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波
(常熟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及实践路径研究
陆波
(常熟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大学生的生态自觉程度将直接影响全社会公民的生态意识,从而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也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大学生应培育自觉的生态责任意识,养成自觉的生态保护行为,完善自觉的生态人格修养。
大学生;生态;自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这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的社会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自觉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公民的生态意识,从而影响国家和民族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也是校园最活跃的群体,在美丽校园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应培育自觉的生态意识,养成自觉的生态行为,完善自觉的生态人格,形成整体生态自觉,从而助圆美丽校园梦。
生态意识首先倡导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价值观的反映。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将生态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1992年7月由中国国务院环委会组织编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以此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计划和对策方案,自此,“生态意识”概念开始在我国被广泛的接受和使用。
(一)培养生态科学意识
1933年美国享有国际声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在其代表作《大地伦理学》中最早提出“生态意识”(environment awareness)的概念,也被译作“环境意识”,他指出:“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把社会意识的尺度从人类扩大到大地。”[1]生态科学意识是生态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生态科学知识的提炼而形成的特定原理作参照去进行观察与思考的主体素质。[2]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科学意识,要求大学生用生态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实践,即抛弃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和高消费的追求,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充分发挥其智慧和创造性、丰富协调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使其获得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全面自由发展的个性,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学会在美丽校园建设中,用绿色的环境观、绿色的发展观和绿色的实践观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培养生态价值意识
最早在规范性意义上对生态意识作出解释的是俄国学者B·基鲁索夫,1983年他明确提出:“生态意识是从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反映社会和自然相互关系问题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3]生态价值意识也称生态价值观念,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价。以工业为中心的价值理论认为,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地球源源不断的各种物质流和能量流,如空气、水、食物、原材料和化石燃料等,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为人而存在,被人开发和利用。然而,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危机迫切需要人们超越个体和局部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尊重生态本身的价值,即生态内在价值。对大学生进行有关生态内在价值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大学生对局部价值和整体价值、当代人价值与下一代人价值之间关系的认识,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的文化态度,积极改善并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生态观。
(三)培养生态责任意识
大学生是社会最年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影响。1998年清华大学首次在中国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办学理念,为培养具有生态责任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生态责任意识是生态公民的显著特征之一,反思近现代以来日益凸显的生态危机,公民的生态责任意识匮乏、淡薄导致的生态行为失范是主要的深层次原因。当今世界,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精英人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当代大学生应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维度,不仅关心经济的发展,更要关心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把民族、国家、文化的边界区隔视为责任和义务的界限,而是在全球一体化治理理念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范围的生态保护,自觉地履行作为世界公民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致力于全球生态文明的建设。
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经参照系指引而引发并产生某种影响和结果的人类实践活动。[4]人的行为各种各样,不同的行为有不同的规律,但都要遵循行为的一般规律。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力量,应规范自觉的生态行为,打造美丽校园。
(一)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早在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就说过:“天有大命,人有大命。”[5]这里的“天”是指自然界,“命”是指规律,无论是自然还是个人,都有运行规律和趋势。生态行为是随着人类的实践基础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和实践。印度哲人甘地说过:“大自然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却无法满足我们的贪婪。”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是规范自觉生态行为的基本要求,是保护生态、造福后代的实际行动,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支持与参与。中国经济现已进入以消费结构升级拉动增长的阶段,大力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自然协调的生活方式,践行绿色生活迫在眉睫。在绿色生活方式中,影响最大的是绿色消费方式。大学生要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营造绿色氛围的可持续消费,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有益于生态保护。大学生需更多的了解绿色消费的知识,树立文明、节约、绿色、低碳、循环的消费理念,摒弃讲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的陋习,倡导适度消费、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目前在许多大学校园内推行的餐厅“光盘行动”不仅加强了对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教育,更是大学生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
(二)弘扬校园生态文化
在古籍中有许多关于朴素生态行为的记载,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西周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保护法令——《伐崇令》;春秋时齐国宰相管仲提出“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的名言;《孟子·梁惠王上》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也。”这些记载和规定,至今依然可以作为警醒世人的行为格言。大学的发展有赖于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导的当代,弘扬校园生态文化是大学获得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是弘扬校园生态文化的主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载体在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中的作用,依托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网、校内广播、宣传栏和校报等媒介,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纪念日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生态活动。同时大学生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以生态和环保为主题的读书节、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等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广泛宣传和普及生态环保知识,不断扩大教育面,在活动中接受生态教育,陶冶生态情操,提高自身的生态科学意识和生态道德意识,努力营造全面和谐、能动的校园生态新秩序。
