以美,是因为它使整个大地复苏,使大地上一切生命的根源都盎然富有生气……白昼的光,自然界的生气的源泉,恩泽万物……旭日初升,大自然带着一股清新朝气的力量苏醒起来,我们也苏醒了……”[3]11-12这是说,太阳的美不是太阳光本身,而是太阳光的功能、作用――给大地带来生机,给植物带来生命。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自然美论的核心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皆因其生命而美,失去生命则丑。自然事物,美在生命。

(三)我国当代美学家对自然美的认知

朱光潜先生在《美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交美学的底》一文多次严正指出:“我提出了(主张)‘美是主客、观的(辩证的)统一’。” 进而解释自然美说:“自然美是雛形的艺术美,都是‘艺术加工’的结果,在加工过程中,都一样要受到当事人的世界观、阶级意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4]朱先生的意思是:自然美不存在于自然物自身,而是“当事人”的世界观、阶级意识对客观自然物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以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大脑里。用桂林山水之美,更能形象地说清朱先生的自然美论。在朱先生看来,桂林山水的美,不在桂林山水自身,而是桂林山水反映进人的头脑里,经过人的心理作用与其意识交融在一起后,在人头脑里生成新的桂林山水的形象,人的头脑里的这个“形象”才是桂林山水的美。

二、自然物究竟怎样才能成为自然美

自然物不是自然美,自然物只是自然美的载体。从自然物到自然美,还有若干中间环节,只有厘清了它们,才有可能揭开自然美的谜底。自然美是自然物身上表现出的与人的生命活力具有某些内在一致性的自然生命力。

三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坚信,自然美是自然物身上表现出的与人的生命活力具有某些内在一致性的自然生命力。要证明这个命题的合理正确,那就必须要弄清:什么是自然生命?什么是人的生命活力?这两个存在本质差异的生命体,为什么具有一致性?只有从理论上弄清了这些问题,这个命题才能成立。

(一)自然生命力是在自然界的生成、演变、发展、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综合力

整个自然界是各类自然事物在若干个亿万年生成、演变、运动、发展的产物。现在它又飞速地向未来不断运动、变化、发展前行。尽管在漫长的自然发展史上,产生了难以数计的自然事物,但从自然辩证法立场看,根据自然事物发展历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可逻辑地将其归纳为三大界:无机地质界、有机植物界及生命动物界。这就是自然界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不断跃进的三大自然发展阶段。在每一阶段都蕴藏着精彩纷呈、神奇难料、变化莫测的自然之力,它们既各自独立,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辩证生成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生命力。

无机自然界的形、声、色,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的生存变化,运动发展的自然作用、自然力量便构成自然生命力的基本元素,它们若与人的生命力一致,並能肯定人的生命活力,就是美的自然物,就是自然美。其运动变化的节奏、韵律、声响等若与人的生命搏动协调、一致,便可生成纯美的天簌之音,令人心醉。可见,无机自然界的自然力若与人的生命力-致,便可产生言之不尽的自然美。植物的勃勃生机、动物的活跃生命若与人的生命一致,並能肯定、完善人的生命时,自然美就会无穷无尽地涌现出来。总之,自然生命力包括无机自然事物的形、声、色及其运动的动能、势能,植物的蓬勃生机和动物的活跃生命的综合力量。这是自然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人的生命活力源出自然又高于自然

人的生命虽由自然生命升华而至,但自然生命是自发的、受动的,而人的生命在不断升华过程中从自然生命的自发变自觉、受动转主动,是自由自觉的能动存在。与自然生命力相较,人的生命活力大致由三大方面构成:外在的自然物质生命力、内在的精神心理力量和人的社会生命。

人的自然生命力是指由自然物辩证运动升华而至的人的肌肉、骨骼、毛发、血液血管、五脏六腑、神经等组织结构的功能作用所产生的合力。这是人的物质结构、自然属性,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可以在人体中找到其直接存在。换句话说,人体这些组织结构的功能作用产生的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用以与自然事物互换物质力量的,人的生命中的物质力量。诚然,少不了人的内在精神力量的指引与激励,但人的内在精神力量也必定通过人的物质力量才能作用于自然界。这是看得见的人的生命活力。

