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高于对抗:浅析中国的国家权力与社会互动脉络

2016-04-11 08:21:35陈圣铿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市民权力国家

文 陈圣铿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互补高于对抗:浅析中国的国家权力与社会互动脉络

文 陈圣铿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中国存不存在具备权利保护意识的“市民社会”?具有权利保护意识的市民社会来自于国家—社会之间的冲突关系,但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一体化,非但不存在冲突,反而是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由此可知,以市民社会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民主制度,与中国的政治习惯大相径庭,呈现出高度的不相容性,即使曾经出现适合“市民社会”萌芽的环境,也有类似“公共领域”的空间产生,却始终没有发展出属于社会的权利保护意识。时至今日,中国的社会依然没有脱嵌于国家管理之外,但为了持续保持国家、社会的一致性,国家必须回应社会需求,运用制度化(法治)的力量,维持国家、社会之间的互补关系。

市民社会 宗族自治 社会管理

一、问题与研究视角

清末,西方列强的殖民潮流东渐,日本经历明治维新,选择君主立宪制而一跃成为东方强国。中国的清王朝亦无法幸免于此,战争冲击了既有的知识系统,迫使知识分子重新思考国家发展问题。甲午战争之前,传教士便引进三权分立、宪政等民主议题,直至民国成立后,名义上虽确立共和政体,但民主的运作机制仍问题百出。换言之,旧的权力权威(清王朝、皇帝)崩解之后,在权威的递移过程中出现断层,貌似出现了一套新的游戏规则,却没有人能够完全适应并掌握运行。

除了政体之外,思想权威的递移过程一样进入困境。儒家思想一直是古代中国政治的指导原则,即使朝代更迭,儒家学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日益牢固,成为政府取士的唯一标准。清末西力东渐,“外务”成为近代中国不可回避的烫手山芋之一,各式各样的西方思潮随之涌入中国,无一不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及学术发展,传统的儒家学说似乎失去政治的指导地位。然而,在思想权威的典范递移上同样出现困境,东渡而来的“民主”与中国的传统结合得并不顺利。此外,在此剧变的时代中,传统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也产生质变,政治系统为了响应外来的冲击,自洋务运动始推动新工业,造成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此一变化是突然而被动的,所影响的范围不仅波及城市,也间接打破维系基层社会结构的宗法制度。

关于近代中国的研究,学者多运用“国家—社会”的视角进行考察,认为此时期的中国由于产业结构转变,出现了类似西方的“市民社会”,资产阶级带动着社会的发展,也扮演着与国家权力冲突的角色,换言之,清末民初的政治发展,可视为是国家、社会两种力量相互调适的过程。然而,从历史的发展脉络观察中国的政治,不难发现中国其实是高度专制、高强控制的,且仰赖儒家意识形态紧密贯连着国家与社会,单从“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视角分析,实在是失之偏颇。除了“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视角之外,哈贝马斯提出“公共领域”的概念,认为国家、社会的分立将透过“公共领域”而平衡。黄宗智先生研究近代中国政治,针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提出修正,认为中国存在着“第三领域”,用以调节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国家、社会之间的作用多元,存在着互补性。

以“国家—社会”视角分析近代中国,其根本假设在于国家与社会必须是二元并存,并且基本利益具备着分立性。但在政治与意识形态强控制之下的中国,“社会”存不存在?即便存在,有没有与“国家”抗衡或互动的力量?笔者认为中国的国家、社会是一体的,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分立性。即使经过清末民初这段大震荡的时期,产业结构的剧变,以及意识形态上的百家争鸣,看似出现了“市民社会”,或者说在政治控制与社会能量的消长之间,社会似乎具备了与国家权力叫板、迫使国家权力妥协的能力。“民主政治”建立于国家权力与社会二元对立的前提之下,如果说中国的国家、社会是一体的,是没有冲突的,那西方定义式的“民主政治”,在中国自然就没有适合生长的土壤了。

二、具有权利保护意识的“市民社会”

