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琳 武正雄
(1.韩山师范学院学院政法系 广东 潮州 521041;2.玉溪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中国转型期农民深层价值观探析——兼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
黄琳1武正雄2
(1.韩山师范学院学院政法系广东潮州521041;2.玉溪师范学院政法学院云南玉溪653100)
【内容摘要】研究农民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农村的前提。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下农民深层价值观的关系,界定了农民深层价值观,从形塑农民价值观力量的角度分析了农民深层价值观内容。为引领农民观念,当前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要素来进行观念分类,逐类诊断,分阶段整合,将农民观念逐步整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农民深层价值观形成特征引领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研究”(12XKS018)阶段性成果;韩山师范学院博士教授启动项目“转型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观念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主要群体,使不同思想觉悟、不同精神境界的人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形成观念共识。就农村而言,当前应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农村,从理论和实践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以之引领农民观念,抵制当前农村中的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减少甚至消除农民观念世界中一些孳生的、陈旧的、异质的观念要素,优化农民观念结构,提升农民精神境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有鉴于此,笔者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下农民价值观、农民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农民价值观特点等方面,对农民价值观作一个整体把握,并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观念路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农村提供理论参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农民思想观念的前提是当前农民思想观念与社会主义社会所倡导的主流观念有较大的差距,而观念落后的实质是农民价值观的落后。在工业化信息化的时代趋势面前,农民价值观作为一种代表传统生活方式的价值观虽与时偕行,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显得越来越不相适应。新农民如果没有新观念、新价值作为其内在支撑是不可想象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农民深层价值观呢?为此有必要辨析三个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下农民的深层价值观,农民理想的深层价值观。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是一个多层次的内涵丰富、有机统一的整体。其整体性表现在各构成要素分别起到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等功能[1]。当下农民深层价值观是什么呢?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的经济关系之中人们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选择。在农民的价值观中,存在着一般价值观和深层价值观。而农民深层价值观是指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和农村发展要求以及农民根本利益,在农村生活中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价值,它能够制约非主导、非核心价值作用,是引领农民的思想行为、农村的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而理想的农民深层价值观,是指融入农村,在农村成功建构,被农民自觉认同和践行,化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精神动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理想的深层价值观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农村版,就农村而言,须具有反应农民内在价值诉求的内容以及农民比较熟悉、易于理解、便于记忆的外在形式。简言之,理想的农民深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农民的主要价值诉求+符合农民实际农民熟悉的外在形式。
不难看出,当下农民深层价值观是当前已经发生、实实在在支配农民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的价值观,而农民理想的深层价值观是尚未发生的未来的支配农民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致性的价值观。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方面,当前农民的深层价值观未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一,或者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未必占据农民深层价值观的核心,而未来农民深层价值观则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一,或者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该占据理想的农民深层价值观核心,但同时具有自己的特点。
探寻当前农民的深层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塑造农民价值观念的主要力量角度寻找答案:
