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学单”:基于学情的阅读设计

2016-04-11 07:33吴淼峰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6年25期
关键词:预学学情学时

□吴淼峰

“预学单”:基于学情的阅读设计

□吴淼峰

只有关注了学情,掌握了学情,教学才有引的方向、导的重点,也只有分析了学情,研究了学情,教学才有相应对策、具体方法。“预学”形式化、空洞化、低效化的现状,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学情意识缺失的表现。要避免这一现象,教师应以学情视角努力寻找有效设计“预学单”的基点,活用“预学单”,以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

预学单 把脉学情 因学设教

教师的教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唯有以学生“学”的起点为起点,唯有正确把握具体学情,教师的教才能有的放矢。而“预学单”是把握学情的重要支架,“预学单”的设计与活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设计、教学进程以及教学效果。

一、问诊“预学乱象”

审视具体的教学现实,不难发现,语文教师一方面已经意识到“预学”的重要,将其作为常规作业列入教学流程;但另一方面又缺乏对“预学”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导致“预学”形式化、空洞化、低效化。

(一)预学内容空洞,形式化

预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学习的课文。而这其中,“预学什么”是关键。一些语文教师对此也略有安排,比如给自然段标序号、画出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等。这些环节不能说不需要,但如果每一篇课文的预学都仅仅停留于此,无视具体的“这一篇”,无视文体的差异,无视精读与略读的差异,只是“统而预学之”,那么必然会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表象,更何况类似的“预学要求”,完全无助于“学情分析”,无助于自我教学改进。

缺少具体的有指向性内容的预学设计和布置,势必使学情分析走向经验化,使本应是教学核心“构件”的学习基础和经验状况降格为教学的一种“点缀”。

(二)预学环节孤立,背离化

引导学生进行“预先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便于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从而使教学真正建立在学生的已有基础、已有经验之上。可事实上,一些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预学”与“设计”的相互关系、“预学”与“教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仅仅把“预学”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一项作业加以布置。比如一些教师能看出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感,但在其教学设计中却看不出消弭距离、激发兴趣的有效举措;一些教师能认识到文本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影响,但在教学过程中却依然按部就班、从零开始……如此种种,将“预学”与设计、教学相割裂,使“预学”成了一种孤立的存在。

(三)预学反馈单调,简单化

一些语文教师意识到“预学状况”应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安排“预学检测”环节,然而这种检测往往被前置且固定在新课起始阶段,借助听写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通过投影检查学生标画段落的情况、通过巡视了解学生画找生字词的情况……这是又一种简单化的形式主义,纯粹为了检测而检测,为了反馈而反馈,对接下来教学的改进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对学习对象实际学情的把握没有显著性的效果。

二、找准设计基点

关注“预学”,教师需要更新课程理念,并充分认识到“因学设教”的重要性,就“预学单”的设计而言,应充分体现这一理念。

(一)开掘课题的象征性内容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品读教材中文本的题目不难发现:题目或直接点明文中事件,或聚焦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或指向文中所写之物,或提示文本所要阐述之理……题目具有隐含的指向性,这为引导学生经由题目走向文本、借由题目自解文本提供了有效路径。

如《爬山虎的脚》一文的题目既提示了写作对象,又富有文学的想象意味。笔者在预学单中设计了这样一题:“什么是爬山虎的脚?请找到句子写下来。”从预学分析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读完文本之后都能获得相对确定的信息。这是学生通过自学获悉的,也是学生阅读心理的某种自觉回应——爬山虎有脚吗?那么它是什么样的?如此指向性明确的预学要求,为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这脚是怎么爬的?作者是怎么发现的”做了有效铺垫。

(二)活用课后练习的内隐性信息

教材中的精读课文后都附编有“思考与练习”,意在引导学生从多维度去接触文本、理解文本、习得语言,养成良好的“阅读与思考”的习惯。课后练习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把其中的“言语表达信息”作为“预学点”,有助于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语言,为进一步理解和习得语言奠基。

