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广高等教育研究旨趣及其特点

2016-04-12 08:23
山东高等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授学术研究

(杭州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1121)

杨德广教授是我的博士生导师,他人格高尚,学识渊博,情趣高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作为一名学者,他是继潘懋元先生之后我国又一位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著述丰硕、自成一家;作为一名教师,他关爱学生、诲人不倦,是一位深受学生拥戴的教育传道士;作为一名校长,他勇于探索、敢为人先,是一位有理念、有思想、富于勇气与智慧的教育改革家。每每研读杨老师的文章,总觉得文如其人,措词造句质朴流畅、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观点立论简明扼要,令人耳目一新。总结概括杨德广教授的高等教育研究旨趣与特点,对于了解和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研究选题上,紧扣实际,立足现实

高等教育研究选题宏大杂乱,高等教育学覆盖领域广泛。选择什么样的问题进行研究,既反映了研究者的研究旨趣,又体现出研究者的学术敏锐性与现实关照性。杨老师著作等身,一共发表文章500余篇,出版著作40多部,是一位非常勤奋高产的高等教育理论家。纵观这些文章与著作,可以看出他始终立足现实、紧跟时代,将自己的研究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对高等教育现实的深切关照,成为杨德广教授学术研究的鲜明特色。正如有人所说,“要了解中国高教的动态和现状,应看看杨德广的文章”。[1]序言2

梳理归纳杨德广教授发表文章和著作的脉络,可以看到其中鲜明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将1978年到2009年发表于各类杂志刊物上的400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排列,可以清楚地看出杨德广教授研究选题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在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研究比较多地关注大学生毕业分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式、大学生素质测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到了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由于学潮等因素影响,文章选题大都集中于高校德育工作方面,高度密集地发表了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研究成果,并把研究视野拓展到西方思潮与中国学潮等领域,进而延伸到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杨教授又研究了中国加入WTO后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国际化问题、后勤社会化改革等等。在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高等教育在急剧变革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杨教授把研究视角聚集在实践迫切需要理论回答的问题上,写出了《改制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困境的出路》、《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发展教育产业,促进教育发展》等重磅文章。到了新世纪,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研究视角又切换到创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大学特色等问题域中。除了紧紧跟踪高等教育改革与实践之外,杨德广教授一直参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在1983年,他就积极参加了由潘懋元先生主编的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的撰写,并陆续主持编写出版《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等系列著作与教材,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及学位点建设倾注了心血,以理论促进实践改革,以学术带动学科建设,繁荣高等教育学科,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杨德广教授的研究视野几乎涉及到高等教育研究的各个重要领域。然而他的研究选题并非只是对高等教育现状及政策的注脚与解释,而是具有较强的预见性与前瞻性。杨教授对高等教育产业属性、高等教育体制、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都走在时代前列,体现出一个高等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的敏锐性与洞察性,善于捕捉学术前沿,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与深邃的洞察力。

二、在研究目的上,推动改革,引领实践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学术不端甚至学术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有人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有人编造实验数据,急功近利、粗制滥造,名为学术,实为名利。前些年,也有人匿名在网络上声称杨德广教授存在“一稿多投”的学术不端现象。其实,在当时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信息传播渠道的历史条件下,每次学术研讨会与会者自带论文。由于时任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的杨德广教授知名度较高,更由于他的文章、演讲观点新颖、尖锐泼辣、深受欢迎,每次被多家刊物“抢走”,导致“一稿多用”,被有些人误以为“一稿多投”。如果换一种视角,正说明他的文章质量高,受到众多媒体的青睐。事实正是如此,杨教授有二十多项科研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获得省部级以上大奖。他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是靠刻苦学习、勤奋耕耘,更主要的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他说,他做人做事的出发点和强大动力就是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2]序言3“我所从事的研究课题,都是来自社会现实和工作实际,都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而且必须解决和回答的问题,因此,既有必要也有责任去研究探索。”[3]序言1

杨德广教授的学术生涯正好与我国改革开放年代相吻合。他深切体会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对于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而言比较滞后,因此他有责任有义务大声疾呼,推动改革深入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确立,杨教授就提出了教育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论断,当时许多人都抱着怀疑的态度;直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推进,杨教授又进一步思考高等教育如何与市场相适应的问题,提出了“大学校长既要找市长,也要找市场”、“发展教育产业,建立教育市场”等一系列观点,更引起了高等教育理论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强烈震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等改革进程中,也随处可见杨教授大声疾呼的身影。这些论断倾注了一位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极大的热情与责任,反映了杨德广教授对高等教育的拳拳之心。

