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对比中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宗教观点及其发展脉络

2016-04-10 21:15
社科纵横 2016年5期
关键词:宗教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费尔巴哈

汪 璐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从文本对比中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宗教观点及其发展脉络

汪璐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内容摘要】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三个文本的对比阅读,可以从宗教批判的出发点、宗教的起源、宗教的本质与消除宗教的途径等方面,看到其中的联系与发展,以便更好地理解《提纲》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不彻底性与抽象性的批判,马克思在批判的同时还提出了消除宗教的途径,以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由对宗教批判中,我们还可以理清马克思从“异化”理论到实践范式的确立,再到新哲学理论的阐述的思想发展脉络。

【关键词】宗教异化实践马克思费尔巴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集中地反映了马克思哲学的宗旨、特征以及体系框架。而其中关于宗教的部分占有大量篇幅,是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关键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被认为是穿着费尔巴哈外衣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则被认为是《提纲》的进一步说明和深入。因此,想要从《提纲》中短短的十一条、从马克思的一个概要中解读其关于宗教的观点,进而理清他的思想发展脉络,就需要联系《提纲》前后的这两个文本以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以更好地探索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体系。

一、关于宗教问题的文本对比

1.宗教批判的出发点

《手稿》中,马克思以费尔巴哈式的思维方式,即人本学的唯物主义,来解释宗教问题,但马克思并不是像费尔巴哈那样仅仅只批判宗教,而是涉及到现实中的各种关系。到了《提纲》,马克思则明确指出,费尔巴哈认为世界被分为由人自我异化而形成的宗教世界和现实的世界,并以此为出发点来阐述自己的宗教观。在《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以施特劳斯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当时整个德国的哲学批判都是以宗教或是神学为前提的,他们将政治、法律、道德等都纳入了宗教的范畴,批判的范围始终没有超出对宗教观念的批判。在此,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揭示了以往宗教批判出发点的抽象性。科学地分析出,德国宗教的批判割裂了历史和它的物质基础,仅限于对观念的批判;并将一切社会关系和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归于宗教,宗教的存在成为解释社会现象的前提。

2.宗教的起源

马克思早在《手稿》中就明确提到,生产规律支配着宗教,它同家庭、国家、法律、道德等一样,是生产的“特殊方式”。[1](P186)并在此基础上追溯宗教的起源,如埃及、印度的神庙建造等,就是早期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宗教就是人们在关于神与灵魂的原始观念中产生的。在此,马克思涉及到了宗教的认识起源、社会起源等问题。在《形态》中,马克思再次指出了宗教的自然起源,最初人们出于对自然威力的敬畏,将其视为异己的力量而产生了自然宗教。宗教源于人类自身,要从社会历史中探求其来源,宗教的发展始终决定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及生产关系,作为思维的产物,宗教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从“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关于宗教的认识起源的正确性,宗教产生于人的自我异化,但这里的人应该是现实中从事生产活动的人,而非抽象的人;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而非维护基督教的利己主义。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等人宗教观点的批判,消除了主体与客体的抽象对立,也消除了唯物与唯心的抽象对立。

3.宗教的本质

马克思的《手稿》受鲍威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异化理论的影响,以异化的视角揭示了宗教的本质,指出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异化的外在化后的精神实体,神不过是人的认识迷误后的结果而非原因。到了《提纲》,马克思辩证地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费尔巴哈认为是人按照自己的特性创造了上帝,上帝成为一种统治人的外在力量而存在,宗教的本质是由世俗基础所决定的。同时,马克思还看到了费尔巴哈话语中的“人”的概念的抽象性,指出人应当是处在一定时候关系中的实现的人,宗教情感的本质要在生活中探寻,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宗教感情,但费尔巴哈却最终将爱心看成是宗教的本质,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在《形态》中,马克思更加具体地分析了宗教的本质。宗教,是现实生活在意识上的反映,是一种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它以超自然的神圣化力量来反映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并主宰着人们的心灵与行为;但宗教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要受社会生产力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因此,宗教的本质绝不能在自我意识中寻找,而应该具体到每个发展阶段的物质世界中。

从三个文本中我们看到,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分歧的焦点不在于宗教是不是虚幻的意识形态问题上,而在于怎么理解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产物,但他却将“人”抽象化;而马克思则进一步将宗教的本质归结于社会关系,马克思此时的“对象性”指的是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性。人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生产劳动才能生存,宗教等意识形态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的需要而存在的。

4.消除宗教的途径

《手稿》中,马克思正在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立场,从异化理论出发,认为消除宗教就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以达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回归,通过否定私有财产走向无神论的共产主义。《提纲》则意识到,费尔巴哈对世俗基础的认识是错误的,因而对宗教的批判始终没有超出思辨的范围,也不可能提出正确的消除宗教的途径。费尔巴哈认为可以通过自我意识的觉醒,以“爱”来克服宗教的神秘主义;而马克思则指出,只有对世俗基础进行革命的改造,才能消除人与神之间的对立。马克思在《形态》中进一步指出,宗教的动力同历史的动力一样是革命而非批判,宗教的消除要靠环境的改变而非理论的演绎;同时,马克思还科学地认识到宗教消除的客观规律,只有在宗教自身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消亡。

二、文本对比中对《提纲》中宗教观点的理解

《提纲》的四、六、七条集中地反映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点的批判,连同《手稿》、《形态》等文本,马克思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费尔巴哈等人的宗教观进行了批判,进而阐明自己在宗教的产生与发展、宗教的本质与消除等问题上的观点。

