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以来美国大学学生群体社会结构特征及其变化*

2016-04-10 09:08康绍芳
山东高等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族裔学位新生

康绍芳

(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过程中,美国大学校园中学生作为“消费者”的观念、作为“参与者”的权利意识已逐渐成为主导美国高校学生群体的新文化,这些变化趋势对美国高等院校的性质和功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研究院(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以及美国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Education Statistics)等所做的纵向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考察二战以来美国大学学生群体在社会构成、学习经历与教育成就、职业流动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及变化趋势。

一、学生社会构成变化

二战以来,美国高校学生在性别、族裔、父辈社会出身、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学生构成所表现出的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高校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性别与族裔构成

1947年高校女性注册学生比例仅为29%,1979年达到50.9%,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注册学生在性别构成上,女性入学比例持续上升,2007年已达到57.2%(见图1)。[1]

20世纪70年代肯定性行动在高校实施以来,黑人高等教育入学比例显著提高。1967年黑人的入学比例仅为13%,受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影响,1975年黑人的入学率提高到20.4%。此后,黑人高等教育入学率增长迅速,2010年已达38.4%,同一时期白人的入学率为43.3%(见图2)。[1]

图1 1947—2007年美国授予学位高校注册学生女性百分比变化

图2 1967—2010年美国授予学位高校注册学生族裔百分比变化

(二)家族第一代大学生

1971年,家族第一代大学生在美国四年制学院所有全日制新生中的比例是38.5%, 2005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5.9%。[2]6尽管如此,第一代大学生人口中,少数族裔学生依然居多,其中西班牙裔的比例是69.9%,非裔美国人占62.9%,印第安裔学生占44.8%,亚裔学生占42.5%。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族裔内部第一代大学生的人数比例都呈现下降趋势。[2]10

家族第一代大学生高中毕业学校主要以公立高中为主。不仅如此,1975—2005年间,毕业于私立高中的第一代大学生比例还出现持续下降趋势。1972年家族第一代大学生毕业于私立高中的比例为13%,2005年已下降到7.6%(见表1)。[3]53

表1 1972—2005年美国家族第一代大学生高中毕业院校比例变化

1971年,公立四年制学院第一代大学生比例占42.5%,私立院校占30.5%。近三十年来,公私立院校第一代大学生比例都在下降。截至2005年,公私立院校第一代大学生比例差额从1971年的12%降低到4.7%。[2]7

(三)学生父辈家庭收入

进入公私立大学学生父辈家庭平均收入普遍都高于全美平均水平。1971—2005年,进入私立大学学生父辈家庭收入从14,500美元增长到80,900美元(现值美元,current dollars),增幅达到458%。与全美平均收入水平相比(扣除通货膨胀影响,inflation-adjusted),二者收入差额为27300,2005年这一差额扩大到35700美元。进入公立大学学生父辈家庭收入从12,600增长到71,100美元,增幅为464%。与全美平均收入水平相比,二者收入差额为17,800美元。2005年扩大到25,600美元。[3]42公立大学学生父辈家庭收入增长速度稍快于私立大学,二者收入差距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

(四)学生宗教信仰背景

1966—2005年间,美国高校大学一年级学生中,新教徒学生平均为47%左右,其中以浸礼会(Baptist)、卫理公会(Methodist)、路德教(Lutheran)和长老会(Presbyterian)教徒为主,罗马天主教徒平均为32%左右。与此同时,无宗教信仰的学生比例出现逐渐增长的趋势,1966年仅有不到2%的学生无宗教信仰,2005年,这一数据达到17.4%(见图3)。[4]

注:“其他”包括东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图3 1966—2005年美国大学新生宗教信仰背景百分比分布

总体来看,二战以来美国大学学生群体社会构成中,女性、少数族裔、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群体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增长显著,学生宗教背景主要是以新教教徒为主,其中以浸礼会、卫理公会、路德教和长老会教徒居多,但无宗教信仰的学生群体比例也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二、学习经历与教育成就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大学生在入学动机、就读方式、主修专业兴趣、攻读最高学位计划、学位获得情况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大学生在学习经历和教育成就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院校、性别、族裔等差异。

(一)入学动机变化

美国高等教育研究院(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联合院校研究项目(The Cooperative Institutional Research Program, CIRP)所做的调查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生入学动机和价值观发生了显著变化,获取经济回报或赚取更多的金钱成为主要动机。1967年,85.8%的学生入学动机是能够过有意义的生活,2006年这一比例下降到46.3%;相反,1967年,有41.9%的学生入学动机是获取经济回报,2006年,这一比例骤然上升到73.4%,并有继续提高的趋势(见图4)。[4]