1.传统文化塑造农民价值观的力量是强大的。传统文化就其整体性质而言,内生于农业文明和封建社会的宗法等级社会,历史局限性明显;就其内容而言,存在着内部的矛盾和不可克服的缺陷。其一,重理轻欲。儒家是一贯主张压抑自身欲望、遇事反省以实现人生价值的价值取向。在实现“仁”的人生理想的途中,如果说孔子注重实践的话,“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到孟子则转移到人的内心修养。“养心莫寡于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经董仲舒证之于天,到朱熹系统化之后,形成了视性欲、食欲、物欲为恶,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美的需要视为无理的普遍的文化氛围。对属于正常的欲望,从寡欲节欲发展到灭欲。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会发现,在开始时义和利、理和欲还并存的话,——只是孰重孰轻的问题,后来,理义与利欲渐行渐远,前者被捧得上了天,理成为天理,义则圣人以之为利[2]。其实,人本身的内在欲望是人类赖以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精神健康发展的条件。但没有物质发展以及欲望的充分合理的满足,精神不会真正的发展,过分贬低物质利益和人的需要最终会导致精神的萎缩和堕落,不管主流文化怎么人为的拔高也无济于事。其二,重群轻己。从抽象的群己来说,早期儒家在对待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上是群己、兼独并举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但董仲舒开始则有重“群”的倾向。他虽主张“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的价值自觉来实现个体的人格价值(《汉书·董仲书传》)。但是,由于他大讲“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并强调“大统一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汉书·董仲书传》)。至宋明理学,在重群轻己的关系上理论论证上又往前跨一步。在理论论证上分别用“理一分殊”、“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理”和“人欲”、“道心”和“人心”,进行了本体的、人性的、伦理的、心理的论证,强调“理一”、“天命之性”、“天理”、“道心”的本原、本体的性质以提高前者的至上地位,从而强调群体的价值。以家族本位、伦理本位为基础加之主流文化的熏陶,人己权界、群己权界始终混合,难得确立。在人际交往中,彼此互以对方为重,一个人似不为其自己而存在,乃仿佛为他人而存在者[3]。因而也形成了“和为贵”和“中庸”的为人处事作风。使人的社会化过程扭曲、软化,推迟了人的个性和自我意识的生成,形成软弱的人格。和为贵的人际交往无形中又加强了群体主义,在两者的相互强化的循环中,不停地进行着自惭型和软弱型人格的再生产。不可否认的是,群体主义、“贵和”和中庸的行为处事传统对于国人克己、遵从社会规范、处处替他人着想、恭谨和施惠等优良品质的形成“居功甚伟”,但同样对于忍气吞声、自怨自叹、裹足不前的负面性格有不可推脱的责任[4]。作为传统文化根基的自然经济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且一些传统文化附着于民间戏曲、故事传说、说唱艺术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上,生命力顽强,其中的核心观念即仁义礼智信等不同程度地在农民观念库中留存。迷信鬼神依附崇拜等传统观念也可以作如是观。
2.市场经济的作用是巨大的。市场经济有如下作用:其一就是催生平等思想。市场经济是等价交换经济,一方面它充分体现了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平等互利的原则,市场不承认任何社会特权、身份地位的差别,在它面前高低贵贱智愚等苏醒被抽象掉了,这有利于增强人们平等观念;其二,是催生功利思想,助长拜金主义。容易使人惟利是图、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金钱化、工具化,产生拜金主义的行为。其三,产生效率意识。市场经济讲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在生产经营中尽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使个别生产劳动时间尽量低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时间,必然产生效益观念、时间观念等等。市场经济在农民的观念库里放进了分别以平等、功利、效率为核心的观念群。
3.改革开放对农民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一定程度上,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是以“国和民”为出发点的,国的强盛以民的(在农村是以农民)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农民感受尤为真切。农民对改革从最初的惶恐、排斥到逐渐的认同、赞同,进而赞同给他们带来变化的社会主义制度与理想。改革开放放在农民观念库中的是“求变”意识、对当前制度认同意识。但同时,改革的巨大经济成就造就了可供不轨人士攫取惊人利益的机会,使得腐败发生率居高不下。伴随改革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使一些怀旧之人向往过去。矛盾的存在反映到观念上就是对改革矛盾心理。
4.理论宣传对农民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农村实现了电视、电话、网络村村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通过各种途径方便地“触碰”农民大脑,不出所料,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等已经高频次“撞击”农民的大脑,使之成为农民观念库中的重要内容。
由于多重力量的作用,多元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在农民价值观念库刻下了自己的烙印,农民价值观念呈现新旧杂存复杂多元的动态格局。因而农民的深层价值观可从上述四种力量造就的价值观中去寻找,我们将所有的价值罗列出来,从中寻找当前农民深层价值观。
传统文化孕生的价值观:忠孝仁义礼智信;封建迷信鬼神观念依附崇拜;市场经济催生的价值观:自由平等民主、功利唯我拜金自私、效益效率惜时竞争;改革开放萌生的价值观:创新求变、自主自立自力、仇富仇腐仇官;理论宣传产生的价值观:三个代表、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梦。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已经居于农民价值观的核心呢?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虽然改革开放几乎使所有的人今比昔强,但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人在横向比较中产生不满,从而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其次,正如上面所说,改革开放造就奇迹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的问题:腐败问题、教育不公、食品安全等等,这些不同领域的问题的持续发生也在蚕食农民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的宣传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中也会受到影响。