民主政治要能健全地发展,必须要有许多客观的条件辅助,其中“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或译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首先,“市民社会”一概念来自于欧洲,最初由契约论思想家们所提出,具有道德批判价值,用以对抗“君权神授”说,将国家主权转向人民的论述。[1]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市民社会”为国家的专制权力所淹没,而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分离,脱离国家的专制权威掌控时,民主就获得了坚实的基础,人权和公民权才有具体的保障。换言之,“市民社会”的形成以国家、社会的二元分立为前提,以强国家、弱社会为出发点,以稳固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是具备权利保护意识的,拥有对抗国家暴政的特质。

以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视角在探讨问题显得太过单纯薄弱,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应该是多元而复杂的。米格代尔(Joel S.Migdal)、埃文斯(Peter B.Evans)、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等学者打破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视角,提出双方之间互动的多元性,分出了四个维度:国家全面控制社会、国家与现存社会力量合作、社会力量改变国家、国家与社会分裂。[2]互动论者说明了国家、社会不是只有冲突,也有合作的可能,但不可否认的,“市民社会”的产生,最初即是国家权力凌驾于社会之上,社会的力量企图摆脱国家权力支配的产物。

哈贝马斯研究中产阶级的发展,得出了一个在国家、社会之外的“中产阶级公共领域”。此领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以理性的态度讨论公共事务形成公共意见,进而成为新型国家的合法性基础。此“公共领域”说,固然为民意政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依据,但从“公共领域”蜕变到“市民社会”,其所仰仗的必然在於国家政治权力的让步或妥协,从“公共领域”中产生的“公共意见”,就是针对专制权力而言。然而,循着中国政治发展的脉络观察,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掌控力度强大,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难以在中国社会中形成,更遑论市民社会了。

学者黄宗智亦从“国家-社会”的角度分析中国,认同哈贝马斯对市民社会的定义: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一个两方都参与其间的区域,但也修正了哈贝马斯的 “公共领域”,因为“公共领域”具有的价值意义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淆,故黄宗智提出“第三领域”的概念,认为第三领域是超出国家与社会影响的自身特性和自身逻辑的存在,可以是部分的国家化或社会化,而不会消融到国家或社会里。[3]而近代中国(清代)的市民社会,因国家基础结构范围比较有限,故基层人民与国家接触的平台即为“第三领域”,换言之,第三领域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平台,国家透过第三领域的准官吏(乡绅)的帮助,得以将治权延伸至基层,将国家与社会联接起来。依照黄宗智的论述,“第三领域”是国家与社会的缓冲带,具有调节国家、社会之间异质性的功能,但更多的是让社会国家化,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使国家社会化的特征正好相反。

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上,许多研究者都将国家、社会的互动过程区分出第三个区块,试图打破“国家—社会”的二元对立。笔者认为在国家、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出现非国家、非社会的模糊地带是正常的,但这仅是一个过渡,其价值在于决定“强政府、弱社会”或是“弱政府、强社会”的国家发展途径。北京大学吴丕教授认为:“弱政府、强社会”中的“社会”就是“公民社会”,社会包括私营企业、政党(执政党除外)等组织,是多元的。[4]以此观点再延伸来说,国家、社会之外的模糊地带,通常具有趋向国家、或者趋向社会,甚至与之结合(被吞并)的特性。

回到本文探讨的核心:如果用“国家—社会”的视角分析近代中国,国家权力与社会能量的互动是精彩的,但中国的国家发展深具“路径依赖”的特质,历朝历代虽不乏政策改革,却依然脱离不了国家权力强控制的途径。中国的社会发展,虽然有商业活络、资本聚集的时期,也出现过商会、帮会等民间组织活跃的现象,但终究不成气候,故而金观涛先生以“超稳定结构”来论述中国社会。“市民社会”是外来的概念,以国家、社会的“冲突”为前提,然中国的社会与国家几乎可视为是一个整体,基本没有冲突性存在。虽不能说中国的历史发展完全没有类似西方的 “市民社会”出现,也有不少研究者提出明、清时期有着以商业资本为基础的“市民社会”。依照哈贝马斯的论述:商业资本、中产阶级(公共领域)带动市民社会的发展,成为民意政治的源头,如果中国曾经出现类似的条件,也存在过“市民社会”,又为什么没有发展出如西方民主国家那样的政治型态呢?

