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富峰
(聊城大学 发展规划处,山东 聊城 252059)
确保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已经成为我国各层次高校的共识。然而,对于大部分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在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承担了主要的扩招任务,学生数量规模迅速扩大,教学工作受到很大冲击;另一方面因为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直接制约着学校获取办学资源的机会,很多高校有着迅速提升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的强烈冲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才培养。所以,如何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做到“以质谋强”,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更显迫切。但是,在学校“以量谋大”发展惯性的作用下,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并非易事,其最直接的抓手就是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在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重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因为全方位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就能使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精力聚焦教学、制度安排支撑教学、工作评价导向教学、办学资源整合围绕教学、校园文化氛围引导教学、各相关部门配合教学等。本文拟从七个方面就地方高校如何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做一讨论。
在地方高校中,有的是从专科层次的学校升格而来,有的是从行业专门学校转化综合而成,还有的本身就是师范本专科院校,在升格或转化综合之前,就是以教学为主,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着重视教学的深厚传统。但在扩规模、上专业、改校名、提规格的外延式发展过程中,很多学校把办学精力和办学资源过多用在了学科建设和科研上面,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学。再加上在校生规模的迅速扩张,生源和教学质量的下滑,从学校领导和普通教师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认可了人才培养的现状,重视教学的深厚传统没能得到较好传承和发扬。但国际国内高校发展的大趋势要求学校必须“姓学重教”,教书育人才是学校的本质属性,这都要求地方高校已经到了下最大决心重视教学、解决好教学所遇到问题的时候,否则,学校就背离了自己的本质,学校就不成其为学校。“针对中国高校普遍热衷于搞科研、找经费的现状,杨福家再次呼吁:‘我们的大学应该将学生培养放在第一位!’……综观世界名校,无一不将‘育人’作为办学的头等大事。”[1]66地方高校如何给自身美好的过去一个光明的未来,重拾并发扬重视教学的优良传统,既要靠倡导, 更要靠制度和行动。 如在制定大学章程时, 把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作为一个根本性制度明确下来,把保持最高水准的教学作为学校学术发展的目标,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科研服务于教学,发挥学校重视教学的传统优势。例如,《聊城大学章程》中就明确规定: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在学校具体的制度设计中,让专心教学而且教书育人质量上乘的教师在荣誉获得、奖励绩效、职称评定等方面有出路、不吃亏。不仅有制度规定,更要有切实的行动,其中的关键是学校领导带头,知名教授上阵,学校领导班子拿出更多时间研究教学,知名教授带头上本专科生的基础课,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更多接触,师生有更多交流。如此,就能围绕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拾和发扬重视教学的优良传统,重视人才培养就会成为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的自觉行动,形成以教学为本的学校文化。
准确解读人才培养目标内涵,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培养方案。以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为例,它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也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它形成的前提是摸清国内外同类专业的发展状况和院系自身存在的真实问题,作好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由教学管理部门牵头统筹安排,院系牵头作各专业调研,相关部门作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支撑情况的调研,分专题形成调研报告,最后形成整体调研报告。然后在国家关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指导下,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类型、办学层次、服务面向等,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通过课程体系来完成,在课程、课程与课程的逻辑结构(包括课程所包含知识点和课程呈现的时间)中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和要求。课程结构一般由通识(素质)教育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等主要板块构成,如条件允许,各专业可设置一定数量的任意选修课程,供学生自行选修。课程结构不仅要有内在的逻辑结构,做到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对应本专业的知识谱系,克服随意性,更要突出每一类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心理密切结合。通识(素质)课程在于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判断力,形成健全人格,获得人生的幸福。“通识教育提醒我们,独立生活是大学生的本质需要,独立生活以健全的人格为基础,有了根基才能‘立人’,才能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保持理性的生活态度,处理好生活的基本关系,获得生活的幸福。”[2]15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要高度重视通识(素质)课程,逐渐完善通识(素质)课程的设计,把通识(素质)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为它已经不是目前人才培养中的一种“奢侈”性安排,而是一种必须的要素。基础课在于使学生获得严格的学科基础训练,掌握较为宽厚的基础知识,为进入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专业课使学生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一个专业成其为自身的标志。其中,在专业选修课的安排上尽量突出本校本专业的特色,或者发扬本专业的传统优势,或者与学校所在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或者与专业所对应的交叉学科的创新相对接等。创新创业课程,要突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将科研成果、先进技术、企业培训课程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也要聚焦某一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或突破对相关行业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另外,有条件的院系在某些优势专业,也可以尝试开始一些深度课程,为有学术兴趣的同学提供尽早接触学术研究的机会。
