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控方法进展

2016-04-11 20:07林桂芳张灵玲
生物技术进展 2016年1期

林桂芳, 张灵玲

福建农林大学, 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2



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控方法进展

林桂芳,张灵玲*

福建农林大学, 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2

摘要: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园首要防控的害虫之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及茶产业出口量的扩大,人们越来越追求安全、品质佳的茶叶,如何安全有效地控制假眼小绿叶蝉虫口数量成为当前茶园虫害防控的热点问题。综述了当前假眼小绿叶蝉不同防治手段的主要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以期为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指导。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杀虫药剂;防控效果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分布于气候温暖湿润的区域,亚洲茶叶生产量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80%,其中中国、印度、肯尼亚和斯里兰卡为主要的产茶国。茶树在我国的经济作物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其极易遭受多种虫害,假眼小绿叶蝉就是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vitis),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其成虫和若虫不仅通过刺吸茶树的嫩梢来汲取汁液,且成虫将卵产于嫩梢内部,导致其组织营养运输受到阻碍,被假眼小绿叶蝉刺吸后的茶梢叶脉变红,叶片卷曲,甚至叶缘、叶尖出现红褐焦枯,造成茶叶嫩梢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或是全叶焦枯脱落,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1]。由于假眼小绿叶蝉个体小、隐蔽性强、繁殖迅速且世代重叠严重,因而防治难度大,是我国各茶区普遍发生的茶叶害虫之一,以福建、浙江、广东、海南等茶区尤为突出[2]。假眼小绿叶蝉危害严重时,会导致茶叶产量显著下降,严重时损失可高达50%[3],已成为当今茶园需要防治的首要害虫。

当前假眼小绿叶蝉主要通过化学、生物、物理和农业的防治方法来控制,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防治方法,以期让研究者和应用者充分了解该虫的防治方法,为保障茶叶质量安全、提高茶叶品质、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1化学防治

目前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方法以化学农药为主,吡蚜酮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高效杀虫剂。张田田等[4]通过田间试验表明,25%吡蚜酮悬浮剂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良好药剂,且持效时间长,施药7 d后,防效仍可达84%以上,是昆虫防治中效果较好的一类杀虫剂。肖星等[5]用22%噻虫·高氯氟、15%茚虫威、24%虫螨腈、25%吡蚜酮、24%氰氟虫腙以及2.5%联苯菊酯这6种杀虫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进行田间试验表明,22%噻虫·高氯氟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最佳,在施药后3 d和7 d的防效均达到了100%;15%茚虫威、2.5%联苯菊酯和24%虫螨腈也能有效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溴虫腈、茚虫威和阿立卡这3种化学农药对假眼小绿叶蝉也有较好的毒杀作用,能有效降低叶蝉的虫口数量,且持效性长,在喷药14 d后,平均防治效果仍可达83.45%以上,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6]。兰光生[7]分别以10%烯啶虫胺乳油、25%吡蚜酮、10%虫螨腈悬浮剂及10%蚍虫啉可湿性粉剂以及10%联苯菊酯为供试药剂,对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进行田间试验,防治效果显示,10%虫螨腈悬浮剂在施药后1 d、7 d、14 d后的防治效果都达到85%以上,防治的持效期长;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在施药后1 d、7 d、14 d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7.67%、88.55%和80.11%,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但持效期较短;但蚍虫啉可湿性粉剂和联苯菊酯乳油由于长期用于防治茶园假眼小绿叶蝉,使得虫体已经产生抗性,因此对叶蝉的防治效果较差。用25%噻虫嗪分散粒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进行试验,药后1 d的校正防效低于90%,而施药后14 d的校正防效达96%以上[8]。李少贤等[9]也通过田间试验表明,25%噻虫嗪药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较好。多种化学农药混合使用也是目前化学防治的重要手段,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分别与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3种药剂混合使用的防治效果更为显著,将高效氯氟氰菊酯与不同类型的杀虫剂混合使用能有效延缓假眼小绿叶蝉抗药性的产生[10]。范昆等[11]用溴氰菊酯和蚍虫啉的混合水分散粒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特点。

然而,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会使假眼小绿叶蝉产生抗药性,还会严重影响茶叶的质量和安全。2013年,我国茶叶总产量为1 924 457 t,占世界总产量的39.3%,而茶叶出口量仅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7.9%[12],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为我国茶叶检测标准相对落后[13]。因此,在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时,应结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生态防治方法合理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2生态防治

2.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指的是通过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4],目前应用于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有通过叶蝉天敌、微生物农药及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方式。