如《蟋蟀的住宅》一文后有这样一道题:“课文中的许多地方把蟋蟀当作人来写……我要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下来。”笔者将此转化为“预学要求”:摘录文中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此设计,一方面是对了解文体语言特征、课后思考练习的自觉回应;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步的语言比较品评奠定了基础。事实上,类似的“言语提示信息”在许多文本的“课后练习”中都有,预学设计时可积极借用、活用。

(三)聚焦文本内容的内嵌性信息

预学时也可以根据文本中的一些显性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①文本的言语风格是重要资源,如《北京的春节》中老舍的语言风格充盈在文本的字里行间,预学时可设计“请摘录文中最有年味的一段话”,引领学生品悟文字所堆积的韵味。②文本的言语表达程度是关键信息,如《为人民服务》中“论述性言语”的逻辑性表达具有一定难度,预学时可设计“画出你觉得难理解的句段并摘录下来”,便于透过学情了解学生的阅读难点所在,从而在教学时聚焦重点、突破难点。③文本的情节发展是有效信息,如《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国人千年“飞天梦”,预习时可据此设计“请默读课文,按时间顺序梳理‘飞天梦’,完成表格”。如此,既梳理了文脉,也为进一步感悟言语细节预留了时空。

(四)关注字词的字理特征

疏通文句首先需要认字识词甚至解词,而字词学习却颇有讲究。集中识字固然容易聚焦,但却容易对字词难易程度以及个体学习差异造成某种忽视。教师完全可以在生字新词的提前预学上做文章,通过“写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几个字”“你觉得最容易读错的词语是什么”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做出回应。教师只需对预学情况稍作整理,即可在教学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醒和指导。由于有了学生的自觉体认和切记体察,教师的教学很容易引发“共鸣”,直指字词学习的要点。

(五)指向能力的训练性信息

朗读课文是预学的常规作业,许多教师都会布置,但这仅止于面上的模糊的要求,很少指向能力训练的层面。事实上,新课程标准对各个年段的朗读、默读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预学时,应有机渗透读的能力训练,通过设计“读完这篇课文,共用了多少分钟”“《梗概》共1306个字,实际读了多少时间”这样的预学要求,唤醒学生“有机阅读”的意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六)把握文体的差异性内容

“文体是作品的语言秩序、语言体式。”文体不同,预学也应有不同的考虑。状物类文章,预学时要引导学生更多关注“物”本身;写景类文章,预学时可更多指向描写景物的“美词好句”;感悟类文章,预学时可适当关注文中的“哲理性语言”……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和优美的语句进行描写,预学时笔者让学生“摘录文章的四字短语和写得美的句子”,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先期的美的认知。又如《桃花心木》是一篇哲理性散文,预学时笔者让学生“找出对自己最有启发的一段话,摘录下来”,学生很快便聚焦到了那段颇具哲理的文字,教学便可以此为基点,去深入探寻“哲理的核心思想”以及“哲理与事件的融合之处”。因此,“预学”唯有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有机设计,才能真正契合文体,并为进一步感悟“这一类”文本做好铺垫。

(七)契合课型的方向性特征

精读类课文是引导学生“学用语言文字”的范例,预学时理应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语言现象;而略读类课文则是引导学生进行“言语表达和思维训练”的有效平台,预学时可有侧重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设计“读了课文,你读懂的一点是什么”“读完课文,你最困惑的一个问题是什么”这样开放性的预学要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多角度呈现自己的思维主张和思想认知,便于教师据此进行引领。

三、活用“预学单”,探索“顺学而导”的路径

设计巧妙的“预学单”,为学情分析提供了便利,也为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做了铺垫。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将课程专家提供的“一般应该教什么”转化为“实际需要教什么”,将教材编者建议的“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转化为“实际最好用什么去教”。

(一)整理归类,使教学内容更聚焦

由于学生进入文本学习的“前经验”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就意味着文本中的生字并非“所有人的生字”,文中的新词对有些学生而言也往往不是全新的。基于此,让学生基于自身经验进行预先的观察和认知,往往容易使字词教学的目标更加聚焦,效果更加明显。

