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立体化课程的建设及其实践路径

2016-04-12 02:56王兴德宋广文
山东高等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系统立体化教材

王兴德,宋广文

(曲阜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实现更高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应对信息网络时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挑战,国内高校逐步实行了课程体系的改革。近年来,高校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课程发展趋势,即课程呈现载体和方式表现的现代化。[1]这一趋势的出现,为课程的立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课程立体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大量与传统文本教材相对应的电子教材和网络教学资源的出现,使得立体化教学资源应运而生。[2]立体化教材不是电子网络教学资源与传统文本教材的简单结合,而是以课程为中心在教育教学中整合和运用的各种新资源。在教材立体化发展过程中,教学的实施过程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个要素和环节都在发生着立体化的转变,即教学过程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和教学过程的立体化倾向,推动了立体化课程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立体化课程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许多高校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课程教学形式的改变而不注重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且存在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分离等问题。在立体化课程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形下,深入探讨高校立体化课程的建设和进一步深化高校课程改革变得势在必行。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和反思前人的研究,积极地探索高校立体化课程建设的内涵及实践路径,提出了高校立体化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构想,在丰富高校立体化课程建设理论的同时,希望能为高校立体化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立体化课程的概念及特征

立体化课程是指“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下,将数字化的学习资源、虚拟的网络空间与传统的课程资源及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师生之间同时利用学校、课堂、网络、通信和生活实践等活动将经验获得、知识建构和社会实践联结成一体的教学过程与课程”。[3]立体化课程关注教学过程和课程结合的连续性与一体性,因此,立体化课程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立体化教材和立体化的教学过程。立体化教材是指与传统文本教材相匹配的网络教学材料或电子教学材料。根据内容主体的不同,立体化教材可分为教师参考书、主教材、试题库、学习指导书等;根据载体形式的不同,立体化教材可分为影音制品、传统介质教科书、网络与电子出版物等。[4]立体化的教学过程是指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的立体化,包括立体化的课程目标,立体化的教学组织,立体化的课程内容以及立体化的课程评价方法等。

立体化课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课程结构形态多元化和课程过程的多向度两个方面:

(一)课程结构形态多元化

1.时空环境特征,即教学空间的延伸。传统课程的时空环境局限于课堂等物理环境,只限于学生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而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教学空间逐渐融合了网络学习社区空间(基于网络通信的虚拟情景的分布式学习空间)。

2.媒体资源特征,即媒体资源在教学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延伸,表现出课程资源和载体类型多样性等特征。课程资源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有可以运用的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教学媒介等物质资源和自然社会等环境资源的总和,它具有形式多样性、丰富性、内隐性等特点。[5]课程资源的载体形态已经由单一的文本教材形式,发展成为影像制品和各类网络书籍等电子形式,并且课程的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已经不仅局限于课堂和多媒体之中,也包含了互联网中丰富的课程资源。

3.组织形式特征,即教学方式的延伸。除了原有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外,立体化课程还囊括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协同学习、虚拟社区讨论学习、分布式协作建构学习等多种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总之,课程的形态结构呈现出虚拟课程与实体课程、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与网络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的立体化特征。

(二)课程过程的多向度

1.课程目标的多维性特征,即在保留原有课程目标精髓的基础上,建设了“知识-经验-社会生活”相统一的多维性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的生成性特征,即不是以学科内容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而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选定学习内容的主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或与教师交流过程中产生学习结果,并将新的学习结果录入学习资源数据库成为新的学习内容,达到更新学习资源及实现学习内容的生成性的目的。

3.教学实施的灵活适应性特征,即在立体化课堂中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以学生认知风格为依据,选择与学生认知风格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图1 立体化课程的特征

4.课程评价的多元化特征,即与课程目标的多维性、课程内容的生成性、教学实施的灵活适应性相适应,创建更加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法,新的课程评价方法要以发展性和激励性为宗旨,实现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已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法,例如:自主评价、专家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方法以及目标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等。

立体化课程主要包括立体化教材和立体化的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因此,立体化课程的建设需要从教材和教学过程两方面入手,并且在建设过程中要实现两者良好的互应结合:立体化教材应用于立体化的教学过程之中,立体化教学过程的新要求反馈于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中,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使得立体化课程的特征和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立体化课程建设的内涵

立体化课程建设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二是课程实施过程的立体化建设。

(一)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1.教材载体形式的立体化建设。在文本教材的基础上,开发一系列能够将文本知识、多媒体教材和网络资源结合在一起的数字化教材资源,实现教材形式的多样化,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虚拟平台,为学生提供这些教材资源。例如:建立网上课程资源、网上图书馆,使学生能够通过网上虚拟平台获得这些数字化教材资源,并将其运用到自身的学习中。

