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扬德,以践生德,以身作德
——论杨德广教授的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

2016-04-12 08:23
山东高等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大学生教育

(云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杨德广教授,1940年2月生,江苏南京人,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从事高等教育逾30年,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贡献者。他不仅因为曾经主导过多次成功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而被誉为我国高教界一名敢说敢干的“闯将”,[1]序言也是至今还被广大师生、行政干部时常念叨的“干实事的校长”。[2]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有个性、有风格、有理念、有爱心的教育家。在这之中,有关他在高校德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是他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所做的又一个重要贡献。从教五十年来,他既多次主持相关课题、撰写相关理论性论著以理扬德,也在高校探索、推行多项很有效果的改革以践生德,同时自己也亲力亲为以身作德。以下将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论述杨德广教授在高校德育方面的一些理论观点、改革实践以及具体做法。

一、以理扬德

杨德广教授著作等身,至今共出版著作49部(含主编),公开发表文章500余篇,先后承担10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在这些丰富的科研成果当中,有关高校德育的著述占据了不少一部分,成为他在高校从事德育实践工作的重要基础。可以说,他是我国最早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问题的学者。他除了早期负责撰写潘懋元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中有关高校德育问题的部分章节之外,还在1978年“文革”结束后不久的一篇文章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政治思想工作做到(高校)教学领域中去”。[3]之后,又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上海高教研究》、《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报刊和期刊上发表了三十余篇有关高校德育的论文、文章,并出版了多部专著。他的德育理论自成体系,涉及德育的本质、地位、作用、机理、路径、方法等多个层面。他的很多看法和见解,既对当时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对现今高校德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与启迪性价值。[4]

杨德广教授是站在“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德育的。他认为,德育不仅仅是“育才”,更重要的是“育人”,缺乏德育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培养出的只能是“目中无人”的学生,所以也不是真正的教育。[5]也就是说,德育是“如何成为人”的教育,高校德育在于“唤醒学生”,使学生能够“认清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激励他们把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当作首要需求,形成高度的责任意识,发奋学习、勇猛精进,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6]

基于这一德育认识论观点,杨德广教授认为德育工作就要在高校人才培养诸环节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如他在回答“怎样才可以凸显出学生在自身成才过程中的内因作用”时,认为“关键是靠德育工作”,需要“通过德育来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激发其内在潜能,进而利用外部条件来促成学生如饥似渴的求知与成才的内需实现”。[7]对此,他提出要否定和纠正当时在德育领域中存在的“代替论”、“渗透论”、“取消论”等一系列“德育无地位”主张。如当时很流行的一个观点是,德育可以渗透到教学管理之中,既从属于智育也服务于智育,而且可以由“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来代替,亦可由法治来代替。杨德广教授认为这是对德育独立存在的一种消极否定。针对这一现象,他提出一定要给德育相对独立的地位,即德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其重要性。[8]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在大学教育中坚持“德育为先”的重要观点。那么,如何才能确保这一观点的实现呢?他认为,要在正确认识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并肯定德育相对独立的地位之外,一要确保德育领导管理体制的建立和专门的德育教师队伍做后盾,确保德育相关目标与计划的制定,保证德育时间、经费和落实等情况。二要确立学校德育工作的考核制度,即把学生的道德品质、日常行为表现等作为重要的德育考核内容,与学生的奖学金评定、直升研究生机会等切身利益直接挂钩。[9]

至于如何有效进行德育这一问题,他结合心理学知识,认为德育与主要是认知问题的智育不同,德育主要是情感问题。为此,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强烈度与对德育内容的接受认同度呈一定正相关。基于此,他认为,高校德育不能只单纯停留在知识传授、方法运用和形式变革上,更不能仅是讲娱乐和趣味性,而应当侧重于激发学生内在需求,矫正其不正当的动机。[10]此外,他还分析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这一现象,认为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内在需求”不足,究其根源,可能与他们身处的形势和环境有关,让他们没有一种想要学习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为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就要通过“加强形势任务教育”,以激发大学生对学习的强烈内在需求以及对远大目标理想的追求。[11]

