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芳
(开封大学 公共外语教研部,河南 开封475004)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及其双性同体思想渊源
张秀芳
(开封大学 公共外语教研部,河南 开封475004)
《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通过具有男性气质的拉姆齐先生和具有女性气质的拉姆齐夫人之间的对立到融合,体现了作者的双性同体思想。伍尔夫认为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之间不应是对立的,应由二性气质对立转为二者同时并存、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由两性对立到双性同体,伍尔夫这一思想的形成受到她的家庭、布鲁姆斯伯里团体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伍尔夫;到灯塔去;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英国著名女作家。她认为,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有两种主宰的力量,一种是男性的力量,另一种是女性的力量。每一性都具有其独特的一面,两性之间不应是对立和冲突,应是互相依存、互相弥补。建立一种两性和平相处的和谐社会是“双性同体”思想的最高境界。《到灯塔去》是伍尔夫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小说通过对具有男性气质的拉姆齐先生和具有女性气质的拉姆齐夫人之间的对立到融合的描述,完美地体现了作者的双性同体思想[1]。
小说《到灯塔去》共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窗口”描写了拉姆齐(Ramsay)夫妇和他的八个孩子在一座海岛上的房子度假,他们的几位客人也到访与他们共度时光。透过窗口可以遥望大海中若隐若现的灯塔。小说的开篇就体现出两性之间的冲突。拉姆齐先生六岁的小儿子詹姆斯(James)渴望去灯塔,拉姆齐夫人也希望把袜子带去送给灯塔看守人的小孩,于是她承诺如果第二天天气好就出发,但拉姆齐先生则一直坚称天气不好不能动身,语气坚定,并且嘲笑妻子,认为女人的头脑愚蠢,使孩子们对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抱有希望。该部分的主人公拉姆齐先生和拉姆齐夫人集中体现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二元对立,“窗口是拉姆齐夫人观察生活、认识世界的心灵之窗,它将世界划分为窗内的感性世界和窗外的理性世界”[2]。通过窗口,作者展现了男女两性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窗口的一面是理性的拉姆齐先生,他从不篡改事实;而窗口的另一面是感性的拉姆齐夫人,她在孩子无助时安慰孩子,在丈夫要求同情时给他关爱。窗户就如一道屏障,把两性隔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男性主宰的世界,一个是女性依附的空间。
两性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他们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思维方式,世界观等方面的不同。拉姆齐先生是一位大学哲学教授,他知识渊博,事业有成,靠自己一人养活着妻子和八个孩子,在妻子的心中他是一位完美男人;他的妻子拉姆齐夫人是一位家庭妇女,没有工作,整日呆在家里料理家务,照顾丈夫和儿女们,这种维多利亚时代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表现出男人的绝对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女人依附于男人,女人的一切都要服从丈夫的事业。在家庭中,拉姆齐先生是绝对的权威人物,他的儿子想去看灯塔,由于父亲拉姆齐先生不同意就不能实现愿望。孩子们对他敬而远之,敢怒不敢言;而拉姆齐夫人也总是把他放在绝对中心的地位,绝对服从丈夫的一言一行,无条件接受丈夫的发号施令,她认为男人的智慧像上下左右交叉着的钢铁大梁,撑住摇摆的织物,支撑起整个世界。在这个家庭中,两性之间是不对等的,这种对立还体现在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看法上。拉姆齐先生理性,固执,以自我为中心,在研究哲学时实事求是,在理性的世界里探索真理,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家庭矛盾时坚持原则,固执己见,甚至不近人情,为了追求真理而丝毫不顾别人的感情。而拉姆齐夫人则感性、善良、富有同情心,当儿子去看灯塔的想法被父亲无情的回绝后,她以其他的方式去安慰孩子,在她看来人的精神世界比事实本身更重要。她对女仆们亲切和蔼,对丈夫和孩子关心备至,当拉姆齐先生感到孤独无助、事业上停滞不前时,总是能在夫人那里得到慰藉。两性之间的对立在政治方面也有所体现,男人喜欢争论政治,而女人则心生厌倦。