2.教材内容的立体化建设。在对教材内容进行立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实现教材内容与其他相关学科教材内容的交叉融合,又要实现已有教材内容与该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的联合,并且要在教材内容建设过程中兼顾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和整体结构性。例如:对心理学的教材内容进行立体化建设,既要充分考虑到心理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在横向上注重心理学教材内容与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又要在纵向上准确把握心理学教材内容的发展方向。

3.教材编写的立体化建设。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精选优化,编写更适应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材,并且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编写使用各式各样的教材。例如:随着学生课堂学习时间的缩短、课外学习时间的增长,可以开发一些适宜自主学习和课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材资源。此类教材资源需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并且需要具有适宜的难度,学习者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可以编写课堂、复习辅导、课外自学以及测验等立体化的教材资源,实现建材系统的合理化。

4.多重性质教材的立体化建设。近年来国内部分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的趋势提示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授环节需要教材资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教材资源。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建设好理论教授环节的教材资源,而且要建设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教材资源,以建成基础知识教材与实践性教材相结合的多重性质教材资源,服务和优化各个教学环节。例如:在机械制造专业实验教学课程教材的建立过程中,融入一些综合性的实验,将实验教学课程教材建设成实践性的教材,从而使得机械制造专业所学教材不仅包含传统理论性教材,而且包含实践性的教材,实现了多重性质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在教学过程运用多重性质的教材资源不仅可以优化理论教学环节而且可以优化实践能力培养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6]

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可以优化教育教学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教学要素,改进教学方法,改善传统的教学环境,到达促进教学的目的。同时,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对于课程改革和推进课程立体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实施过程的立体化建设

1.课程任务的立体化建设。在课程实施过程的立体化建设中,首先要建立立体化的课程任务。传统的课程任务体系虽然综合考虑了个体经验、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多个因素,但在课程任务的实际执行中,教师往往注重传授基础科学知识的课程任务,忽略培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思考能力的课程任务。因此,在课程任务立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入思想道德修养、思维能力培养等课程任务,实现课程任务的立体化。

2.教学组织方式的立体化建设。除了进行传统的课堂组织教学之外,还可以采取基于立体化教材的自主学习和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协作学习,以及虚拟环境讨论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以上教学组织形式都是课程立体化趋势下能够对学生学习产生显著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高速发展的通讯交流工具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社区和生活交流平台,基于此类平台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而且可以促进各种隐性课程的形成并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总之,传统的教学过程和实体课堂已经延伸到了虚拟的网络空间,立体化课程的组织形式变得更加自主化和动态化。

3.课程内容的立体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内容的立体化选择和呈现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于原本课程知识的不足,我们可以进行及时补充和改正,从而建立立体性和动态性更强的课程内容。例如:课程内容的立体化建设不仅要在横向上注重课程内容与各个相关学科课程内容的交叉联系,而且要在纵向上注重现有课程内容和未来课程内容发展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还可以把社会生活经验纳入到课程内容中来,使课程内容变得更富有科学性和教育性。

4.课程评价的立体化建设。为了与课程目标立体化建设、课程组织立体化建设、课程内容立体化建设相适应,课程评价同样需要进行立体化建设。课程评价的立体化建设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进行多元主体课程评价模式的建设,例如:建立专家评价、学生自主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模式。二是进行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法建设,例如: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不仅要对课程进行目标性评价,而且要对课程进行过程性评价,从而增加课程评价的有效性、导向性及适应性。[7]

图2 立体化课程建设的内涵

通过教材和课程实施过程两方面的立体化建设,可以建立起更加完备和便捷的教学资源,并创建更加自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具有立体化的特征,课程资源和教学过程得以完美的结合,从而使得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变得更加高效和灵活。完成立体化教材和课程实施过程两方面的立体化建设,可以使高校课程更富时代性,在保留原有优势的前提下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建设立体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立体化课程建设的实践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设可以进行网上教学的虚拟教学系统;二是实施网上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网上课堂和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内部结构是:网上课堂和实体课堂相结合,实体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仍占据主导地位,网上课堂作为实体课堂的延伸。[8]

(一)虚拟教学系统的建设

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需要建立辅助课堂教学的立体化平台即虚拟教学系统。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内容。虚拟教学系统上的教学内容要与实体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相统一。虚拟教学系统上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实体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更应该是实体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同时,虚拟教学系统上的教学内容要包含更多应用性方面的知识,例如:虚拟教学系统上的教学内容包含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应用性知识,而实体课堂的教学内容包含理论教学的基础性知识,实现虚拟教学系统上的应用性教学内容与实体课堂中基础性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虚拟教学系统上的应用性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学习实体课堂中的基础性教学内容。

