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有目标地进行表述—我的作文故事( 66)

2016-04-10 18:53特级教师黄桂林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亮油菜情景

○特级教师 黄桂林

引导有目标地进行表述—我的作文故事( 66)

○特级教师 黄桂林

·在低年段习作时,老师们往往容易用“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来引发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容易落笔,但是仅有这些是不足以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还需要有进一步地引导,本文中谈到的“有目标地表述”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人们说话写作,无论长与短,总有个目标。也许对小学生而言,所说的习作目标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中心表达和主题表现,但是无论怎样的写作,总得有个倾诉的对象——跟谁说;说话的内容——说什么;说话的目的——为什么说,有了上述三个基本要素,他们笔下的语言也许就可能从说话的方式、说话的重点有所明确了。引导他们有目标地进行表述,该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文故事】

阳春三月,学校组织学生到学校劳动实践基地为油菜除草。从学校到实践基地有三里多路,路上风光无限,大家边走边看,好不开心。经过1个多小时的劳动,完成了除草任务。事后,让学生以“油菜地里的笑声”(或自由命题)习作,要求写出劳动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按说,习作该把重点放在劳动场景的叙述上。然而,不少人对一路景色却是喋喋不休,待接触正题时已有一定篇幅,便急忙收笔,轻重倒置的现象颇为普遍。而平常习作,此类现象也不少见。

评讲课上,让学生回忆劳动的情景,学生对路上的情景却还是喋喋不休:

“路上,我们高兴万分,城里的孩子从早到晚都禁锢在教室里,能有机会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我们太兴奋了。一路上,我总感到眼睛不够使。”

“是啊,刚出校门我就被河边的杨柳吸引住了,已是晚春时节,杨柳在微风中轻轻地飘荡,梳理着自己的长发,好美啊!”

“一出校门,我就被路边的蚕豆吸引住了,它们那么茂盛,紫色的花儿像美丽的蝴蝶。轻风吹来,蝴蝶好像在翩翩起舞。”

面对学生的津津乐道,联系给定的作文题,为给孩子们警示,我这样引导:“是啊,能走向田野,对城里孩子来说机会不多,大家恨不得把自然界的一切尽收眼中。从你们的习作老师明显感受到了这一点,不少人对路上见闻作了充分表述。(以为老师夸奖,学生洋洋得意)记得上次习作,老师让你们以“油菜地里的笑声”写作,如果仅仅写劳动的场景,而舍弃路上那美妙的景致,实在可惜,大家说是不是?(学生赞同地点头)”接着,我煞有介事第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元宵节这天,小亮去影院看电影。路上,他一会儿看放风筝,一会儿看舞狮子,一会儿看踩高跷……等赶到影院,电影已快散场,前后只看了10多分钟。回家后,他把事情告诉了妈妈,被妈妈一顿数落。

听了故事,学生面面相觑,不少同学似乎都在责怪故事中的小亮。此刻我话题一转:“如果你是小亮的妈妈,会怎样数落他?”学生真的纷纷地数落起来:

“小亮啊,既然你是看电影的,就得直接往电影院赶,为什么在路上磨蹭呢?”

“小亮啊,你是去看电影的,结果电影只看了一点,原因是你忘记了自己的正经事儿,如果心中想着电影,路上再热闹,也拦不住你的脚步。”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我暗自高兴,这不仅是批评小亮,而且是自我教育呢?眼见水到渠成,我说:“看来,做事得有个目标,有个重点,否则就可能本末倒置。我班有没有这样的小亮呢?(生摇头,我则笑了笑)其实,习作如同做事,也得有目标,有重点,如果目标和重点把握不住,就可能成为生活中的小亮,弄不好则可能误了大事。还记得上次习作的要求吗?”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要求:

“老师要求重点叙述劳动的情景。”

“写‘油菜地里的笑声’,重点肯定要写油菜地里的事,其它事情再精彩对这篇习作也没有什么价值。”

听大家一个个振振有词,我忙说:“而事实上,少数同学总舍不得一路的精彩,总是不由自主地把视角放到了路上。联系上面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呢?”

有学生说:“如果这样,就像小亮上影院一样,该去的地方不去,该干的事情不干。”

此刻,我故意追问:“我对路上情景感兴趣,为什么不能写呢?”