伍尔夫通过拉姆齐夫妇这两个人物形象揭示了两性之间理性与感性、统治和依附、客观与精神的冲突和对立,对立和冲突中的任何一方单独存在都不完美,这是作者极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作者在小说的第二部分“时光流逝”中体现出两性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在时光的流逝中走向缓和。战争打破了拉姆齐一家平静的生活,他们一家被迫远离海岛。弹指一挥间,十年过去了,拉姆齐一家经历了许多事情,拉姆齐夫人去世了,他们的女儿(Prue)死于与分娩有关的疾病,儿子(Andrew)战死在法国。在岁月的流逝中,拉姆齐先生不再对人刻薄、冷漠,反而变得热情、关心他人,而且也总能意识到已故夫人身上所具有的女性的善良和包容,拉姆齐先生的转变体现出两性之间对立的削弱和缓和,从而为小说的第三部分做好了铺垫。
小说的第三部分:灯塔。在该部分中,作者描述了战后的情形,拉姆齐一家回到荒芜的别墅,拉姆齐决定带他的孩子凯姆(Cam)和詹姆斯出海,终于到达灯塔。而坐在岸边画画的莉丽·布里斯科也正好在拉姆齐和孩子们到达灯塔的时候,在瞬间的感悟中,画完了最后一笔,终于超越自己、感受到灵魂的升华,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这一部分展示了两性对立和冲突的结束。
伍尔夫在小说中描述两性之间对立和冲突的同时,也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她的“双性同体”思想。
一是体现在拉姆齐先生和拉姆齐夫人的冲突中。拉姆齐先生理性,在各方面能独当一面,但精神世界空虚,在精神上依赖拉姆齐夫人,需要妻子的慰藉。拉姆齐夫人虽然处事周全,但不能独立于丈夫之外。两性之间不论哪一方占上风,都不是完美的,阳刚气质的男性和阴柔气质的女性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有互相弥补,互相依存,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二是从拉姆齐夫妇的儿子詹姆斯的视角审视了两性对立的失衡和双性同体的平衡。在詹姆斯看来,父亲严厉、无情,破坏了孩子们的童年,引起了痛苦的风暴。去不去看远处的灯塔都取决于父亲。他想去看灯塔,父亲予以阻止,而当他没有这种想法时,父亲逼迫、命令,以自己的忧伤和权威压制孩子们,让他们按他的意志行事。他和凯姆默默发誓,至死反抗暴行。在父亲决定到灯塔去时,他多么希望父亲的远游无法实现。他认为父亲与他格格不入,甚至觉得父亲在船上翻书的动作都是冲他而来的,他痛恨父亲,想拿把刀刺进父亲的心脏里去。在他的眼中母亲美丽善良,给他希望和关爱,在他的生活里母亲更重要。小说通过儿子詹姆斯的视角体现了两性之间的对立,以及两性关系的失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重视男性、贬低女性的不满。但随着父子矛盾的化解,两性之间的失衡得到了调整,体现了作者的两性同体思想。詹姆斯随父亲去看灯塔,在航行途中,他曾经发誓与父亲反抗到底,想杀死父亲,可后来意识到他想杀死的是落在父亲身上的东西。儿子对父亲的仇视开始转化,等他终于得到了父亲的那句“干得好”的赞美时,二者之间的矛盾化解开来。此时,詹姆斯心中的两性关系的失衡得到了消除,父亲母亲同等重要,只是二者的表达方式不同。拉姆齐先生克服了片面的男性气质,表现出了感性的一面,体现了作者伍尔夫双性同体的思想。
小说透过另外一个重要人物莉丽·布里斯科体现了作者的双性同体思想。作者把莉丽·布里斯科描写成具有“双性同体”的人物形象。但是这种体现双性同体的人物也是由两性之间的失衡开始进而发展为双性同体的。
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与她的家庭环境、布鲁姆斯伯里团体及当时的女权解放运动有很大的关系。
3.1家庭背景
伍尔夫这种独特的“双性同体”观与她独特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在她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中产阶级家庭中,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一位文学评论家、学者和传记作家,他正直、理性,也非常依赖妻子。母亲朱莉亚出生于一个出版世家,一位典型的家庭妇女,坚韧、无私,对丈夫关怀备至,绝对服从,对孩子无限关爱。父母夫唱妇随的和谐关系对伍尔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父亲和母亲深爱着彼此,母亲为了父亲可以付出一切,无怨无悔地打理家务,养育孩子,以减轻父亲的后顾之忧;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努力工作,他深爱着母亲,非常欣赏母亲的美德和平和的气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伍尔夫逐渐觉察出父母的性格弱点,父亲没有色彩、温度,只有无数精确的线条,对妻子过度依赖,男权意识严重,是家中的绝对权威;母亲对家庭无私奉献,但却没有自己的个性。家中的其他男成员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女性则没有。这种遗憾促使伍尔夫对两性关系不断思考,两性和谐而各自又有独立个体是伍尔夫追求的理想状态。
3.2布鲁姆斯伯里团体
