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人文精神研究

2016-04-11 08:14张云德李丽君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大学

张云德,李丽君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00)

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人文精神研究

张云德,李丽君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00)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文精神作为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体现了大学的品质和地位。一流大学更意味着一种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气质;而当前我国高校人文精神的缺失和人文教育边缘化的现象日益明显,这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阻碍。因此,重新探讨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高校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探索人文精神建设的途径,成为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大学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一流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提升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一流大学的意蕴更多体现在大学对于人文理想的坚守,其独特精神文化和社会品格的形成,即大学人文精神的养成。因此,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是建成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对于大学人文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人文精神和教育的内在关系、商品经济冲击下高校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等内容,如孟建伟提出只有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精神,仪垂杰指出当前大学普遍功利化和人文精神缺失,夏中义提出人文精神关乎大学生“精神成人”和人格健全等观点;而关于人文精神对于建设一流大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故本文作如下探究。

一、人文精神:一流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 “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1]它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解放和幸福为终极目标”。[1]因而,它体现了人类文化对于人的精神追求的关怀,是教育活动的内在精神;而大学作为人类文化传承和探索真理的主要场所,更要自觉将这一精神贯穿、内化于学校的治学理念、求知活动中。因此,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特有的文化气质,是一所大学在坚守人文理想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是内化在师生的治学求知活动中的一种精神追求,是大学教育人文内核的集中体现。“它体现了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约束着大学人的行为。”[2]与这一精神相对应的教育即大学人文教育,重点在于对学生心智的扩展、品行的熏陶和人格的陶冶。

中外文化教育传统中,人文教育一直是教育活动的中心内容,目的在于使人过一种精神圆满、心思澄明的生活。如孔子强调注重德行修养以达到理想人格;朱熹提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3]这里的“大学”就是指一种让人精神上变得博大、广阔的学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将教育分为“自由教育”和“职业教育”,自由教育就是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建设。这些古圣先贤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大学建设人文精神来说是宝贵的资源,为我们反观今天的教育提供了一面明镜。

(二)人文精神是一流大学应有之义

大学要位列一流,不仅要有一流的学术成就和师资力量,更要坚定人文理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脚踏实地的同时,要不忘仰望星空。人文理想就是大学这个机体的思想明星,如果没有了这个理想,大学将是一部机械运转的机器。因此,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同时,大学作为孕育人才的摇篮,培养出的人首先应该是人格健全、心灵美好、灵魂饱满的人,其次才是学科专家。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非但不能造福社会,往往还会助纣为虐,化为灾难。”[4]因此,人文精神是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

大学本身作为文化的产物,是一种精神文化存在,担负着文化发展和更新的重任。“如果一所大学没有文化底蕴,是创造不出新的文化来的。一流大学和一般大学的不同就在于此。”[5]真正一流的大学不仅能创造知识,传播文化,引领社会风气,并用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涵养人、教化人,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这种独特的文化精神虽不可见,却有着强大的同化和制约力量,影响着特定范围内的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言行举止等,使其成为这种精神的鲜活表现。同时,这种精神不仅感染着个人,也渲染着大学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物质景观。处在这一影响范围内的个人和物质景观,以校园文化、校训、校风等方式外化着人文精神,并在这一进程中丰富、增进这一精神。

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文传统和精神气质,犹如一盏盏精神明灯,成为大学的社会品格。如牛津大学一直秉持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绅士这一目标,形成了其博大、古典的气质,在学校课程设置中人文课程占多数比例,以此守护学生的人文理想,彰显其人文情怀;剑桥大学,作为一所世界名校,孕育了许多科学文化巨人,这与“剑桥精神”密不可分,布罗厄斯校长将其解释为:活跃的文化融合与高度的学术自由。他认为这种精神氛围就是下午茶和喝咖啡时的随意交流所形成的。这虽有些许夸张,但由此可见人文精神是一所大学所蕴含的内在气质,它的存在与否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品质和地位。