2.1.1天敌防治目前已确认假眼小绿叶蝉的天敌包括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其中捕食性天敌通过捕食叶蝉能有效地减少叶蝉虫口数量。蜘蛛作为叶蝉主要的捕食性天敌,种类达119种以上,是茶园中数量最多的假眼小绿叶蝉捕食性天敌[3]。草间小黑蛛、斜纹猫蛛、机敏蝇豹、黑色蚁蛛等都是假眼小绿叶蝉的优势天敌。2008年,王沅江等[15]通过对假眼小绿叶蝉及天敌蜘蛛的生态位研究发现假眼小绿叶蝉的栖息聚集区和取食聚集区与蜘蛛的生态位存在较大重叠,并得出草间小黑蛛是主要的叶蝉天敌种群,而斜纹猫蛛、机敏蝇豹、警戒蝇豹和黑色蚁蛛也是茶园中重要的叶蝉天敌。高景林等[16]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虫口数量,尤其是对叶蝉若虫的捕食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还发现,假眼小绿叶蝉在刺吸茶梢时会分泌出化学物质,进而引发茶树释放吲哚等化合物来引诱游猎型白斑猎蛛捕食小绿叶蝉[17]。卵寄生蜂也是控制假眼小绿叶蝉的有效手段,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骨缨小蜂等卵寄生蜂种群对叶蝉种群呈现跟随效应,数量大,且寄生蜂的寄生率可高达50%~75%,密度较低的茶园也可达到48%左右,可有效降低假眼小绿叶蝉的虫口数量。卵寄生蜂三棒缨小蜂和裂骨缨小蜂的寄生高峰期与叶蝉卵量高峰期基本一致且寄生率高[18]。此外,有研究认为,在卵寄生蜂缨小蜂寻找寄主时,寄主释放出的相关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如α-法呢烯、安息香醛等挥发性物质[19~22]。由此可见,茶小绿叶蝉卵寄生蜂是控制假眼小绿叶蝉的重要生态资源。科学地利用叶蝉天敌来防控其虫口数量,是维持茶园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害虫防治方式。

2.1.2微生物农药目前已有球孢白僵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爪哇棒束孢等病原微生物被应用于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濮小英等[23]选用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的孢子悬浮剂及其与3%吡虫啉+10%可湿剂的混配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实验结果表明,2种真菌的孢子悬浮剂稀释500倍后对假眼小绿叶蝉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混配剂的效果更佳,球孢白僵菌混配剂的最高田间防效可达到83.4%,而玫烟色拟青霉的最高防效可达71.3%。此外,有研究从安徽省采集的不同假眼小绿叶蝉虫体上分别分离得到的1株爪哇棒束孢(Isariajavanicus)和4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通过胞外蛋白酶活性测定选出1株活性较高的爪哇棒束孢和2株球孢白僵菌,将这3个菌株用于假眼小绿叶蝉低龄幼虫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爪哇棒束孢的杀虫活性最强,分别是其余两株球孢白僵菌的2.33~7.26倍和6.08~27.26倍,田间试验表明,用特定剂量喷施爪哇棒束孢菌株悬乳液,第11 d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可达50.32%;并且间隔25 d再次施加菌剂试验后30 d的防效为68.40%,表明该菌株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4]。李万里等[25]用5株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液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致病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菌株对叶蝉都有一定的致病性,其中菌株BLK的致病力最强,在接菌12 d后,死亡率仍高达87%左右,且杀虫速度快。蔡国贵[26]从假眼小绿叶蝉僵虫筛选到1株对成虫和若虫都有明显毒杀作用的白僵菌菌株Be2,并测定了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成虫和若虫的死亡率均高达95%以上,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韦静峰等[27]用0.2%苦皮藤素乳油来防治包括假眼小绿叶蝉在内的茶树害虫,结果表明,0.2%苦皮藤素500倍药后8 d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为63.66%~80.11%,其防治效果和持效期均较好。张灵玲等[28]从白玉兰、羊蹄甲、榕树等25种植物叶片分离得到54株Bt菌株,经筛选获得10株对茶尺蠖高效作用的菌株及1株对假眼小绿叶蝉有效的菌株。

2.1.3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也是有效控制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方法,庄家祥[29]通过不同浓度的藜芦碱SL液药进行田间试验表明,各浓度的藜芦碱SL对假眼小绿叶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药效的保持时间短,施药的最好时期为假眼小绿叶蝉的低龄若虫期。研究发现,用0.5%藜芦碱SL、4%鱼藤酮EC进行生物测定都有一定的速效性,且鱼藤酮的防治效果优于藜芦碱[2]。