如笔者会根据文中生字新词的数量以及难易程度,有选择性地安排预学:“你觉得最容易写错的字是哪几个?请写下来。”“你觉得最难理解的词是哪几个?请找出来。”教学前花一点时间对学生的字词预学情况进行整理、汇总,梳理出“其中之最”。教学时则顺势引导:“同学们,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很多,有几个字特别容易写错。”(出示整理出的“易错字”)“许多同学都提到了这些字,请他们来提醒我们一下要注意的地方吧!”由于学生有了切己的体察,对易错的部位已经有了先期的思考,因此很容易引起共鸣,进而献计献策,帮助同伴识记。如此认读和识记,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往往能收获奇效。

(二)细细品读,提炼教学主问题

预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测,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这个角度而言,预学不应该追求难度,而应该考虑大部分学生的接受度。同时,预学还应该兼顾设计者的教学用意,便于教师对接真实的学情,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如笔者在《巨人的花园》“预学单”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请找到文中描写‘花园’的句子,摘抄下来。”学生很快通过朗读找到了四句话,很显然,这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所得的,不存在太大难度,但这四句话却蕴意颇丰。一方面,“花园”是整个故事的线索,文章完整呈现了“漂亮的花园—孤独的花园—孩子们的乐园”的结构变式,聚焦“花园”,有利于引导学生整体观照文本;另一方面,这一设计的背后至少隐藏着“这是一个怎样的花园”“导致花园变样的根本性原因在哪里”的引导思路和教学意图。在实际教学时,笔者将一位学生的预习成果投影于屏幕上,顺势引导:“同桌分工合作读读这四句话,想一想,该怎么分工、怎么读?”学生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其中两句描写的是一个“漂亮的花园”,另两句却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寒冷的、孤独的花园”。于是心中的疑问便陡然而生:“同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面貌?”此过程中,既有对学生自学成果的主动回应,更为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三)比较赏析,实现“生生真互动”

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意味着“预学情况”的多样性,而预学情况的多样性又为“生生互动”提供了可能性。教学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预学单”中呈现的相互背离甚至矛盾的观点和理解,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比较赏析,对接教学现场。

如笔者在《桃花心木》的“预学单”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读完课文之后,请摘录对自己有启发的一段话。”结果70%的学生选择了“作者的文本观点”,即这些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此类文本的能力;而另外30%的学生却“思维走偏”了。教学时,笔者以此为教学起点,投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并请正确选择的大多数学生谈谈自己的思考,即“为什么摘录的是‘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这段话”,于是一场颇具思维含量的“生生互动”随机展开:“种树人的话尽管语重心长,但还是停留在‘种树’这件事情上。”“启发不能仅仅停留在所讲的事情上,要有提升。”“这篇文章先写了一件事,再写了从中得到的启发。”……在此过程中,“正确选择的大多数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思考,进一步强化了其对类似文本的阅读意识;而“走偏的那部分学生”也在同伴的表述中解开了自身思维的盲点,逐渐明晰了此类文本的阅读诀窍。更为重要的是,为引导学生聚焦这段“启示性文字”,进而体会“故事中哪些是不确定因素”打开了教学空间。整个教学由学生预学时的思维偏离点切入,一气呵成。

(四)佐证强化,厚实教学感悟

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在“感悟”的表述上体现得较为明显。有些学生自学文本,就能对文本的主流价值把握个八九不离十;一些阅读经历丰富的学生,甚至能对文本的结构布局有所涉略。教学前,教师要充分把握“预学”中的类似信息,有意识地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在教学的合适时机加以活用。

如笔者教学《一件运动衫》时就活用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课始,通过呈现学生的“阅读感受”,巧妙揭示了故事的主题,避免了烦琐的讲述。在讲到故事的情节发展特点时,再次引用了一位学生的阅读感受:“这篇文章十分动人,内容一波三折,不仅使我认识到小小说的魅力,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奉献、互相帮助的道理。”当教师揭示的“情节一波三折”与学生预学时感悟到的“一波三折”巧妙重合的时候,叠加效应瞬间产生:学生的佐证是对教师讲述的一种强化,提醒学生此知识点的客观存在性和重要性。

教师需要有类似的“借用意识”,预学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阅读所得;教学时将学生的自学所得视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机渗透、巧妙融合。

[1]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时晓玲.学情分析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3).

(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312000)

猜你喜欢
预学学情学时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