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双沟实验学校 杨维秋
“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双沟实验学校 杨维秋
以学生发展为本,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理念就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地得到发展,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学生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而是教授学生对前途的期望,使教学真正地具有意义,当学生面向未来时拥有更好的基石。
数学教学;以生为本;教学活动有效性
学生是发展的人,怎样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现在教育活动必须要思考的问题。面对学生不能仅仅面向学生当下的发展,还要对学生下一步即将到达的水平做准备。以学生为本,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优化教育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做主人,激励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了解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因材施教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以学生发展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活动要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在面对先进生时,要让他们胜不骄,并不断拓宽数学知识,帮助学困生,做到生生互助,发挥他们的能力。针对后进生,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激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让他们在校园中感受到归属与爱。在课堂中,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给予一定的肯定,对他们的积极发言给予及时的表扬。在学生犯错误时,要引导他们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学生,学习的首要就是激发他们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富有生机活力、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动手实践、积极思考等,这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运用好这些方式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要想在一堂课中有完美的呈现,就需要吃透教材,读懂教材,对教材做客观的深入分析,才能对课堂进行更好的把握。分析教材就是要知道在教材中要读什么,怎样读,以及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富有科学性以及逻辑性,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要求。当对教材有了一定的分析了解之后,才知道在课堂中哪些内容可以进行删减或者是增添,哪些内容为学习的重难点。例如在课堂中有一题目是:“一间实验室里,有150盏灯全部亮着,每一个灯都有一个灯绳,拉一次就会灭掉,再拉一次就会再亮。现在第一个人走进这间房子,先把所有3的倍数的灯拉灭了,第二个人把5的倍数的灯拉了一下,问还有多少盏灯亮着?”这道题的难点就在于第二次拉的5的倍数的灯中有3的倍数,很容易求出3和5的倍数共10盏,但是这10盏在第一次被算在拉灭的数之中,所以在最后还要再加上10盏灯。这就是这道题的难点所在,只有讲清楚这里,这道题才算明白,学生才真正领悟到这道题的关键所在,这里涉及到的就是重叠问题。在结合学生实际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更好地促进学生创造精神的发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体现了先进的思想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要采用头脑风暴法的模式,鼓励和提倡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关于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激励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论,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对学生的发展有效,对学生的数学思想训练就能够得以实现。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对抽象、归纳、模型等多种方法的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这就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石,不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还是在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这一切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育要具有面向未来的视角,使学生成长为具有独立见解,独立能力的人。
所有的教学准备都是为了学生准备的,在备课当中就有备学生这一条。所谓备学生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果一个教师在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下进行教学往往是不会成功的,讲的内容太浅,学生容易吃不饱,讲的内容太深,学生又不容易理解与接受。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之后,才能够找准教学的起点在哪里,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时,学生是在已经学习完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的,对于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学习完平行四边形之后,为下一步梯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才能够知道在什么阶段学生应该接受什么知识,并且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程度,才能够确定好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一个生活化的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问题,这都是有先后顺序的,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任务来进行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接受新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断地优化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数学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这不仅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的形成过程。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1]徐彩芹.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人间,2016(1):110.
[2]宋鲁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职工教育,2013(16):166.
[3]王虹.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师版),2015(43):85.
[4]李雪凝.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探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5(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