2.2物理防治

采用色泽或信息素来引诱假眼小绿叶蝉或是干扰叶蝉行为,进而控制叶蝉虫口数量是目前物理方法防治小绿叶蝉的主要方向,应用较为广泛的有色板诱杀、机械捕杀和灯光诱杀。

2.2.1有色板诱杀萧素女[30]用白、蓝、黄、黄绿和墨绿色的粘虫板分别做诱虫实验,结果表明黄绿色和黄色粘虫板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引诱效果较强。彭萍等[31]利用假眼小绿叶蝉对黄色的偏嗜性,在茶园中悬挂黄绿色粘板,使虫口数量降低了17%~34%,在此基础上再添加性信息素诱捕器,使得处理区的防治效果达到52.2%,防治效果十分明显。此外,其他研究也证明了素馨黄色板和芽绿色板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的诱杀效果较为明显[32~34]。对粘板不同悬挂方式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茶园环境下,不同高度的悬挂效果也有差异[35~39]。悬挂粘板的放置方式主要是针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防治方法,因此,应在茶园成虫较多的时期采用此方法以达到防治目的。

2.2.2机械捕杀机械捕杀法中风力除虫机能有效地控制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的数量。廖冬晴等[40]用风速为30 m/s的风力除虫机对茶园叶蝉进行控制,结果表明,处理1 d后假眼小绿叶蝉虫口数量减退率达到76.25%,产卵量减少了41.38%,7 d后减退率为61.49%, 对假眼小绿叶蝉有明显的控制效果,且风力越大,控制效果越好。

2.2.3灯光诱杀灯光诱杀不仅可以减低小绿叶蝉的虫口数量,同时还能控制茶园其他茶叶害虫,如茶尺蠖、茶刺蛾和茶小卷叶蛾等。罗细明等[41]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表明其对小绿叶蝉的诱杀率达到63.3%。太阳能灭虫灯也是无公害、环境友好型的防治小绿叶蝉的重要措施,防治效果较好[42]。这些物理防治方法虽然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营造绿色茶园,但在捕杀叶蝉的同时,也诱杀了多种叶蝉天敌,不利于生态平衡。

2.3农业防治

茶园害虫的农业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农业操作的手段来创造不利于茶叶害虫频发的生态环境,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达到消灭或抑制茶叶害虫的目的[43,44]。采用植物间作的方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农业防治手段,茶园采用单一的种植模式易导致假眼小绿叶蝉大面积爆发,给茶园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采用间作的方式不仅可以达到有效控制假眼小绿叶蝉的效应,还能改善茶叶品质[45~48]。此外,对茶叶进行修剪与采摘也是控制叶蝉虫害的有效手段,假眼小绿叶蝉的取食和产卵具有趋向于嫩梢的习性,及时对嫩梢进行采摘与修剪可破坏叶蝉的营养条件,减少叶蝉的虫卵量,从而有效降低叶蝉的虫口数量[49]。研究表明,夏季修剪茶梢可使春茶产量提高21.3%~36.5%[50]。在冬季封园并用杂草或者作物秸秆覆盖茶园土壤,用以培养叶蝉的捕食性天敌,不仅能有效控制假眼小绿叶蝉的虫口数量,而且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湿度,改善茶树生长条件,提升经济及生态效益[51,52]。选用抗虫茶树品种也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有效农业防治方法,毛迎新等[53]通过比较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毛蟹、黄棪、铁观音和肉桂这6种福建主要的茶树品种上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动态,得出肉桂和铁观音这2个品种的茶树对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强的抗性,并发现各品种茶梢中没食子儿茶精和咖啡碱的含量与茶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呈显著负相关。苗进等[54]应用DC-EPG探讨了假眼小绿叶蝉若虫在茶树嫩梢上的趋势行为,评判了叶蝉对9个不同茶树品种的取食能力,其中龙井长叶、黄旦及政和大白茶都是较好的抗虫品种。以浙江和江苏的6个茶树品种为供试材料也得出不同茶树品种对叶蝉有不同的抗性[55]。了解抗虫品种茶树的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调控机理,对选育出抗虫品种的茶树和茶园虫害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3展望

