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市场性和学术性

2016-04-12 12:23叶飞帆
关键词:应用型学术大学

叶飞帆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市场性和学术性

叶飞帆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仅仅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变革,从而实现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转型。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而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就是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学术水平高低无关,也不仅仅限于某些特定的专业。地方本科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一方面要强化市场导向,满足考生对于专业的需求,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要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术性,通过研究来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大众高等教育;市场;学术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启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长。高等教育大众化涉及高等教育诸多方面的变革。较早研究大众高等教育的美国社会学家Martin Trow[1]指出,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加,高等教育必须变革才能应对这个增长。若干年后他又强调,毛入学率15%的意义不在于目标而在于警示,它提醒人们,只有变革才能实现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2]。这样的转型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即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转型。

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不同的高校所受到的冲击和压力是不同的,它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任务也是不同的。少数处于精英高等教育体系里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仍将沿着精英高等教育的轨迹前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它们的冲击最小,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上与它们无关。大量的处于高等教育低端的高校,受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冲击最大,受到的转型压力也最大。

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中,属于大众高等教育体系的高校主要是地方高校,其中包括本科高校和专科层次的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后者的职业教育定位,转型的压力和任务反而要比前者轻。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在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脱胎于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中出现的问题最多,转型的压力也最大。因此,本文的研究仅限于这一类亟待转型的地方本科高校。

一般而言,地方本科高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人才培养在地方本科高校的中心地位,这类高校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转型就是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然而,究竟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些问题虽有不少学者已有涉及,但仍然值得探讨。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应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产生的问题,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型,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本科高校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语境下的应用型人才有其特定的含义。首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是处于大众高等教育体系里的高校,主要是地方高校。虽然在一些研究型大学里,它们的专业设置也十分贴近市场需求,很少把它们的毕业生称为应用型人才。其次,在培养的层次上看,应用型人才通常指本科层次[3-4]。在实践上,即使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也往往被称为专业人才,他们获得的学位是“专业学位”。专科及以下层次的毕业生,一般都称他们为技能型人才[5]。因此,尽管至今尚无普遍认可的定义,在本文的论述中不妨把由且仅由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称为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可以从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对比中去认识。一般而言,精英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是按照学科发展的需求和轨迹进行的,其课程体系的安排也是沿着基础到专业基础再到专业的顺序层层深入。培养的目标是服务于学科发展的各类高水平的专家和学者。大众高等教育体系的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精英高等教育体系培养的又是什么型的人才?对于这个问题,学界有“学术型”“研究型”“学科型”等多种不同的说法[6-8]。笔者比较接受“学科型人才”的说法,它比较准确地表达了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目标。“学术型”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因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学术。“研究型”的说法的局限在于并非所有精英高等教育的毕业生都从事研究工作。

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要避免脸谱化。应用型人才不仅仅为工业界而培养,所有行业都需要应用型人才。因此,地方本科高校不应把一些特定的专业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把另外一些专业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割裂开来。从高校与社会关系的视角看,应用型人才具有面向市场、面向就业、面向实际的特点。面向市场,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与市场的需求实现均衡协调。面向就业,表明地方本科高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直接实现就业,尽管高校也鼓励少数学生继续深造。面向实际,就是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是以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为主要目的,而是以解决工作实际中的问题为主要目的。用这样的观点看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高校现有的几乎所有学科都可以经过适当调整后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人才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技术和社会的进步、竞争的加剧、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市场在不断地变化,由此导致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同样在不断地变化。今天某个专业受到社会的热捧,明天就可能出现过剩。今天不被看好的专业明天就可能会有大量的需求。因此,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也必须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在动态调整中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达到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相比之下,精英高等教育则没有这样的自我调整压力。因为精英高等教育主要围绕学科发展培养人才,而学科则相对比较稳定。另一个原因是精英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总体数量较少,再加上相当一部分将继续深造,因此更加容易解决就业问题。

在实践中还要避免把应用型人才与低档次低水平划等号。能够面向市场需求,运用现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必然需要很高的专业素养,而专业素养来源于高校所拥有的高品质学术资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强调市场性,同时也必须强调学术性,才能培养出真正为市场所需要的,符合大学本科层次规格的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市场性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造就了大学毕业生供需之间的买方市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里,对于任何生产系统而言,协调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规模扩张主要影响的是地方本科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随之产生。因此,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考虑市场性,保证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符合社会需求。