课堂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环节,但它又不是简单的一个上课地点,而是教师激活和创新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创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组织过程,其本质是基于共同课程目标的师生交流和互动,是知识、情感和意志的激发过程。课堂本应是一所高校最有活力、最为引人入胜的地方,但在一些高校师资不充裕的情况下,很多教师疲于上课,没有充足精力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改进,再加上生源质量的下滑,不少教师对课堂、对教学改革和创新失去了兴趣,教学方法大多以单向的“广播式”为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下。面对问题,抱怨没有任何用途,要用积极的态度和适当的方法去解决。越是在困难时期,越能找到问题之所在,越是大有可为的时期。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鼓励教师探索适合所教授课程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集中一线教师的智慧,共同破解课堂低效的难题。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推行成效为本的教与学,区分描述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引导学生由浅层次学习迈向深层次学习,“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的知识,以文字或其它符号形式表达;功能性知识是学习者以行动呈现的知识。过去,大学重视的是陈述性知识,甚至在职业导向的人才培养上仍强调陈述性知识。”[3]56在此区分的基础上,做到每门课的教学任务清晰,教师明白教什么,学生明白学什么,学生学的怎样通过恰当的考核体现出来,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师盲目地教,学生盲目地学。还有,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工具,借助网络就可以有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如使用翻转课堂、在线混合式教学、慕课等。再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恢复或试行助教制度,助教作为课堂主讲人的助手,帮助组织课堂、辅导、作业、讨论、考评等工作。助教既可以是新进校的青年教师,也可以是在校研究生,甚至高年级本科生。他们要经过严格筛选,加以培训才能上岗。在助教的帮助下,就可以有效解决大班上课问题(目前英美一些高校为了使学生接触到名师也实行大班上课),使更多学生接触名师,同时可以实现小班讨论,有效避免大班教学带来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就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所以,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就成为学校重视教学工作的应有之意。但这并非是要求每一位教师兼具人才培养目标所对应的所有素质和能力,而是在尊重教师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整合,做到学校教师队伍在职业能力体系建设上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素相契合。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其职业能力大于其教学能力,包括其职业道德素质、人格、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其中关键点还是教学能力,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看家本领,也是学校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理论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它们相互促进。“大学教师对各自学科的理论了如指掌,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构架合理的理论来指导他们学科的教学。”[4]33“如果说,学习新的教学技术好比是今天的餐桌提供的鱼料理,那么转化性反思的实践就如同一张渔网,它能够为你整个余生都带来美食。”[5]36在不少地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问题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也存在很大空间,不仅表现为教师本人因为教学科研任务的繁重而不愿意参加有关教学研修活动,也表现为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提供给教师发展自身教学能力的条件不够充足等。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学校从制度层面进行适当约束,更为关键的是能够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各种便利条件,进行积极引导。如可以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制定规划,提供经费保证,通过一系列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研修活动,如教师教学发展研修班、青年教学竞赛、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等,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上,前提是要求教师能够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把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是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练掌握和应用,会学则是指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学习的兴趣、志趣甚至志向,进入自我学习状态,自我感到不足,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内容和方法,自我检验学习效果,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目的在于学生,手段在于教师,其前提是教师会教,关键点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基础,它与每位教师的个性等因素相结合,就可以形成教师职业能力的特色。另外,教学督导方法的改进也是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必要条件。教学督导的目的不仅仅是在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更为重要的是给教师的课堂教学解决问题,是帮助而不仅仅是监督。如此,才能不断创新教学督导的方式和方法,消除督导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对立,得到更多教师的理解和支持,真正发挥教学督导作用,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教学“过软”的问题几乎成为了地方高校的通病,如何解决,方案多种多样,很多学校决心很大,但落实力度不够,如在职称评定时,虽然下决心将教学与科研同样对待,但最终还是不自觉以科研成果等所谓硬条件为标准,虽然加大了对教学的奖励力度,但仍然存在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力度不平衡的问题等。究其原因,大多是在教学领域内解决教学问题,对与教学相关的利益考虑不够。所以,从促进教学相关利益入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是有效解决教学工作“过软”的问题重要路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因此,人才培养作为立校之本,是国家对学校整体工作的根本要求。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应为教学工作来服务,凡能够促进教学发展的利益都应得到切实的保证,而且还要通过制度将其固化。例如,可以改变教学绩效分配方式,进一步提升质量因素在绩效分配中的权重,最大程度地促进各院系重视教学(也包括教师因教学而得到的个体化的切身利益)。教学绩效可以包括基本教学绩效和专项教学绩效两部分:基本教学绩效主要用于激励院系开展与教学相关的常规工作,依据院系基本工作量以及教学相关考核结果进行测算;专项教学绩效主要用于激励学校层面建设推进的专门项目,依据各项目的具体要求测算。学校有了绩效分配的导向,院系就可以以学校的政策导向为依据,制定各院系的教学绩效分配办法,采取各种措施使教学工作“硬”起来。专项教学激励直接发放到任课教师个人,也可以极大激发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还可以从教师最关心的职称评定入手,使教学本身就成为职称评定的“硬件”。这需要让专心从事教学的教师拿出高水平的教学成绩,使学生、同行对教师的评价成为硬通货,可以是由全体毕业生投票选出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教学达人”等称号,也可以是学校、省和国家举办的高校教师教学竞赛中的获奖等。对此,学校要拿出勇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落实。但需要指出的是,重视教学不是不要科研,不要学科建设,高校的专业没有学科作为支撑,专业的发展就会缺乏厚度和特色,高校教师缺乏了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就不是大学教师。在制度设计上将二者紧密结合,使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能够获得的利益趋于平衡。“不仅强调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要重视研究方向与所在学科的关联性、科研选题与教学的结合性、 学生参加教师主持课题的情况、 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的情况等。”[6]17促进教学相关利益的制度化,关键是行动,但切忌照抄照搬其他高校的做法,必修进行改造性吸收和创新,找到适合学校自身特点制度和措施。
