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锦,王金龙,向春阳,曹高燚,吴锡冬
(天津农学院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 300384)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促进种子专业综合实验教学
杜锦,王金龙,向春阳,曹高燚,吴锡冬
(天津农学院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 300384)
摘 要:为提高种子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我国现代种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阐述了《种子专业综合实验》的开设背景和培养目标,并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拓展实验开设的空间、采用多元化的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该教学模式经过多年实践,效果良好,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实践能力;综合实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农作物种业竞争力,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国务院于2011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种业对人才质量需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如何加强种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懂理论、强能力、技能娴熟、实践过硬,是种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1]。本文针对种子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改革,探索实施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拓展实验开设的空间,采用多元化的实验考核方式,加强了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应用符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2]。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种子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都结合在一起,实验课时数均相对较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种子专业虽然开设《种子学实验》、《种子检验学实验》、《种子加工贮藏学实验》这些专业实验,但由于学时的限制,一些综合性和交叉型的实验不能得到很好的实践。为了进一步提高种子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种子教研室经过研究,新开设了一门针对种子专业独立设课的综合性实验课《种子专业综合实验》,该课程共计30学时,1.5学分,于每年春季开设。实验课程内容包含种子内含物质的测定、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种子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等方面[3]。
实验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衔接的重要教学体系,需要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接受和消化所学的先进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以适应现代种业发展的需要。
2.1 增加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种子专业综合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一些设计型实验在方案的设计、试剂的选择和配制、仪器设备的调整和操作、实验操作与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等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一般由3~5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开展实验[4]。例如,在“蔬菜种子必检项目的测定”实验中,通过学生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蔬菜种子4个必检项目(净度、水分、发芽率和品种纯度)的综合测定方法,以蔬菜种子为实验材料,进行净度分析,填写种子净度分析记载表。蔬菜种子水分的测定包括烘干减重法和电容式水分测定法,学生自选一种方法进行种子水分的测定。种子发芽试验发芽床的选用包括纸上发芽法(TP)、纸间发芽法(BP)和砂床法(S)等,学生可自选其中的方法进行该批种子发芽试验,并填写完整种子发芽试验记载表。种子纯度的测定通过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的方法进行,将种子按照要求种植到实验田,根据幼苗的形态鉴定纯度,最终计算品种纯度、异作物、杂草和其他栽培品种的百分比。最后,让学生综合种子4大必检项目的检验结果,对比各个指标的判定标准,对该批种子的质量做出评判。在设计型实验的整个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5]。
2.2 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让更多教师和专家参与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队伍的素质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6]。学校通过政策倾斜引导,吸收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到实验技术队伍,近两年引进中国农业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博士2名,壮大了实验教学团队。团队在实验开发、大纲设计和实验课程新体系的修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种子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涉及内容比较广泛,更加注重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课程组充分利用种子实验教学团队的优势,让教师更多地参与到综合大实验的教学中,种子内含物的测定、种子生理指标测定、种子检验、种子贮藏这4大方面分别由4位教师参与讲授和指导,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让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学习更系统化。同时,课程组也邀请天津市种子管理站、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农科院作物所、天津科润蔬菜所等有关方面的专家来对学生的综合实验进行教学和指导,讲授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一些先进技能和知识,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7]。
2.3 将实验教学和企业、科研院所相结合
课程组充分利用校内作物标本园实验基地以及周边种子经营单位和科研院所进行实验教学工作,着重强化种子生产技能的实践,培养学生从事种子检验、加工和生产工作中所必须的各种技能[8]。在实验课项目设置上,也加大了实践性较强的实验项目的比例。学校大力支持种子学科的建设,购置了大量种子加工设备,为许多综合型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例如,在“种子加工设备的操作”实验的开设中,主要让学生识别种子加工设备(主要包括种子脱粒机、复式清选机、包衣机、种子计量包装机、种子加工车等)的基本构造,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设备的过程中,结合课本中涉及的种子从收获后到播种前进行加工处理的各个环节,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而种子的预处理(如脱粒、干燥)、种子清选分级、种子的选后处理(包括药剂处理)及种子的计量、包装和贮存等环节在实际种子加工生产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利用学校周边种子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将一些实验直接搬到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真正和社会对接,紧跟时代步伐[9]。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天津农学院大学生实践基地,课程组利用其种业优势,进行实验教学,深入该企业的国家与市级粮食储备库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对种子贮藏的条件、种子质量的检验、种子扦样进行了学习,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现场操作,通过和企业零距离的接触,学生积极主动地和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受益匪浅。课程组利用天津市科润蔬菜研究所在蔬菜育种方面的优势,进行“蔬菜种子纯度田间检验”实验方面的教学,让学生在田间对品种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对品种纯度进行鉴定,对蔬菜生长状况、病虫危害、异作物和杂草等情况进行调查,真正地掌握这门检验技术。