人的精神生命主要是指,由人的智、情、意等心理结构的功能作用产生的理性思维力、情感力、意志目的力以及气质、性格,经验、知识、理想等方面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产生的内在精神力量。这看不见的精神生命力,是人的生命的灵魂、主宰、总指挥。

人的社会生命是指人出生后,在社会生活中习得的生活、学习、生产劳动、工作、思维等方式,以及由此潜移默化得来的文化、思想和相应的家庭、民族、阶级、阶层、团体、职业、宗教、党派等等属性。这些制约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在一定程度上,人的社会生命已转化为人的精神生命,只是它与人的智、情、意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心理力量有-定质差而已,心理生命力生于内,社会生命力是由外化为内。

由人的自然生命力、精神心理生命和社会生命辩证统一而成的人的生命活力,不仅仅是由于人有不同自然事物生命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而且就是人的自然生命,也是经过精神生命的洗礼和社会生命的淬火后的,有别于原始自然生命的人的自然生命。尽管人的生命与自然物的生命有种种差异,但它们仍有-致性、相通处。正是由于这种相通、一致,自然美才得以诞生。

(三)自然美是在审美活动中与人的生命力具有某些内在一致性的自然生命力

道家哲学最早认识到,人的生命与自然生命是相通的、一致的。老子认为:天、地、人,道通为一。这是说,三者的内在规律是一致的。庄子进而提出:人与天地万物没差异,是等同划-的。将人的生命与自然事物的生命完全等同起来,显然不妥。

马克思站在经济学——哲学高度,从人与自然相互生成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深刻论述了人的生命与自然事物的生命既有-致性,又有质的差异性,他说:“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是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5]82马克思认为,现代人的历史是自然发展史的延伸,是自然发展史的-个组成部分。在人的生命中有自然生命,在自然生命里有人的生命。人的生命与自然生命具有一定内在的本质一致性。为此,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是一致的,可将它们归为一门科学:人的科学。但是,人的生命与自然动物的生命又有差异性。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5]102这是说,人的生命具有两重性:首先,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都是受动的被动存在;其次,人的生命是自觉能动的自由存在。

三、自然生命力与人的生命力是否一致是判断自然事物美与丑的唯一标准

自然美的美丑两重性,在审美实践中,人人可见;在美学理论界,人人承认。但导致其美丑的原因是什么?却很少有人涉及。这是自然美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可回避。我们认为,任何事物的属性都是由一定的质和量构成的“度”决定的,超过一定的度,该事物就转化成它事物。自然事物表现出来的生命力与人的生命力“一致”就是自然美。这里的“一致”就是区分自然物的美、丑的“度”。合这个“度”自然物就美,越过它便丑。

无机自然物的形、声、色及其组合规律和运动的势能、动能形成无机自然物的自然生命力,对人的生命力的肯定与否,则决定其美丑。比如,平地的石头、土块,本无美、丑可言。假如将它们堆起来,横空出世,或成万丈悬崖,或成巍峨山岳,其雄伟气势,令人振奋,这无疑是美的;若山体滑坡,村庄被埋,良田被毁,则丑悪不堪。同样的风风雨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促进万物生长的春凤春雨是美的;而茅屋为秋风所破,至使诗圣杜甫无安身之屋的秋风秋雨是丑悪的。阳光也美丑迥异:给人送来温暖、给万物带来生气的阳光是美的,而“赤日炎炎似火烧,田野禾苗半枯焦”的烈日则是丑的……

勃勃生机是植物美的本源,但“度”仍是关键,並非生命力越旺盛就越美。花,象征少女、幸福、美满、繁荣皆是纯美吧,也不尽然。“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桃花,色若少女颜面,是美的;而“轻薄桃花逐水流”的桃花,类似缺乏坚贞的女性,则是丑的。“青青河畔草”、“离离原上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具有保持水土、防止风沙、净化空气、育肥牛羊等功用,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是美的;“草盛豆苗稀”与庄稼争水肥、抢阳光、影响丰产的草是丑的。诗人不辞艰辛,欲尽除之,只好早出晚归;生长在荒山野岭的林木,具有封山育林的功用,是美的;横梗道途,阻挡通行的藤条荆棘是丑的……