此外,他还很透切地论证了当时形势下高校德育组织及队伍建设。他认为应在高校建立德育领导体制,并提出比较具体的建议:一是主张高校统一建立由党委分管学生德育工作的副书记和副校长分别任组长、副组长,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学生工作部、思想教育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室、团委保卫处等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的德育领导小组,以便把全校德育工作统管起来;二是成立德育办公室(或德育处),作为全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职能部门,对其负责;三是教务部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德育体系,不再作为一般的业务课程;四是党委及行政在德育工作上要职责分明,紧密配合。[12]而对于怎样解决当时政工队伍不安心、不适应的状况,他又主张高校要逐步建立一支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13]另外,他也意识到,对教师的德育也很重要。为此,他认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样是传递思想道德观念、精神风貌以及治学态度的育人过程,可见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由此他提出,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会对学生的人格和学识产生巨大影响。他们是国家与人民意志的代表,担当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培育出的人才与国家、社会、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相关。[14]

纵观杨德广教授的高校德育理论,主要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即他的德育思想不是静止、抽象的,而往往根据当时社会形势的变化提出很具问题针对性的德育观点。比如,他针对当时不少高校教师对德育丧失信心、青年学生厌恶和排斥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不利局面,提出了至今仍有很大影响的“德育效应理论”,即正效应、负效应、零效应和潜效应。他认为,德育的这四种效应,对克服“德育悲观论”、搞好德育工作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比如,通过德育工作反而在一部分受教育者中产生了不良效果,这就是德育的负效应,也叫适得其反效应。他认为这是由于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适合这部分人的特点和要求,或者由于他们缺乏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所导致。他认为,德育的这种效应告诉我们,不能认为只要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好的效果,如果做的不好,还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并及时了解学生的“活思想”,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15]再如,他针对我国改革开放早期大学生刚经历过动荡历史时期的特点,认为不能把大学生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考虑,他们的思想也不可能处在一个平面上,而是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影响的结果,所以也就不能采用平面的教育方法,而应采取立体的、网络化的教育方法,即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课堂上接受教育与实践中接受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相结合、统一教育与多元教育相结合、一体教育与综合教育相结合,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效应而取得好的教育效果。[16]又如,当我国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他认为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现代高科技发展以及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带来的挑战等新形势,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变化与个人的前途紧密相关,认识到美好前程的获得,需要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当大学生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重任以及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作为自身需求与驱动力的时候,必然会焕发出奋发学习、勇攀高峰的青春活力。[17]

二是他的高校德育理论不是凭空想象的,往往都是建立在他实地调研的基础之上。如改革开放之后,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流派传播至我国,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也影响了大学生。此番背景下,为清楚了解西方社会思潮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情况,他对当时近1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学生分别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等高校。此外,他还搜集了其他地区高校的相关调查材料,一并分析了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及其在大学生中传播的方法途径等。再如1987年,他对上海市一些高校进行深入调研之后,撰写了题为《当前大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剖析》的调研报告,提出要对大学生实行德智体综合测评,①后来,杨德广教授在1991年发表的一篇《大学生德育考核及素质测评》文章中,不仅论述了德育考核的原则,还提出了用观察考核法、问卷考核法、自我评定法、小组评议法、评语评等法、量化法等多种方式来评定、测量大学生德育水平,并就计量方法进行了很详实地说明和论证。参见:杨德广.大学生德育考核及素质测评[J].现代教育管理,1991,(4).受到了上海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时全国有40多所高校到上海取经。其撰写的《大学德育论》,在当时已然成为许多高校的培训教材。又如1990年,他对我国华东地区16所大学的2659名大学生,进行了气质和性格类型的抽样调查,获得了10多万个数据,并由此撰写了题为《大学生气质和性格类型剖析》的调查报告。在对我国大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的调查中,这一次调查取样最多、规模也最大,对当时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方面,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18]

二、以践生德

杨德广教授的理论研究成果大多来自实践,并注重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以完善和提升他实践工作的水平。对此,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潘懋元教授曾这样评价:“从实践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探索,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再回到实践中检验,是杨德广教授进行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特色路径。”[19]序3他的高校德育工作同样也是如此,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两阶段。

第一阶段是他担任华东师范大学高校团委书记职务阶段。此阶段,他主要是围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工队伍建设和学生事务管理等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工作的,也是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实践探索的。当时,面对在校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凸显出来的系列思想问题,学工工作者又在工作中出现“德育悲观论”、“德育代替论”等状况,他边进行理论探索边进行实践改革。这期间,他发表了大量高校德育实践论文,在工作中还提出了在当时很有影响力的主张和观点。如政工干部要走进教学一线和学生课堂,以便在学习领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主动权。与此同时,为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还向学校建议,高度重视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全面育人教育上,他还提出高校要端正思想。此外,学校要确立德育的独立地位,明确培养目标,并从德育的制度规范、内容体系上,加强对高校德育的建设。