图4 1966—2006年美国大学新生入学动机和价值观百分比变化情况

在美国大学生入学动机和价值观变化的影响下,学生大学学习的热情也在减弱。2000年,高等教育研究院年度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学习热情逐年减弱。1985年,有26%的学生认为课堂无趣,200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40.5%,这一现象在不同族裔、性别、社会出身的大学生群体中都存在。[5]戴维·里斯曼(David Riesman)说道:“多年来我反复听到学生在抱怨无聊,我尝试着与他们对话,鼓励他们在课程学习中积极开拓个人兴趣。但学生却认为他们交纳学费希望教授们提供更多的学业服务。与此同时,学生提交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却都在下降”。[6]278-279

另外,大学生每周课外学习时间也出现减少趋向。1999年对东北部一所中等规模大学修习社会学课程的9000名本科生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2.5%的学生将高等教育视为商品,认为支付费用就应该获得学位。37.7%的学生每周课外学习时间低于5小时,有69.6%的学生每周课外学习时间只有10小时,甚至更少。[7]这一结果与高等教研究院1999年年度调查结果相似,有31.5%的学生每周最多花6小时时间进行课外学习。[8]

(二)就读方式变化

1967年,80.5%的大学新生年龄在18岁,只有13.7%的学生年龄在19岁及以上,到了2006年,19岁及以上的大学新生增长到29.6%以上[4]9。伴随非传统学生群体的增长,美国大学学生就读方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非全日制学生比例越来越高。2011年美国教育统计中心数据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全日制学生比例逐年增长,2000年已达到41.2%(见图5),其中小区学院非全日制学生比例要更高一些。[1]据统计,1970—1992年小区学院非全日制注册学生比例,1970年为49%,1992年达到65%。[9]43

(三)主修专业兴趣变化

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大学新生对博雅学科(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的兴趣持续下降,大批大学新生将学科专业兴趣向商业领域转移。[10]

1966年以来,美国大学新生专业兴趣意向比例较高的学科领域主要有商业、教育、工程学、专业保健等。20世纪80年代,学生对专业兴趣意向变化浮动比较大,对商业的兴趣急剧增长。如,1984年选修商业的学生比例高达26.4%,对教育的兴趣则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对专业保健领域的兴趣明显上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甚至一度超过对商业类学科的兴趣(见图6)。[4]

图5 1959—2000年美国高校全日制学生与非全日制学生百分比变化

注:1984年专业保健细分为:建筑与城市设计、家政、保健技术、图书与档案科学、护理、药品、公共卫生等。2005年资料不包含两年制学院。图6 1966—2005年大学新生主修专业(major)兴趣意向百分比变化

从家族第一代大学生角度看,其专业兴趣意向也主要集中在商业、教育、工程、专业保健等学科领域,但同时也表现出一些差异,家族第一代大学生对教育类专业领域兴趣要稍高于平均水平。如,1974年所有被调查大学新生中,对教育类专业领域兴趣比例为10.5%。[11]451975年还要略低于这一水平。但1975年家族第一代大学生对教育专业领域的兴趣意向却出现上升迹象,达到13.4%(见表2)。[12]59

从少数族裔群体尤其是黑人大学生方面看,20世纪70年代初,黑人大学生对商业企业管理、教育等专业领域兴趣也比较高。但到2000年以后,黑人大学生在专业兴趣上向专业保健类学科领域转移,选择生物学、心理学、护理、医学等学科专业的黑人大学生比例出现上升势头(见表3)。[13]16

表2 1975—2005年美国家族第一代大学生专业兴趣取向变化

表3 1971—2004年黑人新生主要专业分布变化

(四)攻读最高学位计划

高等教育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1966—1994年间,平均只有18%左右的学生计划获取副学士学位。大部分大学新生攻读最高学位计划或意向是学士学位。两年制学院和四年制学院学生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年制学院大学新生攻读学士学位计划的人数逐渐超过四年制学院学生。1984年两年制学院大学新生中,计划攻读学士学位的人数比例达到43.2%,同年,四年制学院仅有36.3%(见图7)。[4]

从性别角度看,1966—1996年间,女性攻读学位的兴趣逐渐超过男性,1966年,只有40.3%的女性大学生希望获得硕士学位,男性的比例是58.4%;1996年,女性大学生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提高到67.7%,男性则是65.3%。[14]117