动物虽然由于生命的活跃,登上自然美之最高峰,但又因其“度”的变化,美、丑也随之易位。黑格尔说:“我们就说-个动物美或丑,例如懒虫爬起来很艰难,整个生活习惯都显得没有剧烈运动和活动能力就由于它这种懒散,它叫人嫌厌。因为活动的敏捷才见出生命的较高的观念性。我们对于两栖动物,某些魚类、鳄鱼、癞蛤蟆、许多昆虫都引不起美感,就是这个道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往往视龟为丑。龟真的丑吗?其实不然,龟很美。在西班牙著名动物纪录片《人和大地》中,向人们展示了一幅龟豹斗的惊险场面:南美洲的兽中之王——美洲豹,饿而外出觅食,始见鳄鱼,猛冲过去,鳄鱼疾潜水中,令豹扑空失望。继而遇龟,龟行动迟缓,逃而不脱,静伏踣途。豹,用钢牙猛爪,铁爪狠朴。龟丧命无疑。谁知龟背坚如钢板,头缩进肚内,全部软肌紧缩龟背下,四爪尤如铁钉,抓紧地面,任凭豹的嘴猛爪、爪狠扑,龟安然不动,豹终不得手,盎然离去。这场龟豹斗,神奇鲜有,荡人魂魄,扣人心弦,此情此景,龟是何等的美!龟因其生命活动的迟缓显示其丑,又因其生命的顽强、坚韧显示其美。虎的美丑两重性更鲜明、突出。虎,色彩斑斓,神态昂扬,气势雄伟,举止威武等生命特性与人的生命中的勇敢、无畏、强壮、威武等特性具有某些一致性,为此,不少人喜虎性、尚虎劲。为了满足人们喜虎的需求,有人驯化虎性,使其温柔,伴人照像,胆小者不敢为之。胆大之人,以能与虎照像为荣,留影纪念,以示勇武。观者无不赞赏其勇敢,自己兴奋异常,倍感自豪,美在心头。若此时虎性复发,夺人生命,惨剧突出,恐怖骤起,美荡然无存。瞬间,美变丑。类似惨剧,近年曾有发生。

自然美的美丑两重性进-步说明了自然事物的生命力越活跃、越强盛,与人的生命力越一致,越能肯定人的生命,其美的价值就越高;若不一致,否定人的生命,那必然是丑、是恶,甚至是自然灾害。所以,在理论上,找到划分自然事物的美、丑标准,既有理论价值,更具实践意义。关于自然美的特性,除了两重性外,还有生动性、丰富性、复杂性、变化性等,也不可不论,由于篇幅关糸,这里只能存而不论。此外,与自然美的特性相关的另一个理论问题,即自然美的形态范畴问题,也不可忽略。

四、自然物的生命力与人的生命力一致的“度”的变化决定着自然美的形态范畴的发展变化

自然美的形态范畴也应是自然美论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在已有的自然美论中对其特性的论述者众,而对形态范畴的讨论者寡。自然美论对此不应留有空白。在理论上给事物划分范畴,首先应定标准,标准不同,划分的范畴各异。“度”既是划分自然事物美、丑的界限,也是区分自然美的形态范畴的标准。“度”由量和质构成。对事物分类,既可按量的标准,也可按质的标准。按量的标准,可将自然美分为:无机自然美、植物美、动物美等自然形态范畴。按质的标准,可将自然物的美划分为:优美(秀美)、崇高(壮美)和滑稽等范畴。三大范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由于自然界中的死亡、灾难,不可观赏、品评。在自然美中就没有美学意义上的悲剧范畴。

