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4-12 12:37李月娥贾利静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政治

李月娥,贾利静,刘 伟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 济南 250353)



“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月娥,贾利静,刘伟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 济南 2503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理性认知欠缺、情感认同反复以及知行脱节严重等认同问题,值得引起全社会特别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及产生原因,尝试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案。

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原因;对策

一、“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存在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1]“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由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把外在认知内化于心的过程。据相关调查,“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了解或者基本了解的只占65.2%,数据表明,当前“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一系列问题。

1.理性认知欠缺

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意识,充满创新和热情,愿意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偏弱,处于认知的感性阶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意义和内容的认识不够全面,政治信仰迷茫。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层面,不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甚至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于抽象,与个人关系不大。

同时,在全球化发展和多元文化冲击下,一些学生由于吸取传统文化较少,出现思想蜕化、崇洋媚外现象,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淡薄。理性认知是“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否则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无从谈起。

2.情感认同反复

当前,“90后”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意识是积极、健康、向上,但出现多样性、功利化倾向。尤其涉及本国与他国利益的是非面前,通常都能够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看法达成一致,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但当涉及到与自身相关利益时,往往出现功利主义和个人本位思想。

此外,由于受到时空、环境、氛围等诸多因素干扰,大学生思想活动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其思想状态容易出现波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时而动摇、模糊,时而坚定、强烈。

3.知行脱节严重

大多数“90后”大学生能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赞同其最基本的价值评价标准,崇尚社会公德、尊重科学、推崇诚信、热心公益。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知而不行”,产生是非模糊、美丑不辨、时而迷信、缺乏诚信、道德弱化等行为,与内心持有的核心价值观相悖,不知道应该明确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知行脱节严重。

知而不行,明白道理而不能去实践,是一种虚假的认同。知和行的脱节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不知亦不行。因为,这种认知只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就像老子所说的那样,“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二、“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原因剖析

在“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影响着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现实环境

社会新环境有助于大学生了解世界、增长见识和开阔视野,同时也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作用。其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的政治观点、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文化出现多元并存的局面,使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出现偏差。各种思潮的涌入、渗透,使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产生质疑或动摇,理想信念上出现了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其二,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倾向,消解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倾向,淡化了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三,网络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带来消极影响。网络在拓宽大学生视野范围、思维空间和学习阵地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消极作用。包括大学生的价值多元化、政治观念淡化;道德意识弱化、道德人格缺失;个性膨胀、人格双重化等负面影响。

2.教育模式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受制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授课方式依然是“自上而下”的“课堂为主、书本至上、教师中心、内容驱动、分数评价”的灌输模式,[2]这种模式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影响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课堂氛围沉闷枯燥,单一乏味,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另一方面,部分思政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够深刻,讲解不够深入鲜明,观点空洞简单,理论脱离实际,无法引起大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获得大学生的认同。

此外,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也存在不足。由于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队伍人数相对较少,带班人数较多,繁重的工作让辅导员不得不陷入疲于应对的困境中,很难做到了解每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无法保证帮助每个人都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家庭环境影响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们的最初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是在家庭环境中生成的,不免受到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家长政治参与意识浓、社会责任意识高,家庭氛围和谐、社会化程度高,子女的价值观自然积极健康。

而有些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因此,独生子女往往存在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强烈,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在有些不完整或者不和谐的家庭,子女思想容易偏激、心理脆弱,这样家庭生活的子女的价值观往往不够健康向上。

4.大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生理和心理因素处于不稳定的变化状态,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可变性和可塑性很大,具备多元、多变、矛盾的特点,思想上容易出现迷茫和失衡,被外界所左右。

此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因人而异。一方面,社会工作经历的影响。经过社会工作经历磨练的大学生,更能够认识到肩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通过社会工作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可以认识社会、了解民情,学会客观、全面地看问题,主动提高自身的集体感、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文明修养。反之,亦然。另一方面,自我约束的影响。自我约束力强的大学生,思想比较稳定,自我期望值高,政治敏感。反之,自我约束力弱的大学生,思想容易多变,自我要求低,奉献意识弱,社会化程度低。

三、提高“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要对策

提高“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然要遵循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规律、发展要求,采取可行的措施,以增强针对性、时效性。本文认为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学校层面

1.强化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主渠道、主阵地,一方面,要更新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新时代语境,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避免与社会的脱节。另一方面,要完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说教模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课堂才有感召力、说服力。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要抓住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做到“对症下药”,真正帮助他们树立与时代相符的、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2.创新教育载体,促进核心价值观认同方式的多样化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善于创新,其接受信息方式以及认同程度都有了革命性的转变。因此,学校必须创新教育载体,促使教育方法多样化。一方面,要搭建网络教育平台。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在网络平台,可以通过视频、课件、图片、文字等形式向大学生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主流文化的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另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环境。 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传播平台,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的深度传播。

(二)个人层面

1.强化日常修养,增强行为认同

“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反复固化的过程。因此,要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来约束和规范自己,无论是在道德情操、精神风貌,还是崇高理想、坚定信仰方面,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其中,真正做到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所以说,良好的日常修养,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的最终目的。因为,核心价值观的最终认同依赖于个人的觉醒和自律。教育只是契机,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知行合一”才是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归宿。

2.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促进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社会实践既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育形式, 也是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达到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主动参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科教、文体、卫生、法律“四进社区”活动等,接受社会全方位的教育和锻炼,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纠正自身偏差,促进社会化。通过直接的亲身体验,大学生实现了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的转化,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得以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去,主动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

[2]何勇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Z2) .

(责任编辑:赵广平)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 of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Recognition towa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LI Yue-e,JIA Li-jing,LIU Wei

(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an 250353, China )

Socialist core value is the core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re value system as well as the inherent co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mmon ideal.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were raised in the diverse cultural environment,they have the problems of lack-of rational cognition, repetition of 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disconnection between action and awareness when it comes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The whole society, especially the university educators, should pay high attention to it. This essay analyses all the problems above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with the purpose of reversing the declining tendency of students' core value recognition and rebuilding their socialist core value.

core value; recognition problem; reason; countermeasure

2016-04-06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15JDSZ3095);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5CWHJ07)

李月娥(1969-),女,山东昌乐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G641

A

1008-7605(2016)04-0065-03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政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