2.教学环节和要素。虚拟教学系统应该包含所有的教学要素,需要适应教学的各个环节。虚拟教学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模块:立体化教材和课件等资源模块;视频点播、个别辅导、实验指导和平台交流等教学功能模块;自测练习、作业批改、教学评价统计等教学评价反馈模块;学习交流背景、人机界面等教学环境模块。[9]具备了这些要素,网上教学才能有效地进行,虚拟教学系统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3.虚拟教学系统功能和效果。虚拟教学系统作为教学的辅导工具,学生可以从虚拟教学系统中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方便自身的学习。同时,虚拟教学系统允许学生向虚拟教学系统上传自身获得的学习资源,在虚拟教学系统上表达自身的观点。虚拟教学系统的这种功能使合作学习和讨论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中来,充分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4.教学管理。虚拟教学系统是教师管理教学的辅助工具,虚拟教学系统应该具有对教学进行辅助管理的功能。教师可以在虚拟教学系统中进行学生作业的布置及批改,学生课外习练习与实践的安排,以及学生自学情况的监控等。同时,教师能够通过虚拟教学系统获得有关学生学习效果、学习状态方面的信息,将此类信息运用到教学评价之中,可以实现便利教学评价的目的。

(二)实施网上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施网上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注意两点:

1.实体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在运用网上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时,仍应坚持以实体课堂教学为主,不能使虚拟网络教学占据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虚拟网络教学只是实体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并且在实体课堂教学中,运用立体化的教材资源进行教学,更能发挥立体化教材资源的优势,立体化的教材资源能够刺激学生多方面的感官,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此同时,实体课堂教学过程中立体化教材的运用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且要时刻关注学科的理论前沿,实时更新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多媒体制作和运用技术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在教育教学中灵活地应用情景式、虚拟式、仿真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师角色特征。

2.利用网上课堂进行拓展教学。例如:在护理专业拓展课程中,可以包含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和素质课程等[10],教师通过虚拟教学系统开展拓展教学,同时学生在虚拟教学系统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最终完成护理专业拓展课程的拓展教学。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利用虚拟教学系统,实现网上课堂和实体课堂的良好结合,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立体化课程实践要使网上课堂教学和实体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虚拟教学系统进行网络教学,完成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利用实体课堂教学完成基础课程的教授任务,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更加综合性的教学。

图3 立体化课程的实践

在立体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中,不仅要注重立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以及完善的虚拟教学系统的建立,而且要积极的应对立体化课程建设中出现的挑战。立体化课程的建立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课程和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整体构思和设计,而且要实时关注学科理论前沿,更新教学资源,维护教学系统。因此,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当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总之,只有在立体化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立体化课程涉及的各个方面,积极地注意并解决期间出现的相关问题,精益求精地完善每个环节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立体化课程建设的目标。

立体化课程关注教学过程和课程的连续性和一体化,是课程与技术整合发展的结果。因此,立体化课程建设应以课程为核心来整合新的教学资源,并且涵盖立体化教材建设和教学过程的立体化建设两个过程。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符合高校课程改革选修化的发展倾向,同时丰富教学资源的建立是对基础课程资源的发展与补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兴趣个性发展对于教学资源的多样化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网络资源和实体教材,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最终实现课程的立体化。在此理论构想之下,积极进行实践与摸索,立体化课程建设的目标终将会实现,进而达到完善高校课程体系、促进高校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弼成.大学课程体系现代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25-26.

[2]陈际平.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热点和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1999,(5):3-7.

[3]刘成新.立体化课程的内涵及其特征解读[J].现代教育技术,2010,(4):42-45.

[4]龙琳琳.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教学中的立体化教材建设[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3,(4):71-72.

[5]刘成新,王焕景,褚晓红.立体化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48-52.

[6]徐宏.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多维度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79-80.

[7]张明慧,周金成.高校立体化课程设计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7):127-128.

[8]刘成新,邹建梅,张海燕.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5,(7):64-67.

[9]卢伟刚.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立体化课程教学探索[J].高教研究,2009,(4):93-94.

[10]孟凡云,米振生,王守军.高职医学相关专业基于“平台+模块”立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9,(9):138-140.

猜你喜欢
教学系统立体化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基于Unity的计算机硬件组装仿真教学系统设计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基于移动学习理念的智慧教学系统
基于交互式双板教学系统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汽车配件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