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 赵 静
苏教版数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 赵 静
教材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全国各地区在教学和教材的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是在江苏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而来,其在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在内容和理念方面与其他省份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主要研究苏教版数学教材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苏教版;数学教育;课堂效率
初中数学教学一直是大家研究的课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一直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学能力严重下降。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协调性,成为目前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发展趋势与必备条件。而教材作为教学工作的依据,在这其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觑。这里我们主要研究苏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其对于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1.联系实际,注重问题探究的过程
在苏教版教材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典型的数学例题,其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对数学原理探究的过程,而非机械化地只让学生知道结果。在以这样的教材为依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很大程度上依据教材给学生必需的引导,引发其对于数学问题探究的兴趣。例如苏教版中的几何题,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原理,而是用实际中的例子,或者是利用剪纸来给学生一个立体可观的探究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利用这个来进行实际操作,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师生合作探究。这一方面让他们对于问题的印象更加深刻,尤其是基础原理和典型试题方面,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学生对问题探索的热情和兴趣,他们由原来被灌输理论和解题思路,变为自主探索解题思路和数学原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2.重教重学,二者缺一不可
在之前很多数学教材中,编写者都更加重视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教”的作用,而苏教版教材中,把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相结合,紧抓两点,既给了教师引导学生的依据,又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课堂上不再仅仅被教师“牵着走”,可以说,苏教版教材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理念。在使用苏教版教材时,教师的备课环节也需要考虑更多,例如如何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得教学内容具体化,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氛围中来。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会发现,自主探索能力在教材中被重视,这鼓励他们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探索,提高其学习自主性。
3.联系其他科目,内容深入而全面
我们发现,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有些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数学问题,它可能与物理相关,也可能与其他科目相关。比如有些函数问题会涉及到物理中对物体运动速度的研究,这样类似的问题频繁出现,学生也会在遇到相似问题时积极思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思维,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
苏教版教材优化了从教师备课到课堂教学再到学生课后复习的各个环节。当然,一本好的教材只是依据,想要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学生和老师各方面的合作和努力。首先是教师的备课环节,苏教版教材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备课中也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备课的重点不应该再局限在“如何教会学生该原理或课时内容”,而是“如何教会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时也需要考虑到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探索热情和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其次是课堂教学环节,我们在观察苏教版教材时就会发现它对于“教学相长”的重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引进“高效课堂”的理念,老师仅仅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而存在,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鼓励他们通过积极自主的探究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在这里,我们需要提及学习方法,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之前,我们也需要让学生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明白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方法,这样他们才不至于迷茫,才能真正做好课堂学习的主人。
最后是学生的课后复习方面,苏教版教材在对问题的解疑中会有充分全面的解题思路,这对于学生学习和复习都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应该引导同学们在自主学习中积极利用这一点。这样课后复习时,即便他们有不懂的问题,也能及时通过这个来弄清解题思路。同时,苏教版教材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它重视学生课外的探索和研究,这对于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后学习和探索都有很大的作用。
另外,苏教版教材联系实际,这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课题探究的热情,带动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也会使得学生和老师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合作教学,“教”与“学”相结合,鼓励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教材是教学工作的依据,苏教版教材是多年来诸多教师和学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心血,其对于我们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应该学会善用教材。
[1]张爱芬.趣谈苏教版数学教材特点 [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10).
[2]徐慧.例说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
[3]李长新.高效课堂的功夫下在课前准备上[J].华正学校,2008.
[4]吴丽英.被赏识的学生更主动——〈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读书心得[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