在农民深层价值中有这些核心观念:自私、仁义、和睦、鬼神、平等、发展观。农民深层价值的构成要素是对立统一的。其对立源于转型社会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在农民核心观念上的反映。而统一,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渗透。自私后面的五个构成要素都羼杂功利因素。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素之“发展”(国家、社会、个人之发展),虽然成为农民核心价值观的构成要素,但是排序靠后。其二,转化。农民当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动态的结构,随着上述四种力量的此消彼长,其结构会发生变化,各构成要素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虽目前来看,自私为首的核心价值结构不会改变,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农民价值观会迟早重合,尽管尚需时日。
不难看出,当前农民深层价值有如下几个特点:其一,动态性。这是由塑造农民价值观的几股力量自身不断变化以及力量之间的消长决定的,农民核心价值内容及其各构成要素的地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二,矛盾性。这是由社会的深刻转型所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决定的,具体表现为价值的功利取向与道义取向、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守旧观念与创新创新观念等等的对峙与冲突;其三,相近或一致性。即当下农民深层价值包含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相近和一致质素,这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摄、引领农民多元观念的价值前提;其四,前进性。改革已是常态,回到过去或者维持现状已经不可能,现代要素定会逐渐增多,传统要素越来越少,当下农民深层价值观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越来越近。
思想只有掌握群众头脑才能发挥它的威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农村真正起作用,须内化于农民日常生活意识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五句话,言简意赅。但是要为广大农民所熟知,还需要通俗化,以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农民易记易懂,可以尝试着“瘦身”:即由长句变短句,短句变词汇;书面语言变农民日常语言以及变农民陌生方式为熟悉方式。
由长句变短句,短句变词汇。只有将句子浓缩成词汇,才好记。其实,记短句要比记长句容易,记单词比记短句容易。由长句变短句:坚持马克思主义——求是;坚持爱国主义——爱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共富;坚持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创新;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耻。短句变为词汇:求是、爱国、共富、创新、知耻。
变书面语言为农民日常语言。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是“交足国家的,剩下是自己的”,朴实、亲切、清晰。目前很多地方台、电视剧播放都改用当地人熟悉的语言,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拉近了剧目与受众的距离。同理,用书面语言表达或者用熟知的日常语言表达,农民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而可以在农民词语库中寻找高频次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近的词汇,这样既可以迅速拉近与农民的距离,也可以免除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书面语转化为农民熟悉的语言:求是——较真、不人云亦云、打破沙锅问到底、务实;爱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共富——有福同享、大同;创新——维新、变法;知耻——守礼;由此可以得到:务实、尽责、同福、变法、守礼。
变陌生方式为熟悉的方式。任何反映客观现实的理论都是简单和朴素的。那种认为理论莫测高深、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想法,只是书呆子的一厢情愿。朴素的理论是不会拒绝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的。譬如民谣、打油诗和顺口溜等等,将陌生方式转变为熟悉方式。打油诗:人云亦云是鹦鹉,求真务实问到底。爱国不分他我你,人人有责莫赖皮。共劳共富终共福,小同大同天下一。墨守成规落人后,变法维新不停息。恬不知耻个个怨,懂法守礼人人喜。顺口溜:务村民致富之实,尽匹夫守土之责,同甘甜苦辣之富,变陈规陋俗之法,守日常人伦之礼……
当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方面,不拘泥于现有形式,可以不断的突破已有形式,探索新形式,一切以农民易于理解乐于践行为转移。
笔者深知,通俗化方案中不管是长句变短句、短句变词汇、书面语变日常语言,还是熟悉方式变陌生方式都显得有点武断甚至幼稚。但只要能引起学界同仁的关注,能深入这一方面的探讨,引方家一哂又有何妨呢!
参考文献:
[1]李崇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思考四[N].光明日报,新华网,2007-1-23.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394.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学林出版社,1987(6):259.
[4]黄琳,唐孝东.价值视阈中的传统国民主体性缺失[J].社会科学辑刊,2008(5).
*作者简介:黄琳(1968—),男,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农民问题研究;武正雄(1976—),男,玉溪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社会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3-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