布鲁姆斯伯里团体(the Bloomsbury Group),英国一个松散的知识精英群体。团体的成员们经常在自己的私家花园聚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其核心成员除了伍尔夫和她的姐姐外,还有许多知名人士,他们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伍尔夫,范妮莎的丈夫——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传记作家利顿·斯特雷奇,文学批评家德斯蒙德·麦卡锡,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画家邓肯·格兰特,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作家福斯特等。这些名流博学多识,思想独立,敢于挑战现存的社会秩序。在聚会时,为了追求真理和自由平等,他们无论男女都可以对宗教、文学、艺术、爱情高谈阔论,畅所欲言。这种自由随意的氛围不仅打破了维多利亚时代好女人应沉默无言的状态,也对伍尔夫影响极大。它不仅让伍尔夫获得了友谊,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她在男权话语霸权压制下确立了女性作家的自信心,以及逐渐形成了两性应和谐发展的思想。
3.3妇女解放运动
弗吉尼亚·伍尔夫处在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认为女人就是“家庭的天使””(the angel in the house),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就是妻子、母亲和管家,协助丈夫、照顾孩子和料理家务是她们必须做的事情,是职责所在。女人没有投票权、诉讼权和财产权,更不允许有自己的私人存款,外出工作也是不符合社会秩序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主要追求的是妇女权益。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要求男女平等,消除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要求女性和男性一样具有选举权,享有受教育权和财产权。生于1882年的伍尔夫体验了这次妇女解放运动,这对她以及她以后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后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伍尔夫受到时代传统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在两种矛盾冲突中,她逐渐意识到不论传统中的“男性中心主义”思想还是妇女解放运动中倡导的“女性中心主义”思想都有其局限性,从而促使她寻求最为理想的模式——“双性同体” 。
[1]伍尔夫. 到灯塔去[M].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沈渭菊. 双性同体思想的完美体现——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3):112-117.
(编辑:刘彩霞)
On Novel To The Lighthouse And The Source of Androgynous Thought
ZHANG Xiu-fa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Division of Public Foreign Languages, Kaifeng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China)
ToTheLighthouseis an autobiographical novel written by Virginia Woolf, a famous British female writer. Through describing the antagonism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Mr. Ramsay, with male temperament and Mrs. Ramsay, with female temperament, the novel embodies the thought of androgyny. Woolf thinks male temperament and female temperament is not antagonistic, but existing harmoniously. This thought which is developed from opposition into integration is influenced by her family, the Bloomsbury group and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Virginia Woolf; to the lighthouse; androgyny
2015-12-23
张秀芳(1970—),女,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应用语言学教学与英美文学.
I106.4
A
2095-8978(2016)02-00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