其实,站在杨德广教授的角度也很容易理解他的选择与做法。杨德广教授出身在江苏贫穷的农村,亲眼目睹旧中国的贫穷落后,深知社会底层平民百姓的疾苦。这样的出身与经历使他天然地关注百姓,矢志改革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使得教育研究总是能从群众与基层需要的立场出发,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正是这种高尚的觉悟与情操,使他在古稀之年走上了一条更高境界的慈善之路。他退休之后没有过起含饴弄孙、休闲散淡的日子,而是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他省吃俭用,生活极其朴素,却拿出积蓄的书稿费、讲课费及卖掉一套房子所得,回报母校,捐助贫困儿童。他倡导发起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慈善事业继续发挥光与热,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他之所以有这样的人生选择,如果从大的说,是对祖国、对人民、对教育无限热爱的情怀;如果从小的说,是对人生、财富、名利的彻身感悟,是他淡泊名利的具体行为。他既有“无为何入世,入世有所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生追求与情怀,也有“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的通透达观。现在回头来看,杨德广教授出于推动改革引领实践的初衷研究高等教育这一结论,并非主观臆测或人为贴金,而是有据可循、真实可信的。

三、在学术立场上,平民情怀,本土取向

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也会有意无意受自身立场所影响,立场决定观点与态度,也决定了治学方法。高等教育研究者在研究高等教育时总是存在着某种出发点与落脚点。刘振天在总结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学研究立场时,提出了潘老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四个立场:本土化、实践化、平民化、科学化。[4]他认为,潘先生一生在追求高等教育学的本土化,用中国本土的语言研究并叙述着发生在中国本土的高等教育故事;潘先生的高等教育学不是纯粹的概念推演,而是源于对中国高等教育实践的理论概括、解释和回答;潘先生的高等教育学是彻彻底底的平民主义立场,没有故弄玄虚与趾高气扬,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教育学,是平民高等教育学家;潘先生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的科学化,追求揭示高等教育学的一般规律与原则,坚持研究的客观性与中立性,避免偏见与狭隘。

作为老一辈的高等教育学理论家,杨德广教授在学术研究立场上与潘懋元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处。杨德广教授出身于旧社会,成长于新社会,从小受到英雄模范人物的熏陶感染,立志要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正是这样的成长环境与经历,使得杨教授身上具有浓厚的平民心态与民族意识。他的身上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社会精英意识与气质,他是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经常在学生食堂就餐的平民校长,平易近人,与师生打成一片。在高等教育研究过程中,他不停留或满足于国外高等教育理论与学说,认为国外高等教育理论必须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用于指导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因此,他下决心努力探索中国教育发展的理论和道路,创建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学。正是这种情怀与取向,使他成为中国本土的高等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

这种平民化、本土化充分表现在他朴实的学风与文风上。他总是从实际问题出发,用平实的语言通俗易懂地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并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丰富、发展。我们都知道,理论来源于实践,但不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要通过概括与升华,使理论高于实践,指导实践。杨德广教授众多的研究成果正是来自于实践,是中国本土的经验,他的研究很少有故作高深、故弄玄虚的东西,都是高等教育底层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这种平民意识与本土情怀,使他的研究与观点非常“接地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性。80年代初、中期,他就提出了高等学校要招收费生,要鼓励发展民办学校,大学毕业生要自主择业,进入人才市场;90年代初,他又提出高等学校要走进市场才能走出困境,要防止高等教育领域“左”的思潮,建立教育市场,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学理论等等观点。当年,他为了研究独立学院问题,曾三番五次与时任独立学院院长的我研讨,了解一个基层单位实际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掌握大量实际案例,分析国家相关政策得失,提出解决我国独立学院问题的对策。他分析研究高等教育问题,总是能立足实际,注重调查研究,以事实材料说话,既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又有微观的具体分析。在分析阐述问题时,杨德广教授从不习惯使用艰涩难懂的概念与术语,也不以西方理论流派作依据,而是采取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表达思想观点,这正是平民化、本土化立场的真实写照与生动体现。

四、在观点立论上,争鸣探究,追求真理

学术的发展需要争鸣辩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优良的学术传统。真理越辩越明,在学术争鸣中可以展现思想的深刻性,见解的独到性。然而,当下高等教育学界缺乏争鸣风气,学者之间不习惯于思想观点的交锋。杨德广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很多热点难点问题都进行了探索,积极投入到高等教育学术争鸣之中,并被潘懋元先生称誉为“教育理论界知名的‘闯将’”。他写道:“杨教授敏于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往往提出一些具有原创性且超越现行政策的理论观点。有人拍案叫好,有人侧目而视,有人询问:‘彼何许人耶?’”[5]序1潘老廖廖数语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杨德广教授善于发表独到见解的学术特点,一个好思善辩的学术形象跃于纸上。