当前假眼小绿叶蝉的各种防治方法仍存在许多不足。化学杀虫剂虽是防治该虫的主要手段,但其不仅对环境有许多负面影响,而且长期使用不但导致叶蝉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抗性,还会毒杀非靶标昆虫,包括茶园生态系统中的叶蝉天敌。农药残留也是限制茶叶出口的一大重要因素。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操作相对繁琐,且持效性差,经济效益不高。生物农药是前景较好的叶蝉防治方式,但当前使用的生物农药仍存在杀虫效果不够理想、应用性不强等问题。此外,假眼小绿叶蝉是刺吸式口器昆虫,喷洒于叶表的农药无法充分被其吸收,这也是目前叶蝉防治的一大难点。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与热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茶叶对外贸易的扩大,对茶叶农药残留等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也有所增加,因而在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时,应充分考虑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的方法,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未来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将朝着兼顾生态平衡和食品安全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芳. 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无公害药剂筛选[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2]朱平阳, 姚晓明, 罗文文, 等. 茶假眼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试验[J]. 中国植保导刊, 2014, 34(10): 34-37.

[3]唐 颢,唐劲驰,黎健龙, 等. 茶小绿叶蝉无公害防治技术概述[J]. 广东农业科学,2011, 11:92-94.

[4]张田田,徐加利,路兴涛, 等. 吡蚜酮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评价及其残留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 2015, 47(5):89-92.

[5]肖 星,汪云刚,冉隆珣,等. 不同杀虫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J].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13:27-28.

[6]赵丰华, 郑 杰, 马 建, 等.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防控试验研究[J]. 科技与产业, 2013, 2: 22-24.

[7]兰光生. 几种药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21(12): 65-66.

[8]韩国兴, 吴 耀,潘晓智, 等. 噻虫嗪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56(7): 1065-1066.

[9]李少贤, 王 云, 杨美华. 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实验[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 7: 162-168.

[10]魏 勇, 龚 亮, 何 琪. 高效氯氟氰菊酯与不同杀虫剂混合使用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J]. 茶叶通讯, 2010, 37(1): 20-22.

[11]范 昆, 张 勇, 曲健禄, 等. 药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的试验[J]. 落叶果树, 2012, 5:11-12.

[12]宁 坤,林冬冬.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影响及对策分析[J]. 经济研究, 2015, 30(2):34-35.

[1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部. GB 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14]林乃铨. 害虫生物防治[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1-33.

[15]王沅江,谢振伦,庞雄飞.假眼小绿叶蝉及天敌蜘蛛生态位的研究[J].茶叶科学,2008,28(6):401-406.

[16]高景林, 赵冬香, 陈宗懋. 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作用[J]. 热带作物学报, 2004, 25(3): 72-74.

[17]赵冬香. 茶树-假眼小绿叶蝉-蜘蛛间化学,物理通讯机制的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1.

[18]韩宝瑜, 林金丽, 周孝贵, 等. 假眼小绿叶蝉卵及卵寄生蜂缨小蜂形态观察和计生率考评[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6(1): 13-17.

[19]穆 丹. 茶树挥发性信息素调控假眼小绿叶蝉及叶蝉三棒缨小蜂行为的功效[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2011.

[20]林金丽. 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缨小蜂间化学和色彩通讯机理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1]郑珊珊, 姜荣良, 田 麟, 等. 蜡蚧轮枝菌和缨小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协同控制作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 34(2):282-287.

[22]Mu D, Cui L, Ge J,etal.. Behavioral responses for evaluat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specific tea shoot volatiles to the tea green leafhopper,Empoascavitis[J]. Insect Sci., 2012, 19(2):229-238.

[23]濮小英,冯明光. 两种杀虫真菌制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4): 619-622.

[24]展茂魁,何玲敏,陈 名,等.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虫生真菌高毒菌株的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2,28(1):41-46.

[25]李万里, 包亚星, 童应华. 球孢白僵菌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虫高致病力菌株筛选[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7(2):284-289.

[26]蔡国贵. 假眼小绿叶蝉白僵菌优良菌株筛选及其应用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7(4): 567-571.

[27]韦静峰, 文兆明, 邱勇娟, 等. 0.2%苦皮藤素乳油防治茶尺蠖等害虫药效试验研究[J]. 植物保护科学, 2007, 23(6):488-492.

[28]张灵玲,林 晶,骆 兰, 等. 叶面分离Bt及对茶树主要害虫高毒力菌株的筛选[J]. 茶叶科学,2005, 25(1):56-60.

[29]庄家祥. 两种植物源农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J]. 湖北植保, 2015, 148(1):24-25.

[30]萧素女. 茶园中有色粘纸诱捕害虫之效果调查[J]. 台湾茶叶研究汇报, 1997,16:51-60.

