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即时通讯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6-04-11 05:15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即时通讯政治思想

王 祥

(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论即时通讯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 祥

(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即时通讯的实时性、快捷性、平等性、真实性、整合性、新颖性、共享性、针对性的特点和优势有力推动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带来各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即时通讯技术带来的有利条件,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地针对其弊端,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如自觉地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教育;注重提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树立虚实互补的理念,增加大学生网络自律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功能等来推进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 简称IM)是当前在互联网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终端服务,它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两人或多人即时传输存储文字、图片、语音、文档、视频等全媒体信息,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即时交换信息的新媒体介质,它真正实现了人机交互、实时传播信息、跨越时空的技术革命。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主要包括:QQ、微信、MSN、飞信、电子邮箱、微博、BBS、Skype以及基于大型网站开发的新浪UC、网易POPO等等。一经推出,即时通讯工具迅速得到普及,受到广大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网民的热捧,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其影响力迅速波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变革。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515目前即时通讯已经渗透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正在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发挥即时通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功能和作用,趋利避害,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应势而动,对于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即时通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中的特点和优势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互联网开始得到普及,随着网络用户的迅速攀升,作为新兴交往方式的即时通讯工具应运而生。在满足人们方便快捷的即时通讯基础上,拥有强大功能的互联网逐步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显性化,也不断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在即时通讯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在面临着一场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

1.实时性、快捷性。即时通讯工具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实时传播反馈信息,从而能够以即时的速度了解对方的反应,及时进行信息选择和调整。这种实时性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就可以快速发布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能够第一时间迅速掌握大学生思想异动情况,把握住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动态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和分析,这是以往传统信件或电话通讯所无法做到的。因此,即时通讯工具可以随时随地以通讯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渗透和反馈,大学生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这和传统通讯工具相比较,更容易被大学生理解和接受。

2.平等性、真实性。即时通讯的实时性是建立在信息交换双方良性互动基础之上的,在很多情况下,匿名方式在即时通讯中被普遍采用,在平等的基础上,信息交流双方更加能够以真实面目和看法进行“坦诚相见”,这正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达到的理想状态。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状态又在不断地变化中生成,在生成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变化。达成正确的思想状态和养成优良人格的过程是在不断反复中实现的,这是一个持续调整的动态过程,而思想道德的培养更是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推进和完善,需要不断进行优良人格的显性化表征,才能逐步稳定下来。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强化贯彻政治教育的内容,密切关注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即时通讯正好适应了大学生和教师这种交互方式的需要。另一方面,即时通讯可以在匿名状态下实现平等交互信息,大学生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表达更加真实的想法,传递更加符合实际的思想状况,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加贴近实际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不断改进教育方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实施。

3.整合性、新颖性。即时通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实现在最短时间内最方便地获得更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即时通讯会进一步整合互联网的各种业务资源,不断满足即时通讯客户共享互联网信息的需求,这也是未来即时通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对网络资源的整合、利用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延展性,延伸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就可以进一步即时整合教育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持久性教育影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持续性更新。另外,相比较传统的网络传输方式,即时通讯具有接地气、功能更新快、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的知识新颖的特点,对处于知识渴求阶段、追求时尚生活方式、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更容易为当代大学生普遍接受。借助于即时通讯这个技术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够更方便地将自己的政治教育方向和核心思想渗透到大学生思想观念中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润物无声式实施。

4.共享性、针对性。即时通讯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共享性功能,微信或QQ等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可以为群中所有访客共同享有,在群中共享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或资源,群里成员均可以下载使用,并可以继续在网络上传播使用,转发信息可以使得资源的使用范围无限扩大。即时通讯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扩展其内容和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减轻思想政治教育者传递教育信息的工作量。另外,即时通讯还具有发布信息接收者屏蔽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针对性教育,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直接见面带来的尴尬和紧张,极大地保护了受教育者的隐私和自尊。这对于涉密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必须的,它可以大大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范围和精准度。

