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邹春美
给学生一张课堂地图——浅谈“先学后教,以学论教”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邹春美
在提倡素质化教育的今天,传统的由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课堂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改善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教师们就很有必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给学生一张课堂的地图,做到“先学后教,以学论教”,以此来提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本文就主要从探、学、生疑、反馈、释疑、内化和提升这七个方面来说明“先学后教,以学论教”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探是“先学后教,以学论教”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它旨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先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课题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自己先带着问题去学习,寻找出问题的答案。例如,教师在教小学生数学的“倍数与因数”这一章节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同学们预习这一章的数学知识,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找出倍数与因数各自的特点,并给出一些数,让同学们求出它的倍数和因数。这样,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开始直接给同学们生硬地灌输倍数和因数的相关知识,而是把课堂先教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数学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学生在这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还会提升对数学学习的情趣,形成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里的学是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为辅。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去学习数学知识,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向同学们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对自身之前自主探究的知识进行加深和完善,补充更好的知识点。这里还是以小学数学中的“倍数与因数”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学的过程中,就要采取创新一点的教学方式,如可以把班上的同学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内的学生自己讨论学习为主,教师在一旁起一个指导的作用,并适时给同学们提点一下学习的重点。教师还应当经常给学生组织不同的数学学习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指明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并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尽可能地采用最适合他的指导教学的方法,以便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生疑是指提出疑问,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对教师所教或自主学习中不懂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疑问。对于这个,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课后查找资料,与别的同学讨论解决或咨询教师等这些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疑问。同样,同学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害怕生疑,而是要有疑问,这说明学生在思考,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了,这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二是教师生疑。教师的疑问在于对自己教学方式的评估,如在“倍数与因数”中教师采用先让学生自己预习,后分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到底对不对,其中存在的优点与缺点是什么,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等,这都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出疑问,并做出正确的评估,以期做到取长补短,进一步去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更为有效的知识,就应当及时鼓励学生反馈出他们学习的信息。好的学习方面和不好的学习方面都要及时地反馈出来,对于教师教学中学生不懂或认为教师教得不是很好或有误的地方,都要反馈出来,以方便教师及时做出改正。对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己,他们更是要向教师反馈出他们学习的信号,不懂的要及时问老师,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才能尽可能全面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特点,并能依据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习进度帮助学生制订一套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的方法。
释疑主要是指教师为学生解答他们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作答,并同时注重释疑的方法,尽可能地把一个问题讲得透彻易懂,最好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例如,有部分同学在倍数与因数的学习的过程中,老是不能准确地找到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或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面对这种情形,教师一定要先从倍数与因数的本质入手,先让学生揭示数学的本质,再举一些经典的例子来教学生,并交给学生找的技巧,后还应当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加以巩固。对于一些教学现象或概念上的疑问,教师应当化抽象为具体,尽可能地为学生解释清楚。释疑是化解学生的以往,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
在探究、学习、生疑、反馈和释疑等之后,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对课堂的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学生,教师就很有必要为学生留一点时间,让同学们消化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能自己做出总结,真正把课堂上学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了“倍数与因数”这一章的数学知识后,学生就应当想一下这一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学习的要点又是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一部分是需要加强的,并同时把这一章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脑子中过一遍,看能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用,真正做到知识内化为自己所用。教师这个时候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模式,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的空间和条件。
这是“先学后教,以学论教”的最后一个部分,它旨在鼓励师生能共同得到提升。学生面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知识的学习上提升的同时,还有必要提升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思路等,为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教师的提升主要是在教学模式上,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争取在今后为学生打造出更好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两者的提升都是在反思与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无论是在学生的学习上还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上都是一大进步。
总而言之,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全面型人才,对于课堂教学上的改革是必须进行的,“先学后教,以学论教”才应当是课堂教学的首选,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学生做学习的主体,教师扮演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在平日课堂的教学中,给学生一张课堂的地图,让学生先探究学习后,再来教学,以学生自主的学习为依据来指引教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