与一般的制造业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面临着两个不同的市场需求,一个是直接市场需求,另一个是间接市场需求。所谓直接市场需求是指来自考生及其家人对于高校提供的专业需求。每年高考结束后的志愿填报就是来自于直接市场的订单。通常情况下在一所高校里学生可以填报六个专业的志愿。但是对于学生而言,真正满足其需求的往往是前面的两、三个专业。有些学生甚至是非某个专业不学。但现实情况是,真正按照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是少数,相当多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这就表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安排在满足直接市场需求方面面临挑战。间接需求则是来自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除了少量的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的情况以外,间接需求与高校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虽然高校会根据市场的间接需求确定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但是对高校的招生产生最主要影响的还是来自学生的直接需求。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市场性进一步增强,直接需求对高校的影响还将继续加大。

间接需求是一种延迟的需求。本科生的培养通常需要四年,学生入学时的市场需求与学生毕业时的市场需求会有一定的差别,这就是需求的延迟现象。与一般的制造业相比,这个延迟是相当长的,因此也使得高校更加难以预测间接需求的变化。

从本质上说,直接和间接两个市场需求应该是保持一致的。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这两种需求会产生错位,甚至长时间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原因之一是间接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反馈到直接市场需要时间。对于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而言,学生上学的主要动机就是就业,并获得比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这些信息反馈到未来的考生需要时间。原因之二是一些非经济因素影响直接市场。在大众高等教育时期,学生上学的目的呈现多元性。有些人上学仅仅是获得自身学识的提升,并不怎么关心未来的就业。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不会以就业和待遇作为考虑的重要因素,仅仅考虑从事工作的轻松和体面。也有一些由于社会观念的影响,不愿意从事一些服务性比较强或者比较艰苦的工作。原因之三是两个市场需求之间在人才层次上的错位导致的错觉。时常有人把企业的用工荒和大学生的就业难这两个问题扯在一起。其中的潜台词似乎是既然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应去企业做工人。这种观点混淆了两类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就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而言,不是为建筑工地补充工人,不是为生产线提供操作工,也不是为商店提供营业员。本科毕业生的市场化只能在同一个层面上考虑供需平衡。至于整个教育体系里不同层次之间人才培养的比例是否合适,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高校所要做的应该是让学生真正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以及今后的就业前景,了解社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走向,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的就业观。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供应者,应该坦然接受直接市场的选择。

此外,应用型人才所具有的社会适应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间接市场的供需矛盾。在实践中确实存在不少专业不对口,但仍然能够适应工作的现象。这里必须搞清楚一个前提,只有学好专业,才能从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其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是专业素养的集中表现。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越高,就越容易适应其他专业领域的工作,满足新的职业要求。这也是为什么地方本科高校只能进行专业教育,不能搞通识教育的理由。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术性

高等学校是学术机构,高等教育是以其学术资源实施对受教育者的培养。毫无疑问,作为高等教育基本组成部分的本科教育必然也是一种学术行为。但是在实践上“学术”这个词经常被误用,把学术与科研划等号。不少高校在学术委员会以外还建立教学委员会,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不被认可为学术工作。近年来,国内外都对这种现象进了深刻的反思和讨论。王玉衡[9]介绍了国外的研究情况和主要观点。时伟[10]分析了教学工作的学术性特质并提出了强化教学学术性的对策。事实上,从“学术”一词的产生到历史演变过程,几乎就是高等教育的同义词,在大学里,学者与教授也几乎是同义词。因此,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与学术相对立,必须强调它的学术性。否则,本科教育将与高职教育甚至中职教育混为一谈,本科教育的质量也无从谈起。

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时常受到诟病,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专业教育质量的问题。例如缺乏动手能力,实质上是大学毕业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各种现实问题缺乏全面、准确的把握,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不甚了了,其结果必然是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实践能力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不是单单依靠加大实践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就可以解决的。更不能因为实践能力出了问题就轻视理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正确方法是加强专业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都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实践中往往把在课堂里进行的教学工作称为“理论教学”,把在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进行的教学称为“实践教学”。然而,这种区分并不科学,容易给人误导,似乎课堂里就不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似乎实践教学可以离开理论单独进行了。正确的区分方法应该是“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两者的区别仅仅是教学的场所不同,都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真正的理论必然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正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也必然是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

因此,要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的学术水平。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必须依靠研究。大众高等教育体系里的高校不是要不要研究的问题,而是如何研究,研究如何服务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其实,大学从诞生的那天开始教学就与研究密不可分,中世纪大学的办学形式都是从学生集聚在著名学者身边开始。当年洪堡大学开创研究与教学并重之风,并非否认此前的大学没有研究,而是把研究作为一项独立的任务赋予大学。