[31]彭 萍,唐 敏,候渝嘉,等.黄板诱杀茶园黑刺粉虱及假眼小绿叶蝉效果及特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1):87-90.

[32]林金丽, 韩宝瑜, 周孝贵, 等. 黄板控制茶园害虫悬挂技术的研究[J]. 农技服务, 2012, 29(8):940-941.

[33]赵冬香, 陈宗懋, 程家安. 假眼小绿叶蝉对不同颜色偏嗜性的研究[J]. 茶叶科学, 2001, 21(1):78-80.

[34]向太红, 韩宝瑜, 周孝贵. 四种粘板对茶园昆虫的引诱考查[J]. 茶叶科学, 2007, 27(3):253-258.

[35]邓 芳.夏末时节不同高度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杀试验[J].农技服务,2014,31(3):63.

[36]王庆森,李慧玲,王定锋,等. 黄板不同朝向和高度诱集茶园主要害虫的效果比较[J].中国植保导刊,2014, 34(9):29-32.

[37]罗全丽,郑 松,罗时高,等.黄板控制茶园害虫悬挂技术研究[J].农技服务,2012,29(8):940-941.

[38]王晓庆,郭 萧,彭 萍,等.复合板和黄板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诱集作用和防治效果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 24(6):2243-2245.

[39]王庆森, 李慧玲, 张 辉, 等. 不同季节茶园黄板悬挂高度对假眼小绿叶蝉诱集量的影响[J]. 茶叶学报, 2015, 56(2):121-125.

[40]廖冬晴, 黄树长,韦禄民,等. 风力除虫机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控制效果[J]. 中国植保导刊, 2009, 29(12): 29-31.

[41]罗细明, 李盛华, 任 全, 等. 丘陵茶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及控制效果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 2006,5:86-88.

[42]王春军, 张爱琴, 郑传玲. 太阳能灭虫灯对茶园害虫防治效果初报[J]. 江苏林业科技, 2013, 40(1): 23-24.

[43]钟兴松. 有机茶园的生态建设和管理[J]. 茶叶科学技术, 2007,1: 36-38.

[44]史庆才, 李向阳, 陈志伟, 等.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农学学报, 2015,5(1):20-24.

[45]刘双弟. 不同间作模式对台刈茶园小绿叶蝉及其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J]. 中国园艺文摘, 2012,6:16.

[46]汪云刚,李良静, 冉隆珣, 等. 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的调查[J].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23(2):413-415.

[47]雷元胜. 不同茶果间作茶园蜘蛛种群组成差异与控制小绿叶蝉效应的研究[J]. 茶叶通报, 2009,3:122-124.

[48]刘双弟.台刈茶园套种藿香蓟对跗线螨及其天敌植绥螨种群数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25):229-234.

[49]劳福茂, 刘存凤. 浅谈金萱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 广东茶业, 2009,1:19-21.

[50]唐 颢,唐劲驰,黎健龙,等. 茶树不同轻修剪模式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39(14):89-90.

[51]谢振伦, 赖时华, 曾福卿, 等. 无公害茶园蜘蛛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的研究[J]. 广东茶叶, 1993,1:16-19.

[52]曾福卿, 谢振伦, 杨品培, 等. 无公害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初步研究[J]. 广东茶叶, 1993,1:20-22.

[53]毛迎新, 邹 武, 马新华, 等. 福建主要茶树品种间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及其抗虫性比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8(1):16-19.

[54]苗 进, 韩宝瑜. 假眼小绿叶蝉在不同品种茶树上的取食行为[J]. 生态学报, 2007, 27(10): 3973-3982.

[55]刘丽芳, 徐德良, 穆 丹, 等. EPG技术分析不同品种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差异[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8(2): 281-286.

Progress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forEmpoascavitis

LIN Gui-fang, ZHANG Ling-ling*

KeyLaboratoryofBio-pesticideandChemicalBiology,MinistryofEducation,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350002,China

Abstract:Empoascavitisis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insects in Chinese tea plants. With a growing demand of safe and quality tea, effective approach to prevent the insect has become more important.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for this insect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chemical control, biological control, physical control and agricultural control. The paper was expect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E.vitis.

Key words:Empoascavitis; insecticides; control effect

DOI:10.3969/j.issn.2095-2341.2016.01.06

作者简介:林桂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学。E-mail:751504625@qq.com。*通信作者:张灵玲,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微生物农药方面的研究。E-mail:lingling00264@163.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1724)资助。

收稿日期:2015-12-01; 接受日期: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