优美在自然界极为普遍。又可细分为秀美和优美。残雪退尽,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柳条吐芽等皆为大自然的秀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舂风似剪刀”、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诗句是诗人对秀美的自然事物的描绘及感受。秀美在向前辩证运动过程中,随着量与质的不断增加,跃进到自然美的优美范畴。桃红柳绿,百花齐放,兰天白云,清风朗月,莺歌燕舞以及迷人的西子湖,色彩斑斓的九寨沟,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等等都是典型的、感性存在的自然美的优美范畴。凡优美的自然景物,色彩艳丽、明快,线条流畅、舒缓,結构对称、平衡,给人以轻松自由,宁静甜蜜的美感享受。自然优美不断向前运动,便进入自然崇高范畴。

崇高范畴源出西方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壮美概念相融相通。苍茫昆仑、巍巍泰岳、险峻华山、滔滔长江、滚滚黄河、钱塘怒潮、无垠沙漠、辽阔草原、参天古松、威武雄狮等等均为自然事物的崇高美(壮美);康德认为崇高是数和力的无限增加。自然物的无限庞大的形体及无比强盛的自然生命力是自然事物的崇高美的基本特征;使人精神振奋、狂喜是自然崇高美感的核心内容。在崇高美中,尽管自然事物的形体无论怎样巨大,生命力无论怎样强盛,它仍处于和谐统一状态,就中不含丑的因素。若冲破和谐统一,造成对立统一,便进到了自然美的滑稽范畴。

滑稽美在自然界很不充分,缺乏应有的普遍性。无机自然界和有机植物界都存在滑稽美。只在几类动物身上,可领略到滑稽美的趣味。长颈鹿,身短、腿高、脖子特长,其长度几乎是其腿的两倍、身子的三倍,整个身体比例,失去平衡,极不协调,形象可笑。袋鼠,前腿很短,后腿很长,且胸前还挂首一个袋子,里面装一只机灵可爱的小袋鼠,跑起来,极不协调、一蹦一跳的向前冲,令人可笑。动物园里的大黑熊,体型肥胖、硕大、笨重,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呆板迟缓,若游客丢喂食物,那行动之迅速、敏捷、准确,无不令人惊赞喜笑……不平衡,不对称,对立统一,包含一定丑的因素,是滑稽的主耍特征。令人惊喜可笑是滑稽美感的基本内容。

综上所述,自然美是自然物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人的生命活力具有某些内在一致性的、並能肯定、丰富、发展、完善人的生命活力的自然生命力。所谓自然生命力是指由无机自然物的形、声、色及其组合规律和运动的势能、动能,有机植物的勃勃生机和动物的生命辩证统一的综合的自然力。人的生命是指由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外在物貭与内在精神、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诸因素的辩证统一体。所谓一致就是指自然生命力要必然指向人的生命的生存、发展、完善和升华的方向。这是自然美的质的标誌,是判定自然物美丑的界限,是划分自然美范畴的准绳。自然美存在于人与自然事物辩证统一生成的审美活动中。自然美与艺术美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只是各自的功能作用,各有所异而己。人造自然物所导致的自然美是自然美王国的重要新成员,从理论到实践都应着力呵护,使其在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全面小康等方面的建设中发挥更好的功作用,使其审美价值得以充分实现,这无疑是生命美学理论应担当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卷1[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60.

[2]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60.

[3] 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4] 朱光潜.美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交美学的底[J].哲学研究,1961(2):16.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范藻]

Nature Beau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Aesthetics

LI Qiquan

(Humanity and Literature School of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Nature beauty refers to the beauty which are expressed by the life power of the natural object. This power has some inner consistency with the life power of human being and can confirm, enrich, develop and perfect the life power of human being. The life power of nature includes the powers from the inorganic and the organic nature. The former embodies its form, sound and color, the law of its compound and its potential and kinetic energy, the latter includes the vigor of plant and the dialectic unity of animal's life.

Key words:life aesthetics; nature beauty; dualism of beauty and ugliness; category of form

收稿日期:2015-11-11

作者简介:黎启全(1944—),男,贵州思南人。教授,主要从事美学原理与生命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248(2016)01-0039-05

猜你喜欢
自然美
从悦目的自然美到悦志的创造美
“出”与“入”——浅析儒道美学中的人格美与自然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态举隅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浅析自然界的审美现象
浅谈苏轼作品的审美意趣
让经典在学生心中绽放
发现自然之美,感悟多彩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