“研究影响教学”,这是在本科高校办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错误声音。吴薇[11]在中外大学的问卷对比中发现,“教学与科研是可以相互依存”,并且“教学效果的提高依赖于科研活动的开展”。陆根书等人[12]根据对教学和科研的相关性分析也得出基本相同的结论。刘献君等人[13]的研究指出,“虽然高等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洪堡的理念依然是大学教师的信念,即教学与科研之间是一种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实,本科高校教师做研究与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并不矛盾。这里的不矛盾应该在教师学术工作的大背景和大视野中去看,不是拘泥于具体有多少时间在研究与教学之间的分配。只有研究才会提升教师的学术品质,无疑,不做研究的大学教师不可能成为合格教师,至少将逐渐变成不合格教师。在实践中必须科学解读“重科研、轻教学”的说法。作为对于一种大学里存在的现象作简略而不是严格的描述,那勉强可以接受。如果把“重科研”作为“轻教学”的原因,要“轻”科研才能“重”教学,那就是大错特错了。问题不在前面的“重”,而在于后面的“轻”。导致教学与科研对立和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组织上的问题[13]。

在不同的大学,研究对于教学的关系是各不相同的。对于研究型大学,研究工作可以适当与本科教学分离,不少研究课题可以与本科教学的学术领域无关。在非研究型大学,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研究工作应该体现较强的应用性、过程性和教学支撑性[14]。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性决定其研究工作也必须是应用性的。研究工作的过程性表示研究工作重在过程,重在对教师学术水平提升的作用。研究工作应该充分体现对于本科教学的支撑和反哺,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源源不断的学术养分和内容更新。

四、结论: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满足直接市场,即考生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专业需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自然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而不是根据自身现有的学术资源来进行。只有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才是有意义的,因此才谈得上提高质量。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人才培养,根本无从谈起提高质量的问题,这种质量是毫无意义的。每个地方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同,每所高校拥有的学术资源及其学术风格不同,就形成每所高校的不同特色。高校的特色也因此必须由市场需求决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

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校的学术资源。学术资源的品质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术资源的品质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是学术水平的核心。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在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市场性同时,必须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术性。根据教学与研究一致性原则,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高校自然应该从事应用型研究,逐步提高教师面向市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同,应用型研究与其他类型的研究之间的关系,不是水平高低和层次高低的问题,而是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的区别。

地方本科高校获取资源的能力不强,资源短缺是常态。提高学术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路径。在人才培养的语境下,资源效率包括课程体系的效率、课程的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三方面。课程体系的效率指某个专业所有课程都应该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挂钩,同等的学分必须做出同等的贡献。课程的效率指同一个专业的所有课程的内容都应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统筹协调,既避免内容的重复,又防止内容的缺失。学生的学习效率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管理,采取适合地方本科高校情况,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学分制实现模式,控制学生的学习负荷,防止随意延长学习时间。

参考文献:

[1]Martin Trow.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s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26-29th June 1973, Paris, France. (中译本: 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王香丽译.)

[2]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6):6-9.

[3]马陆亭.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2):101-107.

[4]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31-35.

[5]杨兴林.“四分法”理论的重新审视与我国高校分类的再思考[J].高教探索,2007(1):55-58.

[6]何万国,孙泽平.对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再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8(7):54-56.

[7]赵文青.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思考——潘懋元先生访谈录[J].高校教育管理,2014,8(1):6-9.

[8]郑锋.关于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1,(5):77-79.

[9]王玉衡.试论大学教学学术运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2):24-29.

[10]时伟.大学教学的学术性及其强化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5):71-75.

[11]吴薇.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关系观之比较——基于莱顿大学与厦门大学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5):90-97.

[12]陆根书,顾丽娜,刘蕾.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证分析[J].教学研究,2005,28(4):286-290.

[13]刘献君,张俊超,吴洪富.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35-42.

[14]叶飞帆.如何准确定位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J].中国高校科技,2011(10):15-17.

(责任编辑吕晓英)

作者简介:叶飞帆(1957-),男,浙江宁波人,绍兴文理学院教授,工学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基于国外应用型大学经验的新建本科院校成长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BIA120073。

收稿日期:2015-09-2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6)01-0045-04

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16.01.007

猜你喜欢
应用型学术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