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湄潭县马山镇初级职业中学 杨昌琼
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分层教学的分析
贵州省湄潭县马山镇初级职业中学 杨昌琼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在新课标理念影响下,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被认为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促进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本次研究从根本上论述了分层教学所涉及的教学原理,同时还分析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原因以及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方法对策,希望能对新课改的有效持续推进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分析
数学学科抽象性极强、逻辑非常严密,特别是进入初中阶段后,存在非常显著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如果使用“一刀切”或者是“一锅煮”的传统教学模式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以及教学的水平,导致学生个性发展受限,不仅如此,还会导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直接的影响。据此,教师应通过分层教学的应用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及质量,促使学生学习以及身心实现有效的发展。本文将对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
在传统形式的班级授课制中,一部分教师没有办法对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充分顾及到,传统形式的教学方式就会导致学生未来的发展受到影响,会直接造成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倘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明显地丧失了学习信心以及学习的兴趣,在上述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活动,那么教学的意义就会明显地降低,所以,对于每一个学生所存在的个人差异性均需要充分顾及,在上述的基础上完成分层教学活动,在教学课堂中,促使每一个学生均可以享受学习知识的喜悦以及乐趣,促使教育的意义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在当今社会,数学俨然变成一把标尺,数学文化程度的高低反映出我们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而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又影响着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可想而知,数学的学习多么重要。
1.分层次完成作业的布置
完成学生层次划分工作之后,教师需要针对分层学生完成备课活动,有利于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分层的实际情况完成教学活动。在开展分层教学活动之前,首要的工作就是教师需要对三个层次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进行重点分析,完成课程重点以及课程难点的划分。在完成分层之后,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完成教学内容的针对教学。在上述的基础上,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根据学生情况布置作业是非常有效的一个部分,是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会跟之前一样来完成作业的布置,如果作业太难,处于普通层次的学生就很难顺利地解答出来,之后就会感到明显的挫败感;如果作业太简单,那么处于优秀层次的学生解答起来就会较为方便,这样一来就起不到非常明显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按照学生的实际所处层次来完成作业的布置,如果是处于优秀以及良好层次的学生,那么布置的作业则需要具备一定的难度,如果是处于普通层次的学生,那么布置作业的难度就需要降低一点。也就是说,优秀—良好—普通,则为由难到易。例如:在进行“因式分解”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优秀层次的学生需要设计如下等式:“(x+y)(a-b-c)+(x-y)(b+c-a)=?”这种较为复杂的题目类型,如果是良好层次的学生,那么就需要适当地降低难度,完成以下等式的设置:“xy+6-2x-3y=?”上述这种类型的基础题目可以促使该层次的学生完成基本概念以及基本知识的巩固。如果是处于普通层次的学生,那么就需要掌握较为简单类型的题目,如“(a+b)2=?”。上述提到的分层作业布置,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得到足够的锻炼,促使教师在上述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同时掌握理解情况等。
2.分层次完成学生鼓励教育
教学完成之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则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整体地评价以及分析学生“劳动”情况,目前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针对每一个层次学生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地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这就是实现分层评价原则要求的基本。如果学生属于普通层次,该层次的学生则采取肯定以及表扬等方法,教师要肯定以及表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促使学生可以取得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乐趣,促使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的提升,促使其不断地努力进取,完成自我的突破。如果是出于良好层次的学生,那么就需要教师按照鼓励方法的选取,对学生进行激励,促使学生向着更高的、更远的、更好的目标前进。如果是处于优秀层次的学生,那么教师需要拟定一个更高标准,促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要求,促使学生明白“人外有人”的道理,这样一来就可以促使学生实现进一步创新,同时促使其完成自我突破。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深入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分层教学目前已经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趋势。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完全从传统形式的教学模式中脱离而出,传统形式的教学模式则只是重视优生做法,但是分层教学模式则重点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分析其特点以及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完成因材施教,严格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来选取教学方法,满足内容上的需要,可以在培养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的学习数学能力以及兴趣进一步提升,同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李海柱.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3(04):149.
[2]孙秋香,麦锡流.借合作之东风,促学生之发展——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学周刊,2014(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