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的实施

2016-04-11 12:37重庆市荣昌区双河镇金佛中心小学石有勇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评价课堂教学教师

重庆市荣昌区双河镇金佛中心小学 石有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的实施

重庆市荣昌区双河镇金佛中心小学石有勇

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新课程提出建立“以学定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课堂教学评价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使教师教有主导、教有指向、教有成效。

一、变单一性为多样性

如果一堂数学课,老是以鼓掌拍手高呼口号或用口头禅进行评价,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重复评价越多,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越强。久而久之,学生反应冷淡。

我们可以在口头语言的评价上灵活多变,还可以将口头语言和体态语的评价相结合,也可以尝试实物评价,更可以创新评价的方式,可以根据教材或学生的特点把课堂教学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9加几”时,当学生想出多种算法并进行优化时,教师灵机一动,夸她像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并在黑板上画苹果的简笔画奖励她,使她兴奋不已,更使其他同学羡慕不已。

二、变单向性为多向性

新课程在课堂评价方法上要求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主宰课堂、垄断评价的现状,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向性评价。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要手段。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在进行总结时,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能说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特点,还能比较角的大小,找到生活中的角和会做角,并能评价自己及他人在这节课的表现。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学生间的互评,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可以要求生生互评时要做到公平,公正。

例如,教学“相遇问题”一课,教师抽生在黑板上解答后,让学生在台上接受同学们的提问,把讲解权和提问权适度地交给学生。学生既要赞赏同学的优点,又要客气地指出不足。

新课程倡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错误时,学生也能大胆质疑。这样,通过师生间的互评,能使学生具有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求实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明确了认识,但做得不够。因为开展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往往在起步阶段费时费力,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果长期训练,由扶到放,学生会逐步变得愿评、能评、善评。

三、变一元性为多元性

所谓多元性评价是相对于一元性评价而言,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重视个性化的心智活动过程,为发展学生的探求能力、独创精神而容纳学生不同的却合理的认识和思想,允许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建构生成新的知识的一种灵活的评价方式。多元性课堂评价拒绝唯一标准,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拒绝“唯一答案”,期待思想的丰富多彩。

例如,教师在上看图列式时,总数有17支铅笔,其中左边有7支铅笔,要求右边盒子里有多少支铅笔。学生都会列成17-7=10,但也有学生列成7+10=17,并在“10”处打上问号。这不是违背题意列出来的算式,尽管他没有采用逆向思考的方式用减法来进行列式,但这种顺向思考的列式正是小学数学中高段年级中列方程解题思想的孕伏。

四、变模糊性为导向性

模糊性评价就是对学生的思考成果,发言不置可否,不分正误,不论高下,不作诊断,不予导向,让学生难以从教师的评价信息中澄清是非、分出高下、明确方向、领悟方法。

例如,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问:“钟表好看吗?仔细观察钟表,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问题指向不明,把学生的学习引入了误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急切地问:“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时针和分针吗?”此时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让我们观察钟面。

课堂教学评价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导向。但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其导向功能的发挥。好的导向性评价,将起到画龙点睛、总结学法、深化认识的作用。

对于不同的情形,教师应做出灵活有效的评价。对于非此即彼,有唯一答案的这类问题,老师一定要加强评价的针对性、诊断性,以总结性评价澄清正误,明确是非;对于见仁见智的问题,更要采用导向性评价,这将直接影响学生思考的方向和思维的深度、广度乃至教学的效果。

五、变及时性为及时性与延迟性相结合

及时性评价很容易让发言的学生个体享受思考的愉悦、成功的快感以致步入乐思、善思、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也可能带动和激励全班同学积极思考、争先恐后。因而,在教学中,要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做到: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困生要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并提出努力的方向;在指出学生不足时要委婉,不能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采用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例如,教学“分类”一课,教师创设让学生参观文具店的情境,集体交流时,有一个学生质疑:“我认为球是属于体育用品类,不属于文具类,不能摆放在文具店里。”同学们也都认为他说得有道理。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指出有的文具店也兼卖体育用品。

凡事都有两面性。及时评价,的确有振奋精神、一锤定音、明确结论的效果,但也容易挫伤学生群体的自尊心、积极性,使之产生失败感。

延时评价,就是在教师对学生正在交流的话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语言、期待的态度,让更多学生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然后适时以更好的方式予以归纳评价,实际上,这也更体现出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尊重,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对学生独特体验的珍视,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评价,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样的评价,可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各样的机会,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建立自信。为了孩子,我们应该拿明天社会发展的需要来教今天的孩子。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主动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应该实施有效的评价。

猜你喜欢
评价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