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可否供人欣赏之辩

2016-04-08 05:44潘璋荣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李镇西林斯基苏霍姆

潘璋荣

著名教育人李镇西在其文《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里鲜明地提出了“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的观点。他负责的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谢绝参观”。他的文章主要揭示和批评很多学校“有意无意把教育当‘欣赏品’来打造”。

李老师从一个脚踏实地的教育人和一个校长的角度,希望教育能回归朴素和宁静,在一种田园牧歌式的自然状态中,师生们共享教育与成长的快乐。李老师的想法也是多数老师的理想。但在现实中,却有一部分学校把学校和教育当做“欣赏品”来打造。只求吸引眼球于一时,不顾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甚至通过各种办法来弄虚作假。其目的就是证明他们的“经验”或“模式”是“领先全国”的,是“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成功典范。这类学校,课堂上“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确很少讲课和讲话。但那些学生的活动,基本都是浪费时间的无效活动。学生的“展示”或“讲课”都是毫无生气和技巧可言地复述教材上或资料上的内容,讲课者自己基本不知所云,听课的学生做倾听的样子。这样“展示”和“讲课”,也是在浪费全体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

一些所谓的“示范性课改学校”,其行为的实质正是李镇西老师所揭示和批评的有意识地打造“欣赏品”的行为。那么,为何这些学校会出现这种故意打造“欣赏品”的行为呢?一方面是虚假的政绩观作怪。因为,只要把学校办成了“名校”,学校和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乃至政府部门都跟着取得了“政绩”,相关的领导就可以以此作为邀功评奖晋级提职的依据和资本。另一方面是经济实惠的驱动。这些年很多的“课改名校”每天就靠收取各地来参观学习的教育界人士的“门票”钱就可以获得不菲的收入。

然而,李镇西说,他曾经在中国教育报撰文表示,他负责的“武侯实验中学是拒绝参观”的。他的意思就是,既然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所以我的学校拒绝参观就是有理论依据的了。他还说,苏霍姆林斯基创办的帕夫雷什中学“一直没有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他以这个举世闻名的成功的教育改革实验学校为例,进一步用事实来证明他的教育不让别人“欣赏”是有事实和实践依据的。

但中国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秘书长、天津市教科院研究员张谦的博文《帕夫雷什中学考察散记》中有这样几点信息,一是该文的上方有一张照片,照片内容是一个中年模样戴眼镜的学者一手抚摸着一颗巨大的风景树,照片的下方有一行字“李镇西老师在帕夫雷什中学校园内”。可见,李镇西老师到过帕夫雷什中学“欣赏”这所国际名校。如果,帕夫雷什中学也像李镇西负责的武侯实验中学声称的那样“拒绝参观”,不拿给他这个外国人“欣赏”,李镇西老师会作何感想?二是,张先生提到来此访问学习的世界各国的友人“络绎不绝”。可见,帕夫雷什中学跟李镇西老师在《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一文中说的“一直没有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是矛盾的。

当然,也有人说李镇西说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在世时候的事。但是,张先生在此文却又提到了:“这里有最早的中国学者王怡教授1957年的双语留言真迹。”可见,早在苏霍姆林斯基逝世13年前,中国学者就远赴苏霍姆林斯基亲自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参观学习了。而以后他的学校的名气和影响只会持续增长,推测那时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也还是有的。当然,由于当时的交通相对没现在发达,参观的人数不会那么多。但是,至少在一段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应该是可以使用络绎不绝这个词的。因此,李镇西说帕夫雷什中学“一直没有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失之武断的。

这就说明,好的教育也是可以供别人“欣赏”的,或者是可以拿给别人欣赏的。换句话说,好的教育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高雅的和高贵的“欣赏品”。但是,笔者仍然同意李镇西老师提出的“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搞教育,目的只是为了育人,不是要做给别人来“观赏”。但是,我们又不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认为教育是要拒绝别人“欣赏”的。因此,李镇西老师曾提出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拒绝参观”是片面的。虽然在这个很多学校热衷将自己的学校打造成“欣赏品”的时代,李老师的“拒绝参观”具有“反潮流”和“不媚俗”的特立独行的美德,但是一味地“拒绝参观”还是不妥的。

李镇西老师的观点,其实包含着很多省略的成分。譬如,他反对的所谓“欣赏品”实质是虚假的、拙劣的“欣赏品”,犹如艺术作品中的赝品。而帕夫雷什中学这类世界级教育名校,则如同书画等艺术作品中的“真迹”,它能经得起世人永远的欣赏和观摩,成为人类教育文化中不朽的典范,成为世界教育人士永远瞻仰的“圣地”。

现在很多所谓的“课改名校”或“示范学校”,动辄向全国各地的外来参观者收取巨额门票费,俨然将学校变成了“名胜景点”。一些课改名校的这种收费行为,具有明显的商业动机和商业化倾向。这个行为是否合法?学校是否有权收取这个巨额参观学习费?国家的学校,何时成了学校的“私有财产”?学校的教育改革能否成为一种“商品”上市?这个“商品”是否真的货真价实?还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假冒伪劣产品?事实上,我们一些课改学校的确给很多外来参观者造成了严重误导,很多参观者回去之后,生搬硬套,结果造成教室黑板的胡乱增加、导学案大量印制、学生围坐式泛滥,最后劳民伤财一无所获,学校经费浪费、教学质量下降、师生元气大伤。

真正办教育不是为了给人欣赏,但成功的教育却是具有极高欣赏价值的。因此,好的教育并不惧怕欣赏,也不应盲目地排斥欣赏。但是,即使是再好的教育,也不该拿来作为赚取参观费的工具。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李镇西林斯基苏霍姆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给尊敬的中国教师们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怎样让别人打不倒你
爱心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改变自己袁才有可能改变整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