刘尧在《杨德广:探索高等教育真知的争鸣者》一文中,比较系统详细地阐述了杨德广教授所经历的三次有关高等教育的争鸣,认为杨德广教授在高等教育规律、高等教育属性、高等教育体制、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价值等重大领域都参与了争鸣讨论,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6]上世纪80年代末,杨德广教授就及时察觉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育属性也将被重新认识,因此对教育市场、教育产业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旗帜鲜明地提出“发展教育产业,建立教育市场”的观点。然而,这一观点遭到一些学者反对,杨德广教授继续撰文论述,深化讨论,推动了教育属性研究的深入开展。90年代初,杨德广教授提出高等教育要走出公办教育这一单一办学体制的困境,必须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实现多元化办学格局。他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就是以“一主多元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为选题,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这一观点又引起较大争议,杨德广先生不为所动,坚持己见,继续发表争鸣文章,进一步阐述自己的主张。本世纪初,随着高等教育大扩招带来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有人发表文章认为高等教育大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质量下降等问题。杨德广教授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问题与成就相比微不足道,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上大学的迫切愿望,高等教育质量也是多元的,不能用原来的精英质量观来衡量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教育质量。可以说,这种学术争鸣伴随着杨教授的全部学术生涯,直到前些年,杨德广教授还积极参加高等教育规律的争鸣。2012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认为,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必须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两条规律是工具性价值观的体现,这种工具理性导致了高等教育独立性的缺失,使得高等教育沦为政治与经济服务的工具,并称高等教育适应论已经过时,“高等教育适应论是历史的误区”。杨德广教授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他认为,“适应论”并非历史误区,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对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可以看到,在每一场重要的学术观点与争鸣交锋中,杨德广教授都不会缺席。他或撰文或演讲,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尽管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但有调查,有实证,摆事实,讲数据,言之有据,以理服人。这种争鸣不是意气用事,哗众取宠;也无关派别圈子,更不是为了个人学术荣誉争个高下;而完全是探讨真知,追求真理。杨德广教授作为一名学者校长,胸怀开阔,光明磊落,具有“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的进步乃是天下人之福音”的文化自觉与胸襟。他平时注意积累,勤于思考,随身携带本子,看到一些重要数据、资料就随手摘抄下来。他说,每每把一篇文章写好,表达自己的见解,精神就非常愉悦;如果不把它写出来,会浑身难受,寝食不安。这种对学术的态度一是受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所驱使,二是对真知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

五、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调查和行动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就是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杨德广教授理科出身,自谦没有教育理论修养与文科功底,但他坚持在撰写文章时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讲真话,不讲假话;二是讲实话,不讲空话。这与潘懋元先生的“文章不写半句空”惊人一致,反映了老一辈学人认真求实的治学态度。王洪才在《开拓型校长,行动研究典范——对杨德广校长的叙事研究》一文中,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用几则典型故事呈现杨教授的行动研究风格,并对开拓型校长这一论点进行了生动注解。[7]他认为,杨德广教授在长期工作中,形成了将研究与行动融为一体的风格,在理论上大胆创新,在行动中勇于探索,他提炼了五个故事用以说明杨德广教授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确立了高教行动研究的典范地位。

注重调查、实事求是是杨德广教授学术研究的鲜明特色。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无论从专业设置还是人才培养模式,都有着浓厚的传统教育色彩。为此,杨教授从社会需求这一立场出发,提出了高校专业改革的设想,要求减少老专业、增设新专业、发展紧缺专业。他发表了《上海市3万名大学毕业生素质调查及反馈意见》报告,是建立在对3万名大学毕业生开展大规模质量调查基础之上形成的结论。[8]432到80年代中后期,杨教授又陆续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改革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建立在调查与行动研究基础之上,是厚积薄发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一时的应景之作,其观点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其方法具有鲜明的实证性。研读杨教授的文章,可以发现有不少调查数据与案例材料,这种重实证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在今天同样值得大力提倡。

能把自己的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改造,实现理论的价值和理想,这是非常幸运和宝贵的,杨德广教授身为校长具备这个条件。杨德广教授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特色学分制,他并没有停留在“纸上谈兵”上,而是在实践中亲自设计改革路径,按照“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实践课,开设副修课”的原则进行学分制及选课制的探索。杨德广教授长期关注大学教学理论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他也没有止步于理论探讨,而是在上海师范大学身体力行,积极倡导教学改革。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开展了充实学生学习内容、充实学生课余活动、充实学生精神生活的“充实教育”;实行了“多张证书制、半年实习制、干部轮换制、综合测评制”的学生管理改革,调动了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工作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推行了加强社团活动、调研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教学辅助环节的改革,让学生在课外忙起来。这些改革举措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即使在今天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上种种事例都说明,杨德广教授是高教学术界行动研究的典范,他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研究是为了行动,行动又反哺了研究。这一做法使得他提出的理论与观点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扎根于高等教育实践这一肥沃土壤之上,开出理论之花,结出实践之果。

参考文献:

[1]杨德广.高等教育专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8]杨德广.从农民儿子到大学校长:我的教育人生[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刘振天.理论的力量何以可能——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及其研究立场[J].山东高等教育,2015,(2).

[5]杨德广.教育新视野新理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刘尧.杨德广:探索高等教育真知的争鸣者[J].高等理科教育,2015,(4).

[7]王洪才.开拓型校长,行动研究典范——对杨德广校长的叙事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2).

猜你喜欢
教授学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刘排教授简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学术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