第二阶段是他担任教育行政机关领导以及大学校长职务阶段。1996年,他一到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任上,就全校走透。在深入实地调研中他发现不少大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和活动。针对这一情况,他提出在全校实行“充实教育”,即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课余活动以及精神生活,以让学生活跃起来、行动起来,激活学生、激励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在校内实行干部轮换制、多张证书制,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文明修身等活动,让大学生走进社会、亲身实践、参加义务劳动。[20]短短几年时间,以上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1.多张证书制。他认为,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毕业生仅凭一张毕业证书进入人才市场,显然没有优势。为此,学校就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能够获得多张证书的资源和条件,比如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竞赛。每个学生一年内必须至少参加一两项竞赛或者课外活动,以在这些比赛活动中取得名次,获得证书。除此之外,多张证书还包括学生通过辅修课程以及特色课程学习,达到一定标准之后,授予单科证书。这种做法,除了可以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之外,在当时可以说是好处多多。如可以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升他们的组织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竞争能力,充实和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和学习内容,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专业特长,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成才机会和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2.干部轮换制,即让每位在校大学生都有当学生干部的经历。他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领导素质和被领导素质,若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较好地锻炼,如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工作能力、组织活动能力等。此外,他还认为,担任某一学生干部,不仅可以增强自我约束力与学习自觉性,还可以促进他们勤奋学习,严于律己;不当干部,也是对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的考验。于是,他在学校推行大学生今年当团支书、班长,明年当寝室室长或普通群众,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干部与非干部岗位上得到锻炼和考验。

3.半年实习制。长久以来,我国师范院校的学生教育实习时间一般为六至八周左右,上四到六节课。学生刚刚进入状态,步入角色,教育实习就结束了,学生收获不大,锻炼不够,只能说是浅尝辄止。针对这一状况,他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认为对师范生最需要加强“两基”(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方面的培养与锻炼,若仅依靠课堂教育,这两大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于是,他在学校师范生中推行延长实习时间到半年的做法,即半年实习制。半年实习可以集中实施,也可以分散在各年级实施(一年级安排两周见习,二年级安排四周见习和实习,三年级安排12周实习)。经过几年的试点,这一做法取得很大成效。

4.综合测评制。他认为,德育地位的巩固、权威的维护、效果的增强,都需要通过德育的考核来进行。这样也才能将“德育为先”落到实处。基于此,他在学生中推行德智体综合测评制度,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学习态度等作为重要的德育考核内容,并与学生奖学金的评定、直升研究生的机会等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如他实行的综合测评一般放在每学年或每学期来进行。先是个人测评,然后同学互相测评,教师测评,按数量评出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分数。德育成绩包括政治学习态度、形势政策课成绩、社会实践、社会公德、集体观念、公益劳动、文明修身、寝室卫生、遵纪守法和考勤情况,等等。可以说,综合测评能够很好地矫正学生中存在的“只注重考试,只关注考分,对发展个人兴趣、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热心”的不良现象,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确实是一种既全面而又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好方式。

5.以美化身边环境为中心的文明修身活动。自1995年起,针对多数大学生都是一些缺乏劳动锻炼、“娇气”的独生子女,他在全国各大高师院校率先开展以清扫校园为核心、创建“十无”校园活动,发动广大学生以“每个班级包干一个教室、一个厕所、一块绿地”等形式参加文明校园建设,并提高自身的精神文明水平。由于他领导的学校在大学生文明修身行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还荣获了上海市政府授予的“上海市大学生文明修身基地”荣誉称号,也由此揭开了上海师范大学文明修身活动的新篇章。从那年起,学校决定把“文明修身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以学分记。“清洁校园”是“文明修身课”的主要内容。学校将学生宿舍的全部卫生工作以及校园园区90%的清洁工作交给学生承担。除学生宿舍外,将校园划分为50个岗位,四年内每个同学要参加文明修身劳动2个半月,每天一小时左右。他认为,如果清扫卫生这种小事落到了实处,一是有助于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二是增强了责任感与环保意识,三是培养了学生不怕吃苦、团结互助的精神。正如当时一位大学生写道:“文明修身,美化了校园,净化了我们的心灵,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既要学好文化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人。”[21]