三、国家权力与社会互动的脉络

(一)工商业发展与市民社会

姑且不论宋代。中国的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末、清末国家控制力薄弱的时候,被认为是中国出现“市民社会”的一大亮点,因为此时期具备着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也是市民阶层活跃的舞台。依据谢国桢先生的研究:明代社会发展以嘉靖朝为分水岭,嘉靖后是明代工商业高度发展时期,除了地主、官僚兼营工商之外,还有各地商人运用大量资金贸易,成为巨商。同时一改过去农地只事粮食生产的模式,剩余的田地开始种植经济作物,为商品经济提供良好的支柱,契约、合股的经营模式也开始流行,因为贸易的需求,商会、贸易会馆及各式工商组织日趋成熟,是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5]经济结构改变,农民离开农地转而重视工商业,随着私人资本的累积,基层社会开始产生质变。经济结构的改变,意味着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减弱了,使得生产方式开始脱轨。晚明社会开始大量使用白银,但国家的法规《钞法》和《钱法》却不见白银,说明了白银根本不是国家发行的货币,没有制度可言,换言之,白银的货币化正代表着国家丧失了对货币的控制与垄断,中国的市场正与世界接轨,新的社会权威开始浮上台面。[6]

如同“失控”的社会经济的能力一般,晚明政论团体“东林党”的顾宪成以在野乡绅的身份,营结出对抗当政的宦官集团的势力,以时报“邸报”为参政平台,透过地方社会的清议:“月旦之评”来进行政治斗争,便有学者认为当时“邸报”的媒介功能构成了一个个人参与、观看公众事务的“公共场域”,[7]而“月旦之评”针砭时政的社会清议,则具有哈贝马斯之“公共领域”的特征。David Strand考察近代中国社会,也提出20世纪中国存在市民社会的证据:Strand认为20年代北京的茶楼、饭庄、公园等大型的公共空间,曾经成为政治辩论的场所;此时期各式各样的协会遽增,商会也在某些国家控制薄弱的城市事务上取得主控权,并归纳了晚清时期“公共领域”的特征:对意见一致的诉求、公众负责的意念、行政和代表选举制的联合等。此时期的报刊出版业也成为公共事务辩论的论坛,公开的政治活动也快速发展。[8]事实上,中国的市民社会仅只是一夜昙花,或许曾经存在过,却没有完整地脱嵌于国家,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意识形态”,尽管社会结构如何剧变,社会的中坚——知识份子的思想依然牢牢地与国家结合。换句话说,对抗国家专制、具有权利保护特质的“市民社会”,并不显见于中国。

承上所述,私人资本活跃、市民社会发达是政治社会脱序的产物,而这种失控的秩序通常也是为时人所反对的。中国的政治讲究伦理,从政者的政治人格以道德为基本价值,君子尚德,小人反道德。因此,在面对利益的态度上,小人缺乏道德,以追逐私利作为唯一的人生目的,在行为上具有一定的投机性,而成为政治的隐害;[9]反之,君子的道德修养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真实无妄、坦然无欺,人格杜绝名利的追求,具有不受环境影响的“道德恒定性”。在“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魏灵公》)的原则之下,“道”(精神)与“食”(物质)的观念发展被一分为二,以利益、物质为要的商业活动,逐渐为士人所鄙视。因此,商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一直不高,汉武帝时虽用商人为官,却创立“商贾税”,禁止商人占有土地;隋代开科取士,明令工商不得入仕;唐初又禁止地主经商。[10]政府有意识地抑制私人资本的发展,工商业通常只为政府服务,在国家统治权威薄弱、或者国家权力不刻意控制商业时,私人资本才有活跃于舞台的机会,工商业也才脱离管制流行於民间。

