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布局云生态

2016-04-11 18:02左沈怡
上海国资 2016年1期
关键词:阿里厂商客户

文‖ 上海国资记者 左沈怡

阿里布局云生态

文‖ 上海国资记者 左沈怡

传统产业的增长出现疲态,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形成。

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将成为中国下一个5年的重点发展科技领域,这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

政策的引导,资本的配合,市场的活力,企业的创新,四方合力,方可将科技新势力转化成改革新动力。

目前可见的是,政策鼓励各类资本向新兴战略型行业聚集。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同方国芯以200亿市值在A股市场定增800亿,用于存储芯片工厂、收购台湾力成25%股权及对芯片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的收购。清华紫光董事长赵伟国亦表示,紫光系欲以千亿级规模建造半导体产业,凸显了资本在科技领域的勃勃雄心。

目前的情况是,新产业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带来了技术变革,这主要是以新业态为主;另一方面是尖端科技转化的应用,包括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广泛应用。

被寄予厚望的新产业能如期绽放吗?本刊记者采写各类新产业和新业态。

2008年阿里转变战略,将淘宝、支付宝、B2B等几家子公司的底部数据打通,这一项目取名“登月计划”。

近期他们把精力放在了“飞天项目”。

“飞天项目是阿里云为了‘登月计划’而做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可以说阿里云之所以成立就是为了这件事情。”阿里云盾负责人吴翰清说。如果对应到云计算里,飞天项目对应的是Hadoop。

据了解,阿里云一度承载了阿里的技术梦想,所以阿里云最初的团队是一群技术专家组成的,能写代码,但不会与客户打交道,也不懂产品,不懂用户体验。做事情的逻辑是“我们能做什么,所以做什么”,而不是“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后来经过多次的实践,阿里云从技术导向转变成为客户导向,把服务意识放到了第一位。

建设基础设施

阿里云脱胎于阿里集团安全部,是阿里在信息安全领域积累能力的输出,同时是其核心团队的研发成果。据介绍,阿里云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飞天安全,负责云计算安全和云产品托底整体稳定性,即如何保证不被黑客入侵。第二部分是云盾,负责用户安全,包括开发各类安全服务产品,对用户提供安全保障。第三部分是网络空间秩序维护。

作为阿里云的对外产品,阿里云盾将重点放在搭建网络安全的基础设施,通过势态感知、安全网络、安骑士等应用,为客户提供基础安全服务。而在此之上,还会积极开发Marketplace,支持创新企业提供垂直类的专业安全产品。

“我们的精力只关注于客户需求,而不在乎竞争对手在说什么。”吴翰清在采访中多次强调他的态度。

其中势态感知是一款尚在测试阶段的产品,满足的是客户希望“看见危险的能力”。

“我们的初心很简单,商业诉求是云盾做互联网安全的基础设施,所以要做符合海量客户刚性需求的产品。结果发觉客户最缺的是看见安全问题的能力,所以定义出来就叫态势感知。态,是历史和现状;势是未来的预测,客户认为需要的是感知的能力。”吴翰清这样介绍这款产品的由来。

这款产品将对用户的决策产生很大帮助,使其决策更为简单。而支撑产品运营的背后是大量的数据挖掘和分析。阿里的势态感知将从原始层挖掘而不是网络日志分析,比当前流行的网络日志分析更进一步。

同时,基于产品的开放性,势态感知将在基础层面的数据和模型上对外开放。举例而言,各家厂商和“白帽子”(与黑客相对)可以在势态感知这一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算法和模型,阿里将会在上面设立“威胁”、“事件”、“漏洞”三个大类,然后将“威胁”又分几个类别,并带有一些字段的定义,这样白帽子只要把自己的模型按照规定的字段输入结果即可。

当通过态势感知,感知到用户有什么需求的时候,阿里云就可以向其推荐产品,可以是云盾的产品也可以是其他厂商产品,形成真正的生态。

那么如何检测这种看见安全问题的能力?据介绍,势态感知作为一种应用场景将与渗透测试(为了证明网络防御按照预期计划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种机制)和众测平台作对标。即观察使用了势态感知系统后是否还有渗透现象,该系统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一些高危漏洞,是否能够看到全球的态势,包括攻击来源等信息。