图7 1966—1994年美国高校大学新生攻读最高学位计划百分比变化

(五)学位获得情况

美国高等教育研究院于2005年针对1994年入学的新生本科学位获得情况进行了一项纵向调查。结果显示,从不同类型院校角度看,美国高等院校学生四年内能够获得本科学位的平均比例为36.3%。公立大学学生四年内获得本科学位的比率仅为28.1%,公立四年制学院为24.3%,在所有类型院校中学位获得率最低(见表4)。[15]5

从性别角度看,男性四年内获得本科学位的比例为32.6%,女性为39.7%(见表5)。[15]7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注册学生女性比例的大幅增长,女性完成并获得大学学位方面的能力也表现出超过男性的趋势。

从族裔差异看,白人学生四年内获得本科学位的比例为37.9%,亚裔学生为38.8%,非裔、墨西哥裔、印第安裔等学生平均在21%(见表6)。[15]8亚裔学生和白人学生四年内获得本科学位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族裔学生。

表4 4~6年内获得本科学位比例(院校差异)

表5 4~6年内获得本科学位比例(性别差异)

表6 4~6年内获得本科学位比例(族裔差异)

三、职业流向变化

1968—1975年,美国大学生职业流动最显著的变化是对教师职业兴趣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23.5%下降到仅6.5%。与此同时,大学生对与健康保健有关的职业兴趣出现增长趋势,如外科医生(增长60%)、护理(增长75%)。[14]128

高等教育研究院所做的调查结果也显示,1966年大学新生中将中小学教师作为未来职业的学生比例高达21.7%。[16]201984年这一比例骤然下降到5.5%(见图8)。[17]50其中,对中学教师职业兴趣下降更为显著。与此同时,选择商业和工程领域职业的学生比例都有不同程度上升,如1984年选择商业的学生比例为18.2%,工程类为10.4%(见图9)[17]50。

家族第一代大学生在职业流向上也表现出类似趋势,但对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兴趣依然高于平均水平。如1974年大学新生选择中小学教师职业的比例为7.7%[11]44,而家族第一代大学生1976年的比例为12.4%。[12]59

从族裔差异看,1971—2004年黑人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取向变化方面,选择从事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学生减少了一半以上,从事社会工作的学生比例下降了85%,选择从事医生职业的学生则从5%增长到10%(见图10)。[13]

注:2005年资料不包含两年制学院,资料主要以授予学士学位院校为主图8 1966—2005年美国大学新生主要职业流向百分比变化

图9 1966—2005年美国大学新生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兴趣百分比变化

图10 1971—2004年黑人大学新生职业流向百分比变化

自二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主义和效率至上成为主导美国高校学生群体的新文化,美国大学生在生源构成、学习经历、职业流向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在学生构成方面,女性、少数族裔、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比例越来越高。学生宗教背景主要是以新教教徒为主,其中以浸礼会、卫理公会、路德教和长老会教徒居多,但无宗教信仰的学生群体比例也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学习经历与教育背景方面,美国大学生在入学动机、攻读学位、专业选择、职业流向中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化倾向,学生对社会身份和阶层分化的敏感度逐渐下降,将入学学习作为一种基于经济回报的市场选择过程,淡化了其中的社会身份背景差异。因此,市场与经济领域的话语正在重构高等院校的属性,高等教育当前重要的使命之一即是维持个体在劳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对家庭、小区和民主社会的道德和伦理责任被边缘化。

经济主义和效率至上的美国高校文化中,美国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学习技术性的、实用的、与劳动力市场相关的知识。面向市场和客户的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业绩和绩效。学生和教师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消费者与服务者,市场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消解。[18]高校在市场竞争中,除了要依赖自身声望(reputation)外,还要通过服务业绩(performance)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争取更多的生源。在市场竞争中高等教育内部不断分化,并形成马太效应,那些学术声望较高和财政经费居多的大学从中受益最多。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高校不断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各种需求,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也不断被强化。[19]

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突显的同时,也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反思。大学是否应该着眼于内部并致力于符合自身利益的教学和科研,应该只是间接地通过发展基础知识和培养人才来使社会受益?还是应该对社会新的需求做出积极的响应? 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认为大学应走出象牙塔,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20]弗莱克斯纳却认为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21]

