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静(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教育教学★
浅析提高图书管理成效的创新方法
陈静(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摘要】随着人类步入21世纪,信息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最为关注和必不可少的资源,在信息浪潮的冲击下,知识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需的组成部分,图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新的时代如何提高图书管理的方式和效果,是所有图书管理人员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切实问题。本文主要从创新图书管理意识、优化图书管理制度以及改善图书管理人员的考评机制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图书管理成效创新
随着人类步入21世纪,信息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最为关注和必不可少的资源。图书作为一种传统的信息承载方式,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合作的日益加深,各民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往也变得日渐频繁。因此在社会中充斥着不同的文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给我国现阶段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而以图书管理单位为代表的文化单位则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书管理成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化单位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也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心态和服务水平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当前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深入推行之际,探索提高图书管理成效的创新方法,对提高图书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使图书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具有重要价值。
(一)创新图书管理意识,从源头上改善图书管理成效
从哲学角度来讲,意识支配行为。综观我国文化单位图书管理实践,很多图书管理者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片面地认为图书管理是文化单位可有可无、微不足道的工作内容,文化单位的主职工作应该是负责相应的文化研究、文化演出以及文化宣传等工作,图书管理工作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因此,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之下,很多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都不高,服务态度也不符合要求,导致了图书管理收不到良好的成效,逐渐离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远。
在当前网络、智能设备取得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要正确认识图书有不同于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的价值,革新图书管理的意识,重点突出图书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的价值,加强对图书管理重要性和创新性的宣传教育,认识到图书管理在文化单位工作中的重大作用,让图书管理工作者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良好服务的心态和意识,增强图书管理者的职业荣誉感,促进图书管理工作积极性的提高。文化单位内部要定期举办关于图书管理的交流会,让创新的图书管理意识在图书管理工作者中进行有效的传播,并提高创新图书管理意识在图书管理实践中的落实力度。鼓励图书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文化单位内部形成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工作氛围,为图书管理工作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从源头上改善图书管理成效。
(二)优化图书管理制度,从体系上保障图书管理效果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效果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管理制度基础之上,如何让图书馆的制度有章可依,一般分为三个模块:首先,制定有关购买图书的制度。单位图书的购买需要有关领导的审批和同意,同时要领导给出审批的书面意见,让购书人员在购书之前和购书之后能够及时对图书进行核对与归档,最重要的是要在购书的收据单子上签字;其次,制定图书的保管制度。为了方便图书的借阅,需要对购买的书籍进行标注重要的信息,尤其是书名、出版社以及金额等信息,并且对图书进行编号和盖章,由图书管理人员统一负责登记借阅。除了负责借阅之外,图书管理人员还需要定期检查图书的保存情况,比如图书的受潮、防虫情况等,要对受损的图书进行及时修补,对遗失的图书要及时地进行登记等;最后,制定借阅的规章制度。单位的图书一般都是遵循“借内”的原则,不对外开放,因此,单位的内部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进行借阅书籍,但是,对于特殊情况,比如遇到工作上的需要时可以及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收回,而借阅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在放长假之前,图书管理人员需要通知借书的人在放假之前归还图书,或者遇到员工请假、辞职以及其他情况时,也需要及时地将书籍归还。
(三)改善图书管理人员的考评机制模式,从薪酬待遇上激发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图书管理效率
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图书管理成效的高低,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说是提高图书管理成效的主要途径。通常情况下,图书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充当着服务人员的角色,即使工作得再出色和优秀,但是由于从事的文化研究相关的工作,使得他们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而文化单位图书管理人员的考评是用其所研究的课题级别、发表论文数量以及获得的奖项来衡量的。所以,图书管理人员长期职称评不上去,薪酬提不上去,长此以往会影响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文化单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善图书管理人员的考评制度,以突显图书管理和服务的成效,评价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比如:自我评价、员工互评、领导评价等等,考评的内容可以结合图书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所有方面,比如工作态度、工作效果或者创新管理等,以此从根本上调动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图书管理人员还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素养,养成乐学和敬业的精神,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为顺利开展图书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书管理对单位的运行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图书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创新图书管理方法,提高图书管理的成效。
【责任编辑:闫现磊】
参考文献
[1]乔东枝.图书馆知识管理:目标、创新模式及实现条件[J].图书馆论坛.2008(03).
[2]刘羽.图书馆的创新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
[3]王超.浅论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其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3).
[4]刘连庆.信息化应用对图书管理的影响[J].中国科技投资.2013(30).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784(2016)02-86-2
收稿日期:2016-01-11
作者简介:陈静,本科,四川省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