1.马克思指出了费尔巴哈宗教观的片面性,主张对世俗基础进行改变

费尔巴哈以人本主义的立场,通过异化理论对宗教展开了批判,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其秘密在于,人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2](P56),并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对象。他同时指出,人同上帝的对立,是宗教的起点,其实质是人自身的自我分裂。

马克思在《提纲》第四条中对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作了肯定性的表述。但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是不彻底的,他只看到了生物意义上的人;另一方面,费尔巴哈认为消除宗教的根本方法是唤起自我意识的觉醒。马克思对此思想进行了批判。他不仅分析了宗教异化的根源在于社会的现实生活,是对世俗社会的颠倒了的反映;而且提出了克服的途径,即革命实践。既然认识到了宗教的阶级根源与社会根源,我们就应该从源头入手,通过革命改造现实的世俗基础,进而达到宗教和人的彻底解放。

2.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感情”的抽象人性论,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杜会关系的总和

《提纲》第六、第七条对这一内容进行了阐述。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异化,但却脱离了社会实践和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将人的本质抽象为具有伦理色彩的“类”。宗教感情是社会的产物,费尔巴哈却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和人类个体,把个人视为宗教感情的创造者。马克思则认为不应脱离社会范畴而谈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应放在社会生活中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认为,宗教的本质表述费尔巴哈批判下的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宗教产生的根源只能在人本身生活的社会现实中去寻找,单靠纯粹的理论批判是不行的。人们的愚昧和无知纵然是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条件,但不是真正的根源;宗教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阶级分化的产物。因此,要想消除宗教,就要从宗教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入手,由宗教批判进入到社会批判,通过革命推翻旧的制度。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看法是历史的、批判的,而不是同费尔巴哈一样认为类本质具有先在性。这是对以往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人性观特别是对费尔巴哈抽象人性论的有利否定。《提纲》是马克思全面彻底批判费尔巴哈宗教思想和摆脱其人本主义影响的开始,通过对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合理扬弃,马克思划清了与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宗教观的界限。

3.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批判的目的

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其宗旨、目标是要走向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立足点上不同决定了他们观念的不同。费尔巴哈立足于市民社会,并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永恒存在,通过自我的觉醒而不触及宗教的根源来克服异化;马克思则从人类社会现实出发,在肯定现有社会关系的历史性的同时,提出要通过革命改变之,以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批判的目的就是要阐明,人通过实践改变着周围的环境及其自身;宗教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宗教灭亡的客观条件也随之成熟。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宗教及其根源才会消除,人类也终将获得解放。

三、文本对比中看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批判的发展脉络

《手稿》主要论述了劳动异化,将宗教与劳动相联系,认为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异化的产物,宗教的异化根源在于经济的异化,宗教是受社会生产规律支配的;同时,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决定了宗教的异化,二者产生于不同领域,劳动异化及经济异化发生在实践领域,宗教异化产生于人内心深处的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不是像费尔巴哈那样仅仅只批判宗教,而是批判了私有财产和雇佣劳动,并把克服宗教异化建立在克服劳动异化的基础上,从而提出了对宗教的社会经济领域的批判。最后,马克思将宗教异化与共产主义相联系,通过人类的解放达到对异化的消除。

至此,马克思已经正确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并提出了消除宗教的途径。总之,在《手稿》中,异化思想是一条由宗教异化到政治异化再到劳动异化的发展脉络,从而将宗教的批判深入到社会经济领域。但我们也应看到,此时的马克思深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在分析宗教根源的经济异化时,其理解的劳动具有超历史的、抽象的、理想化的性质,仍具有一定的思辨逻辑。

《提纲》标志着实践范式的确立,揭示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之和,这也就直接关系到马克思对宗教本质及其灭亡等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宗教产生的根源只能从社会现实中来解释,宗教的批判应当以世俗基础的矛盾为着眼点,只有进行实践的革命改造,才能彻底铲除宗教的世俗基础,从而实现人的发展与解放。

《形态》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正式诞生,马克思与恩格斯第一次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宗教产生的根源问题,更进一步从人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产角度来考虑对宗教的批判。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了再清算。他们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把宗教当成独立的存在并割裂了宗教与社会世俗基础的联系,他们对于宗教的批判仅仅是理论上的,并不想通过实践消灭宗教存在的社会基础。他们认为无需打破现存的统治秩序,人类就可以得到解放,无需将宗教批判理论运用于实践和革命中去。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是由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他们用唯物史观揭示了宗教历史发展的过程,认为宗教的产生、发展与消亡都是由客观社会条件决定的。马克思认为道德、宗教等都是人们的现实生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它们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而且人们的宗教观念也会随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创造出符合当时客观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神灵。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宗教批判与未来的共产主义相联系,指明了宗教消亡的途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单纯靠理论上对宗教的批判无法消灭宗教,实现人类真正的解放。真正消灭宗教就必须依靠无产阶级革命推翻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本身,实现共产主义。这样才能彻底铲除宗教赖以生存的世俗根源。另一方面,宗教教义认为世界的发展有一个理想的形态,马克思并不这样认为,指出人类的进步没有终结,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人类不断地去完善和改变。

费尔巴哈的观点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演进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当马克思与以前的旧哲学彻底决裂、建立新哲学时,必然会涉及到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而宗教观又是由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就离不开对其宗教观点的评论。我们通过文本对比来看《提纲》中马克思的宗教观点,目的不仅仅在于理解其宗教观,更在于理清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从其对宗教的批判中看其对社会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及其实现途径;我们要克服单一文本的过度解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中图分类号:B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5-0088-04

*作者简介:汪璐(1991—),女,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宗教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费尔巴哈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藏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困境及路径分析
杜诗中的道教法术与杜甫的宗教观
约翰·厄普代克的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