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南园学校 刘书兵
沪科版《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安徽省合肥市南园学校 刘书兵
首先说明综合与实践课程引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下来通过平时的教学提出几点具体的策略:根据综合与实践课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并善于发现个人的闪光点;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中注重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中要加强学习的反思。在每个观点中都通过具体实例阐述。
创设问题情境;合作学习;信息技术整合;反思
沪科版新版初中数学教材2011中编入了综合与实践课程,该课程的编入是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十分有价值的举措。但由于这方面课程涉及到考试方面可能还不太好考查,有些老师还抱着自己陈旧的教学理念和当前应试教育还很吃香的“机遇”,往往淡化这方面的教学,甚至都不上综合与实践的课程。这是教学上很大的失误,应该重视这方面课程的教学,优化这方面的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就我个人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这方面教学的几点策略。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这句话使我受到启迪,在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和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综合与实践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很高兴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具体做法是:
1.联系实际生活,激发探索的兴趣
在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我往往能根据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事物和事例入手,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感兴趣,有信心去学习、去探索。例如:在综合与实践排队问题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排队现象进行分析,如医院挂号付费、银行办理业务、政府办事窗口等排队现象,以及大量“无形”的排队现象,如生产线上的原料等待加工,因故障停止运转的机器等待工人修理等,再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如何分析问题、如何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关系式,很轻松地解决问题,从而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探索的信心。
2.多鼓励学生去探究,使课堂轻松快乐起来
多年的教学告诉我,学生乐于学习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只有课堂轻松快乐起来,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为了调动学生对综合与实践课程的研究,我在教学中能认真去想一些激励学生的方法,使同学们把在课程探究当作一种快乐,这样的课堂才有生命力,学生才更有创造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太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发展需要,直接导致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的形成,而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课堂、学生交流的课堂,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以听取同伴的意见,更可以和其他小组集中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这样的课堂才更有活力、更有效率。
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是分组合理,各组相对平衡,一般以4~6人一组为宜,应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兴趣、习惯方面,使小组成员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 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更好地开展,如:在综合与实践挪球游戏的教学时,我在教学中能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进行分组,积极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学中先从两堆球开始,学生分小组开展挪球游戏,合作去完成提前给定的几组数据的挪球问题,并有人负责整理,集中讨论在挪动中发现的规律,选择一人把自己小组的结果说出来,并把发现的规律表述出来;接下来进一步探究三堆球的挪球游戏,学生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就比较容易挪球成功,最终分析没有挪球成功的原因,集中各组观点形成挪球游戏的规律,使学生感受到规律是他们自己发现的,才更有效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而我在教学中对每一个小组进行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小组给予适当的指点,更是一小组一小组去倾听,作为学习者去发现在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借此给他们很高的评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已不是单一的学校课堂,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课堂、微视频等进行学习,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尤其对于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其涉及的知识面也比较广,老师有时也需要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所以在对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时应多鼓励学生在家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利用微视频等先自学,这样能更有效更准确地把握好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综合与实践作为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新编入的课程,对学生、对老师都是新的挑战,尤其是老师受已有的教学经验和对当前应试教育的认识,往往这方面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较少。例如:九年级上册21.6综合与实践 获取最大利润,经调查上了该课程的老师不多,真正研究该课程的更是少之又少,这显然违背了设置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初衷。
对于综合与实践课程我们要认识到其对学生学习的长远影响,在中考中也明确会考综合与实践内容,这方面的课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教学中我们可能会因为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不甚了解而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也可能会因为自身对这方面课程不熟悉而淡化课堂讲解。通过对整个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全面分析,我们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个综合与实践课,更应该做好课后反思工作。
总之,对于综合与实践课程方面的教学还处在不断摸索、不断改进阶段,上述是我个人在这方面课程教学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和更多在这方面有所研究的老师交流,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