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初级中学校(401345)
毛 梅 ●
初中化学知识板块的衔接方法
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初级中学校(401345)
毛 梅 ●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其中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都是由化学基础知识发展起来的,通过化学方法科学家正在解决人类面临如能源、环境和粮食等的一系列危机.然而,初中生对化学认识肤浅,又有在中考的含金量比重小,造成对化学学习不够重视、主动,这与课程标准大相径庭.怎样做好初中化学知识的五大板块的内容之间的衔接呢?本文做些论述供参考.
课程标准;知识板块;四大反应
1.第一板块是元素、原子、化合价、离子、化学式、相对原子质量的知识,这是以微观粒子——原子和原子结构为中心的知识载体的化学语言学习,是学生化学入门的基本“工具”.
2.涵盖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板块,强调了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的核心理念,也是化学的基本内容.
3.以物质为核心的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学习,树立物质分类的思想,通过对物质组成元素来认识物质的类别或是通过物质的微观结构来理解物质的分类方式,从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两方面来判断物质的所属类别,是化学的基本思想.
4.以化学反应的分类来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这四个反应类型又被称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5.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及其他的性质、用途和制取或转化(包括O2、H2O、CO2,常见的金属、盐、碱、酸等)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到学有所用活.
在学生清楚了化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后,需要加强对知识的归纳,尤其是化学基本思想,如微观结构思想、质量守恒思想、物质分类思想、性质应用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足可以用来衔接各个知识板块,让板块知识自然过渡.
物质分类思想是化学的基本思想.要认识物质就必须从最基本的化学语言出发,理解元素符号代表的实际意义;能够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知道该物质的结构或组成对物质的性质做出简单的判断,从而认识物质在生活中具有的应用.
化学实验探究不仅仅是化学科学的基础,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础.初中化学教材中近40个化学实验,它渗透在各大知识板块之中,用实验探究来引导充分说明它在教材中的地位,也说明了实验是化学培养能力、形成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
1.实验探究可以驱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调动学生求知的热情.实验探究衔接化学的各大知识板块的教学法符合学科自身的特点,也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最显著心理特征就是求奇和求异、探索和冒险,这是一种特质的奋发向上,拓展知识的内驱力,实验探究完全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
2.实验探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升能力.实验探究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操作的安全、实验现象仔细观察为要素,将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通过对照、分析、整合等活动,归纳出具有理性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让学生从实验操作、观察、思维、和创新上都有所发展.
3.实验探究不但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技能,而且还能巩固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因为在探究中学生所获得的化学知识有参与、更深刻、有感悟.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调整,加深对新旧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活学活用所获得的知识,进行相应的知识迁移,扩大知识面.
例如:以NaOH为例来看看实验在各个知识板块间的衔接方式.首先明确NaOH这种物质的组成,化学式为什么这么写(理解元素的化合价特征)?其次考虑NaOH的物质分类——属于碱,这样通过实验证明是碱性(溶液pH的测定方法)?,要进行必要的反应,需要配置溶液,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的操作是怎样的?NaOH作为一种碱性物质,它具有哪些化学性质(碱所具有的通性,可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总之,有效地进行各个板块的化学知识衔接,是缩短各知识点间的跨度,降低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前提,是学生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奋发学习动力源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不陌生、无畏惧,勇往直前.
G632
B
1008-0333(2016)29-0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