此外,为了践行他“德育必须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实践中和亲身体验中提高自身素质”的德育思想,他还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走向社会,在实践活动中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如上海师范大学在他的带领下,每年有近千名学生放弃假期可以获利匪浅的“打工”机会,到举办的“爱心”学校义教。学生举办的“爱心”学校,覆盖范围遍及全上海以及江苏、福建、山东等地,主要内容是帮助家境贫寒的学生以及下岗职工子女补课,开展文体娱乐、知识讲座等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欢迎。[22]与此同时,在学生这一群体之中,他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宣传和学习《中华美德五字歌》,陶冶了大学生们的道德情操,提升了他们的思想境界。[23]

三、以身作德

杨德广教授认为,人生在世,要立身、立言、立业、立德。而立德是基石,最重要,既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既敬业又尽责,同时还要热爱祖国、人民,廉洁奉公,勤于工作,努力进取。[24]正是基于他要“健健康康为祖国工作五十年”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是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高教局、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担任行政领导期间,还是2003年以来“退而不休”,担任普通任课教师以及从事教育慈善事业,他都亲力亲为,亲自践行着自己“立德”的理想和信念。

如他在担任大学校长期间,为自己定下“约法十章”,其中包括从不要专车接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坐火车不要软卧,也不参加任何旅游性活动等。[25]作为大学校长,他每年至少五六次主动给大学生上党课,以对其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与人生观教育。每1-2个月,要到学生宿舍走走、看看,平时就在学生食堂吃饭,与学生一起就餐、聊天,了解学生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此外,每学期还会与学生一起清扫马路、做校园绿化,践行文明修身活动。

他看重个人操守,也重视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目前,70多岁高龄的他仍坚持年内给研究生开设三门课程,而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每门课每年他都有更新。一直以来,秉承教书先育人,育人先育德,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从教原则。如他给研一新生们上的第一堂课,即是“当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成长与做人”。而对于他从事的高校教师这个职业,他认为,一是在职业目标上,明确教育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战略;二是在职业理想上,教师应把“教师”这一职业视为毕生追求的崇高事业,并立志为了推进社会的发展,多培养高素质人才;三是在职业态度上,要尽心尽职,敬业爱生,勇于奉献;四是在职业纪律上,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26]从教50年来,他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杨德广教授经常讲,德育就是一种影响。他就是通过自己在课堂上、生活上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来影响他人、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其一,他通过自己的“勤”影响他人。如一位学生就此感言:“杨老师平时除了出差、上课,几乎所有的时间,你都可以看到他在教苑楼的办公室里忙碌着。每次见杨老师辛勤工作的身影,不由深受触动,备受感染——一位即将步入八十高龄的年迈老人都如此勤奋,作为青年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虚度光阴,不求上进呢?”另外,一名研究生这样描述杨老师:上课从来不迟到,哪怕工作再忙,社会活动再多,有时甚至忙到顾不上晚饭就直奔教室,给学生上课。而他的大部分论文都是忙里偷闲写出来的。其二,他通过自己的“真”影响他人。无论是在课堂上亦或在课外,他都是“现身说法”,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交流,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面前,他也从来不介意谈论自己的贫苦出身,曾经遭受过的磨难,反而时常结合自身的过往经历体验、做人原则、生活信条、养身之道、处世之道、为官及为学之道,启发引导学生,让人深受教育。同时,他还结合自身做大学校长的经历,教育学生要“对金钱、名利看淡点,对事业看重点”。为此,一位研究生感慨道:“我觉得,杨校长是将自己的一生和为人做教材来给我们传授知识,而不仅是用书本上课。”[27]

近些年来,他的这种影响,还体现在他的“爱”上,他在学习及生活上关心、爱护他的每位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位“爱在细微中”的长者。如有研究生统计,他们每年到杨老师家聚餐不下十次,几乎是每逢节日假期,杨老师都会召集研究生到他家聚餐。每次聚餐,他都会提前把食材准备好,并亲自烧饭做菜。同时,他也招呼每人都动手做一个菜,在此过程中聊聊家常,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现状、近期学习情况以及个人婚恋问题等。这让那些远离家乡、父母的研究生们,感受到杨老师慈父般的温暖关爱。此外,他门下的应、往届学生,每年都会在他的召集下,回母校参加“阳光之家”大聚会,期间的餐饮、住宿费等所有花费他都坚持支付。谈及为什么这样做时,他说,这样做除了希望在外求学的学生能体会到一点家的感觉、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之外,尤其重要的是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以及生活中,有爱心,且大气、大度、大方。[28]