2.4 实验考核方式多元化,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公平合理的考评制度是体现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考核方法采取知识考察与实验工作能力考核并重的方式,对于基础性实验从实验预习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及思考问题等方面进行评分;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要对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表现、实践报告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综合评判,对于有独特见解和新意的报告给予适当加分奖励;同时,在实验课结束后,组织实验基本技能的考试,包括试卷考核和实验操作现场考核。试卷考核主要针对种子专业综合实验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进行考核,巩固学生对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随机抽取方式,对一部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老师当场出题,让学生现场进行操作,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整个过程进行评分。这种考核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得到明显改善。2014年,种子专业36.2%的毕业生直接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研究生,研究生培养机构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普遍给予了积极肯定;20%的就业学生进入了中种集团、先正达、大北农等种子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反映良好,学生表现出专业基础扎实、思路开阔、勇于创新等良好素质。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课程组也认识到在实验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依然还有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在以后的实践教学工作中,课程组将会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实验内容,加大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的开出比例,充分挖掘社会优势资源[10],将种子专业实验教学真正和社会接轨,与种业实际和发展要求相结合,真正为种子产业第一线和企业社会化服务输送急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守才,廖允成,付增光.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7(8):54-56.
[2]王建华,刘为民.创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应农业发展需要[J].高等农业教育,2003(12):45-46.
[3]杜锦,向春阳,曹高燚.《种子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11):106-108.
[4]李志敏,杨秋云,白磊,等.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种子学》教学改革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199-201.
[5]毕建杰,吕伟丽,王守义,等.在农学专业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6,9(4):40-42.
[6]杨昱,徐雅琴,杨玉玲.农业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1,14(4):35-37.
[7]郭凤法,李圣福,韩秀兰,等.农学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中心建设的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12(5):51-53.
[8]王荣花,王西平,杜慧芳.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培养高水平农业创新人才[J].实验室科学,2014,17(5):185-187.
[9]周锦燕,王志芳.高等农业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216-218.
[10]黄大乾,张少翃.强化实践教学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3,16(6):139-142.
Strengthen Practice Ability and Promote Teaching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for Se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U Jin,WANG Jin-long,XIANG Chun-yang,CAO Gao-yi,WU Xi-dong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for se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grated talents in modern seed industry.The open background and cultivating goal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for Se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ere discussed,such as the experimental elements,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 teaching staff,developing the experiment space,diversified experiment examination and so on.The practices were proved to be suitable for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improvement after several years’ application.
Key words:practical ability;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major in se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作者简介:杜锦(1984-),男,山西阳泉人,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种子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与管理工作。E-mail:401558171@qq.com。
基金项目:天津农学院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种子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2014-B-12);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一般项目“基于卓越计划的植物生产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研究”(B01-0901);天津农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改革项目“以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核心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建设”(2015SY117);天津农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植物细胞工程》建设”(无编号)
收稿日期:2015-04-20
文章编号:1008-5394(2016)01-0075-0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