二、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分析

(一)缺失的原因

学科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偏离。科学技术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导致了“科学主义”的蔓延,高校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化,实用主义盛行。从高校整体来看,理工科高校蓬勃兴起,院校的学科设置多偏向专业技术型,人文学科受到冷落。而且,在数量本不占优势的人文学科的授课过程中,课堂教育侧重于灌输式的教学,不善于挖掘知识背后的人文背景,忽视了学生的心灵体悟,多数人文课程所体现的人文情怀和精神修养只是纸上谈兵,人文课程的真正价值无法体现。人文学科在其目的上是为了传授人类文明中积淀下来的,旨在提升人类本身精神世界的知识和经验,是使人过上精神生活、提升人类灵魂的一种手段。它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与理工学科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构成了人类追求精神和物质的两大支柱,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现今的大学过度追求科学精神而忽视人文精神,造成了这一相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走向对立,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

学术追求与功利追求的失衡。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最初所具有的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职能,逐渐引入了社会服务职能。自此,学术研究与社会功用共同构成了大学的价值追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于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大,大学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既要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又要承担社会提出的时代课题,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成为大学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产、学、研”的结合使大学与企业的距离拉近,一些大学的价值取向开始发生转变,功利主义逐渐兴起。同时,学术研究的长期性和不可预性,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经济的时效性相矛盾,致使一些大学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科学真理的探求,甚至存在为谋求经济利益而学术不端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发展。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疏离。弗莱克斯纳提出人文学科“不仅是指传统的人文学科,还包括深奥的科学知识本身所固有的人文价值”。[6]这就说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相通之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不是割裂的,二者是一种交互关系,是统一于个体的。科学精神是人们在对象性的活动中对于客观性与求实性的追求,而人文精神则致力于个性化。二者虽对终极价值追求的角度不同,在教育中所体现的内容和作用也各有偏向,但目标却具有一致性。近代以来,知识和科技越来越被认为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教育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机遇,但是,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忽视了对于人的心智和人格的关照,知识日益专业化和技能化,使学生“失去历史感,失去哲学观,失去对各种有关的文化价值的洞察力”。[7]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实用性和技术性的教学,使得学生浅薄生硬,异化为“空心人”,成为缺少精神关照和自省反思精神的机器。因此,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疏离是造成大学人文精神失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人文精神缺失的负面影响

人文教育的边缘化。人文教育作为对人的心灵的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但由于上文所述原因,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自然科学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中心,人文学科被冷落,人文教育边缘化。具体表现为:首先,高校开设的人文课程较少,针对性不强,多以选修课、大课堂的方式进行,缺乏严格的考核机制。多数课程只是以一份结课作业作为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比较简单。其次,教育部门对于公共必修课多注重意识形态课程,缺少纯粹的人文修养课程,并且在财政上减少了对各高校人文学科的支持力度。再次,受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观念上大多不重视人文课程。对于人文课程的选择,多数是抱着易得学分的态度来的,学与不学一个样,人文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

高校治学理念的功利化。罗伯特·赫钦斯提出“大学唯一的生存理由,即在不受功利或‘结果’的压力牵制的情况下,为追求真理提供一个天堂”。[8]这表明大学应秉持非功利化的、追求真知的治学理念。但这并不是说大学应完全摒弃功利和实用,而是大学应保有其独立性,“大学与‘知识经济’时代之关系应有个‘度’:不能‘脱离’,但有‘距离’”。[9]但是,伴随市场经济洪流的到来,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也悄悄越过大学的围墙,渗透到大学中来,高校的功利追求逐渐占据上风,导致其治学的功利化心态盛行。如当前一些大学在办学上急功近利,做一些“面子工程”,只重视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轻视人文教育的长远效益。同时,教师中间功利主义倾向日益严重。部分教师心态浮躁,不能沉下心来做学问,灵魂工程师的使命感不强,甚至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丝毫没有起到“身正为范”的作用;再有个别教师官本位思想严重,对于教学活动漫不经心,却十分热衷与领导的人际交往,没有了学者特立独行的高洁品质。

