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对“上善”品德传授的启示

2016-04-11 13:17:25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张德红
数学大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圆的认识上善若水圆规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 张德红

“圆的认识”教学对“上善”品德传授的启示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 张德红

古人说“上善若水”,是指一个品行良好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不争万物,而它却自然地从高处流到低处,水在奔行的过程中万物被其滋养。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上善”品德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从品德的角度理解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一、引导学生像水一样的“善”

“上善若水”对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求人向善。那么什么是向善呢?笔者认为向善的意思就是在生活中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向善,就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愿意用数学知识帮助他人,改善生活。

以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节课为例,有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是这样开展教学活动的: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同学们,这是什么形状?

生A:圆形!

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圆形呢?

生B:车轮是圆的!

生C:齿轮是圆的!

生D:摩天轮是圆的!

生E:我家的饭桌是圆的!

(学生们积极地发言。)

师:圆形有哪些特点呢?我们能不能把以上生活中的圆改成别的形状呢?

(学生开始思考并共同讨论,认为有些事物可以用别的形状替代,有一些事物不可以。)

师:为什么有些圆形的事物不能用别的形态替代呢?

生F:因为圆形最稳定了,别的形状都没有圆稳定。

师:请同学F说说,为什么圆最稳定呢?

生F:从圆的心到圆的边所有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啊,别的图形都没有这么稳定。像方形,从中心到四个角的距离最长,到边的距离就比较短,连正方形都没有圆形稳定。

师:既然圆这么稳定,那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圆的知识,然后看看生活中哪些东西更适合做成圆形,好不好?

(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始学习有关于圆的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要让学生理解“上善若水”的文化,就要在教学中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拥有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愿意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帮助他人的思想。

二、引导学生像水一样的“智”

“上善若水”对人的第二个要求,就是要求人拥有智慧。即水流必须在奔行的过程中滋养万物,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就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为了让小学生具备帮助他人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数学知识、提高思维水平、提高实践能力,令学生日后能够成为帮助他人的人。

依然以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节课为例,前文谈到的小学数学教师是这样开展教学活动的:

师:刚才谈到了圆的稳定性最强,那么我们能不能画出一个标准的圆呢?

(有一些同学开始随手画圆,但是画得都不标准。)

生G:我会画圆。画圆要用圆规画。圆规的一只脚定在圆心,另一只脚固定一个角度以后开始移动,这样画出来的就是一个圆。

师:为什么刚才我们不用圆规画,画不出标准的圆,用圆规画就能画出标准的圆呢?

(学生表示回答不出来。)

师:我们在用圆规画圆和不用圆规画圆时有什么区别呢?

令则X=Sy⨁Xy,投影算子X→Xy,满足(u,v)→(0,v)。设(u,v)Wy为F(θa,0)的不动点,则(u,v)X满足

生G:用圆规画,圆的边每一个点和圆心的距离都是一样的;不用圆规画,我们控制不好圆的边和圆心的距离。

师:那么,对比两种画法,圆有哪些性质呢?

(学生开始分析比较圆的性质。)

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这两样能力才能够具有“上善若水”的品格。那么小学数学教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呢?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思考数学问题。

三、引导学生像水一样的“志”

“上善若水”对人的第三个要求,就是要求人具有不变的志向,这就好像水流,无论遇到多少坎坷,都只会向东方奔流,绝不回头。学生只有具有坚毅的品志、不屈不挠的精神、不变的求知志向,才能够成为具有“上善若水”品质的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不向复杂的数学问题屈服。

依然以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节课为例,当学生了解了圆的性质以后,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有关于圆的全部知识了,此时前文谈到的数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1中的数学问题:以上哪些线段是圆的半径?为什么它们是圆的半径?很多学生在思考这一题的时候才发现他们没有完全掌握圆的性质,这个问题他们不能迅速回答出来,如果他们不认真地挖掘数学知识,仅为眼前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自满,他们可能就不能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要用为学生精选数学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学无止境的道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学习成果也不可骄傲自满,遇到学习成果的时候更不可伤心沮丧。学生要有继续学习的志向,尽可能地掌握更多数学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大海一般胸怀的人。

小学数学教师可在教学中渗透生活的教育、思维的教育、人格的教育,令学生成为具有“上善若水”品格的人。本次研究应用“圆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教学说明了小学数学教学中“上善”品格传授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成为其他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借鉴。

猜你喜欢
圆的认识上善若水圆规
上善若水
云南画报(2021年4期)2021-07-22 06:17:10
上善若水(之三)
慈善(2020年4期)2020-07-20 03:22:38
圆规
江南诗(2020年3期)2020-06-08 10:20:40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51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圆规小姐圆梦记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多措并举,打造互动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4:15
二合一圆规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