(三)参与社会生态NGO
如学者Bas Arts所言,NGO的特点在于“全球思维,地方行动”(thinking globally, acting locally)。[6]他们能穿透国家这一壁垒而将地方与全球直接连接起来,并与其他行为体一起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全球治理结构。生态NGO包括生态非营利组织、生态志愿者组织、生态公益组织、民间组织等,我国自1994年诞生了第一家有影响力的生态NGO——“自然之友”后,社会生态组织蓬勃发展,公民生态意识不断觉醒,生态公益活动的参与度逐渐提高。大学生是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生态文明意识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者。大学生要以切身行动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态公益活动中,主动参与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调研评估和实施监督等工作中,不断提高积极分析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提高自身生态素养的同时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生态人格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能动的建构起来的人格类型,是人类心态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结晶,是社会特定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个体人格上的缩影,是环境道德素养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良知后形成的一种新型道德人格样态,是一个人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活方式所持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确定的态度和立场。[7]
(一)形成自觉生态智慧
生态智慧是指遵循自然规律,在复杂多变的生态关系中健康生存并发展的主体素质。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早在三皇五帝上古时期的祖先就已经具有了保护环境、规范人们生产生活行为的传统。如儒家以德性为核心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敬畏万物的空灵智慧;佛教爱护万物的生态伦理精神。然而当代大学生生态智慧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2010年11月,在某视频网站上传了一段四川某大学学生虐兔视频,其残忍的手法激起网友强烈愤怒。2012年3月11日,天涯论坛北京某大学学生连环虐猫事件引发网友热议,纷纷声讨该大学生。网络上爆出的大学生虐猫、虐兔的行为,正是大学生漠视动物,生态智慧缺失的表现。当代大学生应以尊重、交流、审美、共同发展的原则来处理人与其他一切非人类存在物的关系,保护生物、敬畏生命,以一定的生态智慧和自身行动保护大自然生态平衡。
(二)提升生态审美情趣
生态审美教育是1970年以来在国际上日渐勃兴的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理论立场之一,审美的对待自然,成为人类爱护环境的重要缘由。[8]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与自然有着本源的同一性,人与自然是一种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此时此刻的关系。在美丽校园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审美意识的培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依据美的尺度审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大学生遵循自然规律系统,以审美的态度看待自然、社会及自身。关爱生命、保护地球,使自身的生态活动与对象世界的自然规律相适应,自觉地维护校园生态美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三)健全生态道德人格
生态人格是一种新型人格,它主要指具备环境伦理学所反映的价值观的一种人格样态,涉及对所有生命形态的价值认识,涉及到人与其他生命形态之间关系乃至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哲学认识,涉及人与人之间环境关系的哲学认识。[9]个人不仅仅是道德行为的主体,也是责任主体,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的道德人格的具体体现。大学生的生态认知经历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过程,随着对生态道德认识的深化,逐渐养成自觉的生态人格。在日常生活行为中,不仅要坚持对于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更要坚持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不仅要体现对于不同民族、种族、性别的人的尊重,还要体现对一切生物生命的尊重;不仅要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公平,还要体现环境公平、种际公平、环境正义、生态优先。当代大学生要以具有崇高生态人格的模范为榜样,在以实际行动广泛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稳定的生态道德品质和生态人格。
[1]奥尔多·利奥波德(侯文慧,译).大地伦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99.
[2]刘湘溶.论生态科学意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4):24.
[3]B·基鲁索夫.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J].哲学译丛,1986,(4):29.
[4]叶峻.社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208.
[5]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21.
[6]Arts.B, “The Global-local Nexus:NGOs and the Ariticulation of Scale”,Tijdschrift d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Journal of Economic & Social Geography),2004,95(5):498.
[7]庞跃辉.大学生人格优化系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9.
[8]许韶平等.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新探[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57.
[9]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5.
(责任编辑:赵广平)
The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Approach
LU bo
( School of Marxism,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215500, China )
The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degree of college student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whole society,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whole country and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ost active social groups and the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cultivate consciously ecologic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nd form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self-conscious behavior. They should als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personality consciously.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2016-04-24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理性生态人的培育”(2015SJB583);常熟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ZS1409);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KYX201613)
陆波(1978-),女,江苏常熟人,副教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方面研究。
G641
A
1008-7605(2016)04-00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