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5年底,股市、黄金、外汇等纷纷受挫,大宗商品价格低迷。距2008金融危机刚好七年,金融界的“七年魔咒”之说似乎重现。不可否认,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赋予每个企业机遇和挑战,如果没有根据公司财务目标确定适度的资本金结构,只是单纯追求高利润的话,面对波动的市场,企业会陷入负债经营,面临资金链断裂。合理的财务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高效利用杠杆调整利润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的保证,然而,杠杆效应在我国中小企业甚至很多上市公司中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负债比例不合理现象仍然屡见不鲜。了解杠杆的运用原理,探究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并做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十分重要。
关键词: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杠杆比例;双刃剑
杠杆效应最早起源于美国,Modigliani和Miller教授于1958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资本结构、公司财务与资本”一文。我国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探寻杠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总杠杆的实质都是作为自变量的财务因素对企业利润起到了放大作用。对企业而言,由于必然存在固定成本和财务费用的存在,引起营业收入的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同时每股收益的变动率发生更大变化,为避免以上风险,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一,通过分析利润表,企业经营下降的状况可以更直观明显地反映出来,引起企业经营者的警觉。
第二,预测企业的经营业绩。当销售额有一定波动时,管理者可以预测出销售额的波动将会给利润带来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第三,当企业内部筹资无法满足投资需求而需举债时,要综合衡量预期收益与债务资本成本的关系,调整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
第四,有利于企业进行合理的资产转换。企业因要规避财务杠杆带来的负作用,管理者选择投资回报率更高的项目。
一、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是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营业收入变动率。企业经营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增加而增加,企业营业收入的增大会降低单位产品对固定成本的分摊,从而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
经营风险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产品销量、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经营成本的变动引起的息税前利润不确定性,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只是放大了这一风险。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甚至上市公司在应用经营杠杆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生产设备落后,管理水平效率低下导致固定成本较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问题,生产设备相对落后,因此无论是机器设备的折旧磨损,还是必要的固定成本的支出都加大了我国生产制造企业中固定成本的比例。就污物处理而言,现行的国产污水处理设备中,约有l/5属于限制生产或限期淘汰产品,约有2/5属于需要改进的产品,这就加大了我国生产制造企业对固定成本的投入,对我国的出口企业产生巨大的不利,其面临的经营杠杆风险也就远大于国外同类业。
第二,企业管理者没有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及时调整固定资产的比例使经营杠杆效应大打折扣。当企业处于成长阶段时,市场需求加大但企业生产能力却并没有跟上,从而浪费了息税前利润增加的机会,正经营杠杆效应流失。处于衰退期时,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此时应把注意力转移到资金的收回并投入新项目的开发中,企业却不减少固定资产的投入,经营风险反而加大。
针对上述现状,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第一,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降低每期分摊的固定成本。虽前期投入比例较大,但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每期应分摊的固定生产成本反而降低。
第二,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调整不同比例的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处于衰退期时,及时处置闲置的固定资产,投资于更有发展潜力的项目,缩小不利项目上固定资产的比例,使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下降。反之,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应抓住产品销售时机,利用经营杠杆的正效应,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使企业效益以更大比例增加。
第三,从生产经营活动看,企业应提高销量,提高售价,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来增加企业的息税前利润。
二、财务杠杆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一般会举债来保证资本规模。负债经营势必会产生利息费用等财务费用,这就要求企业合理安排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例,避免由于过度负债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杠杆是企业债务资本中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如果企业的资本规模和资本结构不变,企业的利息费用就是相对固定的,息税前利润增加,每1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减少。反之,息税前利润下降则会引起普通股每股收益更大幅度地下降,这就是财务杠杆带来的利益或者风险。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并不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但却放大了这一风险。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运用财务杠杆时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未认识充分“双刃剑”,盲目借债经营,导致利润加速下滑或面临偿债危机的情况发生。
第二,未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来调整资本结构。具体表现在:在盈利水平高时,企业却因未利用财务杠杆,负债比例不足无法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丧失良好的发展机会。在经营状况较差的阶段盲目扩大资本规模,高额的负债不但加重企业资金负担,而且巨大财务费用也扩大了财务杠杆的负作用。
针对上述现状,企业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才能利用杠杆利益实现更大的股东价值。
第一,充分认识到财务杠杆的两面性。管理者在决定是否借入资金投资新项目时,应权衡股东预计的收益与财务风险,拟定好应对策率,以便及时作出调整,减少财务杠杆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做好投资前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投资新生产线之前,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饱和度和投资回本时间,针对预测的项目盈利能力判断,优选筹资模式。
第三,要依据企业的营业利润率和责任成本之间的关系。财务杠杆使用的前提是税前营业利润率大资本于成本率。
第四,针对企业能承担的财务风险范围和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资本结构。若整个经济繁荣旺盛,可增加负债比例;若市场上供过于求,企业应考虑缩减负债。
第五,运用多种筹资方式,降低综合利息率。综合比较不同借款来源的资本成本率,选择恰当的还款时间,具体的借入方式如下:
①向银行借款。银行仍是企业筹资的主要渠道。
②向资金市场拆借。通过非金融机构将一些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但此时筹资者也面临较大的资本成本率。
③稳妥的使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运用商业信用时企业应在最佳付款期内,保证商业信誉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商业折扣。
④引进外资。我国对外商投资的企业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对设在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老市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24%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各企业应针对自己的企业性质,所处的区域是否有优惠政策了解并合理利用。
三、总杠杆
总杠杆是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对于营业收入变动率的倍数。应合理调整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比例,使不同发展阶段内的企业将杠杆效应发挥到最大。
总杠杆不只是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乘积,如果只注重单个杠杆企业并不能获得长足发展。目前,我们的问题集中在没有合理的匹配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比例上,中小企业往往顾此失彼。
第一,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小,却同时选择低经营杠杆率和低财务杠杆率。此类企业多为初创期的企业。企业刚进入市场,产品占有率小,企业往往以保本为主,不投资必要的固定资产也不筹资借款,却将重点放在资金管理上,熟不知丧失了打开市场的机会,在高投资回报率的项目前因资金不足错失良机。
第二,企业对于市场的估计过于乐观,同时选择了高经营杠杆率和高财务杠杆率。此类企业多为规模较大的企业或成长期的企业。此时市场占有率虽高,但经营者盲目扩大固定资产规模、借入资金,很有可能被瞬息万变的市场打得措手不及。特别是产品更新换代快的企业,已形成的固定资产变现难和高额的借款利息有可能使企业资金链断裂。
为防止顾此彼比,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合理调控。
第一,企业应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股东倾向于稳健的决策,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就应削弱财务风险,减少债务资金,多使用权益资本。
第二,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调整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的比例,选择恰当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定时期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大,经营风险较小,可适当借入资金,扩大投资规模,此时虽财务风险较高,但总杠杆的效果却很可观。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产品逐步淡出市场,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债务资金不能投资于生产线,应缩小财务风险。
杠杆的应用对于企业实现理财目标至关重要,只有充分认识到杠杆的正负作用,即杠杆会为企业带来新收益的同时,也会使企业承担更大的损失,积极地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做出不断地调整,才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傲然屹立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作者简介:王明月,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专业:会计专硕,单位:天津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