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教学细节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一节八年级数学课教学案例分析

2016-04-12 04:21甘肃省华亭县第二中学744103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反比例图象案例

甘肃省华亭县第二中学(744103)

郭晓泉●



注意教学细节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一节八年级数学课教学案例分析

甘肃省华亭县第二中学(744103)

郭晓泉●

在构建生本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对于我们教师来说,除了设计好教学流程,处理好教学过程,关键还要看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操作,从而实现这个“高效”.通过本学期一个时期的深入课堂听课,我发现,我们大多的年轻教师在授课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教师的一些教学细节问题便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下面根据一节八年级数学课《反比例函数》复习课,来说明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高效.

一、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规范性

我们所教的每一个学科都有各自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必须做到语言叙述的规范性,不能由我们的理解来说明.

案例1 若反比例函数y=(k-1)/x的图像经过点(-1,-2),求函数的解析式.

这本来是一个简单的基本性问题,但是教学中,问题出在教师及学生的不规范表述上.无论是学生的解法还是教师的评价,都是“把点代入解析式得到k的值”.这种说法是不够严谨的,规范的表述是“把点的坐标代入到函数待定解析式再求解”.

象类似的问题在教学中经常出现,我们有意无意给学生一个错误的解题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规范地表述有关的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语言的表述要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切忌随口语言的应用造成一些固有的说法错误.

二、问题表述的准确性

在教学中,我们可能会无意间说错一个问题,但是对于一些知识性的问题,教师是不能够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审视自己所要提出的问题,不能够使问题的表述存在漏洞.

案例2 反比例函数y=(1-m)/x,在每一条曲线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m的取值范围.

这个问题是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问题,乍一看似乎没有问题,学生也知道是求m的取值范围,但是这样的问题表述不够准确,前后关系不够完整,而且文字使用有一定的问题,准确说应该是“已知反比例函数y=(1-m)/x,在它的图象的每一支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m的取值范围.”这些不经意的问题,久而久之,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学生思维严谨性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尽量使问题简明、准确,意思表达清楚,切莫含混不清或出现错误的叙述.

三、提问的针对性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可能没有提问,为了使问题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们提出的问题必须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而提出,不是笼统的给学生一个问题.

案例3 提问:反比例函数有那些知识点?

这个问题提出的太过于笼统,而且出现了“知识点”的表述,学生一时不知从哪儿来叙述,所以复习阶段出现了短暂的停顿,在教师提示从概念、图象、性质来说明,学生才得以去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问题中,我们完全可以设计成一个个的小问题来让学生解决,如,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是什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怎样的,反比例函数有哪些性质,等等,使知识的学习更具有条理性,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问题提出的适度性原则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会提出很多问题,但是提出的问题要适度,如果问题太难或超越了学生的可接受范围,那么对教学就会造成冲击,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很难展开.

案例4 为了说明y=k/x中k的几何意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已知点P(x0,y0)在函数y=k/x的图象上,过P做PQ⊥x轴于Q,则△OPQ的面积是什么?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中,要利用图象来分析,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因为学生不会用代数化的方法来转化几何问题,而且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的分析也有一定的问题,最终问题解决得稀里糊涂.其实,为了说明问题,可以过P点继续做PM⊥y轴于M,求长方形OQPM的面积,通过分析长方形的边长来求其面积,这样似乎简单些,而且k的几何意义也是很明确的,即长方形面积是|k|.

五、问题导引的开放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程度,我们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应适当地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供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案例5 若点A(2,-y1),B(-1,y2),C(1,y3)在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____.

这个问题本来是一个较好的训练学生思维的问题,但是教师给出问题后马上提示,要利用图象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教师叫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做,可是学生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听教师的提示,他直接利用解析式求出了y1,y2,y3,然后给出三者的大小关系,不得已,教师画图给学生讲了一遍如何利用图象直观来比较.

这里,教师的导引出现了问题,不应该限定思路,而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然后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并进行补充.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首先选择的是计算出y1,y2,y3,然后比较大小,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个别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会考虑到图象,但是由于画图象比较麻烦也会放弃图象法,这时候怎么办,老师可以进一步提出,如果这里的横坐标都是未知数,只知它们的大小关系,如x1

学生的思维在学习中会受到教师的牵引,但是学生又是独立的个体,思维又具有独立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设计问题的时候,只具备开放性还不够,教师的引导还要到位,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要能放得开,收得住.

纵观本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还有待提高,教学基本功还需要加强,教学语言的组织、应用还需要锤炼,学生思维培养的目标、任务还需要细化,教学的组织形式还要有优化,如学生的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调动,等等,只有我们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了,让学生有兴趣学习了,热爱数学了,学生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G

B

猜你喜欢
反比例图象案例
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从图象中挖掘知识的联结点
“有图有真相”——谈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3.3 反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反比例函数难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