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孝与养老问题研究

2016-04-12 04:11沙艳蕾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家人口

沙艳蕾

(菏泽学院 法律系,山东 菏泽 274000)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孝与养老问题研究

沙艳蕾

(菏泽学院 法律系,山东 菏泽 274000)

应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孝文化中的养亲、敬亲等优良传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居家养老模式,并通过以法助孝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人口老龄化;孝;居家养老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国情、重大难题。积极借鉴传统孝道文化中的道德精华,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应对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和“人口奇迹”,被称为“中国模式”,能不能进一步取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文化奇迹”,是值得每个学者思考的问题。

1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中国的重要国情

建国初期,在鼓励人口增值的政策下,我国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猛增。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马寅初教授充分意识到了中国人口形势的严峻性,于1957年7月5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新人口论》,明确指出中国人口繁殖太快,应该控制人口。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工作,1965年到1992年20多年的时间里人口出生率从38‰下降至18‰,短短几十年时间我国就实现了西方国家近两百年才完成的人口转变。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预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4.9%上升到34.8%,中国在经济并不富裕的前提下提前迎来了人口老龄化。根据“两种生产”原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根本性的,它决定人的生产,但人口在社会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人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必须妥善解决发展经济与养老难题之间的矛盾。传统家庭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制度,它可以有效应对养老难题,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养老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要认清形势、立足国情,找到行之有效的老龄化应对之路。

2 借助孝文化应对老龄化的可行性分析

2.1孝文化对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家庭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制度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客观真理性和时代局限性,理应汲取精华、剔除糟粕[1]。其中的养亲和敬亲制度对现代养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养亲”一直被视为中国孝文化中的基本要求,是子女应尽的基本义务。相比较而言,儒家更看重“敬亲”,“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儒家把物质生活上的奉养看作是孝的最低层次。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养亲必敬,家长的地位和权威才能得以长期维护。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孝治”社会,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生活的一项主要职能,也是“孝文化”的集中体现[2]。在儒家文化中,孝亲是中国道德的本位,“孝”是调节家庭成员赡养行为的重要准则。敬养父母是子女应负的道德责任。姜向群将中国传统社会称之为“老年人的美好时代”[3];杨国枢将中国文化称为“尊老文化”或“孝文化”,认为“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4];费孝通先生更是用公式形象地区分了西方社会的“接力式养老”与中国社会的“反哺式养老”,二者的差别在于接力式模式不存在子女对父母赡养这一种义务[5]。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2.2孝文化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备受挑战

传统的家庭尽孝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受到诸多挑战。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平均家庭规模为3.10人,传统大家庭减少,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增多。父母子女分居两地加大了家庭养老的难度,子女力不从心。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也受到激烈的冲击与损毁。父母的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家庭的重心由父母一代向子女一代倾斜,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大打折扣。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变化、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未富先老”的现实、发展型人口迁移留下的“空巢老人”、经济飞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带来的唯利是图思想都使得中国的养老不堪重负。

2.3借助孝文化完善现代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中国老年人注重以孝为纽带的家庭天伦之乐,家庭养老仍是大多数老人心中首选的养老方式。无论是老人本身还是子女都在不同程度上排斥目前我国相对滞后的机构养老。现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不能满足养老需求。因此,应立足国情,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指“在政府主导、民间组织运作、社区协助下,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的多层次、辅助性服务的统称”,是通过家庭、政府、市场、社区以及个人共同努力共同应对养老难题,是对传统以孝为依托的家庭养老模式传承与发展的新型养老模式[6]。在老区改造、新区开发建设时,政府应考虑老年服务设施及附属的文化娱乐、健身、医疗保健场所的建设和布局,依托居民小区建立现代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3 老龄化背景下孝文化与养老问题融合的路径

3.1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孝文化

道德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着精神动力的作用。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孝能完善人的道德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自古以来,中华传统节日中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孝文化已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现阶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工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视。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敬老、爱老、助老教育,使其从小养成孝的品行。

3.2以法助孝,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中国传统孝道的推行依靠的是道德与法律的合力。汉代《孝经》把孝的核心内容从善事父母发展到以孝治天下,唐代进一步将“孝道”政治化。西汉的《王杖诏书令》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养老法律。建国后,我国十分重视通过道德与法治的双重力量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从不同层面体现了尊老、养老、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立法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应有选择地传承孝道,弘扬我国传统的敬老文化,以法助孝、以孝促法,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1]安云凤.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关注农村养老问题[J].齐鲁学刊,2009(5):73-78.

[2]郭爱妹.多学科视野下的老年社会保障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13.

[3]姜向群.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历史与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3.

[4]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M].台北: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8:31.

[5]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7-10.

[6]张旭升,牟来娣.“居家养老”理论与实践[J].西北人口,2010(6):25-28.

(编辑:唐芳)

Research on Filial Piety and Pens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n Ageing Population

SHA Yan-lei

(Law Department, Heze University,Heze 274000,China)

We should vigorously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 the tradition of filial piety and respect culture, establish the modern home endowment wa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ect the protection of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elderly with the help of legal means.

ageing of population ; filial piety;the pension that occupy the home

2016-01-12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4RKB01350);山东省文化厅“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Z2014080);菏泽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XY14SK12).

沙艳蕾(1978—),女,山东菏泽人,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养老和社会保障.

C913.6

A

2095-8978(2016)02-0019-02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居家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staycation居家假期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