目前在该平台上的厂商仅有20—30家,由于处于公测阶段销量还比较低,“但是愿意上去的都是下了很大的勇气,比如安恒。”吴翰清表示,云计算就像移动互联网初期一样不被看好,但是这必然是一个趋势。只是许多企业知道是趋势,却没有勇气下决心。目前云计算就处于这样一个阶段。

新的游戏规则

新生力量总是希望建立新的游戏规则。

阿里云广为老牌安全厂商诟病之处在于,其一边打造生态环境,同时自己又输出应用级、用户级的产品,还收编诸多传统厂商上“云”(产品满足云端需求),打破了旧有的规则。

不可否认的是,阿里云的产品与传统厂商的产品存在替代关系,“云技术对于过去的技术不是升级而是替代。”

根据阿里云盾的职责描述,其致力于提供对于80%以上用户有共性的产品,比如基础攻防产品,而剩下20%的垂直细分领域的需求,应该由阿里云的另一版块阿里生态来解决。

一直以来,传统厂商的产品鲜有变化,他们并没有动力随着IT和互联网的发展而升级产品。所以传统厂商最终只满足了行业3%的需求,大量需求没有被挖掘,因而也给了创业公司大量机会。

对于用户的基础设施而言,过去企业都把服务器放在IDC机房,而有了云之后,服务器必然都会放在云上,如果传统厂商要加入竞争,也必须把设备虚拟化。

这种变化直接颠覆了销售模式,产品的销售价格也会产生变化。过去因为硬件的利润不透明而导致传统厂商产品高企,虚拟化后价格透明,从而厂商只能通过软件和服务做大。

“要么上云虚拟化,否则就会被淘汰。”阿里云希望未来建设的云生态,将是很多的创业者、小公司在云上诞生,让他们去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去满足用户新的应用层、业务层的需求。当这批创业者出现时候,才是真正的生态形成的时候。“所以传统厂商不应该担忧BAT,真正颠覆他们的将是未来的创新小企业。”吴翰清说,比如乌云平台如果把SaaS搬到云上,就会对传统业务冲击很大。再比如5年后一个新厂商占领云端扫描业务20%-40%,那么越来越多的客户迁移到云端,传统厂商就会被淘汰。

创建属于云的产品体系

阿里云对于传统厂商的颠覆还将在产品分类上。建立在阿里云上的产品将有一个全新的产品体系。

阿里云认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本身只是相关部门监管的文件,并没有条条框框对应产品,而是传统厂商与测评机构一起制定了这套品类标准,歪曲了文件最原始的含义。

目前阿里云正在和相关部门制定云计算的新标准,这将会是之前文件的延续,同时也不会涉及具体产品。

“品类代表世界观。云计算会有新的产品、新的世界观出来,比如今天阿里云就没有WAF(防火墙)。”吴翰清介绍说,阿里云希望打造一张安全的网络,把安全能力分为三种:感知能力、防御能力、反击能力,所有产品将围绕这3个方面。目前设计的3个核心产品为:态势感知、安全网络、安骑士。其中感知能力对应势态感知,防御能力是安全网络和安骑士。反击能力目前尚未有对应产品,未来可能会和情报方面的产品有关。

在阿里云的世界观中,是不会考虑如何与行业等级保护的测评进行对接,而是希望以客户价值为第一优先级,客户需要做什么。

阿里云当前最需要的是能够第一时间找到拥抱变化的厂商开展战略合作,其所期待的是与传统厂商合作共赢。

在机制上,阿里云表示,如同亚马逊的AWS一样,marketplace会是阿里云坚定不移的方向,对该平台上面的小企业阿里云会进行销量上的分成,大量的市场空白等待小企业去填补。

“我们希望和创业者合作,甚至扶植创业者,找到那些追求客户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自身利润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通过我们的合作,释放他们的长处。而对于我们自身,更专注于做底层有共性的基础建设。”吴翰清表示。

猜你喜欢
阿里厂商客户
云上阿里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辰辰带你游阿里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阿里战略
电视厂商与好莱坞公司将制订超高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