学生人文素养降低。冯骥才先生说过,个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只是系统知识的完成,“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这个素质的核心是精神,即人文精神”。[4]人文精神作为自觉的文化素养,强调追求和应用知识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大学人文教育,可以将人类的优秀文化精神内化为学生人文素养。但是,当代的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表面的、外在的东西,轻视内在的、精神的关照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传统文化中的古籍经典已被网络快餐文化所代替,高雅的情趣已被大众娱乐所代替,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单薄,心灵乐土变得越来越荒凉,视野也变得狭窄。同时,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也变得更加现实和利己。如部分学生缺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感,更注重于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是非判断能力下降,道德观念扭曲。有的大学生拥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技能,却不能造福社会,做一些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危害公众的事情;甚至有的学生为了经济利益,被他人所利用,做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为了金钱丧失了理性和是非判断能力。

三、重拾人文精神,建设一流大学

(一)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

有利于形成高校优良的校风学风。人文精神作为大学的灵魂,其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是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学风体现了全校师生的治学求知精神,校风包括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等内容。其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无形中对于学校全体人员有一种同化力、约束力和凝聚力,在校园内部形成一种纯洁明净的思想氛围。这正是学术活动需要的一种人文环境,即师生独立思考,不向任何权威低头的精神。在这样的氛围下,人文精神和优良学风校风之间呈现一种良性的互动,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外在表现和巩固加强。长此以往,学校将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精神品质和社会品格,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名校精神。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信、自强精神。培养人文精神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视野开阔、心灵圆满、人格健康的人,即是一个“将有助于人类历史进步的普世价值谱系内化为一个人的德性”[10]的“精神成人”过程。这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命、未来以及世界产生一份精神关怀,是人格自立的重要过程。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在西点军校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人文学科是构建‘自我意识、性格特点,以及真知灼见’的源泉”。[11]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从思想家那里得到人生的启迪,获得一种认识自我和多面看世界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内化为精神上的智慧和自信。同时,广博的人文教育赋予学生一个宽广的视野,可以追古溯今,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在心灵逐渐充实、人格日渐提升的精神状态下,对自己将是积极的肯定和正面的激励,拥有一个通达、强健的心灵。

有利于形成高校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大学在追求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品质,是一所大学的凝聚力和灵魂,也是推动学校进步发展创新的驱动力。共同的文化精神是一个整体的思想指引和内核。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校园传统,使师生对于自己的学校有一种敬畏感和归属感,更多的是认同感。基于这种认同感和集体意识,学校内部就会产生一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也是大学精神的一部分。在这种凝聚力和集体观念的推动下,师生间就会形成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攻坚克难,不断创新,提升学校整体的创造力。因此,人文精神建设对于学校自身的内聚和创新有极大的益处。

(二)建设一流大学人文精神的原则

要有开放意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际上是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的接轨。正如克拉克·克尔在其著作《大学的功用》中所说,“每个国家,当其变得有影响力时,都趋于在其所处的世界上发展居领导地位的智力机构……今天,教育与一个国家的质量更加不可分割。”[12]在全球化的时代,要成为世界水平的智力机构,就要有世界格局和开放意识。大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机构,不能自我封闭、与世隔绝。我们在内部建设的同时,要借鉴世界上一流大学人文精神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正确把握世界大势。教育中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又要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集思广益,厚积薄发。同时,伴随全球化而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我们必须突破狭隘的民族视野,将眼光上升到全人类的层面,突破自我设限,要有一种关心全人类的“大情怀”,这才是世界一流大学该有的高度。

要形成自身特色。纵观世界上的一流大学,都有自身独特的精神品质和办学特色。特色是一所大学的招牌。因此,在人文精神培养的过程中,既要把握人文精神所追求的共性目标,又要体现自身特色。这要求把握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本土高校的人文精神建设相对于国外的高校要有民族特色。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使得孕育出来的大学精神也不尽相同。我国大学的人文精神建设可以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推陈出新,形成民族特色,体现民族认同感。其次,相对本土其他高校,要有自己的个性。大学的人文精神内涵丰富,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如自由、独立等,但是具体到每一所大学,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办学理念等差异,又有其自身独特的外在表现和精神气质。结合自身特色,建设人文精神才能体现出该校师生的整体风貌和精神追求。如北京大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闻名,兰州大学以“独树一帜,自强不息”精神而传世,这就是大学精神既有共性又极富个性魅力的最好体现。