因此,具有权利保护意识的“市民社会”,是在国家专制权力濒临崩解,或是统治能力松动致使社会能量爆发,甚至足以宰制国家时,才有完整发展的空间并成为民主制度的后盾。但中国的社会能量并非来自于对抗专制权力,反而是调节国家—社会之间的冲突,商业发展虽与儒家思想不相容,长期将“重商”与“逐利”的小人形象挂勾在一起,和重视“道德”、“公义”的主流意识背道而驰,然而在认同如此断裂不容的条件下,却没有掀起社会与国家的冲突。一是商业不成气候,得不到主流意识的认可;二是商业团体向主流意识靠拢,看似应该挑战国家权力的民间组织—商会,也以道德的准际自我要求,如“不独逆旅之况赖以消释,抑且相任相恤,脱近市之习,敦本里之淳。”、“于贸易往来之地,敦里党洽比之情;当丰亨豫顺之时,务遵节爱养之道,公平处事,则大小咸宜;忠信相孚,则物我各得,一切仰体圣天子优恤商民之至意,垂诸永久。”[11]看似与主流意识不相容的“逐利”行为,在商会的组织下,非但没有形成与国家权力抗衡的社会能量,反而是协助国家进行社会管理,为国家权力所吸纳。或许因为商业在以农立国的中国并非 “必需品”,也是国家权力随时可以打击侵犯的区块,商人必须依附在国家权力之下生存,且更多是为国家服务。

清末,面对西方工业大国的殖民势力,中国展开一系列由官方主导的新政,一改过去抑商、限制商业资本发展的方针,1903年设立商部,1906年颁布勳商章程,依照投资现代新型工业的数额大小,分别授封不同等级勳号和官阶品衔,爵位的奖励甚至超过传统功名出身的官僚。依照学者统计,推动新政的10年间所投入的私人投资资本额9079.2万元,较前30年官办和官督商办时期的资本额2949.6万元,[12]竟高达三倍之多,虽奖励私人投资与捐官制度不同,私人仍保有其所投资资产的所有权,但商业依然无法和政治脱钩。清末民初这段时间,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思想备受挑战,在国家方针上从抑商转为重商,或许可视为是中国史上私人资本真正活跃的时期,也是社会能量高度成长的阶段,值得思考的是:此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趋同?或是开始冲突分裂?笔者认为,发展商业只是国家解决现下问题的途径之一,而之所以运用“官爵”奖励投资,除了避免商业发展“失控”之外,也代表着时人的意识仍然没有摆脱“入仕”的思想,与其说政府奖励投资以带动工商业发展,不如说工商业发展是入仕的窄门大开之下的附属物。[13]清王朝覆亡,并非亡于国家、社会之间的冲突,而是民族意识与地方保护主义的兴起,虽然随着工商业发展累积了相当的社会能量,但此社会能量并未直接与国家层面的权力形成颠覆性的冲突,故由中产阶级发展、带着权利保护意识的“市民社会”,以及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民主政治,并未发展成不可抗拒的潮流,即便民初的工商业蓬勃发展,也是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总而言之,工商业兴盛不构成中国的“市民社会”发展的条件,除了中国的“工商业”主要依附在国家力量之下发展之外,中国历史上工商业高度发展之时,也正是国家权力出现危机,造成国家秩序大混乱的时期,一旦经历了“平乱”或“改朝换代”的过程,社会终将再次回到国家的控制之中。

(二)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的互动

金观涛先生考察历史发展的脉络,得出中国社会是一“超稳定结构”:将意识型态、组织能力和政治结构“一体化”,以意识形态(儒家国家学说)为政治结构提供权威等组织要素,从而形成一种超级组织力量。[14]儒家学说将宗族组织与国家组织协调起来,运用儒生来组织国家官僚机器及基层社会自治从而实现一体化结构,使得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家族伦理、社会规范,完整地宗法组织与国家组织结合起来,家庭成为组织国家基本单元,是国家的一个共同体。也就是说,中国的基层知识份子透过儒家学说进入仕途,成为官僚系统中的一份子,退休后虽然身离朝廷,但在地方事务上仍有关键的影响力,藉由宗法制度,将国家力量渗透入基层社会,乃至于各个家庭单位,此种朝、野结合的政治力量,形成官僚—乡绅一体的统治结构,扼杀了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领域”的生存空间。