二、即时通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即时通讯交流具有很强的实时性、交互性、平等性和虚拟性,其整合性、新颖性能够给大学生带来愉悦感,强大的共享性和针对性优势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吸引力。但作为现代社会沟通交流的手段,它本身也具有一般工具性特征,运用得当可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延展性和实效性,否则也会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带来各种问题,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1.即时通讯条件下的“去中心化”极易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在以即时通讯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传播的权力不再仅仅局限于报纸、广播和电视这些传统媒体,每个人都可以形成自我为中心的“自媒体”传播源,媒体发展模式也潜藏着“去中心化”的特点。由于在传播过程中技术成本和资金成本的低廉性,甚至无成本传播的实现,在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的同时,也出现了“中心”或“权威”丧失的风险。无论有效优质的信息资源,还是无效低劣的垃圾信息都可以通过及时通讯得到迅速扩散。这就使得即时通讯传播主体的个性化、传播方式的即时化、传播内容的海量化以及传播模式的网络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一是即时通讯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得各种意识形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传播,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群体极易受到大量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影响,导致其理想信念的丧失,价值观的混乱。二是随着即时通讯条件下传统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地位垄断的打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权威也随之被消解。借助于多极传播通道模式,大学生可以迅速接触到非主流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这其中也包含着大量反动的政治宣传信息和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而要抵消即时通讯条件下的价值观“权威”危机,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在一个价值多样化的时代,强调权威,要比在以往任何时代都困难得多”[2]。三是即时通讯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功能受到“去中心化”的负面影响而变得十分困难,正确舆论导向在消极腐朽思想的影响下更容易被消解和淡化,这些都对党和政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舆论控制权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的维护变得更加艰难。

2.即时通讯条件下的信息“碎片化”“视觉化”对大学生理性思维习惯的养成产生了消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本质。一方面,即时通讯实现了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实时共享,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但对信息内容真伪性、完整性、系统性等并不需要承担责任。即时通讯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往往都是“碎片化”、不成理论体系的,长期沉迷于接收此类“碎片化”信息的人的认知、记忆习惯和模式必然受到消极影响。“知识只有在提出被置于社会生活背景中,材料的明确形象和概念时,才是名副其实的或有教育性的。”[3]99大学生的思想体系正处于逐步形成和完善之中,“碎片化”的信息摄入、缺乏系统整理的即时环境会使大学生出现思想浅薄、价值体系混乱、决定轻率和行动浮躁的倾向。他们对大量信息停留在浅显模糊印象,缺乏深刻的记忆、理解、加工、思考和建构,这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和理性思维习惯的培养,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产生消解影响。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度理性化的思维和行为规范化活动,一定是建立在教育主客体双方具备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理性思维习惯基础之上的,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效性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即时通讯的新颖性容易导致人们对于视觉文化的过度依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甚至认识世界的方式开始转向读屏、读图模式,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占据了信息传播的主阵地,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学生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的感性化。视觉文化所传递的主要是大众文化,这是一种市场化利益驱动下的文化,在这样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狂热消费和拜物教式的利益崇尚,这也会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解的负面作用。

3.即时通讯条件下的“虚拟性”极易引发大学生的人格障碍和心理信任危机,这对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即时通讯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在即时平台上很多人往往是以匿名的形式出现。因此,本来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情境交流变成了文字和图片之间的程序化人机互动,于是信息交流中的面具形式就出现了,人们在即时通讯中更加愿意以工具化的形式来对待他人。这必然会导致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久而久之在现实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他人真诚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从而无法建立和发展与他人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这种不信任状态一旦在即时通讯的模式下确定和稳固下来,就会造成现实人格和虚拟人格的巨大反差,进而在二者的频繁转换中出现心理危机,导致人格障碍。大学生对即时通讯有着很强的偏好,即时通讯的“虚拟性”弊端更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影响,他们更容易在这种“虚拟性”所制造的愉悦的体验中迷失自我,对工具性的事物产生依赖,甚至沉迷和上瘾。而且由于自己身心发展水平和社会经验阅历的限制,大学生也更容易在现实人格和虚拟人格的转换中出现人格障碍,开始沉迷于暴力、色情等无法自拔,甚至有的人还会借助于新媒体进行不择手段的“自我炒作”,去挑战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公众的价值底线,这些都对今天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三、即时通讯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对策

即时通讯技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创新平台,大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其技术工具性的本质又带来了诸多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又在消解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条件,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地针对其弊端,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来推进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即时通讯条件下要更加自觉地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教育。即时通讯条件下的“去中心化”极易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树立和巩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标杆,并通过新媒体不断强化标杆的权威性、指导性、示范性,在新的媒体平台构筑起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中心,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价值多元竞争的时代,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引导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即时通讯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科学的精神影响人、高尚的品德塑造人、健康的氛围凝聚人。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它为今天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基本遵循,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标杆,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所在。利用即时通讯等新媒体平台来学习、宣传、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才能既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又能有效克服即时通讯的“无屏障性”误区,从根本上把握住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