要把握时代精神。大学作为社会这个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它在保持自己独立性的同时,不能脱离这个整体,不能脱离时代的要求。人文精神的建设要适应时代精神和社会潮流,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活力。当今社会,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人文精神建设的过程也要牢牢抓住这一点,实现自身的发展。第一,创新人文教育的载体。以前的人文教育大多都是来自学校的课堂教学,人文教育的载体也主要限于学生最常见的书本。随着科学技术进入教育领域,我们可以创新人文教育的载体,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利用手机平台、校园网络等新兴媒体,微信、微博等形式,宣扬人文精神。第二,创新人文教育的方式。当前的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一样,教学方式都很固化,学生都是机械地接受,没有深入心灵。其实,人文教育可以以更活泼、更广泛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可以效仿赫钦斯的“名著阅读”项目,举行一些人文讲座、校园论坛、文艺比赛等活动,寓教于乐。

(三)重建人文精神的途径

1.增设人文学科,加强教师人文修养。人文精神的建设,还是要将增设人文学科、加强教师人文修养作为主要途径。人文学科注重学生智慧和心灵的培养,对个性和创造性留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带来心灵的丰富和满足。学校应该合理增设人文课程,如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课程,增加学生的选择面;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较为感兴趣的课程,学习传统经典,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境界,丰富心灵。

作为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以教书,更要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以育人。教师作为灵魂塑造者,应牢记自己启迪心灵、铸造人格的重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言传身教感染影响学生。面对当前部分教师的功利主义倾向,教师应加强人文修养,端正自己的品行,教学中应有宽阔的视野,引导学生发掘书本背后的人文资源,以趣味化的方式开展自己的教学,开创活泼积极的课堂教学局面,让学生在人文环境的氛围下增进知识,升华心灵。

2.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培养人文精神。教学和科研活动是大学工作的两大主要部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全体师生刻苦钻研,教学相长,不仅实现了教书育人、文化创新的职责,同时也体现、凝聚、升华了大学精神。因此,人文精神的建设应紧紧抓住这两大主要活动,将其融入教学、科研活动中,做在细微处,成在无形中。首先,在教学理念、教学环节、教学方式中贯穿人文思想。“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文过程。”[13]人文精神本质上就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精神,二者内在具有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文教育融入到各学科(尤其是理工类学科)、各教育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其次,科研工作作为探求真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精神;营造独立自由、和而不同的自由学术环境;始终秉承着高尚的追求和文明准则。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只是一种工具,它究竟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身。以人文精神来把握科学技术的价值和功用,是科研工作者追求人类发展和幸福所应该具有的素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氛围。一流大学建成的过程,也是校园文化形成与优化,大学精神凝聚和提升的历程。我国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作为隐形资源的校园文化和纯洁明净的人文氛围对于学生精神品格的积极影响。学校应转变观念,认识到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总体规划。在校园物质景观建设上,重视景观的教育作用,挖掘隐藏在冰冷建筑后面的鲜活人文精神,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如古旧的图书楼、百年老树等;在校园精神建设方面,学校的特色历史、校风校训、校庆活动等,都可以结合时代精神,以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举办一些有特色的人文教育活动,如文化名人讲座、校园文化节、校园论坛、校报等,让学生各抒己见,激扬文字,谈学论道。在浓郁的人文氛围的感染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大学的精神品格。

[1]孟建伟.教育与人文精神[J]教育研究,2008(09):17-22.

[2]舒扬.关于大学人文精神构建的论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2(07):26-28.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4]冯骥才.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N].人民日报,2008-01-04.

[5]顾明远.铸造大学的灵魂——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所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03):48-49.

[6][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

[7]同上,2001:16.

[8][美]罗伯特·赫钦斯(著),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5.

[9]夏中义.大学人文教育文存[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

[10]同上,2008:182.

[11]郭英剑.哈佛校长:人文教育不可替代[EB/OL]. http://www.view.sdu.edu.cn/new/2016/0402/79182.html,2016-04-02.

[12][美]克拉克·克尔(著),陈学飞(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63.

[13]王大中教育文集编辑组编.王大中教育文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60.

编辑:鹿风芍

G520.1

A

2095-7238(2016)04-0107-06

10.3969/J.ISSN.2095-7238.2016.04.017

2016-04-20

张云德(1965-),男,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与公民道德教育;李丽君(1994-),女,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