中国的“宗族”似乎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模糊地带,因此韦伯提出“皇权不下县”之说,认为中国的基层社会是宗族“自治”的,即“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15]此说为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或者“第三领域”)提供了基础。依照此观点,黄宗智先生研究了宗族在司法体系上的自治性,指出清代的诉讼事件,多由正式与非正式司法体制的交互作用而获得解决,也就是地方官吏意见与宗族调解之间的半制度化的交流,双方相互作用甚至获得部份的制度化,构成司法体系中“第三领域”的重要部份。在国家基础结构范围有限的情况之下,“第三领域”是大多数基层人民与国家接触的主要场域,同时也将国家与社会联接在一起。[16]但是,“公共领域”与“第三领域”在本质上有着差异,“公共领域”具有“权利保护”的性质,可以使社会逐步脱嵌於国家专制权力的掌控;“第三领域”则相反,国家权力藉由“第三领域”的渗透,非但调节了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的冲突性,同时达到国家、社会一体化,更加稳固了国家的统治基础。

同样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王日根先生研究地方宗族家规,提出“自域”与“共域”的概念:官方与民间各自拥有各自的“自域”,在“自域”周界之内运行各自独立的游戏规则,实施自我管理,而两个自域的交界处为“共域”,是国家权力实现统治社会的地带,可以是直接侵入民间的“自域”,也可以是将民间力量引进“共域”来自我管理。但清代中期以后,民间的家规除了要求族人纳税之外,很少涉及国事,家族的“自域”已然出现界线,发展空间有很大程度是由官方所划定的,民间的“自域”逐渐出现与官府合流的趋势。更明确地说,代表民间力量的士绅,必为符合官方道德规范的“义民”,是能为稳定社会秩序做出贡献者,所以民间力量参与公众事务并不等同于“自治”,而多为“补官治之不足”。[17]

综上所述,“公共领域”可视为国家与社会频繁互动(冲突)下所形成的“缓冲带”或“停战区”,是国家、社会两股力量相当,谁也并吞不下谁的产物,一旦有一方的实力强盛了,停战区将面临被侵害的威胁,所以必须依靠许多制度化的规则,来确保国家、社会之间不再冲突,甚至以“民主”的手段来保护社会权利,同时限制国家权力的扩张,诚如英国阿克顿爵士所言:“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化。”所以政府被视为是“必要之恶”。虽不能说中国的政治发展不落此窠套,但是对于国家权力的认知却是截然不同的,中国的国家权力是推动“仁政、德治”的关键,在遵从伦理的前提之下,反而是绝对的权力才有绝对的仁政,基层社会与“仁政”非但没有冲突,反而具有高度相容性。因此,“皇权不下县”或“国家的公共服务职能不下县”[18]让地方百姓免去了与国家权力的直接的接触,软化了两者之间的直接冲突性,再辅以宗族行社会管理,形成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第三领域”,透过宗族、乡绅及功名在身的地方知识份子,来推动社会福利、教化乡里、维护秩序等具有公权力色彩的工作,是国家权力渗透基层社会的媒介。然而,基层社会依然可以保有其“自域”,在有限的空间内自我管理,此“自域”不似“公共领域”一般受到制度保护,更准确地说,中国基层社会的“自域”的空间大小,取决於宗族和政府的一致性,一致性越高则自域的空间越大,反之越小。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不对立,“市民社会”的权利保护建立於国家—社会的冲突模式,而中国基层社会也有权利保护(自我管理的“自域”),只是此模式建立在国家—社会的合作关系上,伦理性质强而制度化程度较低。

四、结论:别于冲突论的互补新关系

2004年社会管理正式进入党的文件,学术界研究“社会管理”的论文在2011年达到高峰,探讨话题不乏政府与社会关系。从官方文件的论述中:“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19]及“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20]从以上文件所强调的重点,不难看出“社会”是可以被国家权力所管理的,既然可以被管理,那自由发展的空间必定相对受到局限,或者被要求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那么,西方民主制度的基础—市民社会,便很难在中国顺利着床生长,因为社会难以真正脱嵌于国家,即便社会已然出现众多问题,国家依然希望透过“管理”的手段来缓解,甚至根治病症。

