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措施

2016-04-09 09:14
珠江教育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化学探究

荣 晶

(肇庆市高要区教育局教研室,广东 肇庆 526100)

中学实施义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化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础,化学实验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学好化学知识,做好化学实验也是做一个有知识的现代农民的要求。如学生学会溶液浓度的配制不仅对于农村配制农药工作很有帮助,更有助于学生结合环保知识及农业知识确定最佳农药配制浓度;再如学好化学肥料知识可帮助学生了解农田氮、磷、钾等元素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探索合理施肥、合理种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为保证实验教学效果,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必须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实验进程与要求:认识实验目的,熟悉操作过程,了解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做好记录等。但农村学校缺少资金,仪器、设备缺乏,化学实验教学停留在“画实验、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背实验”,这种机械教学方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学生创造条件,保证学生参与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要与学生沟通、合作、交流、分享,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一、因地制宜做好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农村中学特别是山区中学资金不足,实验仪器和药品短缺,有些演示实验都比较困难,更做不到学生分组实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基础上,想方法自制仪器,寻找替代用品代替缺少的化学仪器与药品。缺少的实验仪器可用表1中代用品替代,经过洗涤消毒使用;有些废物如电池中二氧化锰、锌片、电极及废旧金属铁、铝、铜处理后可作为药品;其他的如食用豆粉、食盐、化肥中(氮肥)硫酸铵、碳铵、硝酸铵、尿素、(磷肥)过磷酸钙、(钾肥)氯化钾、草木灰、(硼肥)硼砂、木炭、石灰石、石灰粉(生石灰)、石灰水(熟石灰)、酸和碱等也可用于化学实验。这些农村普遍使用的用品,可用来解决实验用品的不足。

表1 可以代替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用品

二、结合农村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拓展实验空间

目前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仍很有限,农村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通过解决农村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为农村生产生活服务。农村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作为课程资源,教师需具有识别、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与能力,以拓展试验空间。

如水净化内容的讲授可以结合农村饮水问题的解决进行。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饮水水源为水井,山泉,山塘等没有经过过滤,消毒杀菌。讲授水净化内容时,教师指导学生找一些大的塑料瓶,依次放入粗砂、细砂、木炭、棉花、纱布等材料,自制一个净水过滤装置,利用材料的净水过滤作用过滤净水,与未过滤饮用水对比,体验净水效果。学生通过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了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再如讲授土壤酸碱性测定内容时,通过指导学生观测水稻适宜生长土壤类型,测土壤的酸碱性,总结出水稻适宜生长在弱酸性土壤中的结论。讲授化学肥料内容时,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沙糖桔的叶、茎、果实,讨论探究沙糖桔肥料缺乏的程度。这些活动使学生对相关内容理解深刻,培养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是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大突破。针对农村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开展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其他教学活动不可替代的。

三、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演示与实验设计,主动学习

针对部分农村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采取鼓励典型学生参与实验,带动大家主动参与的方法效果很好。例如在演示吹氢气流并点燃氢气泡实验时,请一位比较胆小的学生参与完成,该学生体验到实验的成功后对化学课表现出很大兴趣,带动其他学生踊跃参与化学实验演示。学生参与实验演示是师生之间一种积极有效的交流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实验设计,体会创造的乐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培养。如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演示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放一只昆虫到预先收集的一瓶二氧化碳中观察,结果发现昆虫很快休克,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供动物呼吸。课堂实验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四、精心设计化学实验探究活动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掌握提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方法。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习化学的热情,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本质,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例如设计以下探究活动:(1)“碳酸型”饮料。(2)岩石中碳酸钙的含量。(3)食品干燥剂的成分。(4)常用生活用品的酸碱性。(5)石灰石、生石灰、氢氧化钙的转化。(6)“小苏打”的性质。(7)影响金属铜锈蚀的因素。(8)鸡蛋壳主要成分等。科学探究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真正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所蕴含的课程理念,不断地更新知识,积极依靠网络信息技术、云数据,充分利用好微课、课件等教育教学资源。在农村中学开展和拓宽化学实验,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采用替代品克服实验仪器与药品的不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验演示,精心设计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有利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 化学教材编委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刘宗盛.化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12):61.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化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