与此同时,杨德广教授还把这种对学生和晚辈的“爱”延展到他所从事的教育慈善事业。如2010年,为了捐助三所学校的贫困生和优秀生,他卖掉了自住的房子,筹集了三百万;2012年,为帮助甘肃四所乡村学校的贫困生,他又捐助了八十万;2015年,代表“阳光慈善之家”的他,向上海海湾大学园区捐赠了6000棵树苗,用于校园绿化;每年,他向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基金”和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捐款数额都在递增;等等。[29][30]现今,他又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即有生之年至少资助三千名贫困生和优秀生。

杨德广教授小时候仅靠吃豆渣生活,小时候因打捞家中唯一一把镰刀而跳入寒冬刺骨的池塘,冻得险些丧命;现如今也不是坐拥万贯家财的富翁。然而,杨德广教授一直在用他的那种坚韧力,践行着他常给学生讲的道德理想,“大学不仅要有大师、大楼,还要有大爱”,这与他始终坚持的“勤奋有为”一样。当然,在教育慈善方面,他也深知个人力量有限,于是近年来一个被媒体称颂为“点燃者”的角色,由他无意中扮演。[31]即他也用自己实在的行动,带动了他周围的人陆续加入到这一事业中来。在这些受他影响、被他“点燃”的人当中,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以“杨德广帮困基金”名义一次性捐款两百万元;有卧病在床、罹患恶性肿瘤的翁敏华教授,仍坚持认领“一对一”资助对象;也有自己的儿女和未成年的孙辈。

更为有意义的是,他的这种“点燃者”角色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届届学生。在听说了他资助三十二名中小学生,并且计划一直供他们读完高中、大学的事迹之后,他已毕业的研究生如陈敏、向旭、陈润奇、李福华、刘岚、靳海燕、朱炜、吴海燕、季成钧、汪怿等纷纷效仿并追随他的行动,按照对方提供的名册认领贫困生,“一对一”予以重点资助,有些专门从外地赶过来认领,有些甚至还拉上家属领取“双份”。2014年年初,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杨德广教授打算把当年剩余的四个资助名额全部包下时,他的学生陈敏仅在其微信圈里“一招呼”,不久就涌来20多人争抢。[32]

在本文即将截稿时,笔者忍不住又去上海师范大学拜访了杨德广教授。在他的办公室,我看到,地上堆满了即将运送到山区给那里孩童穿的一捆捆崭新衣物,办公桌上摆放着需要他“一对一”扶助的贫困地区学生表格;我还看到,他用微信招呼他的学生们周六、周日去上海远郊义务植树,看到他为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写的书稿、准备的讲稿;还从教育学院研究生那里了解到他最近在研究生课堂上推行非常受欢迎的“翻转课堂”和“微课堂”……著道德之文,行道德之实,垂道德之范。杨德广教授的大家风度和经世济民的人文情怀,已经为我们这些后辈学者提供了最好的范本,也已影响而且必将影响更多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教育新视野新理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31][32]李晔.“活明白”的大学校长[N].解放日报,2015-01-20.

[3]杨德广.把政治思想工作做到教学领域中去[N].文汇报,1978-12-14.

[4]刘培军.杨德广高等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

[5]杨德广.教育岂能“目中无人”[N].文汇报,2010-10-08.

[6][7][10][11][17]杨德广.大学德育面临的形势与挑战[J].思想·理论·教育,2001,(2).

[8][9]杨德广.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改革观[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2]杨德广.高等学校学生政工队伍建设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1984,(4).

[13]杨德广.德育教师队伍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学报,1990,(1).

[14][26]杨德广.建设良好教风取决于教师的“三个投入”[J].高校教育管理,2014,(6).

[15]杨德广.德育的四个效应[J].江苏高教,1987,(6).

[16]杨德广.变平面教育为立体教育初探——谈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J].青年研究,1983,(12).

[18][24]杨德广.大学校长要坚持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19]杨德广.杨德广教育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0][21][22]杨德广.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J].思想·理论·教育,2001,(11).

[23]杨德广.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1999,(3).

[25]关晴.亘古的明月清风——记市人大代表杨德广[J].上海人大月刊,2001,(1).

[27][28]罗志敏.以勤为师以真为师以实为师以爱为师——论杨德广教授的研究生培养之道[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9).

[29]陈羿洲,程利平.杨德广基金再次惠及我县学生[EB/OL].http://www.huanxian.gov.cn/html/sh_678_4828.htm l.

[30]李一能.捐赠柳竹苗,慈善绿西部[N].新民晚报,2015-04-08.

猜你喜欢
德育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