戴维·里斯曼认为,美国高等教育陷入了满足学生“需求”与“欲望”之间的矛盾中,为了提高竞争力,高校纷纷趋向于迎合学生欲望,而学生将自己视为其教育的消极生产者,这无形中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埋下隐患(Riesman, David., Webster, David. 1998)。[6]xviii学生消费者的欲望大多建立在个人需要和偏好的基础上,大学不断迎合其欲望,这种转变对高等教育本身的历史属性和价值取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2]克拉克·克尔不无担忧地指出:“今天,在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教师中间,失去的乐园是一个共同的主题。有人说,大学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变革,它曾经是一个自由和独立的知识分子团体,而且经过很多世纪的变迁,保持下来。现在它面临着一个它的自由将被严重削减的未来”。[23]

注:

①联合院校研究项目是针对全美高等教育系统的纵向研究项目,由教育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于1966年创建,是目前美国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高等教育实证研究项目。截至2005年,该项目调查范围涵盖1800所院校、1200万学生、35万教师。为了扩大这些资料在研究和培训中的作用,1973年联合院校研究项目进行了组织调整,合并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研究生院。该项目的年度调查现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等教育研究院(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管理。高等教育研究院是下设于教育研究生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信息研究中心(Information Studies at the California University, Los Angeles)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

参考文献:

[1]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NCES). Condition of Education[R]. 2011. Table198: Total fall enrollment in degree-granting institutions, by attendance status, sex of student, and control of institution: Selected years, 1947 through 2010.

[2]SAENZ V B, HURTADO S, BARRERA D, et al. First in My Family: A Profile of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t Four-Year Institutions Since 1971[M]. Los Angel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 2007.

[3]ASTIN A W, OSEGUERA L, SAX L J, et al. The American Freshman: Thirty-five Years Trends[M]. Los Angel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 2002.

[4]ASTIN A W, SAX L J, PRYOR J H, et al. The American Freshman: National Norms for Fall 1966—2005[R]. Los Angel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 1966, 1974, 1984, 1994, 2005.

[5]PRYOR J H, HURTADO S, SAENZ V B, et al. The American Freshman: National Norms for Fall 2005[R]. Los Angel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 2005 .

[6]RIESMAN D, WEBSTER D. On Higher Education:The Academic Enterprise in an Era of Rising Student Consumerism[M].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8.

[7]DELUCCHI M, KORGEN K. “We’re the Customer-We Pay the Tuition”: Student Consumerism among Undergraduate Sociology Majors[J]. Teaching Sociology, 2002, (1):100-107.

[8]SAX L J, ASTIN A W, KORN W S, et al. The American Freshman: National Norms for Fall 1999[R]. Los Angel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 1999.

[9]COHEN A M, BRAWER F B. The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6.

[10]ASTIN A W. The Changing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olicy and Practice[J]. Higher Education, 1991, (2):129-143.

[11]ASTIN A W, KING M R, LIGHT J M. The American Freshman: National Norms for Fall 1974[R]. Los Angel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 1974.

[12]SAENZ V B, HURTADO S, BARRERA D, et al. First in My Family: A Profile of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t Four-Year Institutions Since 1971[M]. Los Angel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 2007:59.

[13]ALLEN W R, JAYAKUMAR U M, GRIFFIN K A, et al. Black Undergraduate From Bakke to Grutter: Freshman Status, Trends, and Prospects, 1971-2004[M]. Los Angel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 2005:17-18.

[14]ASTIN A W. The Changing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 Thirty-Year Trends, 1966-1996.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J]. 1998, Volume 21, Number 2:115-135.

[15]ASTIN A W, OSEGUERA L. Degree Attainment Rates At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 Los Angel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 2005.

[16]ASTIN A W, PANOS R J, GREAGER J A. The American Freshman: National Norms for Fall 1966[R]. Los Angel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 1966.

[17]ASTIN A W, GREEN K C, KORN W S, et al. The American Freshman: National Norms for Fall 1984[R]. Los Angel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 1984.

[18]DELUCCHI M, SMITH W L. A Postmodern Explanation of Student Consumerism in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Sociology[J], 1997, (4):322-327.

[19]KNAPP J C, SIEGEL D J. The Business of Higher Education[M]. Praeger Publishers, 2009:89.

[20]德里克·博克. 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 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38-339.

[21]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22]HARRIS M S. The Escalation of Consumerism in Higher Education[M]// Knapp, John C., Siegel, D J. The Business of Higher Education. Praeger Publishers, 2009: 94.

[23]克拉克·克尔. 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 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2.

猜你喜欢
族裔学位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英国多族裔未来”理念:缘起、困境及其理论启示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新生娃萌萌哒
祖籍国与离散族裔的关系:比较与理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