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透过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一体化,充分将国家权力渗入基层社会,从清王朝以前的中国,以儒家思想、儒士官僚、宗法制度由上而下地实施一体化,到新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党员政治、街道办、挂靠制、审批制,依然是“一体化”的管控模式,或者说这是中国的国家发展基于路径依赖,所展现出与西方民主制度的不相容性。民国初年,民主政治曾一度嫁接到中国这棵老树上,却因缺乏“市民社会”的基础,再加上社会失序、战乱频仍,最终导致变革失败,再次回到过去所依赖的老路上,唯一改变的是,传统儒家的意识形态被抽换了。虽然清末民初是中国再一次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但终究没有多元发展,而是以马克思主义替代了儒家思想。

那么,没有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没有市民社会,中国的社会权利就不受保护了吗?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冲突性并不显见,社会的“权利保护”建立于和国家的合作模式上,但随着客观环境的发展,国家的角色、定位已然不同于过去,作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不能没有现代化的社会为基础,在资讯日益公开,社会机能日益复杂的现代,国家如何依循着历史发展的路径,进行一体化的工程?很显然地,中国的历史经验找不到适合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市民社会的土壤,也或许它们根本不容于中国的环境,即使依仗外力强嫁接制度,还是容易如第三世界国家一般,出现民主无法巩固的问题。鉴于苏联一夕解体的政治改革经验,中国的政治必须在稳定中渐变,同时将高度发展的社会整合在一起。

民主是世界潮流,是时下不可撼动的权威;民主可以是政治的指导思想,也可以是种政治制度,唯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首要依赖成熟的“市民社会”为基础,但就本文分析来看,中国的国家发展路径并不显见“市民社会”,即便是私人资本活跃的年代,社会能量也不足以挑战国家权威;如果“民主”作为一种政治思想,那民主制度就只是国家发展的选项之一。换言之,中国的民主建设进程中,“市民社会”并非其必经之路。中国的国家、社会一体化程度高,但随着客观环境、生产结构、资讯开放等结构性变化,国家的统治形式必然也要随之改变,欲保持国家、社会的趋同性,在利益表达的制度设计上应做到与民共利,运用制度化(法治)的力量,保持国家—社会之间的合作模式,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国家与社会的冲突并不明显,但这不表示社会永远只能依附於国家权力之下,相反地,社会发展的定位与国家权力不同,在稳定发展的前提之下,国家必须回应社会需求,而社会则是发挥“补官治之不足”的作用。

[1]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05).

[2]李姿姿.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评述[J].学术界,2008(01).

[3]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C].收录於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吴丕.中国的社会管理研究.2013.

[5]谢国桢.明末社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艺术的发展[J].明史研究,1992(03).

[6]万明.关于明代国家与社会理论研究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12(06).

[7]王鸿泰.明清的资讯传播、社会想像与公众社会[J].明代研究2009(06).

[8]玛丽.兰金.中国公共领域观察.收录于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C],2003.

[9]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0]王亚男.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1]苏州历史博物馆等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12]林增平.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与清末立宪派[C].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2.

[13]汪熙.关于买办与买办制度[J].近代史研究,1980(02).

[14]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

[15]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与其变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

[16]黄晓平.试论传统社会中地方士绅的法律人角色[J].江汉论坛,2009(01).

[17]王日根.明清时期社会管理中官民的“自域”与“共域”[J].文史哲,2006(04).

[18]张新光.质疑“皇权不下县”:基于宏观的长时间的动态历史考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19]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2006.

[2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2012.

责任编辑:唐 琼

D035.5

A

:1008-6323(2016)01-0023-05

陈圣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

2015-12-22

猜你喜欢
市民权力国家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电影(2019年6期)2019-09-02 01:42:38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影剧新作(2018年4期)2018-07-27 01:17:28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把国家“租”出去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文化交流(2016年10期)2016-10-27 03:10:44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权力的网络
博客天下(2015年12期)2015-09-23 01:47:57
“意义”的问题所在
英语学习(2015年11期)2015-02-01 19:57:13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清风(2014年10期)2014-09-08 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