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 更新 更实

2016-04-08 08:57董洪亮
江苏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质量监测质量评价基础教育

董洪亮

【关键词】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2-0042-02

2012年3月20日,教育部在江苏苏州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会议”。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向全体代表说明,江苏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心,是建立新型质量保障体系,全面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为此,全省在建立健全基础教育优先发展保障体系、教育管理保障体系、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师资队伍保障体系的同时,坚持把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作为改革发展重点。目前,江苏已在全省层面初步实现评价改革的体系化,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走出了一条更快、更新、更实的探索道路。

一、质量监测体系的整体部署:更快

“十五”结束,“十一五”开始,江苏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两大突出命题,一是从1996开始推进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应当如何调整发展方向?二是单向度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传统考选文化如何得到有效调控?两大命题一内一外,但解决的渠道又归于统一,这就是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内涵式改革需要在着眼长远的战略之下,完成相关的“基础工程”建设。在全省范围整体建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正是关键的基础工程之一。

要改变传统的考选文化,基础教育就需要建立新型的、替代性的评价体系。2003年,在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充分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由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同志提议,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设立了试验性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分析和反馈指导”项目。经过前期建设,项目实施进入区域性实验阶段。2006年,江苏教育人基于战略考虑,与教育部协调,决定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每两年一次,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测试分析与反馈指导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市、区),测试之后,向所有市、县级地方提供新型的质量分析报告,对质量现状进行分析、诊断,并提出改进性指导。省教育厅负责项目实施,省财政给予专门的经费支持。项目实施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十年时间,全省累计有数百万人次的学生、教师和校长参与了测试和问卷调查,积累了海量的质量数据。项目实施的规模、持续性和数据积累的稳定性均位于全国之首。

基础工程建设需要得到基本的组织保障。2007年底,教育部建立了专门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08年初,江苏省教育厅从本省的省情出发,迅速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域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一把手厅长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基础教育分管厅长担任中心主任,在省教科院设立中心办公室,同时协调省考试院完成相关的考务工作,省教育厅基教、督导、财务等相关部门协同领导具体项目的实施。完善的组织架构对新型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发挥关键的作用。

为到2020年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两个率先”战略目标,江苏需要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放在一个国际平台,以中等以上发达国家为目标参照。为此,省教育厅决定,在前期以非独立身份进行试点性测试的基础上,2015年,正式以独立身份参加经合组织的PISA测试项目,在国际平台上检验、诊断江苏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为进一步的改革注入动力。

至此,江苏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在专门化的组织保障之下,形成了三个板块的项目架构:一是持续实施本省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二是配合教育部完成全国质量监测在江苏的样本测试;三是以独立身份参加国际性的PISA测试。三个板块的功能各不相同,但互为补充,在新型评价体系的建构方面,共同发挥整体调控作用。

二、质量监测内容的选择:更新

“善用数据说话,推进科学发展”,成为基础教育建构新型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价值方向。

价值方向引导路径选择。为更好地用数据说话,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数据引导质量提升和教育变革?江苏质量监测体系构建在内容选择上,定位于“更新”,体现于“全面”。

一是建立教育质量综合指标体系。学生质量不仅是他们在学业方面的表现,还包含发展的各个维度。为推进质量评价改革,2012年起,江苏在全国率先全面采用“义务教育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整包括了“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习动力指数、学业负担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品德行为指数、身心健康指数、学业进步指数”等十项指标。新的指标体系对克服单纯以学业分数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2013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确立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江苏的率先探索为全国的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用数据全面反映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自2009年起,江苏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对全省初中毕业生实施英语口语听力的自动化考试。自动化考试对于迅速解决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借助于全面收集学生多维度的学习信息,实现了质量分析的自动化。同时,从2011年开始,省教育厅对全省普通高中25%的教师和10%的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关注课程教学现状,用海量数据全面反映课程教学的实际现状。

三是引导传统考试的变革。从2003年开始,省教育厅已连续12年,对所有省辖市中考组织和命题质量进行跟踪评估,组织大规模学业考试命题技能的专项培训,以考试评估渗透改革精神,提升评价水平。

三、质量监测信息的服务:更实

质量评价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监控过程,更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改革过程。在上下之间,质量监测取得的信息,如何以更加务实的品格发挥服务功能,成为核心和关键。

江苏质量信息服务更加务实的品格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用质量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全局。2013年,江苏省政府颁布《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根据省政府的部署,省教育厅迅速完成了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并于2015年8月向全社会发布监测结果。在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中,学生发展质量成为重要评估内容。长期的质量监测为全省教育现代化新型评估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2010年颁布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强化全省基础教育评价监测工作,“制订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及学业水平评价标准”。系统化的、海量的质量信息积累为实现纲要制定的目标,形成本省的质量常模和质量标准体系,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第二是进一步降低质量信息的服务重心。过去,全省质量监测的质量信息服务对象,主要在县区一级。2013年省教育厅决定与上海市同步,在全国率先独立实施质量监测以后,全省在降低质量信息服务重心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从2014年开始,加大学校层面的质量监测服务,借助于网络环境,在省级层面与地方、学校、学生之间,建立直接的质量信息传输通道,实现质量信息服务的网络化,让每一所参加测试的学校,以至每一个参加测试的班级、学生,都能即时、自动地获得自己的质量分析报告,切实把质量评价变成质量信息的服务过程。

第三是推进跟进式改革。实施质量监测的根本目标是为地方、学校和学科教师提供改革依据,引导后续改革。为进一步调动地方和学校参与跟进式改革的积极性,2015年7月,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市、县、校三个层面,分别设立若干“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项目,鼓励地方和学校,以质量信息为支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在区域化质量提升、质量均衡发展、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体制机制和教育方式变革方面,开拓创新,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改革路径。

新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要的生长点和创新源。更快、更新、更实的实践品格,将为江苏省域的质量评价改革提供持久的动力。■

(作者系江苏省教研室副主任,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办公室主任)

猜你喜欢
质量监测质量评价基础教育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的建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全过程”控制的策略选择
“学习支持服务”第三方质量监测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BP神经网络在软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