学生回答说:“因为题目和要求规定了,路上的情景再有趣,也无须去写,写了就是轻重倒置。”“习作不是看材料有没有趣味,而是要看习作的目的是什么,要围绕目的来选择材料,确定重点。”

这时,我告诉大家:根据习作要求,‘油菜地里的笑声’必须集中写菜地的劳动,学习劳动的技术,挥洒劳动的汗水,享受劳动的喜悦,路上的景色很美,却不在习作的范围,至少不能作为重点。而本次习作,却有少数同学对路上看到的画面进行了较多的叙述。有些同学虽然没有作为重点来写,但这方面的内容也占了一定篇幅,习作显得头重脚轻。请大家读读下列习作片段,看能从中读出什么。我有选择地出示了下列开头:

①星期三下午,老师组织我们到学校实验基地除草。细雨霏霏,我们边歌边走,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

②昨天下午,我们在绵绵细雨中来到了襟江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找到了分校四(3)班的“责任田”。

③星期三下午,在蒙蒙细雨中,我们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进发。一路上,杨柳为向我们招手。小鸟为我们唱歌,很快就来到了目的地。

同学们都说上述开头好:有的说:“我觉得这样简单明了,开门见山。”有的说:“我觉得上述的习作开头很简洁,没有兜圈子,转弯子,三言两语就接触主题,值得学习。”

最后我总结道:“说到现在,也许同学们都已经知道:写作总得有个目标,要围绕目标选择材料,安排重点,与目标无关的不写,与重点无关的少写;与目标有关而且是重点的多写。但老师有个疑问,比如说,我们去劳动实践基地,明明路上的景致迷人,情景动人,我很想把它写下来,可又不能写,这不让人难受吗?”

“我觉得,如果要求写劳动实践基地的情景,就得忍痛割爱。当然,自己有兴趣,可以专门写篇习作,比如‘在去实践基地的路上’。”

“可以用‘在春天的怀抱里’,主要写在路上是怎样尽情享受春天的美景的。”

“也可用‘春天在向我们召唤’,也是写我们所看到的春景,表达我们的欣喜。”

最后我感叹道:“看来,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在这篇文章中不写,可以在那篇文章中写。不过两篇文章的角度不同,目的不同。如果能想到这一点,今后写作就不会出现‘到了影院快散场’的现象了。”同学们听了,都会心地笑了。

【故事感悟】

习作走神、叙述失重的现象在学生习作中颇为普遍,简单地提示,片面地强调,往往难以奏效,而上述评讲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就在于:

一、欲扬先抑,凸显习作偏向。

对小学生而言,习作内容轻重倒置,重要原因就在习作仅凭兴趣,忽视要求,对感兴趣的内容洋洋洒洒,对习作的基本要求关注不够。当然,习作命题和要求未能走近学生,则另当别论。上述案例中,为凸显习作偏向,教者先引导学生对路上见闻进行浓墨重彩的叙述,对学生习作进行添油加醋的渲染,学生为自己习作的“成功”洋洋得意,而教者又引导学生对上述内容进行强化,让学生对这些“精彩”念念不忘。这就有效凸显了习作中的问题,为引导知晓习作偏差奠定了基础。

二、介入评价,促使学生顿悟。

为引导清晰习作失误,笔者讲述了生活中的故事,并让学生介入故事,进行评价。由于故事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很自然、很真切地对人物进行了数落,指出了错误。此后,教者又引导回忆“油菜地里的笑声”的习作要求,指出了学生习作的偏向,让学生联系所讲故事,叙述自我感受。这样,习作偏差与生活错误的联系,评价他人与评价自己的联系,就突出了评价主题,显化了评价目标。

三、欣赏佳作,强化学生感悟。

初步感受后,引导欣赏习作片段,让学生看习作片段是怎样体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接着,教者又对“路上”景色“老调重弹”,引导学生寻求平衡的方法,让学生以路上见闻为素材命题,从而使学生心中的挂念和不解有了落脚点。

相信,通过此次讲评,学生一般就能具体而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习作目标,如何从文题的理解、材料的选择到细节的描写,都能围绕习作目标,切中习作正题。

猜你喜欢
小亮油菜情景
情景交际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油菜烩豆腐
种油菜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小亮答疑
小亮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