全方位推进教学研究,才能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校正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尽管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中,但短板软肋仍明显存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小打小闹,甚至不屑一顾,便是大学教改的一大败笔……实践与理性都在不断警示:不进行一场教学方法的革命性变革,不足以搬掉阻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一大屏障,不足以焕发大学教育活力青春。”[7]117只有将教学作为反思和研究的对象,才会对教学本身有更为清醒的认识,有条不紊地做好教学工作,提升课堂效率,减少教学中的失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反思,还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开阔眼界,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做法,在解决不足中促进教学的完善和进步。因此,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高校,更要围绕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研究,不仅要研究教学活动本身出现的问题,也要研究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不仅要发动一线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也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学研究活动,不仅要有自发的、个体化的研究,也要有意识、有组织地进行研究,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不断凸显出来,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教学及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发布课题的方式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研究,这不仅有利于解决自身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培育申报上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教学管理部门人员也要根据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如学生评教系统的优化设计、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等。教学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向全校招聘特邀研究员的方式,使更多有志于教学研究的教师加入到教学研究队伍中来,围绕日常遇到的教学问题展开跨专业的合作研究,聚集全校力量,获得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成果,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有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与之联合,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等相关研究,提升研究的针对性和理论高度,并积极进行研究成果的转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和承担国内外教育教学会议,邀请国内外的大学、研究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讨论,推进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同时,教学管理部门积极参加各种国际教育教学会议,积极与同行的交流,把握教育教学研究动态,汲取有利于改进学校自身相关工作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和经验等。
教学工作不仅仅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事情,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项基本功能中,人才培养是中心要素,它决定了学校的本质属性,是学校得以存在的根本依据。科学研究是为了产生新的知识并将产生知识的方法和新知识传授给学生,服务社会也是通过为社会做贡献来获得更多资源反馈于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等。没有了教学,没有了学生培养,学校就不再是一所学校。因此,教学工作是所有工作的核心,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人才培养来展开。各相关部门在谋划本部门工作时,应紧密联系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助力教学工作。例如,学校发展规划部门应处密切关注本校在国内外高等教育进程中的地位和变化,及时发布国内外有关人才培养的前沿信息,积极谋划人才培养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中心地位;人事部门应立足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着力吸引国内外的一流师资加盟学校,注重双素质型师资的配备,为教学储备各种人才,构建有利于教学发展的绩效分配制度和充满活力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营造浓厚的人才成长环境;科研管理部门应以助力教育教学为出发点,倡导科研服务于教学的理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对外联络部门应充分发挥校友和教育基金会的作用,在教学实践、学生就业、困难学生帮扶等方面促进人才培养;学生工作部要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围绕学生的人格健全和专业培养开展学生活动,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等。 所以,在学校综合改革中,在学校的顶层设计中,在各职能部门工作定位中,一定要把教学工作,特别是本科生教学,把学生培养放在第一位。如果一项工作的开展与学生培养无关,是否就要考虑,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出现了偏差。如此,教学这条生命线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才能真正确立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才能立得住,才能发展的好。
参考文献:
[1]杨福家.博雅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甘阳,孙向晨.通识教育评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3][4][5]约翰·比格斯,凯瑟琳·唐.卓越的大学教学:构建教与学的一致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6]李喆.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八对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8).
[7]陈浩.不屑于教学方法:大学教改抹不去的痛[J].决策与信息,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