2.即时通讯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提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的思维活跃期和认知旺盛期,大学生大多对新事物抱有极大的热忱和探索欲望,他们对网络技术的发展非常敏感,对即时通讯技术更是上手运用掌握很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适应网络技术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更加潜心学习研究互联网即时通讯知识,学会运用即时通讯等新媒体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始终对新媒体发展保持足够的认知和了解,以便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同时做好即时信息的正确评论和有效引导,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理性化、系统化呈现。毛泽东曾经说过:“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因为他们是教育者,是当先生的,他们就有个先受教育的义务。”[4]271新形势下,懂得和掌握即时通讯工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加能够获得教育对象的接纳和认可,也更加能够获得第一手真实完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状况、心理状况资料,也就更加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加强自我学习,还要向学生学习,向同事请教,尽可能全面掌握即时通讯工具的应用知识,以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娴熟的即时通讯工具应用能力来帮助引导大学生进行各种网络信息的甄别和祛伪,将即时通讯所传递的信息以系统化、规范化和理性化的形式呈现给大学生。目前不少即时通讯平台如QQ、微信、MSN等都开发了BBS功能,群成员可以发帖和跟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挑选一些热点问题,诸如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对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可以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方式进行。在交流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利用即时通讯平台的平等性加强对教育对象的有效引导,引导大家进行问题的理性反思,摒弃偏激言论,通过思想碰撞达成正确结论,从而明辨是非,使主流健康舆论能占据大学生网络空间。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充分利用群共享功能,及时上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利用即时通讯形式广泛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党史教育,让系统的理论学习能够充斥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大学生通过即时通讯等新媒体能够获得系统知识,能进行理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即时通讯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即时通讯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虚实互补的理念,增加大学生网络自律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利用好即时通讯平等性优势的基础上强化行为主体内在约束力的构建,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功能。一方面,即时通讯在为大学生提供内容庞杂、覆盖面广、平等真实的信息共享平台的同时,以其“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隐匿性,带来了一系列大学生的人格障碍和心理信任危机。新媒体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虚拟性”、工具化对大学生品德和人格培养产生的消极影响,树立虚实互补的新理念。在即时通讯博兴的互联网时代,单纯强调现实社会而无视虚拟社会这个客观存在的社会场域的回避态度是不可取的,同样以虚拟社会来消解现实社会,以简单的工具理性来排斥人的物质欲望、情感、亲情等现实需要,也是脱离实际的做法,这些不仅无助于培养人才,反而限制了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导致人格畸形和心理危机。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5]53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充分利用即时通讯等新媒体技术和手段时正确处理和把握虚拟和现实的关系,努力将虚拟和现实的良性互补、和谐互动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实施的全过程,正确引导大学生从“虚拟性”世界中走到现实世界中,在现实世界中又充分利用“虚拟性”世界对丰富人类自身发展特别是人格塑造的优势,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中促进人类本质的实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功能。另一方面,“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隐匿性也弱化了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力大大消减,在这种情境下,个体的道德自律就成为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自律精神,将良好网络自律精神的养成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以体现并在现实网络环境中予以强化,努力使大学生做到自律而“不逾矩”,促进即时通讯条件下虚拟生活的健康与和谐。大学生也应当自觉学习和遵守有关互联网的法律规定,坚守法律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在即时通讯条件下接受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成长成才。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王葎.价值权威及可能:“价值无涉”说起[J].哲学动态,2008(6).

[3]杜威.杜威五大演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王爱玲)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the Condition of Instant Communication

WANG Xiang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instant messaging which include real-time, fastness, equality, authenticity, integration, novelty, sharing and pertinence not only powerfully fuel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but bring many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well, so offset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a great extent.Making full use of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brought by instant messaging and adopt the counterplan measure to solve the drawbacks by drawing on the advantages and avoiding disadvantage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example, carry out the value view educ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by using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ability of using the network platform to carry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the complementary of virtual and reality as well as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training and shap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self-discipline spir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s; Instant communication;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6.06.031

2016-11-03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研究”(2013SJB710018);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高等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生态学视域中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研究”(2014B31)的阶段性成果

王 祥(1978-),男,江苏涟水人,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D64

A

1009-4326(2016)06-0124-05

猜你喜欢